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爹是崇禎?那我隻好造反了 > 第三百三十章 李自成想入川?哪有這麼容易!

第三百三十章 李自成想入川?哪有這麼容易!(1 / 1)

推荐阅读:

緊接著,崇禎也懶得多說什麼廢話,直接便將那封從陝西發來的八百裡加急遞給了一旁的王承恩,然後說道:

“這是今天早上剛從陝西發來的八百裡加急,你們都看看吧。”

王承恩小心翼翼地接過奏疏,然後遞給了站在人群中最前麵的內閣首輔薛國觀。

薛國觀接過之後大概看了一下,臉上瞬間一喜,因為他看到了農民軍發生內亂的事情,這對於朝廷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臉色也漸漸變得凝重起來,因為這奏疏後麵又寫了十萬傷殘的百姓投降大明,並且潼關糧食緊缺的事情。

看完之後,這封奏疏又被傳遞到了其他大臣手裡。

眾人看過之後反應也都和薛國觀差不多,臉上都露出了擔憂和凝重的神情。

等到眾人大概看完之後,崇禎接著問道:

“說說吧,關於這件事情眾位愛卿有什麼看法?”

崇禎說著,目光逐一在眾人臉上掃過。

雖然心中早已有了決定,但他還是想聽聽這幫人會怎麼說!

緊接著,薛國觀率先開口道:

“陛下,臣覺得這件事情沒什麼好說的,儘快調撥糧食、棉花和藥物到陝西就是了。”

“這十萬百姓既然投降了朝廷,那麼他們就不再是什麼農民軍或者亂臣賊子,而是我大明的百姓。”

“既然是我大明的百姓,那便應得到妥善安置,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餓死凍死,否則,朝廷的威嚴何在?天子的仁德何在?”

薛國觀一邊說著,一邊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莫名的堅定。

在場的其他幾位大臣聽到這話,也紛紛附和道:

“陛下,臣也認為理當如此!”

“臣也是!”

“臣也是!”

一時間幾位大臣的聲音此起彼伏,在暖閣裡回蕩。

要知道自古以來,救濟災民這種事情向來都是國之大事。

即便有時候朝廷拿不出錢來,但是這種事情也沒有人敢說不去辦的,更何況如今的朝廷有錢有糧,這種事情自然是不能耽誤了。

要是耽誤了,不僅會失去西北的民心,還會引起天下的動蕩。

他們都明白這個道理,因此沒有人敢說半個不字!

崇禎聞此言,直接看向戶部尚書倪元璐,問道:

“倪愛卿,戶部如今尚有多少糧食?”

倪元璐聞此言,趕忙說道:

“啟稟陛下,戶部如今存糧尚有七百萬石以上。”

崇禎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既如此,就先撥付五十萬石糧食,再加一百萬兩銀子,棉花和藥物你們斟酌辦理,總而言之,一定要確保百姓們能夠順利度過這個冬天!”

“至於其他事情,等過了這個冬天再說!”

倪元璐聽到這話,趕忙拱手答應了下來。

“臣遵命!”

之所以答應的這麼乾脆,甚至都沒有討價還價,完全是因為這點糧食和銀子對於如今的戶部而言實在不是什麼問題。

就這樣,這件事情很輕鬆地就定了下來。

商議完這件事之後,幾位大臣們便紛紛告辭,然後準備去忙著處理這件事情了。

他們知道時間緊迫,每一分每一秒都關係到那些百姓的生死存亡。

雖然冬天這個時候運糧有點難,路上可能會遇到冰雪封路、天氣寒冷等困難,但難也要去做,畢竟總不能真的看著這些百姓餓死吧?

眼看著事情已經處理完畢,朱慈烺自然也就打算回去東宮繼續貓冬了。

隻是等朱慈烺乘著暖轎剛走到宮門口的時候,突然就聽到遠處傳來一聲呼喊。

“太子殿下,陝西發來的八百裡加急奏疏,請您過目!”

什麼?

轎子裡的朱慈烺聽到這話,當下一臉詫異的掀開了轎簾,滿臉震驚之色。

不是

之前不是已經送到了一封從陝西發來的八百裡加急奏疏嗎?怎麼現在又來了一封?

難道是孫傳庭擔心路上出意外,所以派了兩撥人來送這封奏疏?

