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爹是崇禎?那我隻好造反了 > 第二百八十九章 糟了!崇禎要來火器研究院?

第二百八十九章 糟了!崇禎要來火器研究院?(1 / 1)

推荐阅读:

於是接下來,隻見王承恩十分坦然地說道:

“啟稟陛下,奴婢覺得確實如此,太子殿下聰明睿智,有勇有謀,而且心懷天下,對百姓也極為關愛。”

“從這次太子殿下禦駕親征,就能看出他的能力和擔當。”

“能夠不費一兵一卒讓葉爾羌汗國和和碩特汗國以及土默特主動投降大明,這絕非常人可以做到!”

崇禎聽到這話果然沒有生氣,而是笑著說道:

“朕也是這麼覺得的,所以朕也想早點把皇位傳給太子,這樣朕也就可以安心地頤養天年了。”

“隻是太子說他還年幼,暫時不能當皇帝,所以這個位置還要朕做上幾天。”

“不過沒關係,隻要太子成年之後,朕就會立刻退位!”

說這話的時候,崇禎心中再無一絲對皇位眷顧。

皇帝這個位置對於崇禎而言,現在真的沒那麼重要了。

王承恩聽到這話,眼睛突然一轉,然後笑著說:

“陛下,奴婢鬥膽說一句,是不是該為太子殿下挑選太子妃了?”

太子妃?

崇禎聽到這話瞬間就愣住了。

接著仔細想一想,突然覺得王承恩這話很有道理。

朱慈烺眼下虛歲已經十四了,確實是到了快娶妻的時候了。

而且又不是說挑選太子妃之後馬上就要成婚,畢竟太子選妃向來都是極為繁瑣之事。

要考慮到女方的家世背景、品德修養、容貌才情等等諸多方麵。

有時候籌備個一兩年也是有的,這件事情確實必須要行動起來了。

“看來朕得和皇後好好商量一下,為烺兒挑選一個太子妃了。”

崇禎皇帝喃喃自語道。

就這樣,遠在宣府的朱慈烺還不知道,他很快又要多一個老婆了

就在崇禎的腳步即將踏入後宮門檻之時,他猛地停下了腳步,然後微微側過頭,目光落在了一旁的王承恩身上,開口問道:

“對了,朕之前聽太子提及,說他建立了一個什麼火器研究院,你可知道這個地方究竟位於何處?”

王承恩聽到這話,微微一怔,眼神中閃過一絲思索的光芒。

片刻之後,他這才開口道:

“回陛下,奴婢確實知曉這個地方,這火器研究院,如今乃是朝廷最為重要的衙門之一。”

“所有的火器以及各種威力驚人的火炮,皆是由這個衙門研發出來的。”

崇禎聽到這話,心中的好奇心如被點燃的火焰般熊熊燃燒起來。

然後追問道:

“那為何之前上朝的時候,朕從未見過這個衙門的官員?他們難道不來上朝嗎?”

王承恩搖了搖頭。

“這點奴婢也不清楚,或許這其中有彆的什麼緣由。”

要知道自朱慈烺著手建立火器研究院之時,便定下了一個極為特殊的規矩。

那便是火器研究院的所有官員皆不用參與朝會,也不涉足政治。

他們唯一的目標,便是心無旁騖地為大明生產和發明新的火器。

朱慈烺如此安排,也是為了這些官員們著想,讓他們能夠遠離朝堂的紛爭,專注於自己的領域。

不然沒過幾天,估計他們也得被迫卷入朝廷的各種紛爭之中,這樣怕是就沒什麼精力再去研發火器了。

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倒是讓崇禎對這神秘的火器研究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時間,他原本想要踏入後宮的腳步,竟再次變得遲疑起來。

他的心中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牽引著他,讓他改變了主意。

隨即,崇禎直接看向王承恩道:

“朕要去火器研究院看看。”

王承恩聽到這話,頓時嚇了一跳,然後趕忙說道:

“皇爺,這這不好吧!”

“火器研究院主研各種火器和火炮,十分危險,皇爺萬金之軀,萬一到時候有個閃失,奴婢萬死難辭其咎啊。”

崇禎眼睛一瞪,道:

“火器研究院如今最少也成立半年了,也沒有聽說過發生什麼危險的事兒,怎麼朕一去就有危險了?”

“莫要多話,前麵帶路。”

眼見如此,王承恩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隻得默默地低下頭,然後在前麵帶起了路。

不過畢竟是皇帝出行,所以肯定需要準備一番,因此趁著錦衣衛們忙著準備車駕的時間,王承恩又偷偷喚過一個錦衣衛。

那錦衣衛見是王承恩喚他,趕忙快步走到王承恩身邊,躬身行禮。

“王公公有何吩咐?”

