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種【地位】的顯現,就昭然若揭的在眼前出現。
在片場,在酒桌上和藹的帥大叔,他的地位是如此的高。
親眼所見那種地位的感覺,讓李軒明確的知道了。
這一次,明確的知道親眼所見,那種感覺,就絕對不一樣啊。
“行吧,我們走跟你說,彆看龍哥現在風光,以前那也是經曆過被gun拿著拍戲的場景的。”
唐季裡也有些擔心,李軒在看到這一幕的場景的時候,會有動搖的感覺。
並非說,在一部電影裡,共同拍攝,共同合作過,我們的位置就一樣了,在劇組之外,才是【地位】呈現的地方。
唐季裡並不是說是要打擊李軒的自信心,隻是李軒這人,他太狂了。
在這圈子裡,太硬,太軟,都容易吃虧。
就目前聽到的消息來看,這位李軒的才能是足夠的,但是太硬了最近的《恰同學少年》的事情,他也聽了。
佩服現在年輕人的行動力,真的就是他媽的說乾就乾。
但還是太硬了,但凡這作品,和京圈的公司,讓他們有參股的理由,分幾成的利益出去,再讓他們安插點想要捧的人進來,恐怕還真攢的起來。
現在,相當於在他們的‘檔口’搶吃的。
搶人還搶吃的這樣彆人肯定要搞你了。
自演員這個行當誕生以來,從開始就是【不平等】的,成事龍也一樣,當時邵氏,灰幫背景的時候,拿gun逼你拍戲的情況都有,現在不過是小小的剝削一下已經是和平年代的特權辣。
從來如此。
從來便是如此。
你看,當年的龍哥也被剝削過,現在多風光!
本來,唐季裡是想看到李軒眼裡收斂的情緒的,但是此時就並沒有,此時的李軒反而是看著眼前的成事龍,眼裡燃燒的情緒。
是渴望。
好像就真的沒有半點收斂。
半點都沒,反而是有一種,饒有興趣的樣子。
好家夥,真的好家夥,哪有半點被打擊到的樣子。
反而是有一種,奇妙的底氣。
是因為他的‘劇本理解能力’和‘天賦’嗎?
可一路走來,有天賦的人唐季裡也不是沒見過,也見過不少了
真就這麼自信?
這麼狂妄?
此時,正在京城家中的黃小明,就準備去拍攝《夜宴》,這部作品是他在電影市場的第一槍。
他很緊張非常的緊張
“深呼吸你可以的,一部電影作品而已這是我認的乾爹才認來的作品,付出這樣的代價,就需要資源。”
黃小明很珍惜這個機會——又或者說他珍惜一切的機會,在電視劇和電影圈子的一切機會。
他有著向上爬的渴望。
想要出人頭地,想要尊嚴。
他始終忘不了圈內對他的評價,‘三劍客’是因為當年他認識那兩位認識的早,所以才叫‘三劍客’的,不然的話,叫‘兩劍客’也是可以的。
這件事,他記得很深很深那成了他的執念。
黃小明就並非弱者,甚至在同齡人裡都是佼佼者,當代的‘四大小生’之一。
但對他來說,這就是不上不下的狀態,比不上陳昆和趙燕子,但又經常被拿來說‘三劍客’。
就這樣。
暴露於人前,那種羞恥心無時無刻衝刷著他無時無刻的拿他來對比。
已經成了心魔。
而如今又多了一個人,一個總是在他的視野裡出現,每一次出現,都會讓他鬱悶一次的人。
不對,算不上是心魔,頂多算是疙瘩
如今知道他自己要攛掇全班拍電視劇之後,黃小明卻不像彆人,說這是狂妄,癡愚之舉,反而是覺得這份勇氣和野心,也不愧能成為他的疙瘩,觀感反而是好了不少。
但不管怎麼說李軒對黃小明而言,都是一個讓他感到不舒服和難受的人。
“怎麼樣,想好了嗎?”
此時,在黃小明的麵前,是王海洋,這位華藝兄弟的經紀部門的人
“等我和北平元素公司解約之後,會考慮你們的。”
“不著急,這件事。”
王海洋就笑了笑,對於同圈子的公司,他也很寬容,不強求——
黃小明當然知道是為什麼會那麼‘寬容’,因為這意味著自己還服從於這規則之下,才不會像李軒一樣,不加入就引起應激。
當然,他們這些京圈的公司都是互相持股代持的所以才會‘團結’。
“這一次的《夜宴》和《神雕俠侶》,是我們京圈的底子,我們會好好的宣傳你的。”
“我需要付出什麼嗎?”
