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盛明大駙馬 > 第17章、一男分侍二君

第17章、一男分侍二君(1 / 1)

推荐阅读:

朱棣先停了下來,然後就問趙輝:“禮數學周全了嗎?”

趙輝渾身沒勁,蔫蔫地回答:“臣在用心習練,不敢有負聖望,遺笑天下。”

還能離咋的?現在消息隻怕已經傳遍天下了,天家顏麵啊。

那些“君臣有彆”的禮讓他學得日益憋屈,隻有回家後在房裡讀書寫字畫畫能排遣一二。

朱棣頓時瞪著他:“這話味道不對啊!”

“……陛下恕罪。臣原是武官,習禮習得有些精神不振了。”

趙輝打起精神,說了個表麵上過得去的理由。

“禮不可廢!”朱棣哼了一聲,“你有什麼好委屈的?朕都不能事事如意!”

陳瑄想著皇帝之前發的脾氣,心裡擔憂地看了趙輝一眼:禦前怎麼敢的?

“陛下恕罪。臣武官家出身,原本禮儀上不甚精熟。都是陛下如天之仁,不僅寬宥微臣粗鄙,臣之請允又都嘉許,臣沒有委屈。”趙輝不知道他今天發什麼無名火,“陛下訓諭,臣銘記於心,不敢或忘。”

“這幾句話倒像模像樣了,可見習禮還是用了心。”

朱棣聽他這麼說,臉色好了不少,但又接著教育了幾句:“看你能想到請陳瑄,既有如此見識,朕知道你覺得做駙馬受拘束了。但你若有心替朕分憂,將來又不是沒有用你之處。”

趙輝有點意外:“陛下,臣不是隻做大米蟲嗎?”

陳瑄愕然:這什麼話?

“自你開始,駙馬該如何為朝廷、君父分憂,自然看你的才乾和分寸。”朱棣嘴角微翹,“自個琢磨吧。”

趙輝怕他打窩,低著頭說道:“臣定會用心習禮,能不為陛下添憂就好。”

“有模有樣了。平江伯已代你納采問名了,聽說你禮數周全,給平江伯封了謝儀,不錯!”朱棣意味深長地看了看他,“大典之時太子送親,納征不可寒酸。黃儼,你去取銀一百、寶鈔一千貫、製錢十貫,妝花緞、暗花緞、香雲紗各五匹,賞予駙馬。”

“臣謝陛下恩賞,臣必定用心習禮,恪守本分。”

趙輝懂了,朱棣是個喜歡調教的家夥。

反正不讓人一開始就舒舒服服的,但順著他就好了。

趙輝想要提高家庭地位,兩個都不能得罪。

難啊!一男分侍二君!

“擬旨。”朱棣又說道,“平江伯總督海運,勞苦功高,加太子少保,賜大紅紵絲蟒龍衣一襲,賞銀八十、鈔千貫、駿馬一匹。”

陳瑄大喜過望,激動不已地磕頭謝恩。

太子少保雖然隻是三公三孤三師三少裡最低的一檔,而且有和太子掛鉤的意思,但正適合陳瑄獲得這額外的恩銜。

賜蟒龍衣則是文武之中最得信重的才有可能了。

他知道這其實是因為朱棣在抬高公主大婚的規格,畢竟太子親自送親,而他到時候要代表駙馬的父親訓戒駙馬。

最難得的是如果沒有這個機會,朱棣未必會細細問他海運的細節。

不出岔子還好,出了岔子都是罪過。

提前說了一些事,那就好多了。

離了宮之後,趙輝今天得以提前“放學”,陳瑄也借著商議後續諸禮的名義請他過府。

禦賜都是宮裡隨後送往兩家,但陳瑄到了家之後就讓兒子又去拿了二百兩銀子過來。

“伯爺,這又是乾嘛?”趙輝連連推辭,“陛下都賞賜過了!”

“多多益善,多多益善!”陳瑄感歎著,“給駙馬的賞賜雖比我多,那也是因為不好賞賜太過,不然那點銀子怎麼夠?太子殿下親自送親,陛下說彩禮不可寒酸,那就是說給我聽的!駙馬不要推辭了,若非沾你的光,我如何能得賜蟒龍衣?”

