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爹是崇禎?那我隻好造反了 > 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自成:本王隻是想拿下陝西,怎麼就那麼難呢?

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自成:本王隻是想拿下陝西,怎麼就那麼難呢?(1 / 1)

推荐阅读:

眼見如此,朱慈烺這才不緊不慢地說道:

“很簡單,既然你們願意歸降大明,那就必須充分展現你們的誠意。”

“首先,大明要在你們的部落駐兵,這是為了確保你們不會再有反叛之心,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你們的部落。”

“其次,大明還會派遣官員對你們的部落進行一定的管理,不過當然,這種管理不會違背你們部落首領現在的統治,隻是起到一個監督和協助的作用。”

“最後,大明要擁有你們部落一定的兵權!”

“除了這些之外,大明也會讓你們部落中的一些官員在大明任職,如此一來,大明才可以相信你們的誠意!”

“也願意接受你們的歸降!”

土默特使者聽到這話,瞬間就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

這是要對他們進行實質性的統治啊!

說實話,對於朱慈烺的這個決定,他們這些使者其實沒什麼意見的,甚至還有些開心。

畢竟要是真這麼做了,他們也算是半個大明人了,以後說不定還能在大明做官,享受榮華富貴!

你說他們能不願意嗎?

但是這對於土默特的貴族和首領而言,可能就不是那麼容易接受了。

畢竟雖然說了不會影響部落首領的權力,但真到了那一步,怎麼可能不影響部落首領的權力呢?

等到大明在土默特駐兵的時候,首領的權威必然會受到挑戰,部落的格局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想到這裡,為首的土默特使者隻能小心翼翼地說道:

“尊敬的大明太子殿下,這種事情小人實在是做不了主,小人必須回去和首領商議一下,再給您一個答複。”

“還望太子殿下能夠體諒小人的難處。”

說著,眼神中滿是懇求。

朱慈烺聽到這話也不在意,隻是淡淡地說:

“沒關係,本宮可以等,不過你們最好快些給個答複,不然若是等到七萬騎兵返回的時候,那麼土默特會不會繼續存在就不好說了。”

很明顯,朱慈烺這是在明晃晃的威脅他們,要是他們不儘快做決定的話,那麼等到七萬騎兵歸來的時候,就會直接踏過土默特的領地,毀滅整個土默特。

這番話讓這群使者們心中一陣發寒。

下一秒,土默特使者趕忙拜倒在地,語氣略微顫抖的說道:

“遵命的大明太子殿下,請您放心,我們一定儘快給您一個答複。”

隨即,這群土默特使者便顫顫巍巍地退了下去。

隻是離開之時,他們腳步踉蹌,仿佛每一步都承載著巨大的壓力。

緊接著,在宣府簡單的補充了一些物資之後,他們沒有絲毫停留,直接便踏上了返回土默特的路途。

一路上,他們心事重重,都在思索著該如何向首領俄木布彙報這件事情,以及俄木布會做出怎樣的決斷。

接下來的幾日裡,宣府顯的更加熱鬨了。

因為快要過冬的緣故,所以宣府的貿易往來也更加頻繁了。

每天都有大量的牛馬、毛皮等物資從草原各部源源不斷地進入宣府。

同樣的,大明各地的商人們也不斷將糧食、布匹、食鹽等生活物資從大明各地運往宣府。

雙方各取所需,賺的盆滿缽滿。

當然,朝廷也是賺的盆滿缽滿,因為每一件運到宣府的貨物,朝廷都會收取一定的稅收。

沒辦法,在古代無論是哪一個民族,隻要快到冬天的時候都會儲存大量的物資準備過冬。

畢竟古代不比現在,這時候的生產力低下,物資匱乏,冬天的時候更是難獲取到足夠的物資。

所以每到這個時候,貿易就顯得尤為重要,各部落都會想儘辦法來獲取過冬所需的物資,以確保部落的生存和繁衍。

與此同時,畫麵來到陝西河南。

此時此刻,潼關城下,一幅慘烈而又悲壯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舉目四望,隻見周遭原本鬱鬱蔥蔥的樹木,如今已全部被無情地摧毀,隻留下一片光禿禿的景象,仿佛是大地在訴說著這場戰爭的殘酷。

所有能派上用場的樹木、石塊,都已被農民軍搜刮一空,悉數被製作成了攻城的利器。

農民軍們如同一群被憤怒與絕望驅使的猛獸,不斷發出震耳欲聾的嘶吼聲。

他們一波接著一波,如同洶湧的潮水一般,不顧一切地朝著潼關城衝去。

那氣勢仿佛要將這座堅不可摧的城池徹底碾碎。

他們的眼中閃爍著決絕的光芒,心中隻有一個念頭:

