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王狗剩跟著一群人,被領到了城外的一處河灘地。任務是挖一條新的引水渠,把河水引到附近荒廢的田地裡。
活計不輕鬆,鐵鍬挖下去,碰到的不是鬆軟的泥土,而是夾雜著碎石的硬地。
太陽毒辣辣地曬著,沒一會兒,所有人都是汗流浹背。
王狗剩年輕,有點力氣,咬著牙一聲不吭地乾著。
他時不時偷偷瞟一眼旁邊監督的青麟軍士兵,那些士兵並不像以前見過的兵痞那樣咋咋呼呼,隻是安靜地看著,偶爾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累了就歇會兒,彆硬撐。
從早上一直乾到日頭偏西,負責的差役終於喊了收工。一群人累得直不起腰,拖著沉重的腳步往回走。
到了城門口附近的臨時棚子,隻見幾口大鍋正熱氣騰騰地冒著白煙,一股濃鬱的肉香味飄了過來。
“這……真是給咱們吃的?”一個漢子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
“還有肉?”
“娘嘞,白米飯!還有肉湯!”
人群騷動起來,肚子的咕咕叫聲此起彼伏。
“排隊!都有份!”差役維持著秩序,“一人三大碗白米飯,一勺肉湯!管夠!”
這下,再沒人懷疑了。隊伍迅速排好,一個個拿著自帶的破碗或者官府發的粗陶碗,眼神放光地等著。
輪到王狗剩,他看著那雪白的米飯和飄著油花的肉湯,狠狠咽了口唾沫。
差役手腳麻利,一大勺米飯壓得實實的,再澆上一大勺肉湯,幾塊肥肉滾落在米飯上。
“下一位!”
王狗剩端著碗,有點發愣。真是肉湯?還有白米飯?
“不夠吃後麵還有!”差役見他不動,又喊了一嗓子。
王狗剩這才反應過來,趕緊走到一邊。他找了個空地蹲下,迫不及待地扒拉了一大口米飯,又喝了一口肉湯。
米飯軟糯,肉湯鮮香,一股暖流瞬間湧遍全身,疲憊仿佛都減輕了不少。
太香了!他長這麼大,除了過年,哪吃過這麼實在的飯食?
周圍的人也都在狼吞虎咽,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響。不少人吃完一碗,又趕緊去排隊添飯。
“一人三大碗白米飯管夠!”差役扯著嗓子喊。
三大碗!王狗剩心裡一動。
他飛快地吃完第一碗飯,把湯喝了個精光,然後拿著空碗,又去排隊。
他把剩下的兩碗米飯和肉湯裡的肉都仔細包好,用布條捆緊,塞進懷裡。
他看到,周圍不少人也是這麼做的。
吃飽喝足,又領到了一小串沉甸甸的銅錢作為今天的工錢,王狗剩覺得渾身充滿了力氣。
他揣好米飯和銅錢,腳步輕快地往家走,。
此時,王鐵柱家低矮的土坯房裡,他正和鄰居張大牛坐在門檻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
“老王哥,你說那些去乾活的,能拿到東西不?”張大牛嘬了一口旱煙,吐出個煙圈。
“哼,拿到東西?”王鐵柱嗤笑一聲,把煙鍋在鞋底磕了磕,“能不被他們當驢使喚就不錯了!還想拿糧食?做夢!
我跟你說,這官府啊,就沒一個好東西!今天給你點甜頭,明天就得從你身上刮下三層皮!”
“是這個理。”張大牛深以為然地點頭,“想當年黑潮軍剛來的時候,不也說得天花亂墜?結果呢?還不是燒殺搶掠,比前朝的官兵還狠!”
“所以啊,咱們小老百姓,就得把眼睛擦亮點,彆被他們騙了!”王鐵柱總結道。
“就是就是,安生過日子比啥都強。”張大牛點頭附和。
正說著,王狗剩的身影出現在了巷口。
“爹,張大爺。”王狗剩看到兩人,打了個招呼。
“死小子,跑哪野去了?一天不見人影!”王鐵柱眼睛一瞪,就想開罵。
“爹,我……”王狗剩猶豫了一下。
“你去哪兒了?”王鐵柱看兒子神色不對,站起身,眉頭擰成了疙瘩,“你是不是……是不是去給官府乾活了?!”
