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科幻靈異 > 東京非自然法醫 > 第三百四十六章,大河劇

第三百四十六章,大河劇(1 / 1)

推荐阅读:

不知道為什麼,上杉宗雪失蹤幾天,池田繪玲奈總覺得上杉宗雪好像變得有什麼地方不一樣了,但是具體哪裡不一樣,她又不太說得出來。

仔細想想好像去年也是,上杉宗雪過新年消失了幾天,回來也感覺有點不太一樣了。

但池田繪玲奈沒有想太多,高挑美人很快就感受到了上杉宗雪哪裡變得不一樣了。

他變得更加強而有力!強而有力口牙!

繪玲奈很快就不想思考了,徜徉在了波濤洶湧的小舟上,儘情地蕩漾。

不過隨著上杉宗雪的回歸,有一件事要開始提上日程了,那就是今年nhk的大河劇《軍師官兵衛》的客串。

前文也說過,爺爺上杉邦憲過完年就要74歲了,距離75歲的返聘退休非常近了,儘管老爺子的身體依然很健康,但是也不得不為後事做準備,其中有個非常重要的安排便是擔任《軍師官兵衛》的曆史顧問,並安排上杉定憲和上杉宗雪兩兄弟在劇中客串上杉景勝和上杉景虎兩兄弟(年輕版),雖然隻有幾個鏡頭,但是能出演大河劇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

爺爺旨在希望上杉宗雪和上杉定憲能夠接盤自己在國家放送協會的影響力和人脈,其中哥哥上杉定憲主職考古,和大河劇正好有一定的關聯,上杉宗雪更是一位風雲人物,大大的流量明星,尤其是當初上杉宗雪談客串的時候還沒有這麼有名,現在看來nhk是狠狠地賺到了。

更令上杉宗雪吐槽的是,這一次客串出演的酬勞才1萬日元。

從群馬縣回來,麻衣學姐就安排了自己的經紀人濱多六花準備讓自己的個人經紀公司和上杉宗雪簽約,掛靠在魂係事務所旗下,以後負責主理他涉及到娛樂業的部分,上杉宗雪對此自然是無有不可,不過美波大小姐則表示總要和對方先談一談。

1月6日,新年假期的最後一天,上杉宗雪和池田繪玲奈便開車前往《軍師官兵衛》的拍攝現場。

重新得到上杉宗雪滋潤的池田繪玲奈臉上又煥發了活力和光彩,她開著車,隻覺得有上杉宗雪在身邊就不用有什麼好擔心的了:“說起來,我真是對大河劇一點也不感興趣,人物又多,事又雜,看得我頭疼,而且,裡麵有好多個都是熟麵孔,我就搞不明白了,這個人怎麼一會兒是織田信長,一會兒是阪本龍馬,一會兒又成了德川家光?”

“噗~有一說一,確實。”上杉宗雪忍不住笑了,連連點頭。

這裡要稍微提一下大河劇是什麼。

nhk的大河劇指的是從1963年開始由nhk拍攝的大型長篇曆史連續劇,“大河”這個詞來自於法語“roanfleuve”(大河),即以家族世係的生活思想為題材而寫成的係列長篇,大河劇是大河的電視版。

值得一提的是,大河劇本質上都是從各種曆史改編的,不算是完全真實的曆史,但是相比於,大河劇對服裝的考據、曆史的脈絡和劇中的生活環境考據比較嚴格,因此可以認為是類似於《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類似的“曆史正劇”。

隻是正如繪玲奈所說,拍了五十多年的大河劇,現在的日本大河劇已經到了“拍無可拍”的程度,畢竟日本古代曆史有意思的段落主要就是那幾段:源平合戰、南北朝對立、安土桃山時代(即日本戰國時代)、江戶時代和幕末風雲,之後就是近代了,嚴格意義上大河劇不包括近代,隻偶爾會出一些諸如《阪上之雲》《八重之櫻》這樣的近代題材。

然而,理論上說是有五段精彩的曆史,實際上呢?

實際上可以說,日本曆史最精彩最精華的部分,就隻有戰國時代和幕末風雲。

這兩段曆史經過日本人反複地演義和補充細節,實際上已經和真實曆史人物差距甚遠了,比如說很有名的幕末新選組,阪本龍馬這幾個人的熒幕形象除了名字和曆史上的新選組一樣以外,其實基本上沒有任何關係。

上杉宗雪之前就吐槽過,說日本人是一貫喜歡偽造和對曆史進行演義化處理的。

當然這裡要給日本人稍微洗一洗,就是說這種偽造不是說我祖上叫做董山,曾經被犁庭掃穴過狠狠地暴打羞辱,於是我乾脆連祖宗都不認了。

而是日本人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實際上,日本的曆史可以非常簡單地劃分為江戶幕府時代之前和江戶幕府時代之後,因為一直到江戶幕府開始,日本人才真正意義上開始普遍吃飽穿暖,而也是到江戶幕府開始,日本人才開始正兒八經地全麵記載曆史,而在江戶幕府之前,日本自己的曆史是一團爛賬。

這裡以上杉謙信為例,眾所周知,上杉謙信的父親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是著名的下克上惡人,一生出陣超過百陣的猛將,那麼他是什麼時候去世的呢?

