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過年還有三天。
第一天,喬九如指揮著蘇懷遠和蘇則把住的兩個屋裡裡外外上上下下的打清了一遍,她自己也把灶房,邊上的廁所兼洗澡房又衝又刷了一遍。
然後,第二天就開始炸蘿卜丸子,炸糖三角,炸爆米花。然後就是做各種各樣的饅頭,花卷和白菜豬肉包子,發糕,至於粘豆包喬九如就不打算做了。
蘇懷遠和周晚晚給她打下手,至於蘇則就陪著大寶和小寶,帶他們倆玩和學習。
從早上起來吃過早飯,一直忙到下午,晚飯直接都不用做了,就吃做好的這些過年吃的東西,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吃過了晚飯之後,喬九如就把準備好給牛棚那邊的東西讓蘇懷遠和蘇則一起送過去。
一家五個饅頭兩個花卷,兩個白菜豬肉包和兩塊發糕,一碗爆米花和兩到三個糖三角。不過,九叔那份則多了一碗炸蘿卜丸子。
喬九如親自領著兩個小家夥親自給離他們家不遠處的九叔送過去。
馬上就要過年了,九叔也沒有去縣裡和兒子一家團聚,依然在生產隊裡自己一個人過。
不過,生產隊分完豬肉的那天,九叔提著分到和買的豬肉去了一趟縣裡,住了兩個晚上就回來了。
九叔見到喬九如和兩個孩子過來可高興了,還把從縣裡帶回來的糖果點心,餅乾給大寶和小寶裝了一份帶回去呢。
喬九如和九叔聊了好一會兒,才帶著依依不舍的兩個小家夥回家。
而,老馮,蔡慶文和周美華他們都沒有想到,今年竟然會有人給他們送年禮,一時之間又感動又感慨得不行。
隻是,他們的東西也沒有蘇懷遠他們送來的好,更沒有什麼好東西給蘇家送的。
不過,就算是沒有什麼好東西,他們這些人都是知禮數的。
於是,周美華和牛棚的李姐,小楊也連夜一起合夥也做了些雜糧饅頭和雜糧菜包,裡麵的餡放的是蘑菇木耳和雞蛋,另一種包子是野菜配上點豬肉做餡。
這不,半夜做好了之後,第二天的年三十一大早,就由馮子路,蔡慶文和老馮一起送過去給蘇懷遠一家了。
“好吃,太好吃了,我怎麼沒想到放這樣的餡啊?!”
喬九如吃了一個蘑菇木耳雞蛋和一個野菜豬肉餡的,邊點頭邊連聲稱讚道。
蘇懷遠和蘇則,周晚晚,大寶和小寶也很喜歡吃,不住的點頭。
老馮爺孫倆和蔡慶文見到蘇家人是真心的喜歡他們送來的東西,心裡也是十分的高興。
喬九如見到他們正好來了,就趕緊把鹵了幾天才慢慢鹵好的豬頭拿出來,準備給大家夥分一分了。
豬頭按戶平均分,不管人多人少,大家出的錢都是一樣的。
當然,也不可能分得那麼平均,分得這麼恰當。所以,蘇懷遠一家就讓了讓,給大家多分肉,他們就多要點骨頭。
老馮和蔡慶文哪裡看不出來?!雖然什麼也沒說,但是都記在心裡了。
“晚點等吃了年夜飯後,我們打算過來你們這裡聚一聚。”
蔡慶文提著分好的豬頭一邊往外走,一邊和蘇懷遠,喬九如商量道。
“行啊,歡迎歡迎。”
“那我們提前把碳準備好,你們過來有火烤,還有零嘴吃。”
蘇懷遠和喬九如沒有不歡迎的,大冬天的人多也熱鬨。雖然他們不好大聲喧嘩,但是大家聚在一起小小聲的說話,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老馮和馮子路對晚上的聚會也很期待,完全超過了對年夜飯的期待。
蔡慶文他們回去後和大家夥一說,就沒有不同意的。
隻有在這種時候,他們才能輕鬆,才有機會坐在一起好好的說說話。
另一邊,蘇華珠也在和小書商量著晚上去父母那邊過年的事情。
小書自然沒有不同意的,她也喜歡蘇家人那邊的氣氛。一家人也從來沒拿他們兄妹倆當外人看待,小姑娘是很感恩感激的。
她知道,華珠姐姐很想念家人,而她自己也願意跟華珠姐姐一起過去。
結果,兩個小姐妹剛決定好,知青點那邊就來人了。
“蘇知青,小宋知青,大家讓我們來和你們說一聲,我們知青點的知青們打算大家晚上湊在一起吃個年夜飯,想問問你們來不來??!”
來通知蘇華珠和小書的是兩個去年秋收才來的女知青,一個叫何雅芳,一個叫譚小美。
何雅芳和譚小美似乎家庭條件還可以,聽說下鄉時給的安置費家裡都給帶來了。就算來得晚秋收後分不到一年的口糧,她們也能花錢湊夠明年一年的口糧。
宋洛雲在生產隊收購山珍給京市機械廠時,知青點的知青們多多少少都拿出自己的山貨來換錢換票了。所以,大家夥今年多了這點收入,自然比去年要好過得多了。
蘇華珠和小書沒想到知青點的人會來邀請她們去一起吃年夜飯,打亂了他們的計劃,頓時就有些猶豫了。
“何知青,譚知青,我們姐妹倆能不能商量一下再告訴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