王承恩將他拉到一旁,然後衝著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簡單來說,就是讓這錦衣衛趕快去火器研究院傳旨,讓那邊做好一切安全準備,把那些危險的火器、以及各種器械都妥善安置好,千萬不能讓崇禎受傷。

錦衣衛接到命令後,立刻如離弦之箭般馬不停蹄地趕往了火器研究院。

與此同時,火器研究院內。

畢懋康正坐在一間寬敞而明亮的室內,身體微微後仰,靠在椅背上打著盹。

在他的桌前,放著一些各種各樣的圖紙,那些圖紙上畫著的武器看起來很像燧發槍,但細細看去,卻又有著諸多不同之處。

事實上,這便是畢懋康接下來要研究的東西,那就是線膛火槍。

簡單來說,就是後世的步槍,這也是朱慈烺特意交給他接下來要做的任務。

然而,這東西實在是有點超出這個世界的技術範疇了。

畢懋康和他的團隊們日夜鑽研,反複試驗,可研究一直沒有獲得太大的進展。

但畢懋康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他一直都在努力研究著。

因為他深知若是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將這東西研究出來,那麼大明便能以不敗之姿立於世界之巔,再也不用懼怕那些外敵的侵擾。

不過話雖是這麼說的,但畢竟他今年都七十多了,身體大不如前,很容易犯困。

所以不知不覺間,他便在這安靜的室內打起了盹。

旁邊的官員們見到如此,也不敢打擾他。

畢竟誰都知道這位老爺子現在可是火器研究院的主心骨,也是太子殿下最器重的臣子。

他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著火器研究院的發展方向。

可突然就在這時,一個人影突然急匆匆地衝了進來。

隻見那人滿臉焦急,腳步慌亂,口中還大叫道:

“不好了!不好了!”

那聲音如炸雷般在室內響起,打破了原本的寧靜。

畢懋康一下子被這聲音吵醒,他的身體猛地一震,眼睛瞬間睜開,帶著一絲迷茫和疑惑問道:

“怎麼回事?何事如此驚慌?”

那人直接來到畢懋康麵前,也顧不上行禮,氣喘籲籲地說道:

“大人,大事不好了,陛下馬上到了!”

什麼?

畢懋康聽到這話,瞬間就清醒了過來,眼睛瞪得如銅鈴般大,一臉不可思議地問道:

“你說什麼?陛下怎麼可能要來這裡?這怎麼可能?”

那人說道:

“下官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剛才錦衣衛來報,說是陛下馬上要來到火器研究院,讓火器研究院所有官員做好迎接聖駕的準備。”

“同時做好一切安全防範,以免傷到陛下。”

聽到這話,畢懋康一下子站了起來,他的身體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著,然後大聲吼道:

“快去!快去召集所有的人,讓他們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另外檢查所有的器械,所有的火藥必須完全歸置好,不能有絲毫的遺漏。”

“所有的槍械全部封印在庫,所有的機械全部停止!”

“總而言之,做好一切安全準備,萬萬不能傷到陛下!”

其他官員聽到這話,趕忙應下,然後如熱鍋上的螞蟻般忙活了起來。

一時間,整個火器研究院雞飛狗跳。

有的官員慌慌張張地跑去通知其他人,有的官員則趕緊去檢查器械和火藥,還有的官員忙著整理文件和資料,生怕有一點不周到的地方。

沒辦法,要知道自從火器研究院建立大半年以來,隻有朱慈烺偶爾過來探視一下,給眾人一些指導和鼓勵。

而崇禎可是從來沒有來過的,再加上火器研究院的官員都是不用上朝的,所以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沒有見過崇禎。

如今崇禎要親自來火器研究院,你說他們能不激動嗎?

那可是當今的聖上啊,是大明的最高統治者!

哪怕連畢懋康這個老臣,此刻都激動無比,他的雙手微微顫抖著,眼中閃爍著興奮和緊張的光芒。

就這樣,經過了一番熱火朝天的忙活,整個火器研究院從喧鬨恢複了安靜。

哪怕是連爐火裡麵的火都被熄滅了,整個研究院內彌漫著一股緊張而又莊重的氣氛。

排除了所有的危險之後,眾人便聚集在了門口,等候著崇禎皇帝的到來。

不多時,崇禎的車駕終於緩緩行駛了過來。

因為火器研究院地處偏僻,周圍本來就沒有什麼百姓,所以一路上也沒有對百姓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

再加上火器研究院周邊的道路是最先使用水泥修建的,因此更加暢通無阻。

看到崇禎的車駕終於出現,畢懋康趕忙帶著所有人跪下,口中高呼道:

“恭迎陛下!”

