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朱慈烺並非是在胡編亂造,因為在後世,此地確實發現了一座大型煤礦。
而且這座煤礦曾遭小日子瘋狂掠奪!
不過即便如此,之後仍持續開采了近百年。
所以朱慈烺估計,正常使用的話,再支撐兩三百年絕對是不成問題的。
隨即朱慈烺接著說道:
“本宮早前已派錦衣衛護送工部的官員和工匠前去探查,待確定情況後,便可直接挖掘煤炭了。”
“屆時,普通煤炭供應軍隊,蜂窩煤供應百姓。”
“如此一來,遼東的燃料與過冬難題便能徹底解決。”
李邦華瞬間恍然大悟,眼中滿是欽佩,拱手道:
“殿下真是深謀遠慮,臣自愧不如。”
朱慈烺笑了笑說道:
“李大人莫要過謙,以後大明的諸事還需要你多操心。”
隨即兩人又商量了一些其他事情,李邦華這才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時間過的很快,眨眼睛又過去了數天。
這一天,戶部的突然差人來問,說是海外的棉花大概要什麼時候才能運到京城。
戶部想知道大概的時間,然後提前準備需要的銀子以及安排人手接收這些棉花。
在戶部看來,這次的棉花應該和之前的糧食一樣,也是會送到天津港口,然後由戶部直接過去接受的。
不過很明顯,這次的事情根本不需要這麼麻煩,因為所有的棉花都是由朱慈烺從係統兌換回來的。
話說回來,要不是戶部派人來提醒的話,朱慈烺差點都要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所以打發走戶部官員之後,朱慈烺即刻讓人去找了一間隱秘的倉庫,然後親自前往了這間倉庫。
僅僅隻是心念一動,整整五百萬今棉花就填滿了整間倉庫。
雖然消耗了一些係統積分,但這點積分對於目前的朱慈烺而言,簡直就是九牛一毛而已。
做完這件事情之後,朱慈烺又召集了幾個親信,然後讓他們帶人假扮鄭家商隊,浩浩蕩蕩將這些棉花運往戶部專門儲存棉花的太倉庫。
當然,他可沒忘記把戶部尚書倪元璐也給喊了過來,畢竟這玩意兒可是需要入庫的。
太倉庫前,戶部尚書倪元璐瞧見堆積如山的棉花,頓時一臉茫然,滿是不可思議。
因為他實在不知道這些變化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明明戶部這邊並未接到鄭家的通知,而且棉花的錢也沒有支付,怎麼這五百萬斤棉花就直接到京城了?
“太子殿下,這這麼多的棉花究竟是從何而來?近日並未聽說如此大量棉花入京啊。”
倪元璐終究還是忍不住,帶著疑惑與一絲不安問道。
朱慈烺則是神色鎮定,一臉淡定的說道:
“這些棉花就是鄭家從海外運來的棉花了,鄭家知道大明如今迫切需要這些棉花過冬,所以到達港口之後直接雇傭馬車運到了京城。“
“因為是夜間入京的,所以你不知道倒也正常!”
額
倪元璐聽的一臉疑惑,這話聽起來好像也沒什麼問題,可他就是感覺哪裡怪怪的。
不過看到棉花實實在在堆在眼前,他也不好多再多說什麼,隨即安排人手登記入庫。
就在這時,朱慈烺突然又補充道:
“對了,這些棉花的銀子到時候先送到東宮,由本宮親自為鄭家結算!”
雖然這些棉花都是朱慈烺利用係統積分兌換的,不過該收的錢還是一文都不能少。
反正如今的戶部也不缺錢!
而倪元璐聽到這話,也是趕忙點頭道:
“太子殿下放心,等全部登記入庫之後,戶部會馬上調撥銀子!”
