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爹是崇禎?那我隻好造反了 > 第二百七十七章 朝廷太難對付了,咱們還是詐降吧!

第二百七十七章 朝廷太難對付了,咱們還是詐降吧!(1 / 1)

推荐阅读:

想到這裡,李自成心中有些惱怒,質問道:

“高桂滋,你在胡說什麼?之前本王不是跟你說過有些地方存有糧草嗎,難道那些地方你都忽略了嗎?”

高桂滋聽到這話,趕忙解釋道:

“闖王,我去了,真的去了!我按照您之前說的那些地方,一個一個地去找,可等我到了那裡之後,卻發現那裡早就人去樓空了。”

“既沒有人也沒有糧食,甚至屋裡能搬走的東西全部都被搬光了,隻留下一個光禿禿的宅子。”

“我當時心裡就覺得不對勁,還以為是個彆情況,於是又繼續向前行進了幾十裡,結果驚訝地發現,不僅是這座城鎮沒有人,甚至沿途之中連一個活人都碰不到。”

“不過我當時也沒多想,還以為這些人是因為害怕被咱們波及到所以跑去了彆的地方,於是乎我趕忙派人四處搜查,結果更加讓人感到驚恐的事情發生了。”

“那就是周圍百裡之內,所有城鎮居然連一個活人都沒有,並且所有的糧食以及鍋碗瓢盆等等一切的東西全部都消失了,就好像這裡從來沒有過人居住一樣。”

“我不死心,又親自去附近查看了幾座大型城池,結果更讓人絕望,那些城池中居然也沒有人了,整個城池猶如鬼城一般,沒有一絲生氣。”

聽完這番話之後,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三人瞬間麵麵相覷,每個人的眼神中都充滿了極度的震驚!

他們真的是被這個消息驚呆了,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因為按照高桂滋的說法,好像突然之間,整個河南的人全部都消失了,甚至連糧食、鍋碗瓢盆一個都沒留下!

難道是鬼神之力在作祟?

想到這裡,李自成不由得緊張了起來,因為他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詭異而又可怕的事情,心裡充滿了恐懼和疑惑。

下一秒,李自成強忍著內心的恐懼,看向一旁的羅汝才問道:

“羅先生,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突然之間河南的人好像都消失了一般?這太不可思議了。”

羅汝才畢竟是有些智謀的,他聽到這個消息後,瞬間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不用說,這肯定是朝廷乾的。

不然怎麼可能連糧食、鍋碗瓢盆以及所有貴重物資都消失了,這很明顯是百姓們在遷移啊,而且是有組織、有計劃的遷移。

想到這裡,羅汝才這才緩緩說道:

“如果在下沒有猜錯的話,這一切應該都是朝廷乾的。”

“朝廷應該是下令將河南境內的百姓都遷移到了周邊的其他幾個省份,而之所以這麼做,為的就是切斷我們的糧草補給和人力補給。”

“咱們農民軍一直以來都是依靠著在民間籌集糧草和招募農民來維持的,如今朝廷把百姓都遷走了,咱們就失去了糧草和兵力的來源,這對咱們來說可是致命的打擊啊!”

聽到這話的時候,李自成和張獻忠瞬間恍然大悟,他們這才明白朝廷的這一招是多麼的狠毒。

不過緊接著,張獻忠還是有些震驚地說道:

“將一個省份的所有百姓全部遷移到周邊省份,這得是多大的手筆啊!真沒想到朝廷居然會這麼乾。”

“這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啊,朝廷為了對付咱們,還真是不惜一切代價了。”

羅汝才語氣凝重地說道:

“這樣做確實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但是站在朝廷的角度,這樣做其實是很劃算的!”

“因為這樣做就可以讓咱們陷入絕境,很明顯,朝廷這是想從根本上瓦解咱們的勢力,讓咱們不戰自敗啊。”

李自成聽到這話,心裡頓時就是一沉。

因為他實在是沒想到朝廷居然想出這麼陰險的招數來對付他們。

不得不說,如今的局勢對他們來說確實是非常不利的。

沒有農民補充,他的軍隊就無法擴大,隻會越打越少。

沒有糧草可以掠奪,他的軍隊就會不斷餓死,直到再也撐不下去,然後土崩瓦解!

想到這裡,李自成無奈地歎了口氣,然後繼續問道:

“羅先生,如今軍營裡的糧草還有多少?咱們得心裡有個底,也好想想接下來該怎麼辦。”

羅汝才大概想了一下之後才說道:

“闖王,經過這些日子的消耗,如今軍營裡的糧草還可供大軍三個月左右。”

三個月嗎?

