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雲在青天水在瓶(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當杳杳磐聲響起,嘉靖帝緩步走回高台,黃錦稍稍落後幾步,聆聽聖訓。

“朕有意讓李默主持此次京察,你尋個時間,讓他來見朕。”

“正好,朕也想見一見這位老人,看看他栽了跟頭,有沒有長進。”

說著,嘉靖帝有些意興闌珊地揮揮手,催促道:“去吧。”

黃錦臻首,依吩咐辦事。

翌日。

剛用過早膳,暑氣漸漸升騰,太陽光輝漫灑,紫禁城的殿宇,似是染上了一層五彩的光暈。

趁著這個功夫,黃錦提醒了一句:“啟稟聖上,李大人已經等候多時了。”

嘉靖寬袖微動,雙手攏在一處,長吐出一口濁氣,言簡意賅道:“傳!”

“草民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默行參拜大禮,一絲不苟,任誰也挑不出理,唯有眼角餘光,試圖一瞥君父的風采。

“草民?”

嘉靖帝沒叫起,在殿內緩緩踱步,忽地抬手一指:“你可不是什麼草民。”

“你可是昔日的翰林掌院,吏部尚書,位高權重,被譽為最有希望入閣的人選。”

“隻是可惜......”

“微臣......”李默有些慌亂。

不待他辯解,嘉靖帝隨意擺手道:“好了,先起吧。”

此時,嘉靖帝已經回到榻上,斜斜地靠山,看向黃錦,吩咐道:“快給李掌院賜座吧。”

說完,先是端詳了片刻,才繼續開口,“你倒是比從前清減了些,鬢邊的白發也多了,可見,歲月不饒人啊!”

李默重重點頭,至今他仍記得,當得知自己不得不離開京城,離開大明權力中樞,回鄉頤養天年時,激憤之下幾乎一夜白頭的場景。

登高跌重,最是傷人。

“微臣的確是老了,可陛下您不一樣。”李默應付著,“你還春秋鼎盛,文武百官,天下黎民,全都指著您呢。”

“有什麼不一樣?”

第(1/3)頁

第(2/3)頁

嘉靖帝像是在自問自答,語氣中帶著唏噓,眸中隱隱透著追憶的神采:“朕十五歲那年,從湖北安陸的興王府,一步踏入了紫禁城。”

“楊廷和那幫老臣迎朕入京時,說朕是‘兄終弟及’,要過繼給孝宗皇帝當兒子!”

即便時隔多年,再度提起,嘉靖帝仍舊難以做到淡然如水,嘴角噙著一抹若隱若現的譏諷:“朕記得,朕當時就站在奉天殿前冷笑:

朕的父親是興獻王,朕的皇位是太祖血脈所係,何須他人施舍!”

“‘大禮議’那場風波,朕杖斃了十六人,流放了上百官員,朝堂近乎一空。”

“至今朕還記得,楊廷和告老還鄉時,朕對他說:‘你給朕的江山係了根繩子,到頭來,終是被朕給剪了!’”

“朕要的從來不是什麼‘繼嗣’,而是‘繼統’,朕的父親必須稱宗附廟,朕的皇權,必須名正言順!”

李默頭埋得很低,原本挺直的腰也漸漸彎成了一張弓。

他是見過嘉靖帝年輕時候的樣子的,說是一代雄主也不為過。

在他治下,朝廷多年的積弊被一掃而空,推行還田於民,權貴公卿被約束,匍匐著的螻蟻般的生民,在這吃人的世道裡,得到了短暫的喘息。

隻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嘉靖帝變了,變得讓人感覺陌生,有些無法適從。

如此一位明君,怎麼就愛上了修玄煉丹,荒廢朝政?

他知道嘉靖帝不喜歡旁人拿他修醮煉丹說事,故而即便一開始屢屢直言勸告,但時日一久,也就漸漸習慣了。

習慣了埋頭做事,習慣了收拾因為嘉靖帝‘胡作非為’留下的爛攤子。

隻是,嘉靖帝卻不理會這些,他似是還沉浸在自己的昔年往事裡,雙手搭在龍椅兩側的扶手上,原本渾濁的雙目透著湛湛精光:

“還記得,當時乾清宮的銅鶴透著青煙,朕看著丹樨下跪拜著的群臣,不知怎的,便想起了李翱的詩:雲在青天水在瓶。”

“朕是雲也是水,雲水無常,方為帝王之道!”

良久,嘉靖帝才看向李默,“如此,你可明白了?”

李默嘴唇微顫,哆哆嗦嗦道:“老臣明白!”

說著,便從椅子上滑落,跪在地上。

他是真的明白了,明白當初為何嘉靖帝偏袒嚴世藩,選擇了把他逐出朝堂,現在他回來了,嘉靖帝又順水推舟,打算重新啟用他。

這一切,無非就是帝王之道而已。

他並不介懷,隻是,在想到老對頭嚴嵩的時候,眼神之中,仍不免透著幾分晦澀。

第(2/3)頁

第(3/3)頁

這偌大的朝堂,誰不是幾度沉浮,唯有嚴嵩長青,屹立不倒。

“如此看來,陛下的雲水無常之道,莫不是也分人?”李默心裡這般想著。

嘉靖帝見狀,便隱隱猜到了幾分他的心思,君臣相處多年,少有什麼事情是能瞞得過他的。

為了安李默的心,嘉靖帝將李默雙手扶起,“朕待你,跟待嚴嵩也是一樣的。”

“前幾日,他跪在朕麵前,白發如雪,朕對他說,黃河水濁長江水清,可兩河都灌溉了數省田地。”

“朕若偏廢其一,天下必亂!”

李默雙肩顫了顫,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原來,是陛下已經敲打過嚴嵩,讓其約束黨羽了麼?

難怪,自打他回到京城,除了初時遭受一些刁難與小人算計,後來就連這些刁難算計,便就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

嚴黨似乎已經忘記了他,忘記了他這位曾經清流黨魁,忘記了二者曾經的針鋒相對。

他篤信,嚴黨非是忘了他,而是在顧全大局。

顧全誰的大局?自然是在顧全陛下的大局。

一旦嚴黨找到機會,黨爭必將再度輪番上演。

而自己同樣的,也不會放棄在將來某一個合適的時機,清除嚴黨的機會。

當然,在此之前,最重要的是相安無事。

若不然,打的便是陛下的臉。

“好了,既然回來了,那今年的京察,便由你主持吧。”

說著,嘉靖帝微微闔眼,隨手敲響了玉磐。

黃錦知道,接下來嘉靖帝還要做功課,斷不能誤了。

於是,便行至李默身旁,笑著說道:“李大人,在下送送您。”

李默看向閉目養神的嘉靖帝,嘴巴張了張,最後隻得道:“老臣告退......”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