朱慈烺這才滿意的點的點頭。
隨後朱慈烺望著這些被搬運入庫的棉花,心中略有遺憾。
因為他心裡清楚,他目前也隻能顧及大明將士以及部分百姓的棉花需求,無法確保天下百姓皆有足夠的棉花過冬。
雖說係統還能兌換棉花,可數量若太過龐大,定會引人懷疑,且大量的棉花憑空出現在市場上還會影響明年棉花產量,最終導致市棉花市場混亂。
所以為了市場穩定,朱慈烺不能無限製的兌換棉花。
不過他已經下達了一道聖旨,那就是在全國範圍內大力普及蜂窩煤,但凡是有煤礦的地方,都必須大量製造蜂窩煤以供周遭的百姓過冬取暖。
至於一些地方有煤礦、卻未被發現的,朱慈烺也都進行了詳細的標注,然後讓錦衣衛協同工部的官員和工匠前去勘察。
總而言之,他隻想讓這個冬天能少死一些人。
就像他之前說的,這大明,真的是太難救了!
又過了兩日,這一天天氣難得涼爽了下來,沒有之前那般炎熱了。
一隊浩浩蕩蕩的儀仗,宛如一條蜿蜒的巨龍,威風凜凜地朝著紫禁城的方向行進。
那明黃色的旗幟在微風中烈烈作響,彰顯著皇家的威嚴。
這正是崇禎的儀仗。
此時的崇禎端坐在華麗的龍輦之上,不時透過窗戶望向那巍峨高聳的宮牆,心中難免也是一陣感歎。
不得不說,這幾天在道觀之中他確實感受到了超凡脫俗的寧靜清幽。
青燈古卷相伴,晨鐘暮鼓聲聲,大有一副世外桃源的樂趣。
可日子一久,這般不斷重複的生活實在讓崇禎感到乏味無聊,仿佛被禁錮在一個單調的世界裡。
沒辦法,畢竟之前怎麼說也是一個皇帝,他哪裡吃得了這樣的苦?
更何況去的時候崇禎是一個人去的,沒有皇後和妃子陪同,這就讓崇禎更加難熬了。
所以僅僅過了不到十天,他便再也按捺不住,決定返回皇宮。
朱慈烺自然也是提前得知了這個消息,不過他手頭裡剛好有一些事需要處理,所以並沒有去接崇禎。
待忙完手中諸事,朱慈烺這才去了皇宮。
一是前去請安,二是想著順便和崇禎說一說朝中近來發生的大小事情。
畢竟明天就是上朝的日子,而崇禎去了道觀這麼久,好不容易回來了肯定是要上朝的。
與此同時,皇宮內。
崇禎回宮之後,就直奔周皇後的坤寧宮而去。
此時的崇禎麵帶笑意,步伐輕快得如同春日裡踏青的少年,與往昔被朝政壓得略顯佝僂的模樣截然不同。
這幾日道觀之行雖短暫,卻還是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改變。
此刻他神色間滿是難得的輕鬆愉悅,一想到即將見到周皇後,崇禎就更加開心了。
因為崇禎是突然決定回宮的,所以周皇後一開始並不知道,直到崇禎的儀仗進了京城之後,周皇後這才知道了。
於是乎,周皇後特意精心妝扮了一番。
此時的她身著一襲紅色繡著海棠花的宮裝,錦緞輕柔,貼合身姿,每走一步,裙擺便如靈動的蝴蝶般輕輕搖曳。
烏黑的長發高盤成髻,幾支鑲嵌紅寶石的金簪錯落其間,紅寶石在光線的映照下,閃耀著迷人的光澤。
她麵上施著淡妝,雙頰微微暈紅,恰似春日裡盛開的桃花,嬌豔欲滴。
彆看周皇後已為人母十幾年了,可說到底,她今年也隻有三十二歲而已。
於是等崇禎踏入坤寧宮的時候,周皇後趕忙便走了過去,儀態萬千地微微欠身道:
“臣妾參見陛下!”
