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爹是崇禎?那我隻好造反了 > 第三百三十三章 皇太極:這燧發槍,真乃神物!

第三百三十三章 皇太極:這燧發槍,真乃神物!(1 / 1)

推荐阅读:

等來到這裡之後,祖大弼便看到早有人在這裡等著他們了。

不過來人並不是祖大壽本人,而是祖大壽的一個親信。

想想也是,祖大壽如今也算是日理萬機了。

他身為遼東的最高武將,肩負著保衛邊疆、抵禦建奴的重任,每天都有無數的軍務要處理,送信這種事情,對於他來說,不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根本不值得他親自跑一趟。

那送信的親信見到祖大弼,趕忙上前一步,單膝跪地,恭敬地行禮問好。

“參見大爺。”

祖大弼是祖大壽的哥哥,因此這聲大爺祖大弼也是當之無愧了。

隨即隻見祖大弼擺了擺手,示意他起身,然後迫不及待地問道:

“詔令呢?快拿給我看看。”

那親兵聽了這話,不敢耽擱,趕忙從懷裡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份詔令,那詔令被包裹在一層精美的絲綢之中,顯得格外莊重。

至於給皇太極的那份詔令,則是被他裝進盒子背在了背上,以作區分。

然後,他雙手恭敬地將詔令遞給了祖大弼。

祖大弼迫不及待地接過詔令,然後將其打開,但很快便鬆了口氣,臉上也露出一絲輕鬆的神情。

他原本以為又是什麼天大的要事,結果搞了半天,原來是皇帝要過壽了,然後禮部讓他們這些文臣武將提前準備好賀表和賀禮。

這對他而言倒不是什麼問題,畢竟遼東這個地方也算是地大物博,物產豐富。

這裡有著廣袤的森林,裡麵棲息著各種珍稀的野獸,什麼虎皮獸皮,隻要派人去狩獵,隨隨便便都能搞一大堆。

還有那深山之中生長著許多百年以上的山參,這些山參可是珍貴的滋補品,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在京城中更是備受達官貴人們的青睞。

拿來給皇帝送禮自然也不在話下!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就有意思了,因為詔令上麵還說了,要把這件事情也告訴給建奴,然後讓建奴派使者去京城給皇帝賀壽。

這種事情隻是想想,祖大弼就覺得好笑。

看完了詔令之後,祖大弼又直接拆開了祖大壽寫的那封信。

看著看著,祖大弼突然抬起頭,看了一眼一旁的李定國,那眼神帶著一絲特彆的意味,看得李定國一臉懵逼,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

隨後,祖大弼也懶得說什麼廢話,直接開門見山地看向李定國說道:

“簡單點說,皇帝要過壽,要派人把這個消息告訴給建奴,讓他們派使者去給皇帝賀壽。”

“洪大人和祖大壽商量了一下,決定讓你去做這件事情。”

李定國聽到這話,神色微微一凝,他倒是沒有想到莫名其妙地居然會讓他擔任這個任務。

看到李定國有些驚訝的模樣,祖大弼笑著說道:

“怎麼?不敢去?”

說這話的時候,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玩味。

李定國瞬間回過神來,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和決絕,隨後正色道:

“這有什麼不敢的,便是龍潭虎穴,末將也不怕。”

祖大弼聽到這話,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繼續說道:

“放心,建奴那邊可不是什麼龍潭虎穴,他們之前都被咱們打怕了,根本就翻不起什麼浪花,所以你這次去不會有什麼危險的。”

“本來這件事情讓誰去都可以,但他們卻非要選你,所以我估計也是想讓你去建奴那邊曆練一番,你可不要辜負了他們對你的期望。”

李定國連忙抱拳道:

“大人放心,末將明白,末將一定不辱使命。”

祖大弼繼續說道:

“行了,今天有點太晚了,你先下去休息養精蓄銳,等明日一早就出發吧。”

李定國沒有說話,隻是對著祖大弼行了一禮,隨後便下去休息了。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般轉瞬即逝,眨眼之間便已來到了第二天清晨。

