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王鳳升,王勁崧他們,也在關注著這一次劇版的輿論。
畢竟,這部作品,也是自己學生的作品,還是最看好,最喜歡的那位學生的作品。
“史鐵笙居然也站出來說了。”王勁崧就呢喃道,文壇裡,他最欽佩的就是這位史鐵笙了。
史鐵笙的名頭,身殘誌堅的知名作家。
當代可稱文豪之名作家。
除了寫作之外,他也很少在訪談,新聞之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又或者說,他對生活,對自己的一切領悟和見解,都融入到書裡去了。
對生活,他並不總是樂觀,畢竟一切人難以想象的倒黴事情都發生了在他身上,殘疾,臟器的疾病這些東西,常人就真的是難以接受,可對他來說,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福貴是‘活著’的寫照的話。
那麼史鐵笙就是真正的‘活著’。
當然,他也曾經說過,自己是靠著友誼活下來的,有餘樺幾個對他而言,就是生命能量維持的動力,是他活著的希望。
“對於我而言,劇版的《活著》就更像的是我喜歡的文學作品,在福貴身上,看到了我的影子,我不知道餘樺這小子是不是以我為原型創造出的這麼個倒黴蛋子角色,這個世界一切的倒黴事情都發生在了他身上但他不也還活著嗎,就像現在我一樣,雖然健康狀態惡化的還蠻厲害的,但我還活著,還抱著一種勇氣,還活著呀~(笑)。”
就他發聲之後,才猛然發現。
在慘這一方麵,史鐵笙貌似是真的不遑多讓的普通人的人生是從0開始,再怎麼起起伏伏也是跌回0。
史鐵笙的人生則是負數。
當你覺得福貴這麼堅強有些虛幻的時候,不妨來看看史鐵笙——
而他這一波,旗幟鮮明的站台劇版的《活著》。
就讓許多人都去豆瓣,新浪博客之類的媒體,去留下自己的評論。
當有了領頭人之後,這一場輿論上,看起來貌似,多數人針對少數人的‘暴政’,有了一絲反轉的跡象。
到了刷新分數人數,豆瓣的評分一路飆到86分的時候。
才讓人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原來站劇版這邊的人,才是大多數啊!
而徹底的反轉。
則是在餘樺站出來的時候。
這位原作者就很直接了當的說。
看完劇版的《活著》,就回想起了當年創作時的感情——一模一樣啊。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更懂《活著》,但是當原作者都跳出來的時候,那種懂完了的人,都沒辦法繼續懂了。
你再懂,能有原作者懂?
比原作者還懂的人,隻存在於‘閱讀理解’這道題裡。
而作為創作者,他就擁有著最終的解釋權。
“唉,這算不算是背刺了電影版呢”
餘樺也是掙紮過一小段時間的,畢竟電影版的《活著》也算是給他帶去了名利可以說,世人眼裡的《活著》,就是讓人鬱悶的作品。
他也動搖過,但看著史鐵笙站出來說話他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創作這種事情,有一個悖論,那就是如果你一開始就是衝著名利的事情去的,那大概率是創作不出好的作品來的創作總是有初衷,有一個主旨,有一個,核心的點。
《活著》這部作品,就有著這樣的東西。
這種,名為初心的事物
所以說,餘樺還是出來‘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用公眾的平台,發表的自己的觀點
我心中的《活著》,就是劇版拍的這樣的。
“背刺?應該算不上吧,畢竟,所謂的【改編】本來也是創作者的二次創作,如果全部都遵循原作的話,那改編的意義也沒那麼大了。”旁邊的莫言就說道:“電影版,我也覺得未必是錯的就是了。”
“嗯哼~對吧。”
“居然真的反轉了,他居然站出來解釋自己作品的調性,看來餘樺,就真的很在乎這部作品,甚至因此而掉一些粉絲,也無所謂”徐翔就很是欣賞的說道:“他是真的有文人風骨的文人。”
雖然看起來是嬉皮笑臉的,而且還經常調侃觀眾和讀者的痛苦,但本人,就對藝術有著一份自己的追求,
這一次跳出來,就是證明。
“也不能說明張謀子拍的就是錯的,我知道文壇還是不少支持張謀子電影版的,覺得那才更符合時代,更符合大多數人的痛苦,更真實的反應但不管怎麼說,這一次,這西北圈子就算是出了一個名導演了。”
王鳳升此時也略微的感到欣賞。
這一次的西北圈子,算是出成績了。
一個有著自己獨特劇本理解能力的人。
叫朱正文?
