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 > 第372章 太廟觀瞻!被嚇壞的諸國使臣!

第372章 太廟觀瞻!被嚇壞的諸國使臣!(1 / 1)

推荐阅读:

三日後,太廟前的廣場上早已布置妥當。

青石地麵被衝刷得一塵不染,香案上擺滿了五穀、牲畜等祭品,文武百官按品級分列兩側,神色肅穆。

老朱身著十二章紋的袞龍袍,朱標則穿太子冠冕,父子二人並肩站在太廟石階之上,正準備行祭祀大禮。

廣場外,幾隊身著各色服飾的外邦使者正被引導而入。

為首的是朝鮮使者金允文,他身著深藍色圓領袍,腰束玉帶,步履沉穩——自李成桂借助明軍之力取代高麗、建立朝鮮後,對大明向來奉行“事大原則”,使者見了大明皇帝,禮數比見自家國王還要恭敬。

緊隨其後的是倭國使者鬆平忠政,他穿著簡陋的武士服,發髻歪斜,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惶恐。

如今的倭國已淪為大明的奴隸國,天皇與幕府將軍淪為傀儡,諸島由大明派去的軍隊直接管轄,這些使者說白了就是來聽候差遣的,連抬頭看一眼太廟的勇氣都沒有。

再往後是暹羅和安南的使者。暹羅素來與大明交好,使者帶著象牙、胡椒等貢品,臉上堆著謹慎的笑意;安南則剛在前些年被駐守雲南的名將沐英教訓過,使者低著頭,眼神裡滿是敬畏,生怕行差踏錯。

眾人剛站定,祭祀的鐘聲便“咚”地響起,渾厚的聲音傳遍廣場。老朱親自點燃三炷香,對著太廟牌位躬身行禮,朱標緊隨其後。

祭文由禮部尚書李原名宣讀,無非是感念天地庇佑、祖宗恩德,順帶提及“水師擒獲深海巨鯨,乃大明盛世之兆”。

諸國使者跟著躬身行禮,心裡卻各有盤算。

金允文暗自琢磨:李成桂大王特意囑咐,此次觀瞻要多記多學,回去好仿照大明水師的法子操練朝鮮水師;鬆平忠政則滿腦子都是恐懼——聽說這“巨獸”是從海裡捕來的,而倭國四麵環海,若是大明水師不高興,會不會也把這等凶物引去倭國?

祭文宣讀完畢,老朱抬手道:“抬上來吧。”

話音剛落,百名名精壯士卒推著特製的木架,緩緩從太廟偏殿走出。

木架上,正是那具被精心清理過的巨鯨骸骨——經過工匠打磨,骨骼上的殘肉已被剔除乾淨,露出象牙般的白澤,脊椎骨如同一排連綿的骨柱,頜骨大張,仿佛要吞噬天地。

陽光灑在骸骨上,折射出冰冷的光澤,光是那丈高的骨架,就足以讓人心頭發顫。

“嘩——”

廣場上瞬間響起一片抽氣聲。

諸國使者更是驚得臉色煞白,不由自主地後退了半步。

金允文猛地瞪大了眼睛,手裡的笏板差點掉在地上。

他在朝鮮見過最大的動物是老虎,可跟這巨鯨骸骨比起來,老虎簡直像隻貓崽。

他下意識地抬頭看向那根最長的肋骨,竟比他整個人還要高,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天……天呐……”

鬆平忠政的反應更誇張,腿一軟差點跪倒在地,幸好被身後的隨從扶住。

他生長在海島,見過最大的魚不過丈許,哪曾想海裡竟有這般龐然大物?

那鋒利的牙齒、粗壯的脊椎,讓他瞬間想起祖輩傳說裡“吞噬船隻的海怪”,臉色慘白如紙,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來。

暹羅使者雙手合十,對著骸骨連連作揖,嘴裡念念有詞,像是在祈求神佛保佑。

他們國處熱帶,見過大象、巨蟒,卻從未想過海洋裡藏著如此駭人的生靈,隻覺得這簡直是神跡。

安南使者更是嚇得縮起了脖子。安南多山地,百姓鮮少出海,此刻見了這比戰船還大的骨架,腦子裡隻剩下一個念頭:大明連海裡的“山”都能捕獲,若是哪天不高興,要踏平安南豈不是易如反掌?