攻破這座城池,改變自己的命運。

而在那高聳的城牆之上,孫傳庭正親自率領著一眾官兵嚴陣以待,頑強地抵抗著農民軍的瘋狂進攻。

看著城下那如螻蟻般不斷湧來的農民軍,孫傳庭的臉色愈發陰沉,眉頭緊緊地皺在了一起。

最近一段時間,李自成攻城的攻勢變得越來越猛烈了,今日更是從淩晨時分便開始了猛烈的攻擊,一直打到現在,接連攻打了七八個時辰,中間竟沒有絲毫停歇。

光是農民軍那邊,就已經倒下了不下三千人,屍體堆積如山,鮮血染紅了大地。

不過好在守城的官兵們訓練有素,且城牆堅固,並沒有出現多大的傷亡。

而且按照目前的局勢來看,這潼關城應該是能夠守得住的。

因為早在之前,意識到局勢有些不對勁的時候,孫傳庭便當機立斷,緊急從其他地方調來了三萬新兵前來幫助守城。

也就是說,如今潼關這邊差不多有六萬左右的將士駐守。

可千萬彆小看這六萬將士!

要知道自古以來,在攻城之戰中,攻城的人數最起碼要是防守人數的十倍以上才有可能攻下這座城池。

而且,攻城一方還必須攜帶大型的攻城利器,如雲梯、衝車、投石機等,才有機會突破城池的防線。

但是很明顯,這兩點李自成的農民軍都不太符合。

雖然他們的人數大概有六十萬之眾,但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們缺乏正規的軍事訓練,戰鬥力參差不齊。

再加上他們也沒有什麼大型的工程機械,攻城手段十分有限,所以雙方也隻是在死磕而已。

農民軍們一次次地發起衝鋒,卻又一次次地被官兵們擊退,隻留下一地的屍體和殘破的攻城器械。

因此在孫傳庭看來,李自成是無論如何也攻不下潼關的。

也正是意識到了這點,孫傳庭一直沒有向朝廷請求援助。

他覺得自己完全扛得住這場攻勢!

而且他也知道朝廷最近正打算對蒙古進行燒荒和搗巢,這可是關係到邊疆安穩的大事,甚至連太子朱慈烺都親自去了宣府督戰。

在這種情況下,孫傳庭實在是不想再給朝廷和朱慈烺增加負擔,畢竟朝廷的資源也是有限的,不能都耗費在這潼關城下。

與此同時,在潼關之外不遠處的一處高山之上。

李自成正騎著馬,身姿傲然地立於高山之巔。

他冷冷地望著遠方的場景,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無奈與不甘。

看著自己手下的農民軍們正在前方奮力攻城,喊殺聲震耳欲聾,而那座潼關城卻依然巋然不動,猶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巨山,李自成無奈地歎了口氣。

因為他心中清楚,自己大概是沒法攻下潼關了。

自從之前和羅汝才他們商量接下來的戰略,已經過去了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也就是說,按照之前商議的計劃,明天他就應該撤退了,然後想辦法度過這個冬天了。

畢竟最近幾天天氣突然一下子就變冷了,寒風凜冽,吹在臉上如刀割一般。

晚上的時候,哪怕蓋著厚厚的被子,都會瑟瑟發抖。

很明顯,這是大雪即將到來的前兆。

如果不儘快找個地方過冬,這六十萬農民軍恐怕就要在這冰天雪地中凍死大半了。

雖然知道這件事情迫在眉睫,甚至事關幾十萬大軍的生死,但是說實話,李自成實在是不甘心啊!

他不甘心就這麼走了!

他隻是想打回陝西,回到自己的家鄉,怎麼就這麼難呢?

該死的崇禎,為什麼要把孫傳庭這個讓人頭疼的家夥派來陝西呢?

孫傳庭就像一座難以翻越的大山,橫亙在他前進的道路上,讓他寸步難行。

想到這裡,李自成恨得牙癢癢,雙手緊緊地握成了拳頭,臉上的表情都變得有些扭曲了起來。

看了一眼逐漸落下的太陽,隻見那血紅的餘暉灑在大地上,仿佛給這場戰爭披上了一層悲壯的色彩。

最終,李自成還是歎了口氣,仿佛下定了什麼決心似的對著一旁的張獻忠說道:

“算了,鳴金收兵吧。”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和無奈,仿佛是經過了長時間的掙紮後,不得不做出的妥協。

張獻忠聽到這話,這才鬆了口氣。

因為他覺得李自成最近都有點魔怔了,每天不要命地去攻打潼關,每天傷亡都有幾千人。

再這麼下去,估計農民軍都要被消耗完了,這對他們可不是一件好事。

畢竟這六十萬農民軍可是他們在這亂世中生存的根本,如果就這麼消耗殆儘,那他們以後還拿什麼去爭霸天下?