然後旁邊的徐翔就哈哈一笑。
“當你還在震驚於這位西北圈導演的才華的時候,我早就讓人過去接觸了。”
“你這手腳真夠快的啊!”
“哈哈哈,我不是一向都如此的嗎。”
此時的徐翔就在旁邊笑著
這一次,又是我贏了,率先接觸的這位西北圈的導演,自己的學生也有更加的優先級。
西北圈子本來就擅長人文,鄉土,主旋律的題材,很多老一代的主旋律導演都是這圈子出來的,非要說的話,這圈子最大的問題就是青黃不接,無論是從導演到演員,還是製片,都不太接調。
但如今
出了這個朱正文導演。
也算是不錯了。
黃土地孕育出了人才來。
“看來我還是很難比過你啊。”此時的王鳳升就露出了心服口服的羨慕表情來:“你不應該當校長,你應該去經商的。”
“嗯哼,我這種思維無論做什麼都用的上的~”
正當徐翔想享受一下這種‘我又贏了’的情緒的時候。
一條澄清就出來了。
是來自朱正文導演,來自《活著》劇組的發聲。
能拍成這樣,完全不是我的功勞,我隻提供劇本,但是角色塑造的調性和節奏,完全就是主演帶的。
完全就是主角自己要這麼演的。
當看到這條消息之後。
徐翔就徹底的繃不住了。
都在揉著自己的眼睛。
這
這是怎麼回事?
此時,在辦公室裡的王鳳升也有些愕然了
看這個表情。
王鳳升貌似也是真的不知道
“你”
怎麼感覺你比我還驚訝呀。
當成績已經出來的時候,剩下的劇情爭端,其實都不過是小插曲而已至少對於劇組而言都是小插曲,正統與否,整體而言都沒有影響。
收視率,接下來能否拿獎提名,都沒有太多的影響。
但對於導演來說,對於創作者來說就有影響。
而且影響很大。
在活著的劇情徹底反轉之後,對於朱正文的罵聲就成了讚譽,可以說是一波打響了朱正文的名氣。
但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就突然站了出來,表示這改劇本的功勞就不在於我,都是主角自己演的,都是主角自己的劇本理解能力把基調給帶成這樣的,而我隻是照著劇本來拍攝,僅此而已。
就連葛鵬燕都專門找到了朱正文。
你糊塗呀。
這明明是打響我們名聲的好機會,無論對於你還是對於圈子,都有著大大的裨益,為什麼要將這個功勞讓給彆人呢。
葛鵬燕就很不理解。
非常的不理解。
“我知道,做出這個決定我也很艱難,事實上,當我知道我在某個方麵可能比如今的華夏第一導更有一點優勢的時候,那一瞬間的心動就不是假的,而且誘惑力也非常非常的大。”
葛鵬燕就看到了他眼裡的掙紮。
看到了那份糾結。
還有極度的動搖與心動。
但最終還是沒有做這件事情。
葛鵬燕也看著朱正文,她就想聽聽這位導演的解釋。
他不是西北圈子土生土長的,其實本人是東北圈子那邊的人,也算是家族裡的異類,除了他,長輩,兄弟姐妹全都是公務員,小輩都是正在備考公務員,家傳的家學是每天懂點人情世故,業務水平不說,人情世故水平他是絕對過關的。
至少不會做傻事。
“首先這確實不是我的功勞,也確實是人家李軒帶的節奏,我隻是把實話說出來而已可換一句話說,我就沒有這種發掘劇本潛力的能力,我對自己的實力是有數的假如我真的因為這件事而被吹捧,”
“等到時候原形畢露的時候,那不就糟糕了倒不如在這裡的時候就實話實說,該是我的榮譽少不了我的,但不該是我的,如果強加在我身上的話,那付出代價的也是我呀。”
這也太清醒了。
葛鵬燕竟然就無法反駁。
“確實如此,這個理由就很合理。”
“而且,我也不想當這個出頭鳥,我們對活著的劇組定位,明明最開始就是電影版的低配路線,但到了現在的時候,似乎就有某些地方,就比這位華夏第一導的電影版更有優勢,這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情,這其實就有點得罪他了不管他是不是這麼覺得,但保持著這種微小的優勢,他就看得過眼,他就服氣嗎?”