“好好拍戲,產出好作品,成為公司的驕傲就夠了。”
一來也是黃小明確實有潛力。
二來把他當成李軒的‘上位’。
那觀眾們心中,就會有——李軒,他是黃小明低配版的感覺在裡麵。
形成刻板印象了,就隻會在這個人的陰影之下了
而王海洋就是要將李軒‘塑造’成黃小明之下,這種固有印象的形成。
當這些印象形成了之後
可以說,就算《恰同學少年》成功拍完開播了,低配黃小明的印象如果形成了的話,對他演藝生涯的陰影,就是絕對不可估量的五指山。
方案很齊全,邏輯也很通,目的就十分的簡單,應對他,讓他從各種角度,都沒辦法再起來。
全方麵的,去封住他!
而黃小明就很合適,剛好高他一頭,有電視劇《神雕俠侶》,和他的古龍劇《楚留香》對標,《聊齋之陸判》《阿寶的故事》,還有最大的殺招,《大漢天子》的最後一部鐵血丹青。
可以說,黃小明的一切發跡都來自《大漢天子》,這算是他的基本盤,他的角色基本麵,基本底色就是這個角色。
甚至他的一切演法都源自於‘大漢天子’。
注定是屬於他的大年。
怎麼輸?
輸不了。
黃小明對此也不拒絕,讓他成為自己的‘陰影’。
要怪,就怪你的固執和偏執吧。
如果我們是同學的話,說不定就是四劍客了呢?
可是這個世界殘酷的地方就在於,沒有如果。
此時,人在半島的李軒,已經跟著唐季裡和成事龍準備去釜山了。
絲毫看不出成事龍是昨晚那個在酒桌上遊刃有餘,和大佬談笑風生的樣子,反而更像是來走馬觀花的旅客,沒有什麼架子至少對李軒,是沒有任何架子的。
“昨晚有點手癢,想跟他的保鏢交手練一練,結果被婉拒了,你知道他的理由是什麼嗎——噢不不不,我不和成事龍在有那麼多家具的地方打架,這樣我太吃虧了。”
“哈哈哈哈哈!有家具的地方你就是無敵的啊龍哥。”
“太誇張辣”
“對了,李軒,下去之後我們兩個人就先去準備,你自己在釜山玩玩。”成事龍饒有興趣的看著李軒。
李軒:我?釜山?
人生地不熟的啊!
“放心,導遊給你安排好了噢,不能這麼說,是導遊自己把自己安排給你了,哈哈哈哈哈哈!”
李軒不明所以。
一路調笑,就來到釜山,轉車下車之後,就先暫時分道揚鑣了。
此時,李軒也知道了導遊是誰了,穿著素白色的長裙,戴著墨鏡和帽子,隔著口罩都能看出容貌的人。
“軒,等你好久了~”
有些生澀的中文,是金善喜是玉漱公主。
“上一次,你帶我參觀兵馬俑,今天,我帶你參觀釜山。”
“你的中文變得好厲害啊。”
李軒沒想到導遊是金善喜,而且她的中文變得超厲害的,雖然還有異地的口音,但這麼短的時間裡能夠掌握這門語言,也算是厲害了。
至少,是很認真的在學習華夏文化的呀。
“嗯”金善喜摘下帽子和墨鏡,就看著眼前的人。
將軍和男人的身影,似乎是有些重合了。
讓她似乎是有那麼一點點的呆住了。
“行吧,反正也有時間,就逛逛唄”李軒也珍惜這段平靜的時光本質上,這一次也是來見識的。
此時,金善喜就陪著李軒吃吃喝喝,在紮尕其市場,在biff廣場
其實就是吃,部隊鍋+泡菜,李軒也得保持儀態才沒吐出來
“怎麼不帶我去有文化底蘊的地方。”
“我們的文化脫胎於華夏文化,帶你去那些文化的地方,沒有什麼意義。”金善喜就笑了笑說道:“倒不如帶你吃吃我們這裡的美食。”
你這裡的美食也實在不太美。
“要不還是帶我去寺廟看看吧人也更少。”
“嗯啊。”
主要是這玩意實在是吃的難受。
而且金善喜還經常被人認出來,畢竟是半島第一美,這一次的《神話》直接締造出一個半島女神來,在她們本土,這一次最大的受益人還是她。
單純的憑借‘美貌’取得了這樣的熱度。
而李軒也被認出來了。
兵馬俑,蒙將軍!
