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將軍府邸。
月氏王接過茶盞,入手溫熱,香氣撲鼻。
看著劉盈那副殷勤備至、眼巴巴等著誇獎的模樣,再想想自家那個隻會板著臉講“家國大義”的鋼鐵直男,頓時覺得通體舒泰,忍不住伸出保養得宜的手指,輕輕點了點劉盈的額頭:
“小滑頭!少在這兒灌你師娘迷魂湯!你師父那點心思,連帶著你這點小心思,本女王還能不知道?”
話雖這麼說,月氏王眼底的笑意卻藏不住,抿了一口牛乳茶,甜香暖意直透心脾,滿意地點頭,“嗯,手藝不錯,比你師父強!那家夥就知道給我倒涼水!”
劉盈嘿嘿一笑,順勢坐在月氏王下首,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師娘慧眼如炬,什麼都瞞不過您。此番西域之行,小侄心中忐忑,正需要師娘您這位定海神針指點迷津呢!”
月氏王被這頂“定海神針”的高帽戴得身心舒暢,隨即放下茶盞,從隨侍的女官手中接過一卷繪製精細的羊皮地圖,嘩啦一聲在案幾上鋪開。
地圖上,西域諸國的輪廓、山川河流、綠洲商路,標注得異常清晰。
“少貧嘴。”
月氏王指著地圖,語氣瞬間變得嚴肅而專業,女王氣場全開。
“盈兒,你‘借刀殺人’的方略不錯,但第一步,就得選對下刀的地方!你看這裡!”
月氏王的指尖精準地點在車師前、後部的位置。
“車師國,扼守天山南北孔道,控扼出入西域之咽喉!其王庭金滿城,更是北道鎖鑰!”
“若不能打通車師,無論是借來的西域兵,還是你帶來的漢軍精銳,都如同被扼住了喉嚨!補給難行,進退維穀!”
劉盈凝神細看,深以為然:“師娘所言極是!車師乃必爭之地!然其王與冒頓單於勾結甚深,恐難速下。強攻,恐傷亡過大,且易將其他搖擺之國推向冒頓。”
月氏王很是滿意,劉盈並非腦子一熱開疆擴土,而是做好了頗多準備。
“所以,不能硬碰硬!”
月氏王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手指向西南滑動,“關鍵在於——樓蘭!”
樓蘭?見劉盈一臉不解,月氏王耐心解釋。
“樓蘭雖是小國,卻地處羅布泊西岸,是絲路南道進入西域的第一站!控扼孔雀河,溝通南北!其王雖也懾於冒頓淫威,但本性貪婪,首鼠兩端!”
“何況,樓蘭與車師素來不睦,爭搶水源商路,積怨頗深!且樓蘭王極其貪戀漢地絲綢瓷器,更畏懼我大漢軍威!此乃可乘之機!”
“陛下不妨繞個彎子,先不去碰車師那硬釘子。親率使團,持重禮,以大漢天子之尊,先訪樓蘭!”
月氏王語氣篤定,笑道:“隻需許以重利,讓樓蘭王肯開放通道,提供補給點,並在必要時保持中立或給予有限支援,待陛下功成之日,車師之利,可儘歸樓蘭!”
“更可賜其‘西域南道都護’之虛銜,允其壟斷部分商稅!以利誘之,以勢壓之,樓蘭王那牆頭草,十有八九會倒向我們這邊!”
“一旦樓蘭歸心,陛下西進之路豁然開朗!車師便成孤懸之敵!屆時,或可借樓蘭之力牽製,或可待大軍集結後從容圖之!此乃‘圍點打援’之妙手,不戰而屈人之兵之上策!”
妙哉!
劉盈聽得眼中異彩連連!
月氏王這番分析,精準地抓住了樓蘭這個關鍵節點,以最小的代價撬動整個西域棋局!
其眼光之毒辣,策略之老道,絲毫不遜於朝中宿將!
若非月氏國的士兵,戰鬥力太差,遠不及匈奴騎兵。
說不定當年冒頓單於根本沒機會染指西域!
“高!實在是高!”
劉盈忍不住擊掌讚歎,看向月氏王的眼神充滿了由衷的敬佩。
“師娘此策,四兩撥千斤!化險阻為通途!比朝中那些隻會嚷嚷‘大軍壓境’的老臣強多了!”
劉盈頓了頓,促狹地眨眨眼,“依朕來看,此番西域作戰,運籌帷幄,師娘您可比師父強多了!師父他老人家啊,就知道板著臉講道理……”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月氏王被逗得笑出聲來,嗔怪地瞪了劉盈一眼。
“少編排你師父!他那是……忠厚!”
月氏王顯然很享受劉盈的誇讚,以及“拉踩”韓信的玩笑,讓她心情大好。
隨即話鋒一轉,手指點向地圖西北角一個不起眼的小點——蒲類後國。
“至於我月氏國留在西域的兵馬,總計一千八百精騎,皆是能征善戰、絕對忠誠之士!”
“如今便駐紮在此處休整,由我的心腹大將巴爾卡統領!”
月氏王語氣堅定道:“陛下隻需修書一封,加蓋你我印信,快馬送去!巴爾卡見信,必率軍星夜來投!”
“這一千八百騎,便是陛下您在西域的第一支利刃!指哪打哪,絕不含糊!”
“善!”
劉盈大喜過望,心中一塊石頭落地。
月氏王不僅提供了絕妙的戰略,更送上了實打實的精銳兵力!
說罷, 劉盈起身,對著月氏王鄭重一揖。
“師娘深謀遠慮,雪中送炭!朕代大漢,謝過師娘!”
月氏王坦然受禮,扶起劉盈,眼中帶著長輩的慈愛與期許。
“行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師父把你當親兒子,我這做師娘的,還能看著你去冒險不管?好好準備吧,西域那片天,等著你去捅破呢!”
送走了心情愉悅的月氏王,劉盈臉上的笑容漸漸沉澱,化為一種更深沉的凝重。
他換上帝王朝服,獨自前往椒房殿。
殿內,檀香嫋嫋,呂雉正端坐於鳳榻之上,她依舊穿著素雅的深衣,發髻一絲不苟,隻是眉眼間比往日更添了幾分難以察覺的疲憊和憂色。
“兒臣拜見母後。”劉盈恭敬行禮。
“盈兒來了。”
呂雉的聲音平靜無波,“坐吧!西域之事,都安排妥當了?”
劉盈在母親下首坐下,挺直腰背,目光堅定。
“回母後,月氏王已至長安,兒臣與其商議已定。借月氏與西域諸國之兵,奇襲冒頓死黨,打通商路,此乃上策。”
“兒臣,將親率五千精銳,西出玉門,以定西域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