冷靜的分析,讓葛鵬燕心服口服。
不愧是家傳的公務員出身。
你彆當導演了,去行政管理崗吧,這些崗位就更適合你。
因為說的確實是道理中的道理
在不得罪大導演的情況下,如今也是最‘穩妥’的。
至少,屬於自己的東西,也沒少,也是超額的得到的。
至於屬於李軒自己的榮譽和風險。
那也是他自己承擔吧。
但不管怎麼說,原作者的站台,就是能給這件事拉一個蓋棺定論下來。
那就是,《活著》的正統就在電視劇啊!
原作者都這麼說了,還有什麼好狡辯的。
又不是高考閱讀理解,打分的權力在閱卷老師的手上
這件事,對華藝兄弟內部,雖然有些波瀾,但也並沒太大的影響,說到底他已經是九十年代的企劃,如今距離已經差不多十年,再多的影響也會隨著時間的消磨而淡淡。
再糾結也隻是給劇版的活著增加熱度而已。
很快市場部的資源又重新回到了推《滿城儘帶黃金甲》這部作品裡。
對於張謀子而言。
也沒有太多值得說道的地方,對他現在的事業影響及微乎其微,甚至也有人因為電視劇版而拿出電影版的光碟來看,反而是有好處。
畢竟也不是所有人都覺得作者說的就是對的。
甚至有一部分人覺得,是先有電影版才再有的。
彆管這道理對還是不對。
但此時的張謀子,就沒那麼放得下。
在他全心全力投入到自己的新電影上的時候。
這條消息就像一根刺一樣。
就像橫亙在大拇指上的倒刺。
他並不會對你造成很多實質意義上的影響,但也確實會讓人很不爽,非常的不爽。
“李軒”
此時此刻,李軒的名字更是熱火烹油,在整個圈子裡,都屬於相當不錯的程度。
甚至可以說是有點炸裂的。
《活著》這部電視劇劇情節奏的走向,居然是李軒主導的。
這不就相當於在告訴彆人。
他其實在這裡擔任的就不僅僅是主演一職他的所作所為,就完全超出了作為演員的界限。
隱約的有主導者的意思。
一般來說,劇組的主導者都是導演,如今李軒卻成為了主導者,這種事情就讓人震驚。
“你們學校出了一個李軒,真的是運氣好啊,你一輩子的運氣都點在這個學生上了。”
此時的徐翔也不知道該說點什麼,甚至會感到一種無力,深深的知道什麼叫做在絕對的運氣麵前,實力這種東西就真算不了什麼。
就目前來看,李軒他絕對能夠成為這個圈子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角色。
“我也覺得,我這一輩子的運氣都點在找到這個學生上了他的成長經曆和才華潛力。”
王鳳升此時也突然有種躺贏的感覺。
如今的李軒。
基本上可以確認的一點就是,他是這一年裡最優秀的那個。
以今年這個學年而言。
恐怕就沒人比得上他了。
就算是放眼整個新生代的演員裡,都是出類拔萃的那一排。
甚至還有一些彆人不具備的特殊技能,就比如眼前的《活著》裡,帶人入戲的技巧。
這是不屬於他的職責,但李軒他就是做到了。
可以說,這一個,確實是新一代年輕演員的獨一份。
大部分都是花期過了,又或者更成熟了才會朝著這個方向走去,而李軒卻在這裡顯露出這種才能來。
那《恰同學少年》是不是真的就有點戲了?