來到半島之後,居然還能給半島女大學生簽名
而來到了梵魚寺這千年古刹後,人都平靜了許多,就算是認出了明星來,也隻是微微一笑,沒有多餘的動作。
紅葉,櫻花的結合,讓人內心平靜,就連李軒也不免得被影響了,雙手合十,並非是在祈禱,而是一種心安的感覺吧。
那種平靜的,正麵的影響。
落日黃昏。
旁邊的金善喜在旁邊看著李軒。
看著側臉。
英俊,好看,還有一種,和蒙將軍截然不同的平靜,更似是當時,帶她參觀兵馬俑的那個樣子。
就著月色,路燈,紅葉,櫻花,寺廟,還有微微的風。
然後金善喜小聲的說了一句話,隻是被這微微的風聲,還有佛寺的鐘聲覆蓋。
李軒:“我沒聽到你說什麼。”
金善喜笑了笑,對這年紀比自己小的男孩,露出一個俏皮的笑容。
“我們半島俚語~~你聽不懂的~”
“好吧”
次日,李軒就來到了這釜山電影節。
b類的電影節,而亞洲的電影節,規格最高的是東京電影節,釜山電影節算是僅次於其間的電影節了,也算是規格不弱的電影節了在亞洲是有知名度和含金量的。
‘國際電影節’
國際兩個字
此時,李軒就看著歐亞麵孔,在頒獎,其中就真的有唐季裡,他的《神話》不僅僅是提名,他本人作為導演,也得到了電影獎項,在‘亞洲電影之窗’的單元裡,得到了獎。
唐季裡在領獎台上,被半島各個電視台拍攝,轉播的情況。
當這個獎項出現的時候,拿到他手上的時候,也意味著唐季裡作為導演,已經到了一個國際地步。
國際咖子。
多美妙的稱呼,對於他而言,對於一個導演的生涯而言,絕對是裡程碑式的。
每個導演都做過這樣的夢。
征服國內外的觀眾,打造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這也是如今,張謀子那個級彆的導演所追求的東西,他們所滿足的並非是“華夏第一”。
而是更加廣闊的市場。
雄心壯誌。
此時的李軒就知道。
這就是那批人所追求的,不過他們追求的就並非東京,釜山電影節。
而是戛納,而是奧斯卡,而是北美票房的榜單。
對於李軒來說,這一次的電影節過程無非過客。
甚至就是打醬油的。
沒有獎項,提到了自己,也沒鏡頭給自己,但意義就絕對非凡,這一次真的就是長見識為主要目的。
長了大見識見識到了‘國際明星’真正的地位頂尖國際明星的地位。
確實稍微有點超乎想象,雖說成事龍屬於特例吧但也足夠說明一些事情了。
而唐季裡這一次能取得的國際榮耀,國內的榮譽還沒拿完呢,什麼文化輸出,創外彙之類的,那都是他自己和公司的事情了。
不過,釜山電影節的‘國際舞台’也沒讓李軒迷失迷亂就是了,僥幸看到頂尖的風景,那也是屬於彆人的風景,和你沒有太多的毛關係這一點李軒還是看得清的。
才不會像什麼櫃姐看到有錢人就覺得自己是有錢人了一樣——醒醒!那是彆人!和你沒關呀!
走之前,金善喜還送了一把傘來
“你當初送了我一傘,我也送你一把傘~”
“謝謝嗷。”
目送著李軒進入登機口。
金善喜還沒離開,甚至在飛機起飛之後,才看著藍天,微風吹動著她的裙擺
重新戴上墨鏡。
下一次,是你來半島呢,還是我去華夏呢。
“還會見麵的蒙李軒。”
回到北平之後,就是張羅《恰同學少年》的拍攝事情了,要去湖南拍攝。
甚至要在湖南第一師範,嶽麓學院,蔡森舊居片場拍攝,這些地方可都不是好申請的,所以讓北電去交涉是最好的,但結果卻是讓人出奇的意外呀。
那邊就答應的非常乾脆。
可以的。
這答應的也太乾脆了,甚至就連北電那邊都有些意外的乾脆。
怎麼會答應的如此乾脆呀。
是我北電的名聲太大了嗎?
