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許是苗苗先前在房間裡的那番話,降低了喬宋的心理容忍閾值,她竟奇跡般的柔軟下來,沒有發火:“阿彥,你知道苗苗剛剛對我說了什麼嗎?”
段嘉彥伸手撩著他的頭發,目光輕慢:“她又朝你撒嬌了?不然就是鬨著和你睡覺?小兔崽子,敢跟自己親爹搶老婆,明天看我不逼她吃她最討厭的胡蘿卜,不好好管教一下,真是無法無天了。”
喬宋聞言麵露嬌嗔的拍了一下他的胸膛:“才不是呢。”
她將苗苗的話簡單的複述了一遍。
當然,隱去了其中比較“重要”的部分,比如,他生氣,她撒嬌,他偏頭,她踮腳親吻討饒。
段嘉彥全程都保持淡定微笑的姿態,好像對未來的自己早有預料似的。
喬宋雙手叉腰,表情氣鼓鼓:“所以看在你未來對我那麼好的份上,我決定,還是不和你計較了。”
段嘉彥低頭,動作輕柔的親了親她的額心,開始順毛捋:“寶寶最好了。”
喬宋卻覺得寶寶這個稱呼,於她而言實在是太過羞恥:“叫我喬喬!”
段嘉彥頓時失笑:“好,喬喬就喬喬。”
也不知道是誰在幾天之前,還極力阻止自己叫出這個稱呼。
果然,在與旁人提出要求之前,最好預設一個與對方心裡相差十萬八千裡的目標,方便之後好討價還價。
“另外,苗苗剛剛在將睡不睡之際,嘴裡一直在念叨著什麼。我怕她今天吃的有點少,胃裡難受,又怕我們罵她,自己忍著不說,就特地低頭聽了下,結果卻沒想到她居然說出要讓媽媽考上大學,要讓媽媽幸福這些話。”
“……”
“我覺得苗苗這幾天好像有點奇怪,但又不知道奇怪的點在哪裡,我想著你平時和她的關係不是要比我更好麼,不如你之後找個機會問問她。”
段嘉彥聞言臉上的笑容驀地止於嘴角,神思一時有些莫名。
“怎麼了?你答不答應嘛!”
喬宋見他久久不開口,急了:“你彆告訴我,就這點小事你都不願意幫忙?那我也不理你了。”
段嘉彥回神,伸手掐了掐臉:“怎麼現在脾氣變得那麼大?我知道了,我明天替你問問。”
喬宋這才高興了。
第二天,保姆阿霞在段嘉彥臨走之前,提前告知了他,段母即將回來的事情。
段嘉彥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臉上沒有流露出任何不安的情緒,反而低頭咬了口麵包,不急不緩道:“要回來了?正好有些事情也是時候該讓她知道了。”
這句話的潛台詞是,有關苗苗是她親孫女的事情,也是時候該讓她媽知道了。
段嘉彥白天躺在課桌上睡覺的頻率逐漸減少。
雖然比起聽課,他更愛自己自學,但在喬宋有意無意的監督下,段嘉彥的學習態度慢慢變得端正起來。
他白天遊離在課堂之間,下午就和喬宋等人在高二部的一間空教室裡排練。
喬宋學習的勢頭很猛,她表麵看似在演一根木頭,實際心裡閃過的全是英語單詞以及今天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點。
整個人真就一動不動,除了段嘉彥偶爾利用休息時間,與她插科打諢,她才會勉強和對方貧上兩句,其餘時間宛如老僧入定,搞得那些反複忘詞,不斷ng的演員都不好意思了,認為自己還沒有一棵樹演的敬業。
背台詞這種事,對於段嘉彥來說沒有任何難度。
有他戲份的時候,他就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的當著眾人進行表演。
可倘若一旦沒有他的戲份,他就會趁旁人不注意,迅速牽住喬宋的手,偶爾也會在喬宋發怔的時候,冷不防的故意嚇她一下。
兩人之間無聲湧動的情愫猶如地下暗河,清澈,繾綣。
有關夏暖暖的處分通知,其實早在期中成績出來的第二天就已經出來了,但由於各種原因,校方拖至第三天才在學校的各個角落通報。
處分的具體內容為:高二七班夏暖暖惡意中傷同學,以沒有依據的語言對同班同學(喬宋、段嘉彥)進行造謠。情節嚴重,不利於班級和諧,特記一次警告處分,之後半年內,若認錯態度良好,方可撤銷處分,不記錄檔案;若仍然不知悔改,此張處分通知書將伴隨夏暖暖同學終身。
希望全體同學引以為戒。
夏暖暖的事情是段嘉彥一手操作,親自鬨大的。
段嘉彥不允許任何不利於喬宋的謠言,在學校內部傳播。
因此,在聽說夏暖暖居然當眾汙蔑喬宋的事後,段嘉彥當場就采用了一些特殊手段,將這人逼回家去了,並且段嘉彥也不接受私下調解,該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學校領導要是處理不了,他就直接報警處理。
完全做到了將一切謠言扼殺在搖籃裡。
喬宋對於段嘉彥的私下操作並不知情,所以當她第二天看到夏暖暖的處分通知單後,喬宋也是一臉懵,還以為她和同樣回家去的葉緋然鬨架已經鬨到校領導那裡去了,心裡還想著,這兩人膽子真大,真當學校管理層是吃素的。
不過,這樣的結果也算對喬宋有利,畢竟她可不想為了子莫須有的謠言,和旁人解釋來解釋去。
喬宋近來接了點私活,每天總是神出鬼沒的。
段嘉彥有點想不明白,自己平時在工資上又沒克扣對方,喬宋至於為了賺錢那麼拚命麼?
雖然她的家境與普通人相比是要困難了點,但也不至於做到那麼拚。
段嘉彥決定今天下午好好問問對方。
豈料,他還沒開口,就見喬宋卻先她一步道:“我今天下午有點事,所以就不和你一起了。
“……”
“你回去之後,記得帶苗苗去附近商場買一打牛奶,要脫脂的那種,霞姨總是愛買全脂的,苗苗喝了容易拉肚子。還有再給苗苗買幾雙襪子,她這個年紀正是皮的時候,上個星期才給她買的兩雙襪子,這兩天就被她磨壞了,費用明天我a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