李自成聽到這話皺了皺眉,心裡擔憂更甚。

雖然三個月看起來是挺多的,可按照時間推算,吃完這些糧食的話,時間差不多剛好就在一二月份左右。

而那個時候正是大雪紛飛的時候。

要是在那個時候沒有糧食吃,那這五十多萬大軍可就真的要餓死在河南了。

意識到這點之後,李自成的心情愈發沉重,眼神中滿是憂慮與無奈,心中更是如亂麻一般。

與此同時,他再也沒有了攻打潼關的打算,此時他心中唯一盤算著的,便是儘快搞到一些糧食,好讓自己的軍隊能夠順利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隨後他再次將目光投向羅汝才,聲音帶著幾分急切與期待問道:

“羅先生,那麼接下來到底該怎麼辦?我們該去哪裡弄到糧食,好度過這個冬天?”

羅汝才也覺得一陣頭疼,這種棘手的事情,他能有什麼辦法啊。

往年冬天,他們都是靠著一路劫掠富農以及城池的物資來維持生存的。

可如今,局勢早已今非昔比,突然之間就沒有可劫掠的百姓了,他難道還能憑空變出糧食來嗎?

但這話肯定是不能直接說出來的,不然也太不給李自成麵子了,畢竟李自成如今可是這支隊伍的領袖,需要維護他的威望。

所以緊接著,羅汝才清了清嗓子,然後緩緩說道:

“闖王,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在下覺得應該先下令,自今日開始規定每個人每天的口糧不得超過一定數額,也不得鋪張浪費。”

“如此一來,糧草的問題應該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一旁的張獻忠聽到這話,忍不住開口道:

“可是這麼做貌似也沒什麼大用啊!如今我們麵臨的是糧草嚴重短缺的大問題,節約這點口糧,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

“當務之急其實還是儘快獲取更多的糧草,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啊。”

羅汝才繼續說道:

“在下自然也知道這件事情的緊迫性,可是事到如今,我們還有其他地方能獲得糧草嗎?”

“本來最好的地方其實就是陝西,那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可這潼關就像一道天塹橫亙在我們麵前,阻隔了我們大軍的進入。”

“攻不下潼關的話,我們又怎麼去陝西獲取糧草呢?”

“所以我們隻能想想其他的辦法了,其中第一個辦法,就是自今日開始,全軍縮衣減食。”

“至於第二個辦法,那就是率領大軍去往彆的地方,要麼去山西,要麼去湖北。”

張獻忠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尷尬,似乎又想起了之前自己被山西總兵暴揍的事情。

而就在這時,李自成突然智商在線了,隻見他沉聲說道:

“就算我們長途跋涉去了山西或者湖北,那麼你們說朝廷的軍隊會不會也開始向山西周邊彙聚?”

“隻要我們一動,他們必然會跟著動,到時候我們豈不是又要陷入被包圍的困境?”

張獻忠和羅汝才聽到這話,都無奈地點了點頭。

因為這種事情他們之前已經考慮過了,朝廷既然能在河南周邊布置了兵力打算圍住他們,那麼當他們開始行動的時候,朝廷的軍隊肯定也會進行相應的調整。

到時候也會跟著他們一起移動,然後再次把他們包圍起來。

真等到他們的大軍長途跋涉進入山西,而朝廷大軍剛好又在周圍埋伏的話,那他們豈不是自投羅網?

可要是不這麼乾的話,那他們又能去哪裡呢?

營帳之中瞬間再次沉默了起來,燈火搖曳,將幾人的影子拉得很長。

羅汝才這會兒也不好再說些什麼了,畢竟他作為一個軍師已經把自己該說的都說了,接下來就看李自成怎麼選擇了。

倒是一旁的張獻忠有些忍不住,然後看向李自成開口問道:

“闖王,你到底想怎麼辦?不妨現在說出來我們商議一下,如今這局勢緊迫,我們必須儘快做出決策。”

李自成摸了摸自己的胡須,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這才說道:

“如今這裡沒有什麼外人,那麼有些話本王也就不再瞞著你們了。”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本王有兩個辦法,隻要可以順利實施下去,應該可以幫助我們度過這個冬天。”

兩人聽到這話,先是麵麵相覷,隨後同時將目光投向了李自成。

緊接著,隻聽李自成緩緩說道:

“第一個辦法,就是羅先生剛才說的節衣縮食,不過在這個基礎上稍微進行一些改動。”

“那就是主要的作戰人員不能減少夥食,他們必須要吃飽才能保持戰鬥力。”

“畢竟我們接下來還可能麵臨各種戰鬥,如果作戰人員吃不飽飯,那戰鬥力必然會大打折扣,到時候我們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了。”

“至於那些沒什麼戰鬥力的農民軍,每頓給他們一碗稀粥即可。”

“這樣既能保證他們不餓死,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糧草的壓力。”

不得不說,李自成這話說得算是相當殘忍了。

因為所謂的作戰人員其實也就是他的老營兵,這些人包括跟隨他多年,經曆過無數次戰鬥的精銳部隊、也包括投降他的明朝官兵。

全部加起來大約有三萬多騎兵、三萬多步兵,合計六萬人左右!

