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天幕直播靖難,朱棣你彆跑! > 第105章 登基前後:耿家的下場

第105章 登基前後:耿家的下場(1 / 1)

推荐阅读:

奉天殿前廣場,氣氛壓抑。

九天之上的巨幅天幕,那熟悉的《走近科學》腔調再次響起,將洪武十三年的時空,拖入一段關於開國勳貴末路的懸案。

“各位觀眾,今天我們聚焦靖難之役中的一位名將——長興侯耿炳文。”

天幕上浮現出耿炳文身著戎裝、沉穩剛毅的畫像。

“有關他的死亡時間與死因,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明史中記載其死於永樂元年,另一種則載於其墓碑上,卒於洪武三十二年(建文元年),兩種死因撲朔迷離。”

解說音帶著探究的意味:

“說法一:戰死沙場。 建文元年,燕王起兵,耿炳文臨危受命率軍北伐。於真定與燕軍激戰,身中數箭,力竭墜馬,壯烈殉國!朝廷追諡,哀榮備至。”

畫麵配合著慘烈的古代戰場,一員老將浴血奮戰最終倒下的悲壯場景。

“說法二:政治清算。”

話鋒一轉,天幕影像變得陰鬱,出現新皇登基、詔書頒布的景象。

“此說認為,耿炳文實活至永樂元年!朱棣登基後,為鏟除建文舊臣勢力,尤其忌憚手握重兵、資曆深厚的老將。耿炳文雖真定兵敗被撤,但其在軍中影響力猶存,更關鍵是其子……(此處畫麵刻意模糊)成為新朝眼中釘。故被尋隙彈劾‘僭越不法’,憂懼難當,最終被逼自儘!耿家亦遭牽連。”

天幕下,被點名的當事人——洪武十三年的長興侯耿炳文,正站在勳貴隊列裡,神色異常平靜,甚至帶著點“事不關己”的淡漠。

此前,天幕中對他的記載是真定戰敗,被押回了南京,但是等到了朱棣打進應天,他就發現有點不對勁兒。

那就是吳高也是被撤職回了京,但是朱棣不僅將他複了爵位,還放回了遼東繼續當官兒,但自己卻沒有了影子。

此時,他才有了一絲不好的感覺,但覺得隻要自己家族沒事兒,那自己什麼時候死,似乎也並不重要。

他心裡盤算著:建文元年?洪武三十二年?嗯,比藍玉活得久多了。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武將歸宿,不丟人!總好過……

他眼角餘光瞥了一眼不遠處雖然站得筆直、但臉色依舊蒼白、眼底深處殘留著恐懼的藍玉。

永昌侯藍玉,天幕欽定洪武二十六年就要被剝皮實草,全家死絕!自己呢?

能活到建文元年哦,不是洪武三十二年,無論是戰死還是被逼死,比起藍玉那血淋淋的下場,已然是老天開眼了!

“能活到建文……戰死也好。” 耿炳文低聲自語,又啜了一口茶,仿佛天幕上討論的隻是彆人的故事。兵敗被撤?那也是未來的事了,眼下,能平安活到老,就是福分。

天幕的解說還在繼續,如同冰冷的毒蛇,緩緩纏繞上耿炳文剛剛放鬆的心神。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耿炳文諸子之結局。”

解說音陡然變得清晰而冷酷,刻意模糊的畫麵瞬間清晰——那是幾道蓋著猩紅璽印的詔書特寫!

“耿炳文有三子:耿璿、耿瓛、耿瑄。耿璿尚懿文太子朱標之女江都郡主(注:建文登基後應為長公主)!”

“江都”二字如同驚雷,在耿炳文耳邊炸響!他端著茶杯的手猛地一緊!

天幕影像殘酷地展開:

新皇登基大典的喜慶餘溫未散,一隊隊如狼似虎的錦衣衛便踹開了長興侯府的大門!

耿璿、耿瓛、耿瑄三兄弟被粗暴地拖出府邸,鐐銬加身,押入詔獄。

畫麵快速切換,最終定格在刑場!三顆年輕的人頭滾落,鮮血染紅了地麵。

旁白冰冷宣判:“永樂元年,耿璿兄弟被劾。除了耿炳文據明史記載畏罪自殺,未幾,坐罪論死或流放!長興侯爵位絕!”

“哢嚓!”

一聲輕微的脆響!耿炳文手中那堅硬的官窯青花茶盞,竟被他生生捏碎!

滾燙的茶水混著鋒利的瓷片碎渣,瞬間割破了他的手掌,鮮血混合著茶水,滴滴答答地落在他朱紅色的侯爵朝服和腳下的金磚上!

他整個人僵在原地,麵如金紙,嘴唇哆嗦著,卻發不出任何聲音。那點“戰死沙場”或“活到建文”的慶幸,被眼前血淋淋的畫麵徹底碾碎!

