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一柄陌刀壓大唐 > 第六十五章:封賞

第六十五章:封賞(1 / 1)

推荐阅读:

暮色下的連雲堡,火光璀璨。

“邊監軍,高節帥已攻破孽多城,生擒小勃律國王與王妃。”

傳令兵單膝跪地,聲音裡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

邊令誠站在新建的瞭望台上,手中捏著剛寫的軍報,渾身都在微微發顫。

“小勃律大捷!”

邊令誠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作為監軍,必定能跟著沾光。

說不得還能加官進爵,往後聖眷更深。

可一想到那些繳獲的金銀財寶,邊令誠心裡又泛起一陣酸澀。

早知道就該親自隨軍出征。

如今這些戰利品,隻怕登記在冊,沒自己什麼份了。

“好,好!”

邊令誠臉上笑意不減,眼底卻閃過一絲陰鷙。

“你持此節,快速傳回長安,八百裡加急。”

傳令兵麵色狂喜。

滅國之功,自己去麵聖,其中好處,難以言儘。

“謝過監軍!”

傳令兵拿起軍報,翻身上馬便走。

“來人啊!”

“立刻備馬,咱家親自去迎接高將軍。”

……

沈潮生疲憊地靠在馬背上。

放鬆下來,整個人愈發昏沉。

九百騎滿心歡喜,認真驅趕著滿載戰利品的牛車。

“高節帥,邊監軍來了。”

親衛的提醒讓沈潮生回過神來。

遠遠望去,邊令誠帶著一隊人馬疾馳而來,臉上神態卻是誇張做作。

“高節帥,沈軍使,此戰辛苦。”

邊令誠跳下馬來,笑麵相迎。

“此乃天大的功勞,聖上定會重重嘉獎!”

還說著話,可目光卻不自覺地掃過那些牛車,眼裡滿是貪婪。

高仙芝抱拳行禮:“全賴邊監軍運籌帷幄,守好了輜重,我等不過是奉命行事。”

沈潮生看著邊令誠虛與委蛇的樣子,暗自冷笑。

可這次出征太過凶險,翻越海拔四千米的坦駒嶺。

凍死,摔死的士兵不計其數,邊令誠能給哪些士卒撫恤?

明明來時輕裝,也花了百餘天。

如今滿載,歸時不過兩月餘。

大軍抵達龜茲城。

遠遠望去,城頭旌旗招展。

夫蒙靈察親自帶著府軍列隊城前。

“高麗狗!”

夫蒙靈察突然拔出長刀,直指高仙芝。

“若不是當年我提攜你,你哪有今天?聖上的嘉獎都快到了,我居然今天才知曉!”

高仙芝臉色煞白,撲通一聲跪下。

“末將並未上報聖君!請都護明查。”

夫蒙靈察餘怒未消,刀鋒一轉,指向沈潮生。

“說!是不是這小子攛掇的?沒種的卑賤東西!”

沈潮生卻不慌不忙,手扶劍柄。

邊令誠麵色鐵青,顯然是被“沒種”刺激到了。

“都護。”

“聖上有旨,此戰所有將令皆出自禦前。您若有異議,大可與聖上理論。”

邊令誠聲音尖細,卻帶著怒意。

持天子劍的副將。

加上一位持節監軍禦史。

這份戰功,注定夫蒙靈察撈不到半分。

夫蒙靈察緩過神來,自知說錯話了。

可如今高仙芝滅國擒王,這等大功自己無半分參與,如何能甘心。

夫蒙靈察的目光,在高仙芝與那一輛輛牛車上來回打轉

……

長安,大明宮。

女子清脆的嬉笑聲自殿中傳出。

殿外,高力士畢恭畢敬的站在一旁。

李林甫手握軍報,自階梯下方走來。

“終究是老咯……”

李林甫不禁感歎。

高力士並未像往常那般直接稟報聖君,而是攔住了李林甫。

李林甫倒也識趣,低眉站在另一側。

自“太真真人”走出道觀那一刻起,便已是貴妃身。

如今聖君日日與貴妃相處,朝政儘數交與自己處理。

自皇甫惟明一事過後,朝廷上下,無不感慨李林甫所受聖眷之深厚。

可唯獨李林甫自己知道,自己與聖君之間,隔閡暗生。

這一等,便等了兩三個時辰。

高力士清了清嗓子,尖聲稟報。

“聖人,邊關急報。”

殿內傳出輕微動靜。

“宣。”

高力士掀開一角,見聖君端坐在位,這才推開半扇門。

李林甫雙手捧著戰報,小步邁入殿中。

“李相可是看過了?”

李隆基隨意問道。

“還未曾看過,倒是那報信的輕騎,已將信息傳出。”

李隆基麵色大喜。

能傳出消息,定是大捷!

正常信使,傳信定當遵製。

這信使急不可耐的傳出消息。

定然是提前造勢。

李隆基招手,李林甫將奏書遞出。

掃過一眼,看見“獻王”二字。

李隆基撫案大笑。

“愛妃,朕八月封你為妃,九月便得此戰報。”

“你當真是朕之福啊……”

楊貴妃施了個肅拜禮:“邊關戰事,全憑借聖君威武,與臣妾並無關聯。”

李隆基顯然已經喜不自勝,對著李林甫說道:“李卿,你覺得,朕該如何獎賞啊?”

李林甫匍匐在地:“自當由聖君聖裁。”

李隆基見李林甫願再降身段,麵色上歡喜更甚。

“李卿這是為何?你隻管說來。”

李林甫聽清了聖君嘴中喜氣,這才起身。

在位十二載,李林甫太明白什麼話該什麼時候說了。

“自古滅國並非小功,更何況能在吐蕃手中滅國。”

“臣請聖君將高仙芝與沈潮生再拔。”

李隆基麵上喜色暗收,目光盯在李林甫身上。

“臣自然與王忠嗣有怨,王忠嗣自幼便在宮中長大,皇恩浩浩本是自然。可這本是官場爭鬥,私怨而已,無關乎大唐江山社稷。”

“如今王忠嗣位高權重,二十五萬邊軍,大唐邊境萬裡儘在其手。”

“人至高位則心變。”

“高仙芝與沈潮生,出身微末,自當更明聖恩。”

“聖君不可不防啊……”

這一句話顯然說到了李隆基心坎裡去了。

“依你所見,改如何賞?難道真要有未曾受過冠禮的節度使?”

李林甫再度躬身。

“尚未及冠,便能滅國,方顯聖君識人之明。”

“壯武將軍,自當名副其實。”

“臣替雙將請封節度使。”

李隆基思慮良久,終究點頭應下。

“冊封高仙芝為安西都護府都護,沈潮生為河西道節度使。”

“順便再告知王忠嗣一句,安西都護府能拿下小勃律,沒有道理他王忠嗣拿不下石堡城與吐蕃!”

“封賞之事,李相全權作主。”

李隆基掃了一眼低眉順手的楊貴妃,這才開口說道。

“朕乏了,李相且下去吧……”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