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看這是什麼!”
朱樉三兄弟把剛拿到的身份證,擺在朱標麵前的桌上。
“這麼快就把身份證辦好了?”朱標眼中露出一抹喜色。
朱棡則把手上提著的東西一股腦的擺放在桌子另一端。
“哈哈,大哥先彆處理政務了,今天咱們幾兄弟好好喝一頓。”
說著,朱棡打開一個口袋,隻見裡麵裝著幾盒涼菜。
而朱棣一屁股坐在朱標一側,打開一瓶白酒,順便倒上四杯。
“你們這是……”
朱標用手翻了翻口袋,然後眉頭一皺:“榴蓮?”
這東西味道實在是不好聞,朱標不吃。
當初爹給允熥取了個榴蓮的小名,朱標極力反對。
奈何老爹說什麼名賤好養活。
“對,這東西,雄英愛吃,大哥你帶回去給雄英吃!”
朱標聞言,隻得把口袋重新栓好,放得遠遠的,然後對著外麵喊了一聲:“來人!”
侍衛還沒開口,朱標就指著榴蓮開口道:“快將這東西送去坤寧宮。”
朱樉他們一口氣買了4個榴蓮,打開的這一會兒功夫,屋子裡就飄著榴蓮的味道。
“大哥,估計要不了多久我們三人還有爹就會跟著黃哥去緬甸。”
“這一去,不知多久才能回來。”
“來,大哥,我們敬你一杯!”
朱標一口把杯中酒喝光,有些疑惑的看著三人:“不久以後?爹怎麼沒給我說過?”
朱棣把老朱讓黃軒買票去緬甸的事情說了出來。
朱標聽完,提醒道:“出了國,你們幾人就是孤身在外。”
“老二老三,你們二人脾氣收斂一些,不要惹出什麼事端來。”
“老四,你穩重點,把他們兩人看著點。”
朱棣點了點頭:“大哥放心,我省得!”
朱樉二人則不滿道:“大哥,你什麼話,我們二人,現在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況且,孰輕孰重,咱們二人,當然知曉!”
聽到二人的話,朱標露出一絲欣慰的表情。
朱標看過明史,自然知道老二老三的命運。
朱標也相信,他們二人應該也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還有史書上對他們的記載。
這半年,兩人的確收斂了許多,尤其是老二,聽人說,他對觀音奴的態度改善了許多。
朱棣吃了一筷子的的豬耳朵:“倒是大哥,爹走了,朝中一切事物,你一人處理,如果遇到什麼商議不決的事,記得問問娘。”
朱棣又夾起一塊鹵牛肉,嚼了幾口,咽下去後才道:朝堂大哥你也要多留些心。爹在時,他們不敢造次,如今爹遠行,難保有人心思活絡。”
朱樉灌了一口酒,嗤笑道:“老四你就是想太多!有大哥坐鎮,誰敢蹦躂?再說了,咱們又不是不回來,等咱們在緬甸把東西搞回來,到時候直接把那些反骨仔給“突突突”了!”
朱棡也點頭附和道:“等我們回來,大哥你說殺誰,咱們就殺誰!”
朱標笑罵道:“剛說你倆改姓了,說幾句,又暴露本性了。”
酒過三巡,菜也下去大半。
殿內的榴蓮味似乎也被酒氣衝散了些許。
朱樉放下筷子,湊近幾人,神秘的說道:“大哥,你有沒有什麼要讓咱們帶的?我聽爹的意思,要弄些大家夥回來。”
“哎,可惜咱們去的不是泰國,要不還能去見識見識“人妖”。”
“聽黃哥說,那些人妖美貌無比,是泰國招牌!”
朱標噗嗤一聲,把口中酒水吐了出來。
朱棡兩人嘿嘿一笑,露出一個男人都懂的表情。
朱標無語的看著三個弟弟,不知道他們口味這麼重。
……
“娘娘,這是太子殿下送過來的東西。”
馬皇後打開口袋,眼中一喜。
沒想到標兒送來的是榴蓮。
這東西,馬皇後吃過一次後,就喜歡上這種臭水果。
不過,重八不喜歡吃,標兒不喜歡吃,就連月娥也不喜歡吃。
所以馬皇後也不好意思買回來吃。
正當馬皇後讓錦兒打開,大家一起嘗嘗。
“什麼味道?”
一個清脆聲音從外麵傳了進來,隨即朱雄英的聲音像個小炮彈一樣從殿外衝了進來:“臭臭的味道!是臭臭的黃便便榴蓮!我要吃!”
朱雄英一頭紮進馬皇後的懷裡:“皇奶奶!是臭臭的黃便便榴蓮!雄英要吃!雄英最喜歡啦!”
“好好好,雄英吃!”馬皇後寵溺地連聲應著,然後讓錦兒拿來刀,小心點撬開。
“好香啊!臭臭的香香!”朱雄英伸手從盤子裡拿出一塊,遞給馬皇後,馬皇後笑著道:“雄英吃,盤裡還有,黃奶奶自個兒拿。”
朱雄英啊嗚一口就咬了下去,頓時眼睛彎成一道月牙。
馬皇後看著孫子吃得如此香甜,滿嘴沾滿了金黃的果肉,像隻偷的小花貓,自己也食欲大增,拿去一塊,輕輕咬了一口。
祖孫倆你一口我一口,坤寧宮正殿裡彌漫著濃鬱到化不開的榴蓮“異香”。
伴隨著朱雄英時不時發出的“好吃!臭臭的香香!”、“皇祖母,這塊大的給你!”、“‘黃便便’最甜了!”的童言童語,以及馬皇後爽朗愉悅的笑聲。
“怎麼這麼臭?”
老朱一進門,就聞到一股臭味。
隨後就看到桌上放著的榴蓮,還有朱雄英吃得滿臉花。
“標兒讓人送來的榴蓮!”
馬皇後解釋了一句,又聞到老朱滿身酒氣:“大白天的,你喝這麼多酒?”
老朱嘿嘿一笑,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一把抱過朱雄英:“黃小子說好久沒跟咱吃過飯了,所以多喝了幾杯。”
“乖孫,慢點吃,皇爺爺給你再開一個!”
老朱拿了一塊小心為給朱雄英,又道:“妹子,咱估計過不了多久,就跟黃小子出去一趟。”
馬皇後手上動作一頓:“那,你打算多久回來?”
老朱想了一下:“現在還不知道,黃小子說,找個“蛇頭”先,免得咱們像無頭蒼蠅一樣亂轉。”
“至於多久回來……,應該在年前,咱們就能帶著東西回來。”
現在離過年,隻有兩個多月。
老朱也不知道,能不能趕上年底的大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