“我已經無法形容中國小子這場比賽帶來的震撼,他用著極其乾淨淩厲的方式,完成了對阿隆索的超越。”
“路線的掌控,時機的把握,乃至於對手應對的預測,車手北可以說做到了極致。”
“能夠感受出來,車手北賽前做了很多功課,他太了解阿隆索的風格跟習慣了!”
雷德在陳向北單圈快4秒的追擊速度之下,料想過新人可能會超車阿隆索。
可他沒有想到,超車會如此的迅速跟“輕鬆”。
單從轉播畫麵上看起來,陳向北就像是虛晃一槍,然後就完成了內線超越。
沒有太多的激烈纏鬥,更沒有危險舉動來逼迫對手讓線,陳向北整套動作非常乾淨,屬於一次標準無比的技術超車!
“確實動作很漂亮,車手北精準判斷到了阿隆索的防守路線,相反阿隆索很明顯就不太清楚車手北的實力。”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那麼阿隆索被超越,就屬於情理之中的事情。”
說完這句話後,普羅斯特可能意識到自己言語容易得罪人。
於是乎又端水解釋了一句:“不過話說回來,阿隆索身為世界冠軍跟目前圍場內最強車手,他需要應對跟關注的挑戰者太多,不可能把大量精力花費在一個新人身上。”
“這就是王者的命運!”
普羅斯特這番話並非沒有道理,站在高處注定不勝寒。
阿隆索需要應對的挑戰太多太多,陳向北放在圍場最多算個小卡拉米,處於敵暗我明的狀態很正常。
隻不過兩位主持人都猜測錯了方向,事實上陳向北除了上帝視角之外,也沒有關注阿隆索太多。
原因很簡單,就連陳向北自己沒有想到,能在f1職業生涯第二場大獎賽就挑戰阿隆索。
與其把目標放在頂級車手身上做無用功,還不如用來多了解中遊集團的競爭對手,挑戰需要一步步的升級,好高騖遠的結果反倒是過猶不及!
所以能抓住對方習慣上的漏洞,更多是布裡亞托利的功勞。
賽道上麵的阿隆索,望著眼前逐漸遠去的13號賽車,眼神中充斥著難以置信。
其他車手走外側被人超車,一般被稱之為“走大了”,算是失誤的一種。
可阿隆索不同,他是主動走大,始終把節奏掌控在自己手中!
恰恰憑借這份過硬的車技,以及絕對自信的狀態,阿隆索才會拿半雨胎去硬拚陳向北的軟紅胎,展現出一副吃定新人的強硬姿態。
結果萬萬沒想到,新人這麼“雞賊”,做了個假動作從內側快速超車了。
並且阿隆索冥冥中有種感覺,那便是自己的心理狀態跟操控動作,全部都在陳向北的意料之中,對方才會如此從容跟精準。
中國小子的“車商”有這麼厲害嗎?
f1想要成為曆史級彆的車手,激進跟莽撞隻能用來打開局麵,真正屹立車壇不倒靠的是“智商”。
強如維斯塔潘,“炮塔”風格也隻是他的新秀階段,當拿到第一個世界冠軍之後,能感受到他開車風格越來越穩,已經不會再去做無謂的冒險動作。
比如說那種把賽車往彎道一扔,“讓者孫”的魚雷舉動。
這個時代的兩位ta級彆車手,舒馬赫風格更接近於賽道,充斥著激情跟火藥味。
阿隆索風格,其實更偏向於普羅斯特,他的優勢在於智慧駕駛,以及長距離節奏。
這並不是說阿隆索保守,而是說他屬於“技術流”。
就拿超車舉例,阿隆索極少做出那種內線強硬擠壓的操作,他喜歡極限挑戰外線超車,亦或者通過彎道的走線組合超車。
很多時候細看阿隆索彎道操控,能感受到一種無法形容的賞心悅目,把賽車駕駛操控給展現到了極致!
正是憑借著頂級的技術,阿隆索才能縱橫車壇二十年,從自然吸氣開到了渦輪增壓,再到後麵的混動時代。
從傳統吸尾流抽頭超車,到新一代的drs超車。
以往阿隆索麵對的圍場年輕車手,大多數都偏向於衝動跟莽撞。
畢竟挑戰這位圍場大魔王,去玩技術流那跟關公麵前耍大刀有什麼區彆?