他偷偷瞥了眼老朱,見對方正看向自己,連忙低下頭,後背已被冷汗浸透。

老朱將諸國使者的反應儘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他對身旁的鴻臚寺卿道:“給他們說說,這是什麼。”

鴻臚寺卿上前一步,聲音洪亮:“諸位使者,此物乃深海巨鯨之骸骨,體長十八丈,重達五十噸,是我大明水師在東海捕獲!”

“水……水師捕獲的?”金允文失聲反問,臉上寫滿難以置信。

他原以為這是天然形成的奇石,或是神明降下的祥瑞,怎會是人力獵殺的?

鬆平忠政更是如遭雷擊,猛地抬頭看向鴻臚寺卿,仿佛沒聽清一般:“您說……是大明水師……殺了它?”

在他看來,這等神物豈是凡人能抗衡的?

可鴻臚寺卿的語氣斬釘截鐵,由不得他不信。

“正是!”朱標上前一步,聲音沉穩有力,“我大明水師將士駕船出海,與這巨鯨在海上激戰三日,損三船、傷數十人,終將其擒獲!此非天授,乃人力可為——這,就是我大明水師!”

這話像一塊巨石投入湖麵,在諸國使者心中掀起驚濤駭浪。

金允文瞬間明白了李成桂“事大原則”的深意,連深海巨鯨都能獵殺的水師,其戰力該有多恐怖?

朝鮮與大明隔海相望,唯有死心塌地依附,才能保得平安。他連忙躬身道:“大明水師神威,小邦望塵莫及!”

鬆平忠政的臉已經白如死灰,倭國淪為奴隸國時,他心裡還有幾分不甘,此刻卻隻剩下徹骨的恐懼——若是當初抵抗得再激烈些,這般可怕的水師會不會直接屠戮倭國諸島?

他“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額頭緊緊貼地:“天朝上國神威蓋世,小奴……小奴萬死不辭!”

暹羅使者也收起了先前的敷衍,鄭重行禮:“大明國力鼎盛,實乃天朝上國,小邦願歲歲朝貢,永結友好!”

安南使者更是嚇得渾身發抖,想起安南曾數次侵擾大明邊境,雖然被沐英、郭英兩位名將打得抱頭鼠竄,可還是覺得明軍沒什麼了不起的,直到此刻隻覺得脖頸發涼,連忙跟著跪倒:“小邦先前無知,多有冒犯,今後必謹守臣節,絕不敢再有二心!”

廣場上,諸國使者或跪或拜,再無半分輕視之意。

那具巨鯨骸骨靜靜矗立在那裡,比任何兵戈都更有威懾力——它用最直觀的方式告訴所有人,大明不僅能掌控陸地,更能馴服海洋,這等國力,足以讓四海臣服。

老朱望著眼前的景象,心中豪情萬丈。

他抬手示意眾人起身,聲音傳遍廣場:“諸位遠道而來,見此奇物也是緣分。朕今日便放話在此:凡對大明恭順者,我大明水師可護其海疆;若有不臣之心……”

他的目光掃過諸國使者,最終落在巨鯨骸骨上,語氣冰冷如鐵:“這巨鯨,便是前車之鑒!”

諸國使者齊齊躬身,聲音帶著顫音:“臣等不敢!”

祭祀結束後,使者們被恭送回驛館,可巨鯨骸骨帶來的震撼,卻在他們心中久久不散。

金允文立刻讓人快馬加鞭趕回朝鮮,將所見所聞稟報李成桂,力主加強對大明的朝貢;鬆平忠政則在驛館裡寫了封血淚交織的奏折,發誓要管好倭國諸島,絕不給大明水師添麻煩;暹羅和安南的使者也紛紛修書回國,力勸國王與大明交好。

太廟前,老朱看著漸漸散去的人群,對朱標道:“這頭鯨,比十萬兵甲還有用。”

太子標點頭笑道:“父皇所言極是。威懾遠人,未必非要刀兵相向,讓他們親眼見識我大明的力量,自會心生敬畏。”

老朱望著那具骸骨,又望向東方的大海,眼中閃爍著雄心:“這隻是開始。待水師再強些,便讓他們去更遠的海域看看,讓天下人都知道,大明的威嚴,能抵達每一片海洋!”

陽光灑在太廟的琉璃瓦上,折射出金色的光芒。

巨鯨骸骨在廣場上投下長長的影子,像一條橫臥的巨龍,無聲地宣告著一個事實:大明的海上時代,已然來臨。

而那些被震懾的外邦,不過是這場時代洪流中,最先感受到浪潮的人。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