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 第三百九十二章 請太子回京

第三百九十二章 請太子回京(1 / 1)

推荐阅读:

阿史那杜賓絕望了。

他現在完全有理由相信,這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他們被騙了。

可汗被騙了。

那些人把他們騙到中土來殺。

阿史那杜賓用儘全身力氣上了馬。

黑暗之中他可以看到四處逃竄的黑影。

甚至還能聽到箭矢紮進樹木中的‘咄咄’聲。

“隨我殺出去!”

即便再難,再累,他也不能倒在這裡,他要跟哥舒罕彙合,要把這件事彙報給可汗。

他們上當了。

可他還沒有跑出多遠,他就感覺背心一痛,撕心裂肺的劇痛襲來,讓他一陣陣的痙攣。

本就累到極限的他再也抓不緊韁繩,重重的從馬背上摔落。

隻是這一次,他再也爬不起來。

蒲州城。

李孝延看著擺放在案牘上的人頭。

“這就是阿史那杜賓?”

“回郡王,是的。”

“這麼說,這一次是他們自投羅網?”

“沒錯,他們的斥候自己送上門來,然後被我們給端了。”說起這件事,副將也是一陣好笑。

昨天夜裡,哥舒罕覆滅,今天晚上,阿史那杜賓居然也自投羅網。

不過從俘虜口中倒是拷問出了不少有用的東西。

他們本來要去幽州,結果在半路上被襲擊,逃回了蒲州。

李孝延不知道伏擊的人是不是牛完,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猜得沒錯。

哥舒罕就是故意拖延。

也多虧了牛完果斷,直接帶了一半兵力從北城離開,扼守要道。

突厥人的確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但是在打仗上,他們拍馬不及。

更彆說,這裡是他們的主場。

“好,繼續派兵巡邏。”李孝延鑽了鑽拳頭,再次寫了一份急報,讓斥候快馬加鞭送回京城。

與此同時,鄜州城內。

頡利可汗看著下方眾人,“今夜火速行軍,明天一早,咱們就能夠抵達幽州,有雅爾金和阿史那杜賓兩人,足以迷惑幽州,將大部分的注意力吸引過去。

我等直攻雍州,破了潼關,西京便在我們的馬蹄之下。”

他舉起酒杯,“來,飲勝!”

所有將領都共同舉杯,“可汗萬歲,突厥萬歲!”

十五萬突厥大軍衝出鄜州。

頡利可汗感覺自己的心跳的很快,他擔任可汗這麼多年,跟大貞交手過無數次,卻從來沒有占過便宜。

不過這一次,他注定會贏。

他要馬踏西京,生擒李玄明,就算不能入主中土,他也要徹底擊敗大貞,假以時日,他未嘗不能覆滅大貞。

到時候,他就不是突厥可汗,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天可汗。

屆時,再打下南番,完成不世之功。

馬車上,他看著坐在麵前的中年男子,“崔先生,你說,我們能贏嗎?”

“這一路過來,難道不夠順利嗎?”

“就是太順利了,我心裡沒底。”頡利說道。

“隻要大軍能夠抵達西京城下,自會有人開城門迎接可汗。”崔先生很是自信的說道。

頡利眼前一亮,“當真?”

“此時朝廷兵力空虛,是最好的機會,就算接應失敗,難道可汗沒有把握攻入京師嗎?”

“有,自然有。”頡利說道。

十五萬大軍衝進西京,他要是不能入城,完全可以自裁。

崔先生淡淡道:“入城之後,可汗可彆忘了咱們之間的約定。”

“崔先生放心,入城之後,所允的約定,絕對可以兌現,要是來日突厥入主中土,必和崔先生共治天下!”

崔先生淡淡一笑,並沒有把這句話放在心上。

以頡利的能耐,是不可能入主中土的。

他也沒想過。

他隻是想要李玄明死。

隻是想要李貞覆滅!

至於異族統治中土,他根本就沒想過。

他也不可能做出這種事情。

這也是那些人的願景。

一旦李玄明被俘虜,或者死亡,天下必然再次沸騰。

到時候,會有英雄揭竿而起。

大貞將再次開啟逐鹿時代。

李家不聽話,那就換一個聽話的。

接二連三的捷報入京。

李玄明龍顏大悅。

先是尉遲仁恭擊殺雅爾金。

後又是李孝延於蒲州城擊殺哥舒罕,拯救數千百姓。

這也讓李玄明鬆了口氣。

這裡就覆滅了突厥兩萬多人。

不說重創,也讓突厥感到肉疼了。

如果突厥就此退去,是最好的。

百官都在恭喜李玄明。

李玄明壓了壓手,“突厥尚為退去,此時恭喜還太早,等什麼時候擊殺了頡利再說恭賀朕也不遲。”

眾人都是咂舌。

擊退突厥已經不易,更彆說擊殺頡利了。

要真能殺了頡利,那麼現在大貞吃的虧,也不是不能接受。

“征兵的事情怎麼樣了?”

“回陛下,已經有四千多青壯入京,今天應該還有幾千人。”高聖元說道。

李玄明點點頭,“儘快安排。”

說罷,便離開了。

而一旁的李克看了看楊仁,默不作聲的離開。

本以為突厥人來勢洶洶,勢不可擋。

沒想到,拉了坨大的。

太子至今沒有回京,還在渭南。

他現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接突厥之手,鏟除李貞。

不過李負還在秦家村,迄今都沒有回京。

這讓他有些焦灼。

這小子,早不去,晚不去,偏偏這個節骨眼去。

莫不是被朱采薇給迷住了,舍不得出來?

是不是傻啊。

女人再好,能有自己的性命重要?

回到家中,想了很久,還是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

他叫來了自己的心腹,“你這樣”

而另一邊,李京被李玄明叫到了觀文殿,看著神色憔悴的兒子,李玄明道:“人死不能複生,暖玉也不會像看到你這樣,就算不為自己,你也要為自己的孩子考慮。”

李京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是,父皇,兒臣明白。”

李玄明道:“突厥人就要來了,你作為越王,也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你要是沒事,就代替朕去城牆巡視。”

李貞不在,他隻能讓李京代替自己去。

其實這個節骨眼,李貞回京更好。

國難當頭,他這個太子卻不見蹤影,雖然百官沒有當他的麵說,當私底下的風聲他可沒少聽。

魏嬰甚至上奏,請求太子回京共赴國難!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