還不如試著莽一下,說不定就成功了。
陳向北以往在各種媒體跟輿論中的形象,也是一副囂張狂妄的模樣,阿隆索真是萬萬沒想到,對方展現出截然不同的一麵玩了手技術超車。
有意思,真有意思……
意識到陳向北的“表裡不一”,阿隆索嘴角流露出一抹嘲弄笑容。
看來自己真的是大意了,被給新人給擺了一道。
阿隆索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失敗,現場觀眾卻大多數感到無法接受。
“阿隆索都擋不住中國新人,這怎麼可能?”
“剛才到底發生了什麼,北就這麼輕鬆超車了?”
“就算輪胎性能有差距,也不應該出現這種畫麵!”
“fuck,難道說中國佬真就無法阻擋了嗎?”
各種痛心疾首的聲音響起,如果說連阿隆索都無法阻擋陳向北,現場觀眾已經想不到誰還能擋住13號賽車。
“新王”漢密爾頓,亦或者“車王”舒馬赫?
事實上現在漢密爾頓的處境,已經處於擋不住的邊緣。
當然,他擋不住的不是陳向北,而是一直追擊的舒馬赫!
曆史上麵的10賽季,梅奔賽車性能隻能排圍場第四快車,並且距離前三的紅牛、邁凱輪、法拉利,出現了斷檔式積分差距。
複出的舒馬赫由於身體舊疾,再加上需要適應全新的輪胎跟動力回收係統,他的表現其實很一般,還沒有跑過隊友羅斯伯格。
但阿爾伯特公園賽道的雨戰,抹平了賽車性能差距。
另外舒馬赫麵對近在咫尺的冠軍頭銜,他仿佛請來了曾經的自己“附體”,爆發出超乎目前狀態的速度,匹配上七冠王那股勢不可擋的鋒芒。
就算是“新王”漢密爾頓,依舊差了點意思!
追擊跟進攻帶來的重壓,讓漢密爾頓防守變得愈發困難,好幾次舒馬赫都已經完成了抽頭,卻在對方“同歸於儘”防守威脅之下選擇了放棄。
漢密爾頓從始至終就是一個有著曆史級速度,並且風格非常強硬且不那麼乾淨的車手,輪對輪想要從他手上討得便宜的車手幾乎沒有。
包括如今的舒馬赫,以及後世的維斯塔潘。
同樣強硬的舒馬赫這次保持著冷靜,激進跟冒險的意義在於博取更大的收益。
現在他已經拿到了分站亞軍,撞車等於積分歸零。
更何況,他看出來了漢密爾頓心態變化,持續進攻下去對方會出現壓迫性失誤。
五十三圈、五十四圈、五十五圈……
阿爾伯特公園賽道全程為五十八圈,意味著比賽來到了最後三圈。
殊死掙紮的獵物,終將露出自己的破綻,獵人舒馬赫迎來了自己的超車機會。
t7彎道防守,漢密爾頓為了追求速度,轉向角度偏大了些許導致車輪壓到路肩打滑。
僅僅就是修正走線的瞬間,就被後車舒馬赫抓住了機會,用著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了超車,來到了領跑的位置。
當這一幕畫麵出現,全場觀眾可謂是沸騰了。
不管你是不是舒馬赫的粉絲,都無法否認他已經成為了f1的象征,無數人期待著王者歸來!
舒馬赫~~!舒馬赫~~!舒馬赫~~!
如同雷鳴一般的呼喊響徹著阿爾伯特公園賽道,甚至於蓋過了圍場內賽車呼嘯的引擎聲。
可就在這個時候,有些眼尖的已經發現,漢密爾頓的危機不止一處,他的後麵緊接著出現了一輛“黑色幽靈”,猶如死神一般迎接著注視著自己的獵物。
毫無疑問,這輛車就是追上來的陳向北!
“追上來了,陳向北趁著攻防戰時期追上了漢密爾頓!”
“排位賽第九一路超到第三,現在即將要向第二發起進攻,車手北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陳向北你沒有讓我失望,中國注定要誕生一位世界級車手!”
“北,再超一個,讓世界見證你的速度!”
“沒錯,再超越一個!”