就在朱慈烺胡思亂想間,便看到幾個大漢將軍帶著一個身穿棉甲、神色憔悴的將士走到了他的轎前。

那將士剛準備行禮,朱慈烺就直接攔住了他,然後開口問道:

“今日一早本宮便已經收到了一封從陝西發來的八百裡加急奏疏,你帶來的這封八百裡加急奏疏和之前的奏疏說的是否是同一件事?”

那將士聽到這話,趕忙搖了搖頭道:

“啟稟太子殿下,這兩封奏疏並非是一件事情,之前的奏疏說的應該是闖賊軍中發生叛亂一事,而末將帶來的這封奏疏說的是闖賊入川一事!”

什麼?

闖賊入川?

李自成要去四川?

不是

這他媽的都什麼跟什麼啊?

這話聽的朱慈烺簡直都有點頭皮發麻了,因為他實在搞不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就在這時,隻見那將士已經將身上密匣遞給了過來。

“請太子殿下過目!”

隨後,密匣就被送到了朱慈烺手裡。

朱慈烺心中著急,直接坐在轎中打開了匣子,然後迫不及待的拿出了立馬的奏疏看了起來。

隻一眼,他的臉色瞬間又是一變。

果然,這封奏疏和之前的那封奏疏完全不一樣,之前說的是關於救治百姓和糧食的事情,而這第二份奏疏說的卻是關於李自成即將入川的事情。

不得不說,李自成這一舉動實在是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本以為到了冬天,李自成能安分一些,最起碼也會待在河南一帶過完這個冬天再說,結果沒想到他現在居然要入川!

這還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快啊!

下一秒,朱慈烺沒有絲毫遲疑,直接合上了手中那份沉甸甸的奏疏,然後吩咐道:

“不回去了,再去暖閣,另外,立刻派人去把剛剛離開的幾位大臣全部再喊回來,就說有緊急軍務需共同商議。”

旁邊的侍衛聽到命令,趕忙躬身領命,隨後腳步匆匆地向外奔去。

不多時,朱慈烺再次踏入了暖閣。

沒過多久,剛剛才回到坤寧宮,本想稍作歇息的崇禎也被朱慈烺派去的人給喊了回來。

此刻的崇禎心中滿是不解與困惑,因為他完全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明明剛商議完調糧的事情,怎麼這會兒又被朱慈烺給喊回來了?

難道事情又有了新的變故?

崇禎帶著滿心的疑惑,腳步匆匆地再次來到暖閣。

一進門,就看到朱慈烺正站在那裡,眉頭緊鎖,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崇禎走過來,臉上帶著一絲茫然開口問道:

“何事如此著急?”

朱慈烺輕輕歎了口氣,隨後這才說道:

“父皇,兒臣剛才本來打算回東宮的,結果還沒出宮門,半路上又收到了從陝西發來的八百裡加急。”

“陝西又出變故了,而且事情很急,簡單來說,李自成要入川了。”

朱慈烺說著,便從袖中取出那份奏疏,然後遞給了崇禎。

崇禎聽到這話的時候,也是微微一愣,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隨後他趕忙接過奏疏,然後逐字逐句地看了起來。

等看完之後,崇禎的臉色就變得無比難看了起來,那原本就有些蒼白的臉色,此刻更是如同覆上了一層寒霜。

因為他也沒有想到,李自成這家夥居然會在這個時候選擇入川,這完全脫離了他們的計劃。

緊接著,崇禎陰著一張老臉,聲音低沉地問道:

“這件事情該怎麼辦?李自成要是真的入川的話,可就會影響我們之後的計劃了。”

按照原本的計劃,朱慈烺會在明年開春的時候集中所有可以調動的兵力進入河南,然後和李自成展開決戰,一舉消滅這個心腹大患。

但要是真的被李自成進入四川的話,那這件事情可就麻煩了。

畢竟四川這個地方向來易守難攻,一旦李自成在那裡站穩腳跟,再想將他徹底剿滅,可就難上加難了。

朱慈烺聽到這話,也是有些頭疼地捏了捏額頭,因為他一時間也沒想好該怎麼解決這件事兒。

最終他隻能說道:

“父皇放心,雖然這件事情有些出乎意料,不過李自成想要入川也沒有那麼容易。”

“首先,河南周圍的軍隊一定會阻攔李自成,雖然效果可能不大,但肯定也能稍微拖延一下李自成的步伐,為我們爭取一些時間。”

“另外,漢中、四川也是有不少兵力的,他們也可以阻攔一下李自成,讓李自成不能那麼輕易地進入四川。”

“再加上此時正值冬季,大雪封山,山路更為陡峭難走,沒有三個月的時間李自成是去不了四川的,而在這期間,我們剛好可以調集兵力阻攔李自成入川。”

崇禎聽到這話,隻能默然的點了點頭,不過看得出來他還是很擔心的。

沒過多久,幾位剛剛打算回去的大臣們又重新折返了回來。

此時此刻他們一個個也是一臉懵逼,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畢竟剛剛事情都商量完了,他們都準備回去了,突然之間又被人喊了回來,這讓他們感到十分的不解。

看到眾人來了,崇禎也懶得再說什麼,直接讓王承恩將新的奏疏拿過去給他們看了一眼。

等看完這封奏疏的內容之後,所有人也都是頗為詫異起來。

很明顯,他們也沒有想到這一天之內居然收到了兩封從陝西發來的八百裡加急,更沒有想到李自成這家夥居然會在這個時候選擇入川,這完全打亂了朝廷之前的部署和計劃。

緊接著,不等崇禎開口說些什麼,兵部尚書李邦華便率先站了出來。

隻見他神情嚴肅,聲音洪亮地說道:

“陛下,臣認為應該即刻調集兵馬阻攔李自成,千萬不能讓李自成入川。”

“要知道如今四川的兵馬大多數都被調到了京城和宣府,以保衛京師的安全,四川境內根本沒有多少兵馬可以戰鬥。”

“要是讓李自成入川的話,事情會變得很麻煩,到時候想要徹底消滅李自成,隻會難上加難。”

其他幾位大臣聽到這話也紛紛表示同意。

其實冬天這個時候,是沒有人願意打仗的。

因為冬天打仗不隻是耗費錢糧,還會耗費性命。

畢竟天寒地凍的,士兵們穿著厚重的棉衣行動難免有所不便,再加上作戰的地點可能在陝西、四川一帶的山林之中,這種地方地形複雜,氣候惡劣,發生戰鬥的死亡率極高。

但即便如此,這場仗還是不能不打。

因為誰都知道要是讓李自成進入四川的話,那事情就會變得很麻煩。

崇禎聽到這話,也是點了點頭。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決絕,隨後道:

“這場仗自然是要打的,隻不過該怎麼打,還需要諸位愛卿商量出一個章程出來,此事迫在眉睫,不能耽誤片刻。”

“就在此處商議,今日太陽落山之前,必須拿出一個章程!”

幾位大臣聽到這話,紛紛也都表示同意。

他們也都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當下便開始商議起來,就連朱慈烺也參與了進去。

因為作戰地點有可能發生在陝西、四川一帶,再加上李自成出發之時,又驅散了十幾萬的百姓,導致之前部署的部分兵力無法參與作戰,所以這次的兵力隻能從其他地方調用了。

也就是從雲南、貴州、廣西、湖南四省調用。

雖然明末這個時候這四個省份也都不太安穩,各地都有一些小規模的叛亂和騷動,但總的來說這些地方依舊在大明的掌控之中。

少量的兵力還是可以調得動的。

計劃也很簡單,首先由這四個省份出兵六萬,再加上四川原本的兩萬多兵力,組成八萬的兵力用來阻攔李自成入川。

八萬對三十萬,雖然看起來實力還有些懸殊,但其實這場仗和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完全不一樣。

因為李自成想要從潼關進入四川,能走的路也就那麼兩三條。

隻要守著這幾條路,並且沿途部署兵力、挖掘陷阱,就能阻攔李自成入川了!

再然後,河南周邊的省份再召集兵馬從後麵追擊李自成,如此前後夾擊,就可以把李自成困在山中了。

簡單來說,這場仗其實並不一定會打起來,主打的就是一個圍困。

隻要把李自成圍困在山裡,切斷他的糧草供應,等到他彈儘糧絕之時,大明就會不戰而勝!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