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國家一級抬杠運動員,張大安最終還是讓過來跟他抬杠的家長們乖乖掏了五萬八,不掏另尋彆處,掌握核心技術。
原本沒打算弄文科班,主要是文科的總分提高非常麻煩,比理科麻煩多了,快速刷卷隻能解決一小部分問題,死記硬背也隻能解決一小部分問題,需要大量設計記憶關聯,才能在有效時間內快速答卷。
像曆史類、政治類的題目,很多題目的審題就很惡心,知識點全部背了下來,也總結了標準答案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可審題錯了,就是答非所問。
而且玩字眼的題目隨處可見,比如近代史中的“殖民地”“半殖民”“半殖民地半封建”“完全淪為了殖民地”等等,命題上是有一定“文字遊戲”在其中的,對大多數應試能力一般的文科生來說,非常不友好。
當然記憶關聯做好了,上手也簡單。
通常牛逼點的輔導老師,單對單的輔導,都會做場景設計,跟語文的古文賞析場景設計類似。
但時間成本很高,需要配合。
描述起來就是幼兒園小朋友們做遊戲的高階版,或者說就是簡易舞台劇。
以《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後》、《田忌賽馬》為例,就是讓學員分彆扮演不同的角色來理解文言文的現實意義,這種賞析效率不但高,而且是圖片記憶、影像記憶以及場景記憶,基本不存在過了三天就忘了的情況。
就像童年拿著鞭炮去炸屎,那個場景就是“童年”這個詞的具象。
但還是那句話,成本很高,應試訓練上需要三周一個周期來反複練,曆史政治的強化記憶也是類似操作,通常來說普通高中很少有這個條件。
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同時大多數的老師,首先這是一份工作,其次才是在這個工作上有所追求。
六百塊一個月……玩什麼命啊。
但凡教兩個班以上,玩場景設計就需要一個好身體好腦子,還得有個好人際關係,否則教學組給你好果子吃。
所以從提升應試技術上來說,理科比文科簡單省力得多,文科反而是比較麻煩,且性價比偏低的。
隻是,五萬八一年的學費……
要啥自行車?
反正沙洲市教育局也豁出去了,幫著張大安到處點兵點將,挖人都挖到了省會江寧市,搞得雞飛狗跳。
“邱局,蕭市長打來電話,說是省局有人去告狀了。”
“怕個卵,新東圩港中學那邊已經答應了,十一個班在繼續擴大五個班的基礎上,還能再給個‘二加二’的餘地。”
“哇,邱局,這樣就不得了了呀。不是等於說又增加了至少兩千多萬?”
“所以現在局裡能動的人都出去了啊,長江對麵三場招生會,老子讓人力資源局專門打印了超大的全身像。有一說一,張安這個後生,穿了西裝還是蠻有派頭的。”
所謂再給個“二加二”,就是還能再擴四個班,但不能全是文科或者理科,隻能一樣一半,而且最好是隻要兩個班。
過來通知情況的辦公室秘書,一張嘴就是至少兩千多萬,算的就是十一個班之後新增的“五加二”,也就是七個班。
其實這光景十六個班的生源,已經是涵蓋了全省十二個地級市的高考複讀生,另外還有幾個想不開的江淮省考生,不過這幾個考生家裡有路子,可以在“張安教育”接受應試訓練之後,再返回江淮省參加高考。
高考錄取不看全國排名,隻看省內成績排名,所以“張安教育”第一批高考複讀班的學員中,這幾個江淮省的學員,報考成績大概率就是最好的。
江口省內部的考生,隻是單純在內卷,考得比外省同排名的人好一億倍,那也是跟省內的人競爭。
而且這幾個江淮省的考生也不簡單,小學是在江寧讀的,今年在江淮省的高考分數,距離重本線也沒差多少,隻是不想出國,又想去個好大學,所以就選擇了複讀。
來“張安教育”,除了廣告打得好,也是因為家裡有長輩跟邱建民是老戰友;再有就是跟那些名校相比,來全國高考狀元這裡練一年的花費才五萬八千元,實在是太便宜了。
性價比極高!
須知道他們家裡要是托關係送進“xx附中”或者其它非富即貴的類似物,沒有二十萬下不來。
這些家長都是願意跟張大安抬一下杠的,本質上還是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養著自家孩子隨便浪個三年五載。
相較於自家孩子正兒八經衝上重本名牌大學,他們對張大安今年複讀選文科更加感興趣一些。
而張大安也是個會玩的,在校門口弄了個布告欄,上麵寫著“距離張安成為文科狀元還有300天”。
又牛又騷,許多家長紛紛選擇在沙洲市買了一套兩萬塊的房子用來陪讀,孩子想吃什麼了,做好了開車十公裡送過來。
油比菜貴,但菜裡麵充滿了媽媽的愛。
到八月二十八號那天,最後幾個班要不要擴,終於塵埃落定。
有個江淮省學員的家長,她是個神通廣大的貴婦人,幫沙洲市教育局牽線搭橋,在江寧挖不到的人,廬州能挖到!
並且一口氣聯係了廬州三十多個“教學能手”,還自己叫了大巴車,把人拉到了沙洲市麵試。
八月二十八號早上組織麵試,八月二十八號下午確定通過十八人,八月二十八號晚上,教育局和新東圩港中學但凡普通話說得好的,都拿起了電話,給最後等通知的考生家庭打去了招生合格的通知電話。
然後當天夜裡,沙洲市印刷廠連夜加了個班,二十九號早上四點鐘的太陽升起來的時候,派出去幾十輛車,讓駕駛員們將入學通知書送到學員家中。
八月三十號,掛牌剪彩典禮,市裡的頭麵人物,隻要是跟教育沾邊的,多少都過來拍了手合了影。
然後到了九月一號,新東圩港中學迎來了它的第一個學期,教育局民辦教育科科長兼新東圩港中學校長張正東同誌,親自站在嶄新的校門口,用最熱情的笑容,最熱烈的掌聲,歡迎全體三萬八和五萬八前來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