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都市言情 > 統禦龍庭 > 第七十六章 新皇(4k,求月票)

第七十六章 新皇(4k,求月票)(1 / 1)

推荐阅读:

在霍北望被帶往京城去後的半年,薑守軒以六陽天罡氣與五行元煞,磨練體魄,熬練氣血,更是將真氣練成真罡,初成之際,便可外放三十丈不散,若是持兵刃,可輕鬆劈出百丈刀罡,當真是有橫掃睥睨天下之勢。

不過二十歲出頭的年紀,便成為了罡煞武夫的薑守軒,意氣風發,神采飛揚,再度恢複了少年時的心氣,沒了半年前被自己弟子打擊到的頹廢與沮喪。

這等年紀,再計較他的貧寒出身,能成為罡煞武夫,可稱天縱之才。更何況,他凝練的真罡與熬煉的氣血,遠非尋常罡煞武夫能比,那些用下乘之氣成就的武夫,他便是以一敵十都不成問題。

正因如此,在成就之後,薑守軒便迫不及待地向風時安請辭,隻想要前往京城舒展拳腳,助自家弟子一臂之力。

“師父,弟子先往京城去了。”

倘若有一絲可能,薑守軒也想將這位師父給帶上,但他曾僥幸瞥見這位師父的真身,因此也就打消了這等不切實際的念想。

倘若這位師父去了大雍的權力核心,不出事還好,一旦出事,他都沒有辦法想象最終怎樣收場。

所以,如今這樣就挺好的了,至少他也知道自己是有歸處的,行走在外也有掛念,就如他的弟子,寫了書信,也有寄送的地方。

“嗯,去吧!”

風時安也不在意,雖然料定這位弟子去了大雍之後,這人間王朝的權力核心又會熱鬨不少,不過卻與他沒什麼關聯,他並不想關心這等瑣碎事。

不過,風時安不關心瑣碎事,可這些雜事卻會找到他,

“什麼叫人太多了?縣衙不是頒布了墾荒令嗎?”

“可永興縣周邊的荒地數量也是有限的,但那些難民卻一直在往這裡來,不僅僅是北方難民,還有其它州府的流民,也混進來了。”

“怎麼都往這裡來?”

“因為都在傳,到了永興縣,就能吃飽飯,不會餓肚子。”

“你可有解決主意?”

風時安看著前來請示的樂理。

“殿下先前提過以工代賑,因此奴婢想要在山中修一座山莊,隻是這不僅會消耗大量人力,還會耗費頗多錢財,故而前來請示。”

“你自行決定即可!”

人間黃白之物,對於龍子而言,不過泥沙而已。

於山間勞師動眾,大興土木,這等奢靡鋪張之舉動,不僅僅是當地縣衙,即便是周邊,也是極為歡迎的。

本來這也沒什麼,可伴隨著一份來自京城的書信,以及隨書信而至的人馬,這於山中修建山莊,消耗人力的賑災舉措,就變了味道。

“開設武館,廣收北方流離的孤兒子弟,以軍武之法操練。”

風時安放下手中的書信,看向麵前有幾分拘謹的太子府衛率,徑直問道,

“這是誰提的主意?”

“這是靖安侯提出來的,他想要練一支能夠隨他征戰北原的騎軍,此騎軍精不貴多,且需作戰勇猛,悍不畏死。

故而靖安侯想從北方流離失所的孤寡中篩選。您這裡又恰好是收養北方孤兒數目最多的地方。”

早已得了吩咐的太子衛率,雖然語氣有幾分急促,卻還是快速而又準確地回答了問題。

“此事太子可知曉?”

“下官正是奉太子之命而來,負責挑選操練北方遺孤。”

“嗬,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風時安自然是相信,提出主意的徒孫,其目的是極其純粹的,就是想率軍向獸蠻複仇,光複北境。

但這位給錢給糧,還給武道功法,又配教習的太子,目的純不純粹,就不知道了,反正,風時安不覺得坐在太子之位的,會是一位赤誠熱心的好心人。

再退一步,從北方遺孤中挑選有天賦的少年,操練成軍,這樣的想法,當真是那位徒孫想出來的?而不是被引導?

不過,不論那位太子有何想法,風時安都無所謂,任憑他們施為就是了,反正又不需要他操心。

風時安是無所謂了,但永興縣的縣令,那當真是夜不能寐了。山間大興土木,城中又是大肆開設武館,招募孤兒,以軍武之法操練。

這是想乾什麼?