“陛下,您可算回來了,這幾日臣妾滿心都是牽掛。”
崇禎急忙上前,雙手穩穩地扶起周皇後,目光中飽含深情,嘴角笑意更濃,柔聲道:
“皇後,讓你憂心了。”
“那道觀雖清淨,可沒了你在身邊,到底缺了幾分煙火氣,朕實在待不住,所以便回來了。”
如果朱慈烺現在在這裡的話,他一定會被崇禎和周皇後之間的情話給整的渾身起雞皮疙瘩。
畢竟親眼看到自己父母調情確實是一件很讓人覺得很炸裂的事情。
與此同時,在說完這些話之後,崇禎自然而然地牽起周皇後的手,二人十指緊扣,仿佛是在傳遞著彼此的思念與眷戀。
這幅畫麵,就連崇禎身後的王承恩都不好意思看下去了。
就在這時,崇禎突然想到了什麼,然後看向身後的王承恩道:
“大伴,你親自去外麵守著,朕有要事和皇後商議,不許任何人靠近坤寧宮!”
頓了頓,崇禎又補充道:
“就算是那個逆子來了也不行!”
所謂的逆子,自然就是朱慈烺了!
王承恩聽到這話,趕忙道:
“奴婢遵命!”
隨即崇禎二話不說,就拉著周皇後去了寢宮
於是等朱慈烺來到坤寧宮外的時候,就看到王承恩一臉恭敬地候在一旁,似乎是在等他。
朱慈烺不等王承恩行禮,便直接開口問道:
“王公公,父皇可是在坤寧宮?”
王承恩神色間略帶幾分尷尬,猶豫了一瞬,這才小心翼翼地回道:
“太子殿下,陛下一回宮,便徑直來到這坤寧宮找了皇後娘娘,還特意吩咐,不許任何人打擾,便是太子殿下您,也不行。”
說這話的時候,王承恩的老臉瞬間就紅了。
朱慈烺聞言,先是一怔。
可緊接著,腦海中瞬間如閃電劃過,閃過一絲明悟,臉上隨即也是閃過一抹尷尬之色。
因為他已經知道崇禎現在在乾什麼了
不過想想也是,崇禎現在也就三十五歲不到的年紀,也算是正當壯年了,發生這樣的事情也算是情理之中。
但是話說回來,他就不能等晚上嗎?
不行不行
這種事情實在不能再想下去了,因為真的太他媽尷尬了!
“咳咳”
當下,朱慈烺輕咳一聲,平複了一下情緒,然後又看向王承恩道:
“記住了,本宮今天沒來過這裡!”
王承恩哪裡敢說半個不字?當下便點頭道:
“奴婢今天沒見過太子爺!”
朱慈烺點了點頭,隨後頭也不回的轉身便離開了,腳步帶著幾分匆匆,好似在逃離什麼極度危險的地方。
就像他剛才所說的,這種事情實在是太他媽尷尬!
還是趕緊跑吧!
不過很快,朱慈烺便將這件事情拋到了九霄雲外,因為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發生了!
那就是負責收繳欠稅的最後一批軍隊已經抵達了天津,並且早上就已經從天津出發了,估計晚上就可以到達京城。
至此,除了深陷戰火的河南、陝西地區,大明絕大多數的欠稅已儘數收繳。
而這一切僅僅隻是用了不到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朝廷這次動了真格,直接出動了軍隊前去收繳欠稅。
但凡有敢抗稅漏稅者,一律格殺勿論!
殺完還要抄家滅族,毫無商量的餘地。
在這般雷霆手段之下,那些平日裡囂張跋扈的士紳官員個個嚇得噤若寒蟬,根本不敢有絲毫反抗。
可儘管如此,全國上下少說也有近兩萬的士紳豪強被殺。
然而,朱慈烺的目光很快就被這次收繳上來的巨額財富吸引,下意識地忽略了這些被殺的士紳豪強。
畢竟這次收繳的欠稅數額實在是太過龐大了。
這次京營帶回了南京附近省份的所有欠稅,光是白銀就足足有一萬萬三千萬兩,也就是一億三千萬兩之多。
黃金六百萬兩!