那聲音整齊而洪亮,在空氣中回蕩著。

緊接著,就見馬車在他們麵前停了下來,然後崇禎從車駕上走了下來。

看到跪倒在地的官員,崇禎笑得很溫和,那笑容如春風般溫暖著眾人的心,然後他輕輕抬手,說道:

“眾愛卿平身吧。”

眾人聽到這話,才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至於最前麵的畢懋康,因為年紀太大,雙腿有些發軟,更是需要有人攙扶這才站得起來。

崇禎看到畢懋康這副樣子,心中也有些不忍。

因為他之前就已經知道了畢懋康就是研究燧發槍的人。

之前崇禎也試著使用過燧發槍,發現這東西確實是比以前的火器要好用得多。

那精準的射擊,強大的威力,讓他對這新式火器充滿了信心。

然而讓他感到後悔的是,他依稀記得之前畢懋康似乎給他上過一道折子,上麵就提到過這種新式火器,還詳細闡述了它的優點和未來的發展前景。

隻不過當時朝廷財政緊張,連軍隊的糧餉都無法及時發放,哪裡有多餘的錢來研究新式火器?

每當想到這裡的時候,崇禎就懊悔不已,心中充滿了自責。

他要是早點讓畢懋康研究燧發槍的話,說不定大明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不過當然,現在說這些都已經晚了。

好在最終朱慈烺還是找到了畢懋康,並且研究出了燧發槍。

這燧發槍如今已經成為大明軍隊的重要武器,在戰場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不禁快步上前幾步,然後挽住了畢懋康的雙手。

下一秒,崇禎一臉感慨的說道:

“畢愛卿,都怪朕啊!若是朕幾年前仔細看過你呈上來的折子,並且答應讓你研究燧發槍的話,說不定大明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哎朕真是感到愧疚,朕對不起你!”

畢懋康聽到這話,頓時熱淚盈眶。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幾年未見的皇帝,剛一見麵居然就會對自己說出這樣的話。

一時間,他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在朝堂上為朝廷儘忠的時候,那時的他滿腔熱血,一心隻為大明的繁榮富強。

想到這裡,畢懋康難免老淚縱橫,他聲音顫抖地說道:

“陛下莫要折煞臣了!臣為大明效力,乃是分內之事,陛下如此自責,讓臣如何承受得起啊!”

崇禎看著畢懋康那滿是皺紋的臉,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他知道畢懋康為了大明,為了這新式火器的研究,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努力。

隨後他輕輕拍了拍畢懋康的手繼續說道:

“畢愛卿,你為大明所做的一切,朕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朕今日前來,就是要親眼看看這火器研究院,看看你們這些為大明默默奉獻的官員和工匠們。”

畢懋康趕忙說道:

“陛下,這火器研究院如今能取得這般成就,全賴太子殿下的英明決策和陛下您的支持,臣等隻是儘了自己的綿薄之力罷了。”

崇禎老臉微紅,因為這火器研究院真沒他什麼事兒,全部都是由朱慈烺一人搞定的。

但是在這麼多臣子麵前,崇禎肯定不能這麼說,因此他隻是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朕想進去看看,畢愛卿在前麵帶路吧。”

畢懋康趕忙躬身有領命,然後在前麵帶路,其他人則是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麵。

經過了大半年的發展之後,如今這火器研究院,可絕非僅僅是一個單純研究火器的地方。

各種各樣的火器、火炮、機械、蒸汽機、甚至某些化學相關的實驗都在研究的範疇之內。

踏入其中,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奇思妙想與無限可能的奇妙世界。

而在這眾多新奇事物之中,最新研究的大概就要數那蒸汽機了。

不過,由於崇禎即將前來視察,為了確保一切安全,這會兒蒸汽機已經停止了運轉。

然而即便如此,鍋爐內的水溫也沒法一下子降下來,依舊在冒著熱氣,並且產生了大量的水汽。

那水汽如輕紗般繚繞,又似薄霧般彌漫,給整個房間增添了幾分神秘而朦朧的氛圍。

沒過多久,崇禎便來到了蒸汽機這邊。

望著那不斷從門窗縫隙中往外冒出的熱氣,崇禎心中滿是好奇。

他微微側過頭,目光投向身旁的畢懋康,帶著幾分疑惑地問道:

“這間房間為何不斷地往外冒熱氣?”

畢懋康聽到崇禎皇帝的問話,趕忙恭敬地回答道:

“啟稟陛下,此處乃是專門研究蒸汽機的地方,正是憑借著此物,朝廷才得以大量生產大明金幣和大明銀幣。”

“負責蒸汽機研究的,乃是王微王大人。”

畢懋康一邊說著,一邊伸出手,指向了一旁的王微。

王微原本正靜靜地站在一旁,聽到畢懋康突然提到自己的名字,心中頓時一陣激動。

他連忙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禮道:

“臣王微參見陛下!”

