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沉默了一會兒,李渡母親才說:“讓你爸給你說吧。”
過了一會傳來李渡父親的聲音:“我要是不走,我怕我忍不住抽你。從小告訴你,做什麼都不要做生意,你把我的話當耳旁風了?”
李渡嘴硬道:“我什麼時候做生意了?”
雖然他嘴很硬,心裡卻納悶,他們怎麼知道的?
“你還裝?你以為我老農民就是傻子?”
“你看看那車,花枝招展的,誰家公司會給領導配這種車?”
“你舅都告訴我了,說你現在生意都做大了,自己都還有保鏢。”
李渡心中破口大罵,靠!高強這個嘴上沒門的,他在部隊學的保密條例學到哪裡去了。
“爸,我就不明白,你為什麼這麼抵觸做生意?”
李渡父親沉默了一會,才繼續說:“其實你還有一個大伯,他從小就腦子靈活,嘴甜。就是人比較懶,不願意下地,也不願意學習,天天就鼓搗一點水果蔬菜在集上賣。”
“後來大了以後趕上了社會發展,就去外麵闖蕩,和彆人合夥開了公司。他寄回來的信,說生意做的很大,很快就把我們全家人接到大城市了。”
“我當時才15歲,連咱們縣城都沒出過,天天就盼著你大伯回來接我,可最後等來的卻是你大伯的死亡通知書。”
“派出所的人說,你大伯說因為公司倒閉,被逼債的追得沒辦法,跳樓死的。”
“你爺爺,聽到這個消息後,心臟病爆發,直接就被氣死了。”
李渡父親緩了一下,才繼續說:“因為做生意,我16歲就沒有了爹和哥。我對你的希望就是你能平平安安的活著。可你”
“你要不是遇到了危險,好端端的,為什麼會請保鏢?”
李渡沉默了,他沒想到父親從小就抵觸自己做生意,是這個原因。
“爸,現在不一樣了,時代變了。”
“時代再變,成功的不還是那些有權有勢的?不然咱們村那麼多開麵粉廠的,怎麼就隻有村支書家的二愣子開起來了?“
李渡父親歎了一口氣,繼續說:“唉,你大了,我也管不了你了。我在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你都上小學了。你要闖就去闖吧,有一句話我告訴你,你聽好了。”
“爸,你說。”
“不管怎麼樣,不要做傻事兒,要不是不行了,就回老家,家裡6畝地還有一片果園,餓不死咱。咱李家是大宗,要債的也不敢來村裡撒潑。”
李渡心中有股說不明的情緒湧上心頭,“嗯”了一聲。
“爸,我知道了。”
“本來這次還給你準備了20w,但是看你花錢的樣子,也不缺這點。萬一你生息栽了,回來還有錢給你娶媳婦。”
“行了,掛了吧。既然要做事業,就好好乾,我們兩個就不在這裡讓你分心。現在手術做了,我回去定期去咱縣醫院複查就行了。”
李渡掛完電話後,想了想,給妹妹轉了10萬元過去。
李倩:【哥,你給我轉錢乾什麼?】
李渡:【你在家裡,看爸媽地裡的農活彆讓他們自己乾,請人給他們乾了。還有爸媽衣食住行,看著點。】
李倩:【你這是中彩票了?】
李渡:【你哥成大老板了。】
李倩:【成大老板了,不帶你親妹妹一把?】
李渡:【你先等等,哥馬上就帶你起飛。】
【每日情報1:涇河以北,陽朔大橋河以南附近的河灘上,埋有一箱民國時期的銀元,價值100萬】
【每日情報2:受黑神話在國際上產生巨大影響力的影響,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計劃推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遊戲專項扶植活動,對符合要求的遊戲提供版號快速通道】
係統升級以後,提供的情報果然值錢了很多。
經曆了白天的事情,李渡心中有一股迫切,趕緊把搞錢,讓父母放心。
當然,他其實也明白。
他越有錢,父親可能反而越擔心,跌的狠的,都是爬的高的。
除非他豪橫到一定程度。
至於第二條消息,李渡覺得暫時和自己沒有什麼關係。
真要搞遊戲,也不是一個版號就能解決的。
但是至少對整個國產遊戲的發展肯定是好事,但是具體到某一個公司,某一支股票,就說不清。
至少以李渡現在的認知和資本,還不夠格參與其中。
而且他現在的精力肯定還得放在同舟軟件上。
等到圖形算量至少第一個版本上市,得到市場驗證認可。
他的精力才能釋放出來。
而且到時候他也可以出讓一部分股份,既可以引入外部勢力幫助他一起發展公司。
他也可以拿著股份換取的資金,去做其他投資。
周一早上,李渡準時去公司上班,江天提前告訴他,周一早上有一個重要的產品方案評審會,他得去把把關。
而且,許韻雅的怨念估計都積蓄了很多了。
他得去好好“安慰”一下。
“你的意思是,選擇哪一個方案會對產品後麵的發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同舟軟件的會議室中,李渡對著剛剛講完方案的江天問道。
“是的李總,兩個方案代表兩條不可兼容的技術路線。雖然鄭洪傑的技術對產品的計算效率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目前10萬平方的大樓,計算時間隻有20分鐘。”
江天扶了扶眼鏡,繼續說:“但是從用戶使用的角度來說,這個效率對用戶的感知影響還是非常明顯。”
“現在兩個方案,方案一,保持現有的計算精度,可以將計算時間壓縮到10分鐘。方案2,提升計算精度,使計算誤差控製在千分之一以下,但是計算效率仍然保持在20分鐘。”
李渡反問道:“你的傾向呢?”
“我個人建議用方案一,我們現在的計算精度和光達是一致的,很少有客戶在精度上有反饋,工程界本身就追求一個大差不差就行。反而,效率一直是用戶所詬病的。”
李渡轉頭問旁邊的鄭洪傑:“鄭博士,你覺得呢?”
“我對客戶的實際業務並不熟悉,但是我覺得目前千分之五的誤差有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