答案是,日本人自己也不知道,因為同時代有大約20本史料都記載了長尾為景的死,而20本史料一共有10種說法之多,時間一直從天文五年到天文十五年不等。

誰是真的誰是假的?不好意思,日本人自己也考證不出來,隻能采用了其中較為合理有說服力的一種。

還有上杉謙信到底有沒有支配過佐渡島?

有超過10篇史料,6種記載,分彆是直轄、支配家臣化、附庸、表麵臣服實際獨立、協助平叛和壓根就沒有出過兵。

哪個是真的?日本人也考據不出來。

真正可靠的史料要一直到1589年上杉景勝親自出陣渡海攻殺本土豪族徹底占據佐渡島。

江戶時代之前的日本曆史記載就是這麼雜亂無章和詭異,每家都在出書,每家的記載都不同,頗有一種戰錘軍書的感覺,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誰都吹自己牛逼,各種細節各種對不上。

還有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當時的曆史記載受到立場影響很大,比如說著名的手取川之戰,史學界從充分肯定煞有介事到完全否定說這是家言,到近年來新說又認為確實可能存在這一仗,最大的理由就是豐臣秀吉本人。

否定手取川合戰的理由是公認的一些良史如《信長軍記》沒有提到過這場戰爭,然而根據後人考證,由於手取川合戰中和信長軍記作者太田牛一關係極好花錢供養他寫軍記的豐臣秀吉和前田利家都是戰敗方還主動撤退被信長責罰,因此作者采用了春秋筆法歲月史書不提自己金主這些不光彩的事。

而上杉家這邊不提,是因為快被織田滅亡已經準備切腹的上杉景勝運氣好遇到本能寺之變,趕緊臣服了豐臣秀吉,自然也不會拿這場敗仗引發太閣殿下不快,於是戰敗方不提,戰勝方也不提,很有可能真實存在的手取川之戰便這樣被曆史掩埋了。

這就是日本戰國曆史的精彩之處,一方麵是足利幕府中期開始已經出現了大量的民間記載和軼事,各種小段子和有趣情節拉滿史料開始豐富,另一方麵卻沒有公認的官史,彼此之間充滿著海量的改編和演義空間,再加上本能寺之變這一日本曆史上最傳奇也是最離奇的結局,共同形成了日本戰國這一最精彩的曆史時期。

然而,再精彩的曆史經過幾十年的反複翻拍也變得味同嚼蠟,時至今日,日本戰國裡每個重大曆史人物都已經從不同視角不同說法翻拍過至少三遍了,內容越來越疲勞,而且正如繪玲奈所說,演員們來來去去都是那些,逐漸就開始串戲了。

比如說竹中直人同時演過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石田三成、德川齊昭,然後在阪上之雲中出演外務大臣,怎麼看怎麼出戲。

還有很有名的演員西田敏行其他的不說,單就幕府將軍就同時演過德川家康、德川秀忠、德川家綱、德川綱吉和德川吉宗,前八代將軍他演過五個。

更不用說其他配角了。

所以池田繪玲奈完全搞不懂誰是誰,她對曆史人物也不了解。

這也是大河劇開始衰落的主要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沒有內容可以拍了。

戰國時代往前的曆史,史料更加稀缺,國民壓根就不認識幾個人,興趣非常有限,拍出來根本沒人看,收視率屢屢遭到挫折。

而戰國時代和幕末風雲這些則是完全拍爛了,已經沒有任何新鮮感了。

彆的不說,日本人總共翻拍了至少二十八次本能寺之變了(笑),每年都要烤一遍魔王。

當然,nhk也開始嘗試對大河劇進行改革,這次邀請上杉兩兄弟來客串就是重大信號,如果說效果足夠好,已經開始準備立項的《真田丸》有可能繼續讓上杉兄弟來出演。

上杉宗雪今天到的早了一點,他主要是想來探望一下哥哥上杉定憲,順便問一下關於考古的事情。

上杉定憲作為考古界的人士,他到底對關西那邊的考古知道多少?

或許破解新神存在和飛升的秘密,就要放在哥哥身上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