崇禎頓時恍然大悟,臉上浮現出一抹讚許的笑容。

他目光溫和地看向王微,輕輕點了點頭,說道:

“你做的不錯,朕很滿意!”

王微聽到皇帝的誇讚,心中又是一陣激動,仿佛有一股暖流在心底湧動。

畢竟被皇帝認可,這可是莫大的榮耀啊!

崇禎此時也挺高興的,因為他早就聽聞,之前朱慈烺為了能夠大批量製造大明金幣和大明銀幣,特意讓火器研究院研發了一套什麼機器。

隻是他一直未曾親眼見過,卻沒想到今日竟在這裡見到了。

隨後,王微又恭敬地說道:

“啟稟陛下,此機器除了能大量製造大明金幣和大明銀幣之外,根據太子殿下的指點,臣等下一步要研究一台新的蒸汽機。”

“不出意外的話,這台蒸汽機可以讓車不用馬拉便可以自由行走,若是再加上相應的軌道,日行千裡也不在話下。”

毫無疑問,王微所說的自然就是蒸汽火車了。

之前朱慈烺跟他大概講述過火車的事情,王微一聽便上了心。

他仔細研究了一番之後,越發覺得這個想法可行。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蒸汽機的主要發展方向就轉向了蒸汽火車。

而崇禎聽到這話的時候,頓時愣住了,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神情。

在他的認知裡,車向來都是需要用人或者馬來拉的,這世界上怎麼可能有不用馬拉就能跑的車呢?

這實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範圍。

但崇禎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什麼打擊人的話,因為他知道這群人是不會在他麵前說出一些狂妄之言的。

再加上這中間還有朱慈烺的手筆,崇禎就更加確定這是真的了!

一時間,崇禎倒是真想看看,這個不用馬拉就能跑的車究竟會是什麼樣子?

大概參觀完火器研究院之後,崇禎皇帝又對在場的所有官員和工匠進行了誇讚。

崇禎心裡清楚,大明想要維持現有的國勢,火器的更新迭代是必不可少的,而這些在火器研究院中默默耕耘的官員和工匠們,全部都是大明的寶貝啊!

於是,除了口頭誇讚之外,崇禎大手一揮,直接從自己的小金庫撥出了十萬兩銀子,用於賞賜這裡的所有官員和工匠。

那些官員和工匠們聽到這個消息,頓時激動不已。

一時間,整個火器研究院都沉浸在一片喜悅和感激的氛圍之中。

做完這一切之後,崇禎這才在眾人的簇擁下離開了。

而畢懋康等人也是一臉恭敬地恭送崇禎離開,眼中滿是對皇帝的感激和感動。

雖然朱慈烺一直都很看重火器研究院,為火器研究院的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幫助。

但說到底,朱慈烺還是太子,而崇禎卻是皇帝。

對於這些官員和工匠而言,沒有什麼比得到皇帝的看重更讓人感到高興和自豪了。

幾天之後,宣府。

兩天前,朱慈烺再次收到了祖大弼的回信。

信中說,他們已經將整個衛特拉聯盟(現在的蒙古國)掃蕩了一遍。

這一戰,明軍勢如破竹,殺敵四萬有餘,場麵可謂是屍橫遍野。

不僅如此,他們還焚毀了大片的草場,約摸有幾萬畝。

那些原本綠意盎然的草場,瞬間變成了一片焦土,繳獲的物資更是數不勝數,大約有牛羊四十萬頭,馬匹三萬頭,人口約七萬,金銀財寶約莫兩百多箱。

並且大軍已經在班師回朝的路上了,不出意外的話,五天之後便可以抵達宣府。

所以接下來的這兩天裡,朱慈烺的心情格外的好。

他每天都在翹首以盼,就等著祖大弼率領大軍回歸宣府。

不得不說,這次的軍事行動異常順利,幾乎沒有遇到任何的阻礙。

不過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加上阿布奈的軍隊,這次朝廷出動的兵力可是高達七萬騎兵。

而衛特拉聯盟的總人口也就二十萬左右,能出動的騎兵不到三萬。

而且他們之前從未見識過明軍的燧發槍,這種先進的火器對於他們來說,就像是一個神秘的怪物。

所以往往一照麵,他們就會被明軍擊潰。

特彆是他們的馬匹,那些馬匹在聽到槍聲的時候,瞬間就陷入了不安之中,根本無法聽從騎手的指揮,更彆提打仗了。

因此,毫無意外的,明軍最終獲得了這場勝利。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