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破而後立(1 / 1)

推荐阅读:

淑太妃急道:“長公主她是想利用你,對付你祖父和叔伯父親。”

楊璃月垂眸不語。

她當然知道長公主的意思,可那又如何?

長公主把她從杏花閣救出來是事實,長公主心懷天下是事實,長公主對待柔弱婦孺有憐憫之心也是事實。

一百多個多名無辜少女的清白葬送在杏花樓,說是換做其他人,就算把她們救出來又如何?誰會想到她們將來的日子難過?誰會想著把她們全部帶入京城,學一技之長,讓她們有安身立命之本?

天下至尊之位總要有人來坐。

自古以來沒有哪個皇帝能做到絕對的公正,就算如何英明威武的開國皇帝,子孫後代傳承下去之後,也會漸漸昏庸腐敗。

既然如此,效忠一個能相對公正的,願意為女子請命的,心裡想著天下蒼生——尤其會把女子的命運放在心上的天子,才是她餘生該做的事情。

楊家人確實是她的親人,但偷偷把她送去杏花閣的恰恰就她的親人。

從私情上來說,長公主是她的救命恩人,她應該報答。

從大義上來說,長公主讓女子掌權,是為天下女子爭取應有的權利,將來長公主登基,朝堂上站著越多擁有話語權的女子,天下女子能得到的自由就越多。

從保全楊家來說,長公主顯然並沒有對東安王府大開殺戒的想法,她是個女子,心腸到底是柔軟的,或許還念著祖父曾經的功勞,可東安王府存在的問題那麼多……破而後立,才是正確的出路。

“璃月。”淑太妃臉色沉了下來,“我說的話,你聽到沒有?”

楊璃月回神,抬眼看著這個姑姑:“長公主讓姑姑做什麼?”

“她讓我寫信給你祖父,說服你祖父把兵權給你。”淑太妃皺眉,聲音很冷,“她在利用你。”

“不管是不是利用,姑姑都沒有拒絕的餘地。”楊璃月輕聲說道,“因為靜王殿下的性命在她手裡。”

淑太妃臉色微變,隨即苦笑:“我知道。”

她沒有拒絕的餘地。

可她必須告訴楊璃月,楊家人才是她的親人,一旦她背棄了楊家,背棄了自己的祖父,她就是楊家的罪人。

就算手裡握著兵權,她也絕不能數典忘祖。

“長公主讓你做什麼,你暫時先答應下來。”淑太妃柔聲開口,像一個諄諄教誨的長者,“但是記住了,就算握了兵權立了軍功,你也永遠是楊家人,是你祖父的孫女,是你爹娘的女兒。你的根在東州,任何時候都不能做傷害楊家人的事情。”

楊璃月點頭:“侄女知道。”

淑太妃能說的其實很少。

不管她想告訴楊璃月什麼,眼下為了保全兒子的命,寫信給東安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服他把兵權交給楊璃月,都是她唯一的選擇。

哪怕她不想讓蕭祁凰太順利得意,她依然要照著她的話去做。

所以姑侄二人能聊的其實很少。

沒多一會兒,楊璃月就起身告退了。

走出寧安宮,楊璃月望著後宮一座座宮殿,眉眼間所有的困惑天真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平靜和淡漠。

淑太妃的意思她明白。

長公主的意思她也明白。

現在擺在她麵前的隻有一條路,接替祖父手裡的兵權,上戰場立功,掌握一定的話語權,從此死心塌地效忠長公主——這是東安王府唯一的出路。

她沒有彆的選擇。

不管淑太妃想讓她做什麼,都是異想天開。

回到長公主府,楊璃月主動把淑太妃說的話告訴蕭祁凰,一字不落,並如實說道:“臣女明白姑姑的意思,她想保全靜王,也想保全東安王府,但臣女知道,兩全其實很難。”

淑太妃想要的“保全”並不是人都活著這麼簡單,她是想讓東安王府依舊能維持以前的風光,依舊是那個跺跺腳就能讓一方震動的藩王。

可這顯然不太可能。

眼下的局勢,東安王府沒有受到靜王牽連已是萬幸。

何況就算沒有蕭祁凰,東安王府內部也已經亂成了一團,根本不是前朝時期的東安王府了。

蕭祁凰對她的話沒有太大反應。

淑太妃想說什麼,想做什麼,她心知肚明。

讓她們姑侄見一麵,對局勢毫無影響。

她讓楊璃月回去休息,安安心心享受年節氣氛就行。

大年初二到初五,京城世家公子貴女們會出門拜年,晚輩給長輩拜年,品級低的官員給品級高的官員拜年,同僚之間互相走動,好友約出來喝酒劃拳,京城一派熱鬨。

而就是在這樣熱鬨的氣氛中,淑太妃的親筆書信在經過蕭祁凰檢查之後,快馬加鞭送去了東州。

雍朝的戰報時不時還會送來。

祁淵安排的探子一直在注意著雍朝的動向。

雲寶成的軍隊已經打到了京城,皇帝和百官被困在皇城裡六神無主,雙方對峙之下,雲寶成要求皇帝釋放雲家人,尤其是兒子雲驍然。

但皇帝害怕一旦把人質交出去,雲寶成會更加肆無忌憚,所以命人把雲家所有人押上城樓,逼雲寶成退兵。

與此同時,雲寶成麾下幾個心腹將領的妻兒老母也都在城樓上,如果雲寶成敢闖城門,他就下旨殺人。

皇城禁軍一半守在各城門處,一半握著弓箭待在城樓上。

數不清的人質暴露在雲寶成及其麾下將領的視線中,孩童恐懼的啼哭,老人顫巍巍的身體,婦孺們惶恐無助的求救,讓雲寶成和麾下將領們投鼠忌器。

正月初五,新的戰報送到蕭祁凰手裡時,她看完之後,命祁淵把裴子琰和雲驍然帶來長公主府。

兩人離開故國數月,該回去看看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