這還不算那數不清的奇珍異寶和糧食棉花等實物!
這個天文數字乍一聽著實誇張了些,可朱慈烺卻覺得這很正常。
因為南方本就是繁華富庶之地,商業繁茂,田畝廣袤,南方的稅收本來就比北方要高出許多。
加之多年來的欠稅累積,如今能有這般進賬,倒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把此次全國收繳的所有欠稅全部加起來的話,最終數額更是驚人,達到了兩億五千萬兩白銀、一千三百萬兩黃金,還有糧食以及各種奇珍異寶數千箱。
值得一提的是,這還未算上在河南周邊省份囤積,用以攻打李自成的糧食和銀子。
朱慈烺回想起之前種種,不禁搖頭輕笑。
正如他先前所料,大明並非是沒有錢,隻是崇禎不敢對那些富得流油的士紳豪強下手罷了。
而他自己可沒這般顧慮,這不一通殺伐下來,數不儘的銀子黃金就到手了!
不過,朱慈烺也沒打算把這些銀子一股腦兒全交給戶部。
畢竟這麼多的銀子,戶部一時半會兒也消化不了。
所以在這些欠稅運抵京城後,雖名義上歸入戶部,實則都存放在一個單獨的倉庫裡。
並且朱慈烺特意派遣了大量精銳軍隊和錦衣衛嚴密駐守,這就導致戶部尚書倪元璐根本無法插手管理這筆錢財。
倪元璐心裡大概也知道朱慈烺是什麼意思,不過他對此卻是敢怒不敢言。
一方麵,他深知這位太子手段強硬,不好招惹。
另一方麵,他擔心自己要是提出反對意見,朱慈烺一怒之下,會直接把這些銀子全部搬進內帑。
真要如此的話,那戶部可就徹底失去對這筆巨額財富的掌控了。
為了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身為戶部尚書的倪元璐隻能默默隱忍。
除此之外,關於這次收繳欠稅的具體數額朱慈烺也在暗中做了手腳。
每次有欠稅運到京城,他便會讓人悄悄扣下三成,神不知鬼不覺地運到東宮。
各種奇珍異寶,一大半也都被他收入囊中,送到了東宮。
畢竟這些寶貝或許在其他人眼裡隻是古董,但是在朱慈烺眼裡這些東西卻有更大的用處,那就是能用來兌換係統積分。
事實上要不是擔心明麵上不好看的話,朱慈烺真打算把所有的奇珍異寶全部都私自扣下。
當然,朱慈烺還對賬目做了點手腳,確保不被人察覺。
但即便如此,朱慈烺的係統積分一路飆升,已經直逼兩千多萬了。
折合成銀子的話,差不多就是三億兩白銀!
不過,朱慈烺並不打算把這些積分全部用來兌換白銀,他心裡有更長遠的打算。
總的來說,雖然這次收繳欠稅的實際總額是兩億五千萬兩白銀、一千三百萬的黃金,但明麵上眾人看到的,卻隻有一億七千萬兩白銀、八百萬兩黃金。
那額外的八千萬兩白銀和五百萬兩黃金,都被朱慈烺暗自私吞了。
不過用“私吞”這個詞似乎不太恰當,畢竟這天下本就是老朱家的,他隻是找了個‘更安全’的地方,把這些財富妥善保存起來罷了。
即便如此,這明麵上的一億七千萬兩,也足以讓所有人驚掉下巴了。
要知道,自大明建國以來,朝廷國庫從未有過這般雄厚的積蓄。
哪怕是在最繁榮昌盛的時期,國庫裡的銀子也不過千萬兩而已。
可如今,加上之前戶部原有的銀子,戶部如今的銀子總數已達兩億兩白銀。
再算上朱慈烺私藏的和內帑的銀子,朝廷如今差不多坐擁四億兩白銀、兩千三百萬兩黃金。
得知這個數字時,朱慈烺自己都感覺腦袋嗡嗡的,仿佛置身夢境一般。
這般巨額財富,實在是多得都有些不真實了。
但靜下心來細細思量,又覺得並非難以理解。
因為根據錦衣衛的大概統計,明末這個時期,士紳階級的人數足足有五十萬之多!