不過好在今天是最後一天了,按照之前的約定,明天大軍就會離開潼關,然後找個合適的地方準備過冬。

張獻忠心中暗自慶幸,他覺得李自成也是想到了這點,因此打算放棄攻打潼關了。

緊接著,張獻忠便下達了鳴金收兵的命令。

伴隨著一陣激昂的號角聲響起,那聲音劃破了寂靜的天空,傳到了每一個農民軍的耳中。

之前還在攻城的農民軍們聽到這號角聲,瞬間如潮水般退去。

他們的腳步有些慌亂,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疲憊和迷茫。

說到底,他們也不想每天用命來攻城啊!

但他們也沒辦法啊!

他們吃的李自成的飯,就得為李自成賣命!

不想上?

真當身後充當督戰隊的老營是擺設啊!

這群人殺起他們這些農民軍來,可是比官兵狠多了。

片刻之後,潼關城外,隻留下了一地的屍體和各種各樣的攻城器械。

那些攻城器械有的已經殘破不堪,有的還帶著斑斑血跡,仿佛在訴說著這場戰爭的殘酷。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農民軍尚未死透,不斷在地上掙紮著,發出微弱的呻吟聲,但此時此刻根本沒有人搭理他們。

他們的命運就像這飄零的落葉一般無人問津,最終也隻能變成潼關城下的一捧泥土。

城牆之上,當看到農民軍終於撤退的時候,孫傳庭也終於鬆了口氣。

他的身體微微一鬆,緊繃的神經也稍微放鬆了一些。

隻不過他並不知道李自成他們接下來的計劃,還以為李自成明天可能還要繼續攻城。

畢竟李自成之前的攻勢如此猛烈,讓他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隨後,孫傳庭吩咐手下,萬萬不能放鬆警惕,今晚值守的官兵要加倍。

官兵們聽到這話,自然應了下來,因為他們深知這潼關城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便來到了晚上。

夜幕降臨,整個潼關城陷入了一片寂靜之中,但在這寂靜的背後,卻隱藏著無數的危機和不安。

另一邊,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三人坐在營帳之中,正聽著手下的彙報。

不得不說,今天的損失絕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

死亡人數超過五千、受傷的人數超過了三千多!

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李自成的眉頭瞬間就皺了起來,形成了一個深深的“川”字。

哪怕在他眼中,農民軍不過是一串數字,但這一天的損失也實在是太大了。

直接死了的農民軍還好,直接一埋就完事了,但那些受了傷、還活著的才是真正讓人頭疼的事情。

因為他們這邊沒有那麼多的藥物可以救治這些受傷的農民軍。

可這些人又不能直接拋棄,畢竟這種拋棄傷兵的事情要是傳出去的話,李自成的名聲可就徹底毀了。

這讓李自成很是頭疼,但頭疼歸頭疼,事情還是需要解決的。

於是,李自成吩咐道:

“死去的兄弟一定要妥善掩埋,不能讓他們暴屍荒野,至於那些受傷的兄弟也必須全力救治,絕對不能讓他們因為傷勢加重而死亡。”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悲痛和堅定,仿佛是在對這些兄弟們做出承諾。

當然,他這隻是在表明自己的態度,至於能不能救治,那就不是他操心的事情了。

前來彙報的將領聽到這話,臉色也是有些難看了起來,因為他也知道以目前他們這邊擁有的藥物,根本沒法救治所有人。

隻是這些話肯定不能說出來,而且他大概也明白了李自成話語中那不能明說的意思。

於是他隻能硬著頭皮應道:

“請闖王放心,屬下知道該怎麼辦。”

隨即便匆匆退了下去,去安排相關事宜了。

一時間,營帳之內就隻剩下了李自成、張獻忠和羅汝才三人。

他們麵麵相覷,一時間都沒有說話,氣氛顯得有些壓抑。

營帳內隻點著幾盞昏暗的油燈,搖曳的燈光映照在他們的臉上,讓他們的表情顯得更加複雜。

但片刻之後,李自成還是開口了:

“諸位,今日算是我們之前約定的最後一天了,我們卻還沒有打下潼關城,所以接下來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迷茫和焦慮,仿佛是在尋求一個答案。

張獻忠和羅汝才聽了這話都是麵麵相覷,心中不禁有些無語。

心說有沒有搞錯?

之前不是商量好了,如果半個月內沒有打下潼關城的話就趕緊去找地方過冬嗎?

怎麼李自成現在又問這樣的問題?

