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幽光流轉,映照著奉天殿內一片壓抑的寂靜。
長興侯耿炳文那扭曲的“求敗求死”之心,如同最刺骨的寒流,凍結了所有勳貴武將的熱血。
十三萬朝廷大軍,統帥未戰先怯,隻求速敗保家……這柄指向北平的“平燕”利劍,劍刃未寒,劍脊已裂!
冰冷的金屬音,繼續以無情的精準,勾勒出真定前線的森嚴壁壘:
【建文元年,八月十二。】
【長興侯耿炳文,統十三萬朝廷大軍(號百萬),抵達真定!】
【其深知燕王朱棣用兵詭譎,驍勇善戰。】
【遂未貿然直撲北平,而是——】
【分兵!】
【於真定主寨坐鎮中軍!】
【左翼:兵出河間!】
【右翼:兵屯鄚州!】
【前鋒:據守雄縣!】
【三路大軍,互為犄角,穩紮穩打!】
【如同一道巨大的鎖鏈,扼住燕軍南下咽喉!】
【深溝高壘,嚴陣以待!】
【擺明了一副……】
【“不求速勝,但求無過,倚仗兵力糧草優勢,步步為營,耗死燕軍”的架勢!】
畫麵浮現:
真定城外,連綿的營寨如同匍匐的巨獸,旌旗如林,刁鬥森嚴。
河間、鄚州、雄縣三地,同樣壁壘分明,與真定主寨遙相呼應。
老將耿炳文端坐中軍大帳,麵色凝重,手指在地圖上緩緩劃過,布置著防線。
那沉穩的姿態,嚴謹的部署,透著一股沙場宿將的厚重。
“好!!”
魏國公徐達忍不住擊節讚歎,虎目之中精光閃爍!他盯著天幕上那嚴密的布防態勢,聲音洪亮,帶著名將的激賞:
“穩!太穩了!!”
“真定居中,河間左護,鄚州右衛,雄縣前突!四地呼應,互為犄角!”
“進可協同出擊,退可固守待援!”
“深溝高壘,步步為營!”
“此乃堂堂正正之師,以勢壓人之策!”
“耿炳文……雖不以攻伐見長,然此等守禦布陣,滴水不漏!堪稱老成持重!可圈可點!”
他濃眉微鎖,目光投向天幕上那代表燕軍的小小紅點,語氣轉為凝重:
“燕王雖勇,然兵力懸殊,補給艱難……”
“麵對此等銅牆鐵壁,穩紮穩打……”
“真不知……他該如何破局?!”
連心高氣傲的藍玉,此刻看著天幕上那嚴整的布防,臉上慣常的鄙夷也收斂了幾分。他灌了一口酒,抹了抹嘴角,難得地沒有出言譏諷,隻是冷哼一聲:
“哼!耿老兒這烏龜殼……擺得倒是紮實!”
“對付蒙古韃子的騎兵衝鋒,這法子迂腐了點,未必管用……”
“可對付現在勢單力薄、急需速戰速決的朱棣……”
“嘿!”
“還真他娘的是最穩妥、最要命的辦法!”
“耗……都能把燕王耗死在這真定城下!”
藍玉的話雖然粗鄙,卻道出了殿內絕大多數勳貴武將的心聲。
耿炳文這套“鐵桶陣”,看似保守,實則毒辣!
它精準地掐住了燕軍兵力不足、糧草匱乏、無法持久的致命弱點!不求一戰定乾坤,隻求將朱棣牢牢鎖死在北平以北,慢慢絞殺!
在絕對的國力優勢麵前,任何奇謀詭計,似乎都顯得蒼白無力。
一股沉重的陰霾,再次籠罩在勳貴們心頭。
然而!
在這片對耿炳文部署的讚歎與對朱棣困境的憂慮聲中,一個身影卻在無聲地顫抖,如同秋風中的最後一片枯葉!
正是長興侯耿炳文本人!
天幕上那“可圈可點”、“老成持重”、“最穩妥要命”的評價,如同燒紅的烙鐵,狠狠燙在他的靈魂深處!
每一句讚譽,都像是一道催命符!彆人越是覺得他布局精妙,勝算在握,他心中的恐懼就越是如同野草般瘋長!
他死死低著頭,不敢去看禦階上朱元璋那雙深不可測的眼睛,隻覺得後脖頸一陣陣發涼,仿佛那無形的帝王屠刀,已然懸在了他的頭頂,隨時可能落下!
“完了……完了……”
“他們都覺得我能贏……”
“都覺得我這陣擺得好……”
“可……可越是這樣……”
“陛下……陛下就越不會放過我啊!!”
“我要是真贏了……把燕王殿下給打敗了,甚至……傷著了……”
“那我耿家滿門……”
“還有活路嗎?!!”
巨大的恐懼讓他渾身冰冷,牙齒不受控製地咯咯作響!
他恨不得衝上天幕,揪住那個未來的自己狠狠扇幾個耳光——蠢貨!
誰讓你擺得這麼穩?!誰讓你顯得這麼“會打仗”?!你這不是在打燕王,你這是在把自己、把全家往陛下的刀口上送啊!!
一股扭曲到極致的祈求,如同毒藤般纏繞上他絕望的心頭:
“燕王殿下!!”
“我的好殿下!!”
“您……您一定要有辦法!!”
“一定要……出奇兵!!!”
“或者……或者……”他絕望的目光投向天幕上那個端坐中軍、指揮若定的老邁身影,心中發出無聲的、近乎詛咒的咆哮:
“二十年後的我!耿炳文!!”
“你腦子給我進水啊!!”
“你突然發昏啊!!”
“犯個致命的錯誤!!”
“讓這場仗……”
“輸!!”
“輸得越慘越好!!!”
“輸得……讓所有人都覺得我耿炳文老邁昏聵,不堪大用!!”
“輸得……讓燕王殿下贏得漂漂亮亮!彰顯其天縱神武!!”
“隻有這樣……”
“隻有這樣……”
“我耿家……或許……才有一線生機啊!!!”
這荒謬絕倫、卻又無比現實的“求敗”之心,在耿炳文胸中瘋狂燃燒!
他寧願背負千古罵名,寧願被釘在敗軍之將的恥辱柱上,也絕不願成為“戰勝皇帝愛子”的功臣!那功勞,是要用全族性命來換的!
天幕幽光流轉,映照著真定城外那森嚴的壁壘,也映照著奉天殿內這無聲的絕望與扭曲的祈求。
耿炳文那低垂的頭顱,在煌煌燈火下微微顫抖,仿佛承載著千鈞重壓。
他布置的鎖鏈,鎖住了燕軍南下的通路,也鎖住了他自己求生的希望。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鎖鏈的中心——真定!
投向了那個被鎖鏈困住,卻注定要發出驚天一擊的燕王朱棣!
這看似固若金湯的“鐵桶陣”,究竟會成為燕軍的墳墓,還是……成就朱棣不世威名的第一塊踏腳石?
冰冷的金屬音,帶著一絲命運的戲謔,為這凝重的對峙落下了最後的注腳:
【八月十五,月圓之夜。】
【就在這看似密不透風的真定防線之外……】
【一支輕騎,如同暗夜幽靈,悄然……撲向了那看似最不可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