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看的是熱鬨,可細想下來,這對姐弟的涼薄藏都藏不住。宋婉柔隻顧著自己的排場,把家裡的變故拋到腦後;弟弟對親姐半分信任沒有,非要盯著利益才肯伸手。
所謂的親情,在姐弟二人這兒,倒像是筆隨時要算清的賬。
一個小時內,宋婉柔在“鉑悅之巔”的這場鬨劇就像長了翅膀,迅速在各大平台蔓延。
“聲信”新聞推送裡,“豪門千金餐館賴賬,靠弟弟轉賬解圍”的消息被標紅加粗,配著她刷卡失敗時那副驚慌失措的截圖,下方熱評區已經炸開了鍋:“昔日風光不再,豪門也有落魄時”“這就是打腫臉充胖子的下場” 。
“抖聲”上,相關短視頻一個接一個刷爆熱門。有人把她點菜時的囂張和結賬時的窘迫剪成對比視頻,配樂是《涼涼》,點讚量短短一小時就突破了百萬。還有人開啟直播,對著餐館大門現場“解說”,鏡頭時不時掃過進進出出的客人,繪聲繪色地描述當時場景:“家人們,就是這家店,宋婉柔今天就在這兒出了大洋相!”
“快聲”也不甘落後,搞笑博主們紛紛抓住這個熱點,製作各種鬼畜視頻。有的把宋婉柔的聲音剪輯進小品片段,台詞改成“我真不是吃霸王餐,我是真有錢,就是卡不聽話”,讓人忍俊不禁;有的把她結賬的畫麵和各種經典社死電影橋段拚接,毫無違和感。
“聲博”更是把這件事送上了熱搜榜首,話題宋婉柔社死全記錄閱讀量直線飆升,短短幾個小時就達到了驚人的5億。
網友們化身偵探,深挖她的過往黑料,從她之前炫富的動態,到和同學鬨矛盾的陳年舊事,通通被扒了出來。
評論區裡,嘲諷、調侃、謾罵交織,有人說“這就是現世報,平時太囂張,這下知道厲害了”,還有人發各種表情包,把她的臉到小醜、落湯雞上,用來形容她此刻的狼狽。
“天天頭條”也緊急發布專題報道,詳細還原事件全過程,還邀請財經專家分析宋家如今的經濟狀況,得出結論:宋家這次商業危機怕是很難翻身,宋婉柔的奢靡生活也將一去不複返。
在全民社死榜的搜索詞條裡,宋婉柔的名字迅速攀升至前列,僅次於那些因重大醜聞而身敗名裂的公眾人物。她的照片被做成各種惡搞表情包,在各個社交群裡瘋狂轉發。
走在大街上,隨便找個年輕人問問,都能說出個一二,她徹底淪為了大眾茶餘飯後的笑柄,曾經高高在上的豪門光環,此刻碎成了一地渣 。
眼看流量蒸蒸上漲,素有“天天頭條”之稱的“天天頭條”,立馬召開董事會增加一項緊急會議,意在捉住這波流量帶來的潑天富貴!
“天天頭條”董事會會議室裡,紅木長桌兩端坐滿了人,煙霧繚繞中,ceo敲了敲桌麵:“宋婉柔這波熱度,能不能榨出最後三億流量?都說說。”
市場部總監率先拍桌:“必須追!現在宋家黑料的搜索量每小時漲一千萬,咱們剛挖到她爺爺當年賄賂拆遷辦的錄音,放出去絕對炸場!”
法務總監推了推眼鏡:“風險太大。宋家雖然被查,但這些錄音未經證實,萬一被告誹謗……”
“怕什麼?”內容部主管冷笑一聲,調出後台數據,“網友要的不是真相,是‘豪門塌房’的爽感!咱們隻放‘疑似’‘網傳’,把鍋甩給‘熱心網友爆料’,殺人誅心,還不用擔責。”
副總慢悠悠開口:“我覺得可以加把火。聯係幾個營銷號,把宋婉柔當年霸淩同學的舊帖翻出來,再配上她現在囂張付賬的視頻,標題就叫‘從校園霸淩到天價賴賬,豪門千金的墮落史’——對比一出,人設徹底崩完。”
“會不會太狠?”有人小聲嘀咕。
ceo突然笑了,指尖點著宋婉柔社死視頻裡的狼狽鏡頭:“狠?咱們是媒體,不是慈善堂。用戶要看什麼,咱們就給什麼。她不是愛麵子嗎?那就把她的麵子撕下來,釘在熱搜上反複曬。等宋家徹底涼了,咱們的流量也夠吃半年了。”
表決時,由於沒有超過三分之二,方案被否決了。
會議室裡氣氛依舊熱烈,最終決定由ceo親自操盤製作計劃,力求將宋婉柔事件的熱度轉化為平台的流量盛宴。
半個小時後,經過一番頭腦風暴,一係列吸睛標題誕生:
1 第一天:《驚爆!豪門千金宋婉柔18萬賬單背後,家族商業帝國竟已搖搖欲墜?》:以“驚爆”二字吸引眼球,拋出家族商業帝國搖搖欲墜的重磅懸念,讓讀者好奇家族背後的秘密。
2 第二天:《宋婉柔社死名場麵持續發酵!“天天頭條”獨家深挖背後的豪門恩怨情仇》:強調“獨家深挖”,滿足讀者的探秘心理,將社死事件與豪門恩怨掛鉤,增加故事性。
3 第三天:《從雲端跌落穀底,宋婉柔一周內如何從豪門寵兒淪為全民笑柄?》:形象描繪宋婉柔境遇轉變,“一周內”突出時間緊迫性,“淪為全民笑柄”極具衝擊力 。
4 第四天:《宋婉柔的奢靡午餐成,豪門內部矛盾全麵爆發?“天天頭條”為你揭秘》:把午餐比作,“內部矛盾全麵爆發”設置懸念,引發讀者對豪門內部狀況的好奇。