稍一詢問,又與太子府扯上關係,這等地方官當真是沒法當了,因此,不到一個月,永興縣令便升遷了,隨後調來,則是一位泥塑木偶的縣官。

這時候,風府山莊也是初具雛形了,在城中開設的武館,招收的學徒,也基本完成了初步篩選,找出了其中天資不錯的少年。

這些被挑選出來的北方遺孤,在詢問其自身意願後,隻要願意參與到對北方獸蠻的複仇中,便會被送進山莊中,接受更進一步的教導,他們可以得到來自京城輸送的武道資源,以及罡煞武夫的指導。

風時安就這麼看著,一支由北方少年遺孤組成的新軍,逐步成型,並且緩步擴張,最初從永興縣中篩選出來的人,隻有三百。

可太子府通過各種手段,從大雍各地送來具有天賦的少年,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山莊中受訓人數便上升至五百,又經過一年,最終固定在八百。

風時安一直都在旁觀,想看一看這支由他的徒孫提議建立的少年新軍,到底是會被用在對獸蠻的複仇戰爭中,還是會被用於權力鬥爭當中。

嘉明十二年冬,老皇帝駕崩,太子在一眾老臣的見證之下,繼任皇位,改元武德。新老交替,順暢自如。

京城之中似乎也沒有任何血腥風聲傳出,一切都是如此平和,自然而然,沒有任何意外發生。

可是永新縣城外,那近乎三年不歇的軍號以及訓練呼喊之聲,卻伴隨著新皇登基上位而停止了。

隨後,伴隨著一道調令,出自太子東宮的衛率全部回京,不過由他們訓練的八百少年,也隨之一同調往京城。

根據從京城來的書信,風時安得知,這八百少年,全部都獲得了新的身份,直接被編入到了皇宮禁軍中,作為天子六師中的一部分,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一步登天了。

不過真正一步登天的,還是遠在京城的霍北望以及薑守軒。

作為名副其實的皇親國戚,霍北望因為出眾的天資,得到了專供皇室的修行資源,天雷元罡以及天鵬煞,皆是一等一的罡煞之氣。

薑守軒作為師父,也是借由新皇登基之勢,從一階白身,直接成了禁軍中的五官中郎將,一步就跨越了不知多少武人一輩子都越不過去的天塹。

收到消息的風時安,坐在空曠寂寥的青龍山莊中,注意力卻是被書信之中,一道看似不起眼的訊息吸引,

“天鵬煞?大雍都城之下,難道還有一具天鵬屍不成?”

天地間的煞氣也並非都是自然生成,大量生靈在同一處地點隕落,也可因為地形緣故生出煞氣,不過這是最為低級的雜劣之氣。

可如妖尊之流,隕落之後,遺留的屍骸,與地脈相合,誕生出來的煞氣,對於人族武夫而言,也是第一等煞氣。

“倒也當說不準。”

人族的武道人仙,可是有不止一次擊殺妖尊的記錄,不然,那些武道蠻子也不會讓人如此忌憚了。

大雍的京都下埋著一具天鵬屍,還真不是什麼不合常理的事情,這是由武夫開辟出來的人族王朝,開國者說不定就是一位武道人仙,地底埋具妖尊遺骨,福澤子孫,不足為奇。

真正讓人心癢難耐的是,若是那位武道人仙當真強橫到能夠擊殺妖尊的地步,那麼,大雍都城之中恐怕還有不少好東西。

結合大雍的立朝時間,那位武尊的狀態,大概也不會太好,須知大雍已經立國三百年了。

那位武尊的年齡,至少也在三百歲往上,人族武尊不重修養,其壽不過五百,若是鬥戰殺伐過重,隻會更短,三百歲的年齡,那位武尊縱然還在,身體也走下坡路了,絕不在巔峰。

不過,哪怕推算是如此,但大雍周邊也不會哪位妖尊想試一試那位武尊到底是不是還活著,有沒有在巔峰。

以妖族的壽元,隻需要熬過五百年的武尊大限就好了,到那時候再試探也不遲,沒必要去冒生命危險,得不償失。

“大雍~”