王狗剩低下頭:“嗯,去挖水渠了,以工代賑……”
“你個兔崽子!老子的話你當耳旁風是不是!”王鐵柱噌地一下站起來,揚手就要打,“我讓你彆去!讓你離那些官府的人遠點!你非不聽!是不是想被他們拉去當壯丁,死在外麵才甘心?!”
張大牛也站起來,想勸又不敢勸。
王狗剩被打得縮了縮脖子,但這次他沒躲,反而梗著脖子,小心翼翼地從懷裡掏出葉子包:“爹,你先彆生氣,你看看這個……”
葉子包打開,一股混合著米飯香和肉香的熱氣冒了出來。昏暗的光線下,白花花的米飯和幾塊泛著油光的肉塊,顯得格外紮眼。
王鐵柱揚起的手僵在了半空。他愣愣地看著那油紙包裡的東西,眼睛瞪得溜圓,仿佛不認識那是米飯和肉一樣。
旁邊的張大牛也湊過來看,嘴巴張得老大,手裡的煙杆掉在地上都不知道。
“這……這是……”王鐵柱的聲音有些發顫。
“是官府發的晚飯。”王狗剩小聲說,“管飽,一人三大碗白米飯,還有肉湯。我吃了一碗,這兩碗是帶回來給爹你吃的。”
說著,他又從另一個口袋裡掏出那串銅錢,嘩啦一聲放在旁邊的石凳上:“還有這個,是今天的工錢。”
王鐵柱和張大牛徹底傻眼了。
真的……給飯了?還給了肉?還發了錢?
王鐵柱活了大半輩子,經曆過多少官府,見過多少軍隊,苛捐雜稅,拉夫抓丁,哪一次不是搜刮民脂民膏?
像這樣乾活給飯,給肉,還給錢的,簡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這……這不可能……”張大牛喃喃自語,伸手想去摸摸那銅錢,又縮了回來,仿佛怕那是一場夢。
王鐵柱呆立半晌,猛地伸手抓起一塊肉塞進嘴裡,用力嚼了幾下。是真的肉!不是做夢!他又抓起一把米飯塞進嘴裡。是真的白米飯!
王鐵柱抬頭看向兒子,眼神複雜,張了張嘴,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旁邊的張大牛也是一臉懵逼。
類似王鐵柱家發生的事情,在礁石縣的許多角落同時上演。
那些去參加“以工代賑”的人,都帶回了實實在在的食物和銅錢。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整個縣城。
起初,人們不敢相信。但當越來越多的人證實,當那些實實在在的白米飯、肉塊和銅錢擺在眼前時,懷疑變成了震驚,麻木變成了激動。
“天呐!真給糧食!還給肉!”
“乾一天活,就能換三大碗米飯和一頓肉湯,還有工錢拿!”
“真的!我三叔家小子去了,帶回來兩大碗飯,還有三文錢!”
“我家隔壁也去了,說那肉湯香得很!”
“我明天也要去!”
“還有那免費的種子,說不定也是真的!”
整個礁石縣,像是被投入了一塊巨石的平靜水麵,瞬間被引爆了!人們奔走相告,臉上帶著久違的興奮和激動。
宋清和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他立刻安排人手,將青龍峽大捷和“以工代賑”的真實回報,編成朗朗上口的故事,讓說書先生在茶館、街頭巷尾傳唱。
同時,他再次張貼告示,不僅重申之前的政策,更添上了一條:
“……為使礁石縣父老鄉親,親眼見證我青麟郡治下之富庶安樂,郡守府將組織第一批鄉親代表,前往青麟郡腹地參觀!食宿路費,皆由郡守府承擔!讓大家看看,今日之青麟,便是礁石明日之景象!”
這條告示一出,更是掀起了軒然大波。去郡城看看?看看彆的地方是不是真的像說的那樣好?還包吃住路費?
人們圍在告示前,議論紛紛,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