這其中包括科舉功名者,也就是秀才、舉人、進士,還有現任或致仕的文武官員。
這些人的數量在明末這個時期的人口總數達到了五十萬之多!
若是加上他們的家人,那麼明末這個時候的士紳階級足足有五百萬以上的人口!
隻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二!
而且在正常情況下,哪怕是級彆最低的秀才,一般名下也有五百畝左右的土地。
當然這些土地一般都是掛名的,為了就是偷稅漏稅。
級彆最高的,比如之前的周延儒、現在的英國公,名下的土地更是高達幾十萬畝!
毫不誇張的說,五十萬人的士紳階級最少占有了大明一半以上的土地!
並且這些土地之前從來都是不交稅的!
想象一下,百分之二的人口卻占據了整個國家一半的土地,而且這些土地都不交稅,這是多麼讓人震驚的事情?
明末之所以會滅亡,這五十萬人最少也有一半的責任!
而朱慈烺對這些人都是一視同仁,直接收繳從萬曆年間至今差不多一百年的欠稅,所以這才有了這麼多的銀子!
總的來說,他也算是乾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兒了!
畢竟從古至今,可從來沒有哪一個皇帝或者太子能夠一下子擁有這麼多的財富!
當然,銀子這玩意兒多了有時候也不是好事兒,因為有可能會造成通貨膨脹。
不過好在這些銀子都在朝廷手裡,所以暫時也不會造成通貨膨脹。
而且銀子多了,接下來可以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比如修繕那些年久失修的官道,讓商旅行人往來更加便捷。
比如擴充軍隊,購置精良兵器、糧草,以及繼續研發新的火器,提升明軍的戰鬥力。
再比如繼續大量從海外購買糧食等物資。
亦或者直接修路!
總而言之,將來朱慈烺要做的事情可多了,而這些事情都離不開大量的錢財支持!
想到這兒,朱慈烺臉上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滿是對大明未來的憧憬。
如今的大明,總算是越來越好了。
果然,當天半夜的時候,押送稅收的京營便抵達了京城。
按照朱慈烺之前的交代,三成以上的金銀和五成以上的奇珍異寶都被秘密送到了東宮,剩下的才被送到了戶部。
第二天,恰好是上朝的日子。
太和殿外,晨光熹微,金色的光輝灑在漢白玉台階上,顯得熠熠生輝。
崇禎在經曆了十天左右的求仙問道後,今日也必須出席朝會。
畢竟他這一去悄無聲息的,如今歸來,怎麼著也得在朝堂上露露臉安撫一下群臣。
不過朱慈烺有點擔心崇禎會因為昨天‘操勞過度’缺席早朝,所以昨天晚上就特意派人前去提醒了一下。
得到確切的答複之後,朱慈烺這才放下心來。
這不,第二天一大早,崇禎便身著龍袍,神色莊重地出現在了朝堂之上。
當看到崇禎那熟悉的身影穩穩地站在朝堂之上,且未身著道士裝扮時,群臣們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
要是崇禎穿著一身道袍坐在龍椅之上的話,那麼最起碼有一半以上的官員會直接心態炸裂!
(s:查了很多資料,都查不出明末時期具體的白銀儲量,但根據一些資料,光是京城的勳貴和山西八大皇商就有15億兩白銀了,再加上這個數字是全國的,所以四億兩其實並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