羅汝才瞬間就反應過來,知道李自成還是沒死心,想要繼續在這裡死磕下去。

但他肯定不能看著李自成這麼乾,要是再這麼死磕下去的話,死的隻能是他們。

畢竟最近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如果再這麼消耗下去,恐怕不用等朝廷派兵來剿滅他們,他們自己就會先土崩瓦解了。

想到這裡,羅汝才趕忙勸道:

“闖王,如今這局勢已然如此,咱們還是趕緊撤兵吧!這潼關城實在是不好攻破,咱們之前也嘗試了無數次,可每一次都無功而返,還折損了不少兄弟。”

“而且,根據最近得到的密報,孫傳庭這老賊似乎又從彆處調來了三萬精兵前來駐守潼關。”

“如此一來,如今這潼關的總兵力已然超過了六萬。”

“這麼多兵力聚集在此,潼關的防守隻會愈發嚴密,猶如鐵桶一般,咱們繼續在這裡耗著,也不過是白白浪費時間,消耗咱們兄弟們的精力和士氣啊。”

一旁的張獻忠見狀,也趕忙附和著勸道:

“闖王,軍師所言極是,這攻城之事,咱們暫且先放一放吧。”

“咱們眼下最要緊的,還是得趕緊想辦法找個合適的地方過冬啊!”

“最近這天氣說變就變,一下子就冷了下來,估計不出半個月左右,可能就要下大雪了。”

“要是在這之前咱們找不到一個安穩的過冬之地,那可就麻煩大了。”

“到時候兄弟們吃不飽、穿不暖,還怎麼打仗啊,一旦軍心渙散,咱們可就真的陷入絕境了。”

李自成靜靜地聽著兩人的勸說,心中滿是無奈,忍不住又在心裡暗暗歎了口氣。

他心裡一直對陝西有著深深的執念,因為那是他的老家,是他夢寐以求想要打回去的地方。

他滿心希望張獻忠和羅汝才能夠支持他繼續攻打潼關,可如今眼看著這兩人都旗幟鮮明地不支持自己的計劃,而且他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那麼在理,讓他實在無法反駁。

李自成心裡清楚,自己確實不能再一意孤行了,隻能無奈地放棄這個念頭。

緊接著,他緩緩開口說道:

“你們放心,本王既然之前答應了你們,那就一定會遵守約定,不會再攻打潼關了。”

“隻是如今這局勢,咱們接下來到底該去哪裡,本王心裡實在沒個主意啊。”

羅汝才微微思索了片刻,摸了摸自己那花白的胡子,然後緩緩說道:

“依在下之見,不如咱們去南陽如何?那南陽城城牆高大堅固,護城河又深又寬,而且城內房屋眾多,各種設施齊全,足夠讓咱們的大軍順利度過這個冬天了。”

“當然,開封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開封城同樣易守難攻,而且物資豐富,也是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好地方。”

李自成聽到這話,剛想說些什麼,可就在這個時候,門外突然傳來一個急切的聲音:

“闖王,我有大事要稟報!”

這聲音一傳入李自成的耳中,李自成瞬間就聽出來了,這是高桂滋的聲音。

高桂滋是李自成手下的一位重要將領,他在起義中屢立戰功,算是李自成的心腹之一。

之前李自成特意讓高桂滋帶著一群人負責收集糧草,本以為還需要一些時日才能回來,沒想到這麼快就回來了。

想到這裡,李自成趕忙說道:

“高桂滋,快些進來,彆在外麵磨蹭了!”

緊接著,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便匆匆忙忙地走了進來,此人赫然便是高桂滋。

隻不過此時此刻,高桂滋一臉的慌張,眼神中滿是驚恐與不安,似乎是遇到了什麼可怕的事情。

不等高桂滋下跪行禮,李自成就趕忙關切地問道:

“你這是怎麼了?本王不是讓你去想辦法籌集糧草嗎?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高桂滋聽到這話,仿佛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撲通一聲便跪倒在地,然後滿臉沮喪地說道:

“闖王,小人無能啊,小人帶著兄弟們四處尋找,幾乎把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可就是找不到一粒糧食啊!”

什麼?

聽到這話的時候,在場的三人都忍不住皺起了眉頭,臉上滿是震驚與疑惑。

雖然他們這些農民軍一直在河南四處搶糧、征糧,但肯定還是有一些遺漏的地方的,怎麼可能找不到一粒糧食呢?

而且之前攻打一些城鎮的時候,那些城鎮的富商們知道李自成的威名,主動願意出錢出糧,李自成覺得臉上有光,也就放過了他們,並沒有對那些富商們趕儘殺絕。

按理說,這些人肯定是有存糧的,怎麼可能現在一粒糧食都找不到呢?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