風時安輕語了幾聲,作為雲夢龍族,他倒也不想看到武尊隕落,王朝崩塌的末年之景出現。

那等景象,可當真是慘絕人寰,如今蟄伏的大妖敢出山屠儘一城,妖王更是放肆,屠戮州府之地,吞吃百萬人族。

縱然有香火神靈,可是在這等亂世之下,也難以護持百姓生民,因此,當王朝崩塌之際,也是一國神靈的季世。

雖說這些嗜血妖族,最終一定都會被清算,但這其中所產生的傷亡,實在是太過觸目驚心了。

千裡無雞鳴,白骨露於野

一國數千萬之眾,在新朝建立之時,竟可以隻剩數百萬人口,幸存者十不足一。

人間王朝最理想的傳承,自然是在上一位武尊老去隕落之前,又有一位新的武尊誕生,如此,又可保五百年太平。

可現實往往比理想更殘酷,五百年的承平,人間王朝自然是不會缺少武尊資質的天才,但卻因為人心私欲,卻未必能夠在上一位武尊老去之前,誕生出新的武尊。

因此,能夠承平千年的王朝,即便是尋遍神州也不多見,反倒是妖魔亂世,百鬼夜行之景,頻頻上演。

武德二年,初掌皇權,把控了軍權的新皇,有些迫不及待地發起了北伐戰爭,意圖收複丟失了五年之久的北境三州之地,同時也有意借助光複國土之戰,彰顯新皇威嚴,可以更好地收攏權力,推行國策。

這不是大雍在北境陷落之後第一次發起北伐,在老皇帝在位時,就曾發動過幾次北伐戰爭,但都隻是數萬人的小規模反擊,效果並不理想。

加之當時的皇帝年老體衰,心氣不足,幾場戰爭失利之後,也就暫時熄了念頭,反倒是新皇上位,在年富力強的年紀,又看到自己繼承的王朝疆域缺失了如此一大塊。

因此,在自認為籌備足夠之後,武德帝便毫不猶豫地發動了北伐戰爭,這場複土之戰,若將後勤民夫算進去,竟有百萬之眾。

對於這場北伐戰爭,霍北望寄來的書信之中,對其褒貶不一,讚揚的自然是皇帝欲要驅逐獸蠻的銳意進取之心下,而抱怨的則是這位皇帝姑父,竟然禁止他參加這場戰爭,這讓他極為不滿。

他如今雖然才十六歲,卻已經是罡煞境武夫了,這樣的天賦資質,不僅是大雍開國以來的第一人,就是翻閱前朝史書,也找不到第二位。

如此優秀的天才,可他的皇帝姑父,卻是違背了先前的諾言,不讓他統兵上戰場,必須要他突破成為天相,才準他當將軍。

可即便是沒有天命之人參加這場北伐大戰,由武德帝發起的這場國戰進展也依舊是頗為順利。

不知道是獸蠻人在這五年的奢靡生活之中迷了心智,沒了戰心,還是太過於鬆懈,看輕了人族。

武德帝組織的北伐大軍,三路齊頭並進,北境三州各城光複的消息,便開始不斷傳回。

雖然收回的有不少是空城,即便是還有人煙的城市,其內殘餘民眾,也基本與行屍走肉無異。但這也極大的提振了士氣,凝聚了民心,更是提高了新皇的威望。

可這場看起來順風順水的戰爭,在北伐軍隊踏出被獸人攻破的北境邊關時,遭到了首次失利,初戰便有三萬人被屠,一整支先鋒軍,全軍覆沒。

這等消息自然是列為絕密,不會舉國宣揚,但大雍朝野之中,卻是為之震動,而遠在永興縣的風時安,卻是不怎麼奇怪。

五年時間,那群獸蠻人該搶的都已經搶完了,留下的都是些被糟蹋完了的空城破地,獸蠻自然不屑於留守,但退回老家,大雍軍隊再追過去,那群獸蠻人的戰鬥意誌自然就不一樣了。

再加上連戰連捷產生的輕慢之心,以及補給線拉長,不熟悉地形等不利因素,一場小敗,也算是情理之中。

當然,在風時安眼中,最重要的還是本應該被投入到這場複仇戰爭中的天命人被皇帝藏著捂著,不舍得放出來。

雖然也不是不能夠理解一位皇帝惜才愛才之心,但這柄複仇之劍,隻有染血,才能夠綻放出最為璀璨的光輝。

“殿下,匠師傳信,您當年吩咐打造的靈兵,將要完成了。”

當得到來自龍宮的消息時,風時安首次提筆,寫了一封送往大雍京城的書信。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