5 第五天:《弟弟轉賬救場背後,宋婉柔姐弟關係竟如此複雜?“天天頭條”深度剖析》:聚焦姐弟關係,“竟如此複雜”引發好奇,“深度剖析”體現內容專業性。
6 第六天:《宋婉柔事件持續升溫,豪門未來走向何方?“天天頭條”帶你展望後續發展》:結合熱度,以“未來走向何方”提問,吸引讀者關注後續。
7 第七天:《一周回顧!宋婉柔豪門鬨劇全記錄,留給我們的思考究竟是什麼?》:進行一周回顧總結,“留給我們的思考”引發讀者共鳴,增加互動性。
“方案在熒幕上,各位自己看一下。”
片刻後,ceo指尖在方案上重重一點,眼底閃過一絲銳利:下麵我跟大家說明一下,每天早上九點準時推送,下午三點加更‘網友熱評精選’,把話題熱度焊死在熱搜前三。”
此刻,“天天頭條”董事會會議室裡,投影儀正對著那七天標題方案,ceo敲了敲桌子,接著問道:“這組標題,能不能讓咱們的日活再漲30?都說說。”
市場部總監先拍板:“第一天用‘驚爆’+‘商業帝國搖搖欲墜’,鉤子夠硬!現在網友就吃‘豪門塌房’這套,開篇就得把懸念拉滿,我讚成。”
“我反對。”法務總監推了推眼鏡,指著第二天的“獨家深挖豪門恩怨”,“‘獨家’二字容易引火燒身,萬一被扒出沒有實錘,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內容部主管立刻反駁:“‘獨家’不是說我們手握鐵證,是強調‘我們先挖到’!網友要的是‘第一時間吃瓜’的快感,誰真去查是不是獨家?再說‘豪門恩怨’這種詞,模糊又帶感,正好讓大家猜,這不就是誅心嗎?”
副總指著第三天的標題笑出聲:“‘從雲端跌落穀底’這句絕了!把宋婉柔前幾天還在炫富、今天就社死的對比寫進去,配上她前後的照片,衝擊力直接拉滿,我投讚成票。”
有人質疑第五天聚焦姐弟關係會不會偏離主線,ceo搖搖頭:“不偏。‘弟弟用未來丈母娘賬戶存錢’‘開視頻才轉賬’,這些細節最能戳中網友的‘三觀’——連親姐弟都這麼涼薄,這不比單純罵她奢靡更狠?殺人誅心,就得誅在這種人性弱點上。”
到了新一輪的表決時,除了法務總監對“獨家”二字仍有顧慮(最終被改成“深度追蹤”),其餘六條全票通過。最後ceo拍板:“就按這個來!每天準時推送,標題裡的‘竟’‘如何’‘究竟’這些詞,都加粗標紅,逼著網友點進來。”
突然,天天頭條ceo語重心長說道:“記住,我們要的不是報道新聞,是讓這場鬨劇變成網友茶餘飯後的‘道德批判大會’——她不是愛麵子嗎?咱們就把她的麵子碾成渣,再讓全網踩上一腳。”
散會時,方案上的七天標題已經被ceo用紅筆圈出重點,像七把精準的刀,刀刀都瞄準宋婉柔最在乎的“豪門體麵”。
會議室裡的人臉上都帶著心照不宣的笑,畢竟,流量的盛宴已經開席,誰會在乎宴席上的“祭品”疼不疼呢?
會議室裡,總監們的手機屏幕此起彼伏地亮起數據提示音——
市場部總監的後台顯示:宋婉柔深度追蹤 話題閱讀量5分鐘內從8000萬衝到12億,新增討論量破百萬;內容部主管刷新頁麵,剛推送的第一天標題文章,轉發量正以每秒300+的速度瘋漲,評論區裡“豪門塌房”“姐弟涼薄”的詞條被高頻刷屏;技術部經理盯著用戶活躍度曲線,紅色的折線像火箭般躥升,日活數據已經突破了上周的峰值。
“漲瘋了!”有人低呼一聲,舉著手機給旁邊人看,屏幕上“新增用戶注冊量環比暴漲40”的紅色數字刺眼又誘人。
幾位總監交換眼神,嘴角的笑意藏不住——剛才還在會議室裡爭論的風險與收益,此刻被後台滾動刷新的數據碾得粉碎,這波“殺人誅心”的布局,顯然已經精準踩中了流量的脈搏。
這時,ceo的秘書敲了敲門:“各位,ceo在頂樓餐廳備了位,說想和幾位聊聊後續內容的細節,其他被點到名的同事已經在上麵等了。”
被點到名的正是市場部總監、內容部主管和那位力挺方案的副總,三人會心一笑,起身時特意整理了下西裝——誰都清楚,這頓飯哪是聊工作,分明是對“自己人”的犒賞。
留在會議室裡的人默默收起手機,空氣裡彌漫著微妙的沉默。
法務總監推了推眼鏡,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第一次表決時用過的筆——方才他投了棄權票,此刻連手機推送的內部工作餐菜單,都像是在無聲提醒:有些立場,一旦選錯,就隻能在數據狂歡的邊緣,看著彆人分食流量的盛宴。
角落裡,兩個沒被叫去吃飯的小主管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了然——第一次表決時沒舉手的人,此刻連會議室的空調,似乎都比彆處冷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