太子少保或許是真的酬他十年苦勞,蟒龍衣一定隻因為他。

“伯爺這樣說,那我就隻好愧領了。”趙輝十分忐忑,“怎麼竟是太子殿下親自送親?”

陳瑄想著自己那太子少保,猶豫了一下之後問道:“駙馬可知你這駙馬得來不易?”

趙輝思索了一下,感覺平江伯已經算是與他綁定了,於是就長歎道:“自然知道。這些天,京城裡有不少冷嘲熱諷,說我走了狗屎運,配不上公主。”

“庸人言語,駙馬不必放在心上。”陳瑄搖了搖頭,“彆的不說,就駙馬請我回京、陛下也準允此事,我就知道陛下選駙馬實在是識人極明!陛下不是說了嗎,將來還有用你之處。”

說罷壓低聲音:“駙馬今日見駕前,陛下還當著我的麵和太子殿下吵了一架。其中又提到,因駙馬之選,漢王殿下心中有氣。我這麼說,駙馬可懂?”

趙輝駭然:“伯爺!這樣的事你好說予我聽嗎?這不是漏泄……”

“嗐!”陳瑄擺了擺手,“我是代你入宮納采的,陛下不避我,也是提醒駙馬和我。我當麵,太子殿下也知道駙馬和我是陛下指著要扶持太子殿下的。要不然,何故加我太子少保?”

趙輝一臉學到了的若有所思。

“總之,駙馬還是要如往日般謹慎,萬勿被尋到錯處。”陳瑄提醒道,“到時駙馬自己不勝煩擾倒事小,若因此成了爭鬥矛頭,那可真是……”

他意味深長地點了一句:“譬如今日之周新!”

“周新是誰?”

雖然趙輝在補課,但他還沒補到牢記大明所有高級官員名字的程度。

“浙江按察使。”陳瑄跟他大略解釋了一下,隨後感歎道,“大約是真活不了了。”

這麼多年以來,陳瑄已經見過多少其實可能原本不用死的、甚至是明明白白冤死的人?

但這就是朝堂,這就是伴君如伴虎,這就是圍繞皇權大位的凶險之處。

趙輝也聽明白了。

從平江伯府回家的路上,果然都聽到有些老百姓在議論周青天獲罪的事。

現在趙輝有不一樣的角度,他猜測這仍是一些文臣在嘗試用輿論營救這個有“冷麵寒鐵”之稱的直臣。

但按陳瑄的看法,周新死定了。

因為朱棣不滿的是太子和文臣不留餘地地當朝為周新做無罪辯護,還要求反過來懲治紀綱。

在朱棣即將再次巡幸北京、太子即將再次監國的這個節骨眼,這種行為是什麼?

臘月的風中,趙輝走在路上越發感受著大明朝的冰冷。

他不知道周新為人為官究竟如何,但陳瑄說的符合他對權力與人性的淺薄認知。

就好比他這個駙馬,他自己想不想做,朱棣完全不在乎。

雖然表麵上他看似對趙輝很寬容,但那就像如來佛祖看齊天大聖一般:再鬨騰又翻不出五指山。

能保護趙輝的隻有他自己。

在駙馬身份已經確定之後,他保護自己的方式則隻有謹慎。

然後“侍奉”好他需要麵對的二君。

侍奉好了,就好像今天禦前對答“守禮”一樣,朱棣一高興就賞賜了那麼多。

侍奉好了,駙馬身份穩如泰山。不說鄭遠捷,薛祿、陳瑄這些人也要對他禮敬有加。

其中冷暖,自知而已。

趙輝暗自感慨了一陣,到了家門口就把這些先拋在腦後了。

尚公主而已,這點難處尚稱不上如履薄冰。

按說軟飯是這樣的,不寒磣。

但朱棣又說,從他之後的新駙馬該怎麼做,全看他。

這仍是試探,還是當真如此?

隻不過趙輝知道其他駙馬沒有像他那樣得守那麼多規矩的,比如納了宋掌櫃女兒的廣平侯。

那就是權力的效用嗎?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