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的再推一把!用力!我要踩油門了!”
隨著前麵的駕駛室的口號聲,後麵的士兵同時發力,男人們喊著號子,把雷諾卡車推上了陣地的一處緩坡。
此時黑袍神父一改往日的形象,跳下卡車,把自己寬大的袖袍挽起,親手和士兵一起把一根高高的木製十字架樹立起來。
彈藥箱改成的聖台,幾塊木板釘成的告解室,甚至還有一個用於製作麵點的小聖餐台。
曾經的“移動小教堂”在拉了上百名傷員,上千箱物資後,終於迎來了它恢複原本功能的這一天。
“油漆桶,刷子,還有報紙拿給我。”黑袍神父伸出手接過一旁的粉刷工具,用嘴叼著刷子攀爬到雷諾卡車的頂部,抬手畫上了幾個特殊的符號。
本來士氣低沉的士兵這個時候開始期感興趣起來,四周的人都仰起頭用手指指點點。
並不是說這群糙漢有多麼虔誠,而是“教堂”的頂部用油漆歪歪扭扭的畫了一個鐘表形狀的倒計時:
【距離複活節,還有22天!】
士兵們最開始是疑惑,日期這種事大家都記得,可是貼出來一張倒計時是乾什麼的?!
但是看著黑袍神父大張旗鼓的樣子,很難讓人相信,屢創奇跡神父大人會做這種毫無意義的事。
“難道複活節是什麼關鍵的時間點嗎?!”這種聯想不隻在一個人的心裡產生。
“神父,複活節會有什麼好事情發生嗎?”有人大著膽子向前求證。
“聖者複活的節日,當然會有好事情發生。”黑袍神父微笑著點頭,模棱兩可的回答道。
雖然根本沒有正麵回答問題,但他這種有些曖昧的態度,極大的誤導了當事人,一下子就讓士兵有了很多其他方向的聯想。
“聽說了嗎?據說複活節我們可以調防回家。”有人在人群裡傳著十八手小道消息。
“我聽說的是複活節可以休戰三天,家屬可以來前線探親。”也有另一邊的人說。
“不對,我聽說是談判開始了,複活節的時候戰爭就能結束。”這樣異想天開的家夥也不是沒有。
不過是一天,士兵們中就誕生了五六個版本的流言,每種雖都各不相同,但卻有一點共性——每個傳言都表示:等到複活節大家就都不用打仗了。
現在到複活節差不多還有三周,每個士兵都開始期待了起來。
“你故意散播這種傳言,有什麼意義?”一旁的中校抱著肩膀看著拍打灰塵的黑袍神父,有些疑惑的問。
“歐根,你知道在華國有一句話叫【望梅止渴】麼?”眼前的神父看向自己此時的拍檔。
“什麼意思?”中校完全不理解。
“好吧,我換種說法。”黑袍神父推開一旁的門,在前麵引路。
兩個人一前一後來到了戰地臨時包紮所,看見黑袍神父進來,所有的醫護兵都起身向他行禮。
這個時候歐根中校才意識到,不知不覺間,對方在整個士兵中已經有很高的聲望了。
黑袍神父來到一個腿部受傷的士兵麵前,揭開對方的傷口,拿出十字架在傷者的腿上畫下了一個有顏色的圈。
士兵立刻變得的很興奮起來
“感謝您!神父!您救了我的命!您上劃下的【聖印】真的有效,我感覺好多了,可惜從昨天開始它就變的淡了。”
“是麼?我今天再給你畫得深一些。”黑袍神父又抬手把圓圈的痕跡加重了一些。
當兩人離開的時候,還能聽見士兵千恩萬謝的聲音。
“你真的給他畫下了聖印?”中校若有所思的問。
“隻是碘酒混上的消毒液罷了。”黑袍神父大氣的直接說破,隨後把十字架尾部的痕跡擦乾。
“人的信念是很奇妙的,隻要自己沒有放棄求生的希望,再艱難的事情都沒有到最壞的那一步。”
“我理解你的意思了。”歐根中校點了點頭。
“可是你讓他們等待到複活節,最後什麼都沒發生怎麼辦?”
“我們能攏起士兵的士氣到複活節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剩下的事還是交給上帝吧。”
黑袍神父隨後轉身準備離開,歐根中校看著對方沉默了數秒,最後還是跟了上去。
艾爾神父的移動教堂戳在陣地上後,士兵的士氣明顯有很大的提高,每個人路過的時候都會特意的去看一眼每天變化的倒計時。
而且人們發現,一旦和“教堂”沾上關係總會有好運到來。
“昨天神父給我做了一次告解,下午的時候,有炮彈在我身邊炸開,我一點傷都沒有。”一個士兵信誓旦旦的說。
“我也是,子彈從我耳朵一旁射過去,那時候我正回頭看山上的十字架。”
“我昨天幫教堂換了輪胎,回頭的時候原來的坑道已經塌了。”
接二連三的幸運在士兵中間發生,而且越傳越神,人們似乎把雷諾卡車當成了全軍的幸運物。
“真的和你沒關係?我問過,那幾個人都沒有說謊。”一旁的中校說,眼神裡也露出了懷疑的神色。
“當然,我是神父,又不是聖子,那隻是他們單純的運氣好罷了。”穿黑袍子的人一邊說一邊還在忙著手頭的活計——他正靠在那削土豆皮。
“這是乾嘛?”
“做些複活節蛋,這些土豆大小正合適。”黑袍神父一邊說話一邊轉動手裡的刀子,土豆皮從他的手邊掉下去,一根根的落在地上又重新堆積起來。
“歐根,我們都是普通人,現在這種情況下,你能把防線守到複活節前已經是一張90分的試卷了,之後再發生什麼最好聽聽上帝的意思。”
中校看了看對方點點頭,轉身離開,當腳跨出大門前他留下了一句話
“有的時候我真的看不清你,你到底是一個聖徒?還是一個大號的騙子?”
軍靴聲遠去,屋子裡重新變成了黑袍神父一個人,屋子裡隻有削土豆發出的哢滋哢滋的聲音。
啪啦啪啦!
書本翻動的聲音響起,黑袍神父眼前日記本上麵的文字開始變化,最終停在一個數字上——這個數字代表著第二集團軍野戰醫院的傷員人數。
拿起一顆削好的土豆,秦浩喃喃自語。
“又下降了,看來前線運力受阻,後方轉運傷員的速度反而在加快。”
“照這個速度,複活節的那天,應該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