當然不是,那邊給出的原因居然是因為李軒,因為李軒在這一輪裡,在《神話》裡,為西安文旅做的事情都被看在眼裡呢。
這波宣傳效果爆炸。
對於官方來說,就非常的妙。
對於北電來說也十分的微妙。
這就很有意思。
觀眾,資本,目前市場上的聲音就是這兩種。
此時此刻,就有著第三方的態度那就是官方的態度,對於李軒和北電攛掇的這一次恰同學少年,給予的態度是什麼。
甚至是鼓勵。
“審核方麵就不用擔心,他能那麼痛快的將場地借給你,也就認可了你拍攝的關於少年們的故事,看來官方那邊還是蠻看好你的。”
甚至這一點,連王鳳升都有一些意外。
李軒在官方那邊的聲望居然這麼好。
也確實是有點意思。
隻是最單純的欣賞。
而接下來。
就是準備拍攝的時候。
此時的李軒就先來到了第一師範。
在將近百年之前。
曾經培育出第一批救國於危難之中的人。
真正的以赤子之心,行救國之大義的人。
走過他們走過的地方,去感受他們的靈魂。
雖然說來之前已經看過不少,對他們的書籍,自付已經有一些了解,但卻也不敢妄言能夠完全代入他們。
有了《暗算》的基礎,李軒算是有些心理準備,至少知道自己要麵對的是什麼。
至少知道覺悟是什麼樣的東西。
[恰同學少年:意誌6,在沒有覺悟的情況下,請不要強行接受,他可比《活埋》和《暗算》的難度更高]
覺悟嗎
無非,是扛起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興衰的覺悟。
那般的,令人敬仰,令人佩服的偉大的人
他們,就是這般的人。
在圖書館裡。
這個他們最常呆著的地方。
這裡寫滿了關於他們的故事,更加完整的,他們的故事。
有些外麵都查不到的資料,在這裡都有,更完整更詳細,描述著過去發生的曆史,描述著這段真實發生的過去。
這些都是最真切的曆史,還有那段血淚史。
當李軒在看書的時候,就感覺到耳邊響起了嗡嗡的聲音那是戰火咆哮的聲音,血流如注的聲音。
但是卻並沒有如願的來到1913年,《恰同學少年》開始的年代,而是來到了另外一個,炮火連天的年代。
‘我’經曆過清末,經曆過溥儀皇帝,也經曆過袁世凱稱帝的時代,更經曆抗日戰爭。
‘我’看了三個時代。
三個痛苦的時代。
清末。
大煙鴉片橫行,腐朽的貴族皇帝們,卻依然在奏,
依然在舞。
隨著辛駭的槍響。
‘我’被影響。
‘革新’的詞彙,深深的進入到了‘我’的腦海裡。
將皇族拉下馬,將封建時代,徹底的終結!
用槍,將這片土地帶入到新時代裡從此,有了第一任的大總桶。
驅除韃虜,振興中華,華夏民國——走向了共he。
此時湊了。
身臨其境的‘我’,才能感覺的到,這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
看著眼前的偉岸身影
青王朝,洋鬼子,都希望,這片巨龍繼續在舊時代沉睡。
而他卻改變了整個時代。
但最後,他卻依然留下了。
尚未成功。
同誌仍需努力。
曾經點燃華夏的‘火’,扛起家國興亡的火熄滅了
隻是這團火,還在燒
因為,有人接過了這一團火。
這團‘火’就具現在‘我’的麵前。
上麵是血,是淚,是相傳的火。
康有韋,梁棲超戊戌變法,維新派
更深,更遠的‘火’,異國的十月革命。
他們都是這團火的柴薪。
‘我’才明白了。
國父,他也是被傳承者。
曾經‘少年’的他,傳承了這些火,如今,他將死之際,將這團‘火’傳遞了出去。
傳遞給了‘我’。
不對不是‘我’。
李軒醒了。
他發現,那團火,給的不是某個人。
而是‘少年們’。
包括那位偉大的人。
我死了。
我活著。
李軒發現了。
自己真的,不必拘泥於,自己演的像不像他,不必去追求過分的形似。
貫徹意誌救國的少年們。
就是‘我’。
就都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