天色才剛剛泛起魚肚白,大地尚籠罩在一層淡淡的晨霧之中,李定國便已迅速起身,有條不紊地穿戴好了甲胄。

與此同時,祖大弼精心安排的一百多名士兵也早已整齊地集合完畢,嚴陣以待。

這些士兵無一例外,皆是遼東最為精悍勇猛的將士。

他們身姿挺拔,猶如一棵棵蒼鬆翠柏傲立在寒風之中,眼神銳利而堅定,透露出一種無畏的勇氣和決心。

畢竟此次他們要前往的可是建奴的地盤,在那裡,他們極有可能會與建奴的高級將領正麵交鋒,甚至有可能會見到皇太極。

所以在氣勢上他們絕不能輸給那些建奴,要讓對方知道,大明的將士是何等的英勇無畏。

隨後,一行人便邁著堅定的步伐直接出了關隘,隨後猶如一支銳利的箭,直衝建奴的營地而去。

早在昨天收到詔令的時候,祖大弼就已經和建奴那邊打了招呼,告知了今日會發生的事情。

所以當他們開始行動的時候,建奴這邊也早已安排好了人前來接應。

建奴這邊負責接應的是一個名為阿克敦的甲喇章京,其官職類似於明朝這邊的衛所千戶,但實際管轄人數要高一些。

明朝千戶的管轄人數是一千一百二十人,而甲喇章京的管轄人數是一千五百人!

雙方一見麵,氣氛倒也還算融洽。

阿克敦客客氣氣的向李定國等人行禮問好,臉上沒有絲毫的敵意。

甚至他們連李定國一行人的兵器都沒有收繳,而是直接在前麵帶路,引領著他們朝著目的地沈陽前進。

不過,眾人心裡都清楚,這也隻是暫時的。

等他們進入沈陽的時候,這些兵器肯定是要被收繳的,畢竟沈陽是建奴國都,他們不會輕易讓外人攜帶兵器進入。

就這樣,建奴在前麵引路,李定國等人在後麵緊緊跟隨。

此時,天空中正紛紛揚揚地飄著雪花,隻是比起前些天來小了許多。

一行人冒著小雪,頂著凜冽的寒風,朝著沈陽的方向艱難前行。

而這一走,最少也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

其實從距離上來說,沈陽距離如今邊境線並不算遠,也就短短兩百公裡的路程而已。

若是著急趕路的話,隻需兩三天便可抵達。

然而如今正值寒冬臘月,大雪封路,道路變得異常難走。

厚厚的積雪覆蓋在地麵上,一腳踩下去,就會陷進雪裡很深,每走一步都要花費很大的力氣。

因此所需的時間最少比以往多了三倍!

與此同時,建奴這邊也已得知了李定國等人前來的消息。

不過考慮到皇太極身體不好,所有沒人將此事彙報給皇太極。

當然,此時此刻皇太極卻無暇顧及這件事情了。

因為這個時候他有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在幾天之前,皇太極派出去的探子終於從大明那邊搞來了一把燧發槍!

事實上,此前洪承疇和祖大壽都猜錯了,之前那場在鬆山城內發生的大火真的是建奴的探子放的。

隻不過,那些探子隱藏得極深,沒有引起任何人的發現。

而且,所謂的那兩把被燒毀的燧發槍,其中一把並不是真正的燧發槍,而是一把跟燧發槍很像的鳥銃。

建奴的探子們為了不引起明軍的懷疑,在帶走真正的燧發槍的時候,特意在鳥銃上麵澆了火油。

當大火熊熊燃燒起來時,那把鳥銃就被燒成了一根燒火棍,黑乎乎的,根本就沒法分辨是不是真正的燧發槍。

再加上其他火器也沒有丟失和損壞,所有明軍這邊基本上便認為這隻是一場普通的火災了。

就這樣,建奴終於成功地偷到了一把燧發槍!

不過代價也是巨大的,前前後後,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死了一百三十多個探子。

這些探子為了建奴的大業,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隻為了換回這一把對建奴來說至關重要的燧發槍。

此時此刻,在沈陽城的皇宮之內,皇太極正靜靜地坐在床邊,手裡赫然拿著那把得之不易的燧發槍!

