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陛下就是躺贏狗 > 第193章 荒唐暴虐

第193章 荒唐暴虐(1 / 1)

推荐阅读:

半個大鄭的天街公卿和在編職員都派人前來向自己示好,說不慌那是假的。陳瑾急忙想方設法的向他們套話,費儘口舌和精力,這才明白過來是怎麼一回事兒。

他這些年努力的方向完全錯了。

那些朝臣官將們隻是看起來聲名顯赫、威名在外。大鄭最有實力的,還是那位宛如路人甲一般沒有存在感的年輕殿帥。

太子的幕僚對陳瑾說,他掌管著開封府的禁軍。

陳瑾對開封府的禁軍並沒有什麼概念,隻知道應該挺牛逼的,但具體有多牛逼,e……

人很難想象自己沒有見過的事物。

於是太子的幕僚跟他換了一種說法——

大鄭東南行營都部署,琅琊郡公王臣鶴,就是那個把徽州軍屠了一半的王臣鶴,是他小弟,而且還是迷弟……

之一。

嗷~~

這麼一說,陳瑾就有概念了。

唉,泉州靠海,空氣潮濕就算了,天氣還熱,等我先擦擦汗哈……

奇了怪了,今天的汗怎麼比往常多呢?讓貴使見笑了哈哈……

轉過身後,陳瑾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不見,表情都快扭曲了!!

我的媽呀!!

這麼一尊大佛,我這些年來竟然沒有怎麼走動過!

他現在突然問起我,是什麼意思??

是對我不滿?

嫌我沒有給他送禮瞧不起他?

還是……真的有那種要求??

那我……

——

比陳瑾更焦慮的,是漢國國主劉思。

當大鄭平定西蜀的消息傳來,他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當初邵之祁在唐、蜀兩麵包圍的情況下,都能順手抽出一萬兵馬來給自己一個大逼兜子。現在蜀國被滅,他下次會帶多少人來,劉思連想都不敢想。

於是他也不裝逼了,自己主動將國主的稱號去了,派親弟弟出使汴京,帶去了他親自錄製的道歉視頻,請求文訓原諒他前幾年的口嗨和囂張行為。

(開始請幫我放一首電音版的《起風了》烘托氣氛,謝謝~)

開始錄了嗎?哦哦……

咳咳~

陛——下!!!(破音)

以前我並不是真的在黑您,是您的光芒實在太耀眼了,周圍全是當世豪傑和天下群英!卑微如塵土的我實在擠不進去,也吸引不了您的注意,所以才被迫用那樣愚蠢的方式,以求得到您的關注。

現在想來,我真是全天下最笨的小孩了……

我現在已經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刪除了手機的表情包,近來一直都在聽《deadan》,感受您在裡麵想要表達的情緒和意境,還特地去加入了您的超話。

回想起過去幾年發生的事情,您帶給我的快樂和開心,是任何一位有名的人都代替不了的。我是如此的遲鈍和呆滯,竟然後知後覺到這個地步,時至今日才發覺您已經進入了我的生活之中,成為我生命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您和應開疆中原大戰之際,所有人都不看好您,我也跟著他們附和,因為隻有這樣才能顯的合群。可是您知道嗎?在我的心裡,一直是盼望著您絕對不要倒下的啊!

陛下!以您的淵博見識和豐富閱曆,應該是知道臣下的這些小心思的,真正的鐵粉,是黑的啊——

嗚嗚嗚……

我還會繼續黑下去,如果您允許的話,我要黑您一輩子!我就在嶺南這塊人煙稀少的荒蕪之地為您一直豎著大旗,站在番禺破敗的土牆上、踮起腳尖向北而望,無論您要怎麼處置我,我都會等待著您的消息。

哪怕是十坤年、哪怕是百坤年!此心不改,此誌不渝!!

……

文訓看完後,整個人都傻掉了。

這小子特麼是不是有什麼毛病?

關鍵是劉思的弟弟還當著滿朝文武的麵,言辭卑微的請求自己給個答複。

呃……

吃好喝好啊~

“吃好喝好?”