舒馬赫超車帶動的瘋狂還沒有消退,現場車迷們又被陳向北的速度點燃激情。
賽前哪怕讓人去大放厥詞,除了陳向北本人外,都不敢吹牛逼說他能登上領獎台,甚至於更一步追趕著分站亞軍的位置。
隻是當這個目標達成之後,車迷們已經被膨脹的野心,朝著抑製不住的方向發展,他們期待陳向北能再進一步,去乾掉圍場新生代最強車手漢密爾頓。
“新王”的皇冠,中國車手也可以去戴戴看!
“漢密爾頓,放棄追趕舒馬赫,全力防守車手北。”
邁凱輪的車隊指令很快就在耳機裡麵響起。
現在漢密爾頓已經不是在考慮什麼冠軍問題,他在接下來三圈裡麵需要保住自己的亞軍。
後車陳向北軟紅胎的速度非常快,再加上漢密爾頓剛被舒馬赫超車,心態定然處於不穩定期間,很容易被人給連續超車。
聽著比賽工程師ls姆的指令,漢密爾頓極其不甘心的把目光從前麵的梅奔賽車上挪開,轉而看向後視鏡裡麵的hrt賽車。
說實話,在陳向北追到車後之前,漢密爾頓從來沒有把這個中國新人給放在眼中。
這倒不是說什麼歧視,畢竟他也是個飽受歧視的黑人。
而是漢密爾頓進入圍場之後,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打破各種f1記錄,外界基本上已經把他視為下一個超級巨星車手,隻需要用更多的冠軍來加固王座的根基。
他的眼中隻有舒馬赫跟阿隆索兩人。
隻有徹底贏過曾經跟現在兩位王者,那麼未來才會屬於自己!
誰能想到,出現在自己車後的會是一名新人陳向北。
屏氣凝神,漢密爾頓快速調整著自己的狀態,身為曆史上唯二的七冠王車手。
你可以質疑他的人品,可以質疑他的言行,甚至可以去質疑他的取向。
唯獨車技這一點,不帶偏見去看待的話,六邊形戰士身份沒有懸念。
漢密爾頓的比較對象,始終都是塞納、舒馬赫、阿隆索這樣的車手。
某種程度上來說,把他放在曆史級at的對比名單之中,就意味著漢密爾頓本身就是這個層級的人物,這方麵維特爾四冠王都差了點意思。
可以說他唯一的短板,就是自律導致的狀態起伏。
同樣的曆史級at車手裡麵,漢密爾頓可以說是自律性最差的那一個,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跟賽車毫無關聯的娛樂、時尚、乃至於政治正確上麵。
甚至於到了如果他沒有遇到自己的伯樂丹尼斯,靠著威望跟權勢壓迫訓練,可能早就曇花一現或者高開低走,遠遠達不到七冠王的成就。
當然,這都是曆史的後話,現在的漢密爾頓並不是那個後世的巔峰七冠王。
相比較平複心態的漢密爾頓,這一刻的陳向北完全可以用“心無雜念”四個字來形容。
前三成績已經達成了賽前目標,兌現了自己說出去的狂言。
跑到這一步,陳向北已經純粹的享受比賽,以及挑戰強者。
很多時候,隻有心無旁騖,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發揮。
如果再加上挑戰強者帶來的激情跟熱血,那麼陳向北的狀態,已經能用超水平發揮來形容。
他展現了極其淩厲,甚至於不留後手的進攻,讓漢密爾頓感受一下什麼叫做狂風暴雨,什麼叫做長江後浪推前浪!
“領隊,輪胎差距太大,最後兩圈漢密爾頓可能頂不住。”
邁凱輪的數據分析師米勒,麵帶憂慮的朝領隊惠特馬什報道了一句。
軟胎就是對半雨胎有碾壓性優勢,要不是陳向北連續追擊,以及跟阿隆索的攻防戰消耗了輪胎壽命,目前已經過了抓地力的峰值。
說不定現在已經完成了超車。
麵對數據分析師的提醒,惠特馬什沒有談及賽道局勢,相反問道:“米勒,我記得新秀試車階段,你說過布朗g車隊有一名速度非常快的新人,單圈超越了我們的試車手帕菲特。”
“他就是車手北吧?”
去年新秀試車階段,陳向北用本田老款賽車,乾掉了邁凱輪大名鼎鼎的“銀箭”。
當時在場的數據分析師米勒,把試車報告提交到了車隊管理層,惠特馬什略微看了一眼。
那一刻他隻是有些意外,並沒有太過在意。
沒想到僅僅一年之後,這位報告裡麵的新秀,已經能挑戰自己車隊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