他的臉色有些蒼白,神情也有些萎靡,但當他看到手中的那把燧發槍時,眼中還是閃過一絲興奮和貪婪的光芒。

隻見他伸手輕輕地撫摸著手中的燧發槍,那動作輕柔得就好像在撫摸一件極為珍貴的珍寶一樣。

事實上對於皇太極而言,這燧發槍也確實和珍寶沒什麼區彆了。

隨即,皇太極嘴裡喃喃自語道:

“就是這個東西,讓朕在鬆錦之戰吃了那麼大的虧,若是沒有此物,明軍根本不可能贏我們,此物果然是神器啊。”

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充滿了不甘和怨恨。

皇太極一直認為在鬆錦之戰中,建奴原本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可就是因為這燧發槍的出現,讓明軍扭轉了戰局,這才讓他們輸掉了這場戰爭。

所以皇太極對這燧發槍可謂是又恨又愛,一直派人想發設發的想要從明軍那裡搞來一把燧發槍。

如今也算是得償所願了。

此時,偌大的寢宮內隻有兩個人,一個是皇太極,另一個便是範文程了。

範文程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皇太極那癡迷的樣子,心中也不禁感歎這燧發槍的神奇。

隨後他臉上露出一絲微笑,恭敬地說道:

“陛下說的沒錯,此物確實乃是神器,隻是沒想到明軍居然能研發出如此厲害的火器,倒是讓在下刮目相看了。”

說這話的時候,範文程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觀察著皇太極的臉色。

他深知皇太極此時的身體狀況不佳,所以每說一句話都要格外謹慎。

事實上,自打入冬之後,皇太極的身體就越發不好了。

有時候他會突然昏迷過去,一昏迷就是一兩天。

等他醒來之後,神誌也不太清醒,常常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

但是話說回來,皇太極始終就是死不了,一直靠藥物維持著生命。

這大概也是因為遼東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什麼百年人參、千年何首烏、鹿茸之類的東西在這裡一搞就是一大堆。

靠著這些珍貴的藥材續命,皇太極才勉強挺到了現在。

而且在得知終於從大明那邊搞來了一把燧發槍之後,皇太極更像是回光返照一般,突然就變得精神了許多。

不僅能起身了,還能下床走兩步,這讓所有人都感到十分驚訝。

不過驚訝歸驚訝,誰都知道眼下的皇太極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他的身體就像一盞即將熄滅的油燈,說不清哪一天他就會徹底熄滅。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事情,最要命的是直到現在,皇太極也沒有下定決心到底該立誰為繼承人。

本來豪格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他是皇太極的長子,在軍中也有些威望,手下也有一批忠實的將領。

但是皇太極似乎不怎麼喜歡豪格,一直都沒有下定決心立他為繼承人。

這讓豪格最近以來十分焦躁,整天坐立不安,總覺得可能要有人跟他搶這個皇位。

大概也是因為這樣,所以皇太極的幾個弟弟,比如多爾袞、莽古爾泰,也開始暗中活動起來。

他們都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都想在這場皇位爭奪戰中分一杯羹。

於是,他們開始暗中拉攏勢力,結交權貴,為自己爭奪皇位做準備。

所以現在的建奴雖然表麵看起來風平浪靜,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但其實內部早已暗流湧動,各方勢力都在蠢蠢欲動,一場激烈的權力鬥爭即將爆發。

當然,這件事不是他範文程一個外人可以參與的,他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所以也不好說些什麼。

就在這時,皇太極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打破了殿內的寂靜。

“範先生,你之前說過隻要能搞到一把燧發槍,或許就可以仿製出同樣的燧發槍,如今這燧發槍搞來了,你覺得真能仿製出來嗎?”

皇太極緊緊地盯著範文程,眼神中充滿了期待,似乎希望從他那裡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

範文程聽到這話,趕忙上前一步,然後恭敬地說道:

“陛下放心,在下之前已經召集了大量的火器匠人,這些匠人都是技藝最為精湛的能工巧匠,隻要將這燧發槍帶回拆解之後,他們一定可以一一仿製。”

“隻是遼東之地不比大明地大物博,有些東西可能極難獲得,不過陛下放心,在下一定會想辦法解決的。”

皇太極聞聽此言,眼中閃過一絲喜悅的光芒,隨即便繼續說道:

“範先生放心,如今仿製這燧發槍便是我大清的第一要務,無論你需要什麼材料,或者是任何東西,都可以儘管開口。”

這一刻,皇太極的語氣堅定而決絕,因為他深知這燧發槍對於軍隊的重要性!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