劉思難以置信的看著風塵仆仆、從汴京出差回來的弟弟,撓著腦袋,有點不太明白哥…啊不是,陛下的意思。

是讓我放寬心……

還是……

這種模棱兩可的答複最折磨人了,劉思茶飯不思、輾轉反側的想了七八個晚上,還是沒有想明白其中的意思。

於是,心情有些不太好的他頂著兩個黑眼圈上朝了。

本來心裡就煩,底下這個逼還跟自己喋喋不休、唧唧歪歪的說什麼秋闈在即,要選賢舉能治理地方什麼的,說的劉思瞬間就一肚子火上來了!

老子腦袋都快要搬家了!你們還有心思跟我說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誰當官不都是你們說了算麼?不就是想把你們家族的子弟都安排進來嗎?

說的那麼冠冕堂皇的,撲街仔,食屎啦你!!

“不用那麼麻煩,自即日起,所有想要科舉做官的人,統統都要淨身,方能有資格參加!”

啊??

漢國的官員們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掏了掏耳朵後不信邪的問道:“陛下,您說啥?”

哦……

“孤以為,為官者皆有子女,故而會生出偏倚私心來,做事就會有所牽絆。隻有沒有後代,才能專心致誌、一心一意的為治下百姓考慮和儘力。

所以,從明天開始,你們如果還想保留自己的官位,就自己在家淨了身再來上朝。如果不想淨身的話,孤也不勉強,你們就在家好好頤養天年,自然有其他肯為萬民犧牲自我和舍棄私心的人。”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見大家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便知道自己的耳朵沒有問題。

既然我們大家都沒有聽錯,那就是陛下喝假酒了。

當即就有一個胡子花白的老頭站了出來,率先開團,發起了雞雞保衛戰。

我都一把年紀了,彆和我開這種玩笑啊陛下!

劉思一看:耶?

文訓還沒來呢,你們就要翻天呐?

你都這麼大年紀了,有跟沒有有啥區彆?怎麼還跳出來當出頭鳥呢?顯著你了?

愛裝逼是吧?

看來老大人是不舍得放下自己肩上的擔子和重任啊!那行吧~來人啊,老大人年紀大了不方便自己動手,你們幫幫他。

立刻就有幾名侍衛衝了進來,把老頭四腳朝天的抬起來駕了出去,隻聽到殿外傳來一陣哀嚎,隨即就有侍衛端著盤子走了進來,盤子裡是兩顆血淋淋的癟肉球。

嘶……

在場的所有漢國官員頓時夾緊了雙腿,臥槽……你來真的!!

劉思覺得沒有任何問題,這次公司改製又不是強迫性質的,而是本著自願的原則。你得適應環境啊,總不能讓環境適應你吧?

公司要發展要轉型,要順應時代和大環境的變化,所以改變和調整是必要的、合理的、急切的。你如果覺得自己適應不了,完全可以離職嘛!

下了朝的官員們頭都愁禿了!

寒窗十載、辛苦鑽營了一輩子,才爬到今天這個位置,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先不提,買官和打點的銀子也花出去了不少啊!現在想要繼續留崗,竟然要去掉男人的快樂,這這這……

你哪怕是讓我們996呢?哪怕是007……那也比這強啊!!

沒有了這玩意兒,彆說做官了,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

一些年少有為,年紀輕輕就進入了朝堂的甘羅們欲哭無淚,他們之中有些更是剛剛經曆了金榜題名和洞房花燭的雙喜臨門,現在突然就變天了。

怎麼辦?

第二天,劉思興致勃勃的來上朝了,以往都是大臣們到齊了等他,今天他提前了兩刻鐘到,等大臣們。

肯為了黎民百姓和社稷江山揮刀自宮的人還是有的,六十歲以上的老臣來了十三個,隻有兩個沒來。

五十歲的就少了,隻來了三分之一不到。

五十歲以下的,隻來了兩個。

啊……其實原本是來了三個的,但那小子不老實,沒有淨身,不知道是抱著僥幸心理還是想故意以下犯上。不過都不要緊,劉思讓宮中侍衛給他幫忙淨了身,雖然疼暈了過去,但官位保住了。

是的,就是這麼荒唐和瘋狂。

但劉思這小子也不傻,軍中和宮中的將士、侍衛們,他沒這麼要求。

人是一種奇怪的生物,有時候彆說跟彆人了,跟自己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來的變化都大的離譜!!