此時,王鳳升不由得想到。
旁邊的徐翔也想到這一點。
《恰同學少年》
好像目前來看,就真的並非無稽之談。
對於李軒自己而言。
朱導演的實誠也確實是讓人意外,不過仔細一想想,大概也知道,實誠是一方麵,不想被張謀子穿小鞋也是真的不管他會不會記著,但被盯著就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朱正文是不想,也不敢跟京圈的大爺們有任何摩擦的。
當然,對李軒來說,就完全屬於虱子多了不癢的事情了,京圈早就得罪死了甚至,現在還是因為自己的學生身份,這是最後的擋箭牌。
失去了學生的身份之後,京圈的大公司們恐怕就要教育一下招惹他,並且想招惹他的人,什麼叫做資本
如今,熱度是越來越高,這位‘低配黃小明’的實力確實展現的越來越強,姿態越來越高,但對於京圈來說,似乎就越來越接近取死之道了失去學生身份的時候,就是重拳出擊的時候。
魏明這段時間都給李軒打聽清了,這段時間,資本的力量也確實在發作目前來看,還沒有接到明年的戲,又或者說,這些劇本都沒李軒看上的,除了京圈之外,央視圈子,西北圈子,也都有發來一些零散的製作,但都是一些小成本小製作,一些可能認為,請了李軒也不會被‘盯上’的小作品。
而且一些香江的風月片就找了上來,甚至很熱烈歡迎。
有演技,有相貌,能入戲,這些‘純度’都是稀缺資源。
“可以的,給片酬倒是挺爽快的。”
此時的李軒就覺得有些古怪,那些風月片的片酬給的都很豪爽,甚至有開出百萬片酬來的。
算是有一點溢價,但實際上,身價這方麵,已經是把自己當成準一線上層級彆的了
換算成電視劇的話,也都是一集接近八萬的片酬了
不管接不接的到合適的戲,身價,都是業內認可的份。
再怎麼打壓,身價,咖位,級彆,這些都是成立於此的。
“他們都說你是出道既巔峰然後光速隕落,沒有京圈這個最大的華語影視圈子的支持,就很難支持走下去。”
此時,魏明就嘖嘖的說道:“他們就不知道你還有自己拍戲的能力,《恰同學少年》上映的時候他們又該是什麼樣的表情呢?”
和大多數人不看好李軒的《恰同學少年》不一樣,魏明就一如既往的看好和信任,並且還蠻期待這部作品上映的。
“不急的”
此時的李軒就不著急
真的不著急。
娛樂圈這個地方至少現在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京圈還沒到一手遮天的程度。
拍戲這種事情,當你表現出來的潛力實力到了一定的地步,就總會有人來找拍戲的。
就像當年的《暗算》一樣。
“嗯,這件事就真不急你接下來還有一部《楚留香傳奇》了吧接下來他們就請你去做宣發的事情了,就在北平。”此時,魏明就很饒有興趣的說道:“甚至,和《神雕俠侶》的宣發會場就在隔壁。”
這其實就有點微妙了。
“嗯哼,爭議最大的作品也要上映了”
此時,李軒就嗬嗬的說道。
《活著》就暫時小告一段落——但沒完全結束。
收視率是結束了,但後續還有拿獎的事情呢。
不一定能拿獎,但這種作品必然是要去那些獎項下走一圈的。
就算當時製片方想的是吸收視率的路線,但這類作品在拿獎方麵還是具備一定的優勢的區位的,至少還是要去走一輪的
但無論《活著》還是《暗算》都屬於比較小眾的作品。
《楚留香》算是全方麵的覆蓋。
這一次和《神雕俠侶》同步上映,對於圈子內來說,可以說是大樂子了。
你古龍作,是怎麼敢和金庸作一起上的?
真不怕這檔期,把自己的收視率給乾沒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