也就是說,李自成現在想的是優先保證這些人能夠吃飽飯,至於其他將近五十萬的農民軍,給他們一碗稀粥喝,讓他們能夠維持住生命就可以了。

這些農民軍大多都是被脅迫才加入他們的隊伍,原本就缺乏戰鬥經驗和訓練,在李自成等人眼中,似乎並沒有那麼重要。

而張獻忠和羅汝才聽到這話的時候都沒有任何反對,反倒是頗為讚同地點了點頭。

很明顯,他們也支持這個計劃,畢竟在他們看來,這些普通的農民軍隻不過是他們隨時都可以拋棄的“工具”罷了。

隻要能保證他們和核心部隊的利益,那些農民軍的死活似乎並不重要。

緊接著,李自成繼續說道:

“至於第二個辦法,那就更簡單了,本王打算向朝廷投降!”

什麼?

聽到這話的時候,張獻忠和羅汝才瞬間站了起來,滿臉都是不可思議。

就連之前跪在地上的高桂滋也是猛地跳了起來。

一時間,帳內的三人都是一眼震驚的看向了李自成,眼神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

他們都沒有想到李自成居然會在這個時候說出向朝廷投降的鬼話。

他們都覺得李自成這是瘋了!

要知道之前李自成可是在河南殺了幾千大明的宗室子弟,那些宗室子弟可都是皇親國戚,是朝廷的臉麵,李自成的行為無疑是在狠狠地打朝廷的臉。

然後他又率六十萬人打潼關打了幾個月,雙方結下了深仇大恨。

結果現在突然說要向朝廷投降,這不是扯淡嗎?

朝廷怎麼可能輕易答應呢?

李自成看著眼前幾人的反應,並沒有感到意外,隻是示意他們重新坐下,然後這才不緊不慢地說道:

“幾位不要誤會,本王所說的投降並不是真的投降,隻是為了拖延時間而已,順便讓朝廷給我們一些物資。“

“然後在這段時間裡,我們剛好可以稍微休息一下,養精蓄銳,然後想好接下來到底該怎麼做。”

“畢竟如今我們糧草短缺,士氣低落,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遲早會被朝廷軍隊打敗。”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喘息的機會,而投降就是一個很好的借口。”

幾人聽到這話瞬間恍然大悟,原來這是要詐降啊!

接著仔細一想,羅汝才突然就覺得李自成這招還真的有幾分道理。

要知道一直以來,朝廷對於他們這些農民軍其實都是采用招撫的方式,隻要他們願意投降,朝廷就會接受,然後給他們一些物資,再給他們一些官職,讓他們安定下來。

但是吧,這樣做其實並沒有什麼用,因為每次他們都會再次反叛,而朝廷之後還是會願意接受他們的投降。

而之所以會這樣,並非是因為朝廷很蠢,而是因為在朝廷看來,接受他們的投降,遠比派兵鎮壓他們要來的劃算得多。

就算真的是詐降,那最起碼在詐降的這段時間裡,他們也會稍微安分一些,這對於朝廷而言也沒有任何的壞處。

畢竟接受投降的話,隻是給他們一些物資,再給幾個官職就搞定了。

但要是圍剿他們的話,那就要調動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大軍,這其中需要的糧草和各種各樣的物資都不是輕易能搞定的。

所以朝廷更傾向於用招撫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哪怕知道他們可能會再次反叛,朝廷還會這麼乾。

短暫的思考之後,羅汝才突然笑著說:

“闖王真是英明,居然想到了如此妙的主意。”

“既然如此,那麼明日我們便向孫傳庭投降,隻是不知這次闖王要提出什麼樣的條件?”

“按照在下的意思,這次可不能提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否則很容易被朝廷識破我們的計謀。”

李自成聽到這話笑了笑說道:

“放在以前,本王一定會讓崇禎小兒封本王為西北王,然後再把陝西劃分給本王。”

“但是現在,本王隻要求一個總兵的位置就可以了,然後再讓他們提供一定的物資。”

“畢竟是為了詐降,要是要求太過分,被一口拒絕的話,那可就沒辦法了。”

“所以我們提出的要求既要讓朝廷覺得我們有誠意投降,又要能滿足我們目前的需求,這樣才能讓詐降的計劃順利進行下去。”

一旁的張獻忠忍不住開口道:

“以前的話朝廷確實會答應我們的投降,畢竟那時候朝廷還要麵對建奴的威脅,也沒什麼精力對付我們。”

“可是在不久之前,朝廷不是在遼東打了大勝仗嗎?建奴都被打的退回了遼東深處了。”

“所以我倒是覺得,朝廷未必會接受我們的投降!”