劉思從掌權到去年,所表現出來的政治智慧、軍事能力、以及積極進取,不說是一代雄主吧,那也是一方豪強。

可自從上次梅關一戰後,他就跟變了個人似的,徹底失去了信心和遠見,也失去了勇氣和上進心。

這次蜀國被滅,更是讓他擔驚受怕,派弟弟去求饒,文訓也不置可否。

大家都是成年人,沒有拒絕就是同意,沒有同意就是拒絕。

廢了,那就聽文訓的話,吃好喝好吧。最後再放縱一段時間,然後就等著鄭軍將自己綁去汴京,給文訓表演個人才藝了。

如果他們有這個打算的話。

所以,劉思徹底失去了理智和沉穩,變得無比暴虐,行事也越來越荒唐。

但也不完全是壞事,首先他就想了個絕妙的主意,任用一位叫盧瓊仙的女人做侍中,還稱自己這是在文藝複興,恢複舊唐遺風~

說白了,婦女權力這一塊~~

對吧,懂得都懂~

但問題是,這個盧瓊仙她並不是一個賢良淑德、溫柔聰慧的人,並不具備理政能力。也不像徐守心那樣能夠上馬殺敵,抱有與國同休的勇氣。

她純粹就是被劉思安排上去玩的,就想看看她如果做官的話,能把國家治理成什麼樣子。

是的,就隻是這樣單純的好奇,沒有彆的原因和目的。

另外,由於嶺南地處海疆,所以南洋、天竺、阿拉伯、甚至非洲的商人都會偶爾來到這裡,新奇有趣的玩意不少,新奇有趣的人也不少。

劉思雖然沒有見過孫芝,但他也酷愛收集手辦。

與孫芝癡迷於雙胞胎不同,他喜歡收集不同出產地的。

通體烏黑、毛發曲卷的鬼奴;顴高眼窩深、金發曲卷的波斯貓;瘦弱黝黑,柔柔弱弱任人擺布的呂宋奴;身體纖細、愛扭脖子扭屁股的天竺佛女。

劉思統統都要,並且還在興王府發動民夫削了半座山擴建了一座新城,將這些風格各異的女子全部都安置在裡麵,修建花園流水、亭台樓閣供她們居住。

然後他自己也鑽了進去,終日荒淫享樂,不問朝夕。國事朝政也全部都交給了盧瓊仙去處理,今朝有酒今朝醉,爽翻了~

什麼?以後怎麼辦?

哪特麼還有以後啊,快活一天是一天吧!

他是快活了,可嶺南各地的百姓們快要瘋了!!

這孫子為了修他的淫窩,征發了數萬名興王府百姓在二輪收割時節給他挖土搬山,耽誤了收成不說,每天高強度勞作,就隻給一碗米湯,這誰受得了?!

於是他們實在忍不了了,扛起鋤頭、耙子、木鍬就要和劉思拚命,結果被漢軍血腥鎮壓了下去。

劉思也很納悶啊,他明明讓這群百姓三班輪換著乾,還給他們每頓大米飯隨便吃、魚肉海鮮隨便造、每頓都有雞鴨豬甚至是羊肉供應,他們為什麼還要想不開?

這麼不願意幫我做事嗎?

立在他身邊的盧瓊仙尷尬的摸了摸鼻子,緊接著麵不改色的摟著劉思的胳膊就把他往回帶:這幫賤民就是這樣的,永遠都不知足,永遠都不懂得感恩君王。

當大鄭得知了這些消息後,對嶺南的軍事行動構想已經由兵部的員外郎提出草案,放在了中書門下的桌案上,等待著大佬們閱覽和商議了。

不過,有人比大鄭捷足先登。

漢國北邊是荊南張照初、東邊是清泉節度使陳瑾,這二位都是已經宣誓效忠大鄭的內定自己人,沒有大鄭中書門下的命令或者皇帝陛下的旨意,他們肯定不會擅自行動的。

除非他們不想活了。

西北的牂牁蠻雖然還沒有表示歸順大鄭,但種平剛剛帶著一群猛男滅了蜀國,牂牁蠻的土司首領們連守家都來不及,哪裡還能騰出人手和兵力去跟劉思搶地盤呢?

他們又不會唱“貴州和廣西相比~”

這個不速之客來自漢國西南,盤據交趾十二州的吳朝。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