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還是不去?!
蘇華珠犯難了。
她自然是不想去的,畢竟她和那邊都已經不太熟了,不過是麵子情。
但是,知青們本來就是一體的,可以說他們這些下鄉的知青在這裡是互相依靠,互相幫助的,不去就是不太合群。
她要是不想那麼與眾不同,太獨的話,知青點的這個年夜飯,她肯定是去的好。
“蘇知青,小宋知青,在不?!”
正當蘇華珠猶豫不決的時候,院門外麵傳來了連愛蓮的聲音。
她和小書連忙從屋裡出去,就看到付秋生和連愛蓮正站在他們的院門口。
“付大哥,蓮姐,你們怎麼來了?!”
豬頭剛送來沒多久,還在鍋裡鹵著呢,不過蘇華珠瞬間又想到的可能是因為知青點年夜飯的事情。
果然,付秋生和連愛蓮就是為這件事情而來的。
“剛才何知青和譚知青去我們那邊通知說晚上知青點聚在一塊兒吃年夜飯,也是知青們難得一聚的機會,我們想著她們應該也來通知你們了,就過來問問你和小宋知青是怎麼想的?!”
連愛蓮知道蘇華珠對知青點的那些人沒什麼感情,甚至和那邊的幾個知青不太對付。
“我不太想去,又想著要不要問問付大哥和蓮姐的想法呢。”
蘇華珠實話實說,那邊的氛圍不是她喜歡的,從搬出來之後,她就再沒去過知青點了。
付秋生和連愛蓮了然的對視了一眼,他們也料到了蘇華珠的想法了。
“蘇知青,我和你付大哥覺得這頓年夜飯你和小宋知青還是應該去的,雖然知道你不喜歡那些人。但是知青是一個群體,大家在這裡都是得要抱團取暖,有事情也會有人幫出頭。”
“是啊,有些人是不好,但也有些知青也是好的,你就給那些好的一個麵子,反正一年也就那麼一回最多兩回了。”
連愛蓮和付秋生倆口子就勸說起來,主要是他們覺得沒必要鬨得太僵,知青們也不完全都是像馮娟和商曉雲她們那樣的人。
沒等蘇華珠做決定,連愛蓮就湊近了她,壓低聲音小小聲的道:
“有些人你沒必要得罪,省得不知道在什麼地方給你使拌,隻要咱們麵子上過得去就好了。”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誰知道什麼時候某個事情就把你給坑了呢。
蘇華珠聽進去了,心裡忍不住歎了一口氣。算了,去就去吧,反正知青點那邊已經少了近一半人了,也不會應付那麼多人。
“蓮姐,那我們帶什麼東西過去?!”
彆人出什麼,她就出什麼,反正不出格,但也不會讓人覺得她小氣,傳出占人便宜的名聲來。
“我和你付大哥決定帶二兩肉和一棵白菜,一個蘿卜,四兩大米兩斤粗糧過去。”
連愛蓮已經想好要帶什麼東西去了,他們是倆口子過去吃飯,自然要多出一些。特彆付秋生是個男同誌,吃的比女同誌要多。
蘇華珠聽了之後就和小書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也報出了她們倆要帶過去的東西。
“那我和小書也帶二兩肉,一棵白菜,一個蘿卜,三兩大米和一斤半粗糧過去。”
這三兩大米和一斤半的粗糧剛好是她和小書倆人的口糧,其他的東西肯定是合在一起吃,就不用那麼計較了。
連愛蓮和付秋生點點頭,這樣也就差不多了,不會占知青點那些人的便宜,但也不會讓他們占什麼便宜就是了。
商量好了之後,四個人還約好了去知青點那邊的時間,肯定要提前拿過去過去,順便在那邊幫忙。
此時此刻,知青點。
“我們給蘇知青說了,但是看著蘇知青不太願意過來。”
“是呢,她們也沒邀請我們進屋,是在外麵和我們說話的。”
何知青和譚知青通知完了蘇華珠他們後,就回知青點給大家說了情況。
知青們都不說話了,老知青們都知道蘇華珠為什麼不願意來,新知青也隱隱的聽說過一些。
“她們來不來隨便吧,我們通知到了就行。”
現在的知青點男隊長叫許大海,是一個比較實在的人,他還是比較理解蘇華珠的。
“是啊,不強迫。隻不過是大家都是從五湖四海四麵八方過來的,過年了我們在這裡沒有家人,在這裡大家就是我們的親人,是我們最熟悉的人了,我們最應該團結起來,互幫互助。”
知青女隊長是去年秋收前新來的,叫方清清。連愛蓮結婚搬出去後,女知青們這邊就沒有隊長了,她是自薦當上女知青隊長的。
方清清挺有組織能力,特彆是能說會道,人也挺大膽的。
她的這番話還是希望蘇華珠加入知青點,就是彆太獨的意思。
知青們都很讚同方清清的這番話,而且他們也沒得罪過蘇華珠,沒害過她,有氣也不能撒在他們身上啊。
蘇華珠不知道知青點的人是怎麼想自己的,她和小書收拾了一下要帶到知青點的東西,然後就等著時間一到再過去。
“如果時間來得及的話,我們再去我爸媽那邊。”
“華珠姐,我們去了知青點,能不說話就不說話。要是那些人不好相處,我們吃完了飯就趕緊回來。”
蘇華珠還是非常想和父母哥嫂一起過年,這是第一年過年一家人分散在三個不同的地方,特彆是小哥離他們好幾千裡遠。
小書對知青點的人也沒啥好感,明明生產隊挺好的,也挺照顧他們這些城裡來的人,可有些人就是不知好歹,更不懂得感恩。
大概下午四點的時候,付秋生就按照說好的過來喊她們倆去知青點那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