然而羅汝才聽到這話,卻是毫不在意地說道:

“非也非也,你有所不知,現在朝廷對於我們這些農民軍的態度其實還是以招撫為主,隻不過我們投降之後會把我們全部遷往遼東,用來防守建奴。”

羅汝才這話並非空穴來風,因為朱慈烺確實就是這麼計劃的。

甚至之前他還給孫傳庭也下了一道聖旨,內容大概就是隻要農民軍願意投降的話,朝廷就要接受他們的投降,然後把他們分批送往遼東。

並且在遼東的糧食沒有產出之前,朝廷管吃管住,甚至還給發銀子!

孫傳庭拿到聖旨之後,覺得這是一個招撫農民軍的好辦法,畢竟隻要去遼東,朝廷就管吃管喝,還給發銀子,這簡直就是打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事兒啊!

於是他總結了一下其中的話語,然後命人抄了幾千份小冊子,每天晚上趁著農民軍熟睡的時候全部都撒向了李自成的大營。

隻不過李自成反應很快,在發現了這些東西之後就即刻命人全部收集起來然後集中銷毀了。

再加上農民軍中識字的人不多,所以這件事情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動,隻有李自成身邊的一些核心將領知道這件事情,當然也包括羅汝才。

而張獻忠之所以不知道,也不是因為李自成刻意隱瞞,隻是因為這件事情是發生在張獻忠投奔李自成之前的時間裡。

於是緊接著,張獻忠臉色頓時就變了,他趕忙開口問道:

“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你是想讓我們去遼東?那遼東乃是苦寒之地,建奴又異常凶猛,我們去了豈不是凶多吉少?”

“這不是把我們往火坑裡推嗎?”

這話一出口,李自成和羅汝才瞬間就沉默了。

不是

張獻忠的腦子真的沒問題嗎?

剛才不是說了是詐降嗎?

他怎麼還能說出這樣的話?

雖然心中無奈,但接下來,羅汝才還是耐著性子解釋道:

“彆誤會,你忘了我們隻是詐降而已嗎?就算朝廷真的要讓我們去遼東,難道我們真的會去嗎?”

“我們表麵上答應朝廷的要求,然後再要求朝廷給予我們一定的物資,等拿到物資之後順利度過這個冬天,再直接翻臉就是了,到時候朝廷又能拿我們怎麼樣呢?”

這下子,張獻忠總算是徹底明白了。

隻見他一臉讚許地點了點頭,然後看將李自成說道:

“闖王此計甚妙,如此一來,我們既能得到物資,又能爭取到時間,等度過這個冬天,我們就可以重新起事了。”

眼看著羅汝才和張獻忠都對這個計劃表示支持,李自成也終於笑了起來。

就在這時,羅汝才突然又好似想到了什麼,然後笑著說道:

“闖王,既然是要投降,那咱們也得表現出一些誠意不是?”

李自成微微一愣,問道:

“軍師這是何意?”

羅汝才笑道:

“明天一早,闖王派人投降的時候,大可以將一些老弱病殘、以及之前在攻城中受傷的士兵全部送給孫傳庭。”

“如此一來,既能證明我們的誠意,又能緩解我軍的糧食問題。”

李自成聽到這話,不禁心中一動。

因為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畢竟農民軍中確實存在一部分的老弱病殘,他們基本上沒什麼大用,隻能做一些簡單的後勤工作,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累贅了。

特彆是那些在攻城中受傷的農民軍,更是累贅中的累贅。

留著他們不但要給他們治療傷勢,還要提供食物,實在是麻煩的緊。

可要是把他們全部送給孫傳庭的話,那麼這些累贅可就跟他沒什麼關係了!

不過緊接著,李自成突然又皺起了眉頭。

因為他覺得孫傳庭會是不會接受這些人的。

想到這裡,李自成直接看向羅汝才問道:

“軍師,你就不怕孫傳庭拒絕接受這些人嗎?”

羅汝才則是輕笑道:

“闖王放心,在下可以保證,孫傳庭絕對無法拒絕這些人,因為之前孫傳庭送來的那些小冊子中可是說過的,接受農民軍投降、並且將農民軍遷移到遼東可是皇帝的聖旨!”

“試問孫傳庭如何敢抗旨?”

“畢竟這抗旨之罪可是要殺頭的,就算現在殺不了他,這抗旨的罪名也會成為孫傳庭一輩子抹不掉的汙點!”

“指不定在未來的某一天,這個罪名就可以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李自成聽到這些話的時候,瞬間就樂得合不攏嘴了。

畢竟他曾經也是大明的一個底層官員,可太知道這聖旨的含金量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