原來……原來自己那三個兒子,不是因為自己兵敗,也不是因為自己活得太久……而是因為老大耿璿,娶了懿文太子朱標的女兒!江都郡主!那是建文帝的親姐姐(或妹妹)!是朱棣的親侄女!

一股徹骨的寒意,從腳底板瞬間竄遍四肢百骸!

朱棣連親侄子的皇位都敢搶,連親侄子的生死都能拿來演戲,又豈會在乎幾個娶了“前朝餘孽”公主的勳貴之子?!

斬草除根!這是赤裸裸的、針對太子朱標一係勢力的清洗!

戰死真定?那恐怕隻是新皇粉飾太平、遮掩其清洗手段的說辭罷了!

他下意識地抬起頭,目光正好撞上不遠處永昌侯藍玉投來的視線。

藍玉那張慘白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隻有那雙眼睛,冰冷、嘲弄、帶著一種洞悉一切又飽含警告的意味,仿佛在無聲地說:“長興侯,看見沒?沾了太子爺血親的,甭管你是戰死沙場還是活到新朝,你的種兒,都逃不過!都得死!”

藍玉的眼神,如同最後一根冰錐,狠狠紮進耿炳文的心底!他明白了!全都明白了!

天幕的光芒無情地流轉,耿炳文卻感覺眼前陣陣發黑。

兒子們滾落的人頭、藍玉那洞穿人心的冰冷眼神、朱棣登基時漠然的側影……在他腦海中瘋狂交織、轟鳴!

不行!不能坐以待斃!耿家的香火,不能就這麼斷了!

一個荒誕卻無比強烈的念頭,如同野火般在他瀕臨崩潰的腦海中燃燒起來!他要立刻回府!立刻!

然而,他剛想邁步,目光掃過周圍——奉天殿廣場上,黑壓壓的勳貴百官如同木樁般矗立著,人人麵無人色,噤若寒蟬。

皇宮四角,比平日多了數倍、眼神銳利如鷹隼的陌生侍衛,手按刀柄,警惕地注視著廣場上的每一個人。宮門緊閉,戒備森嚴!

他被困在這裡了!和所有人一樣,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在天幕的注視下,如同囚徒!

彆說立刻衝回府邸,就是挪動幾步,恐怕都會引來無數道審視的目光!

一股巨大的無力感和絕望瞬間攫住了他!他捏著流血的手掌,指關節因為用力而發白,身體不受控製地微微顫抖。

他隻能像個木頭人一樣站在原地,眼睜睜看著天幕上那預示著他家族絕嗣的血腥未來!

內心的嘶吼卻在瘋狂翻騰:

“璿兒!我的兒!爹對不起你們!”

“回去!隻要老子能活著走出這皇宮!立刻!馬上!就給你定親!娃娃親!找!找那些剛懷上、肚子還沒顯懷的!不管對方是男是女!隻要肚子裡有動靜的,都算數!爹給你定!現在就定!把婚書簽死!送去官府備案!”

“女的就結親!男的就當收個乾兒!總之!爹要把耿家的根續上!續上!”

他布滿血絲的眼睛死死盯著地麵,仿佛要將那冰冷的金磚瞪穿,看到府中妻兒的身影。

滾燙的淚水混合著手掌傷口滲出的鮮血,無聲地滴落在華貴的朝服上,留下深色的印記。

在這煌煌天幕之下,森嚴宮禁之中,這位曾叱吒疆場的老將,隻能用最卑微、最瘋狂的內心呐喊,為他耿家的血脈,做最後的、絕望的掙紮。

九天之上的天幕,光芒流轉,正以那種慣常的、帶著點追憶往事的平淡腔調,講述著長興侯耿炳文在未來的結局。畫麵是肅穆的府邸靈堂,白幡飄動,旁白簡述著他如何從開國宿將走向末路。

與此同時,奉天殿內,朱元璋半眯著眼靠在龍椅上,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

他對天幕上耿炳文一家的死活,連眼皮都沒多抬一下。

在他看來,老四將朱允熥貶為廣澤王之外,還得將他的一切關係都給切斷了,如此才能保證朱允熥活下去,否則誰知道哪一天,被人利用呢?畢竟老四也是得國不正!

他的心思,全被天幕稍早前提及的那個新朝年號勾住了——永樂。

“永樂…永樂…”老朱嘴裡咂摸著這兩個字,鼻腔裡發出一聲意味不明的輕哼,帶著點嘲弄,又帶著點難以言說的複雜,“老四這小子,倒真該‘永樂’了。”

他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說給侍立一旁的太子朱標和幾位重臣聽,“要不是攤上那麼個傻侄子,削藩削得他走投無路,他這輩子最好的下場,也就是在北平那地界兒,當個富貴閒散的藩王,守著他那一畝三分地,了此殘生。”

他頓了頓,眼神掃過殿內魏國公徐達和曹國公李文忠沉靜的麵容,話鋒陡然轉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弄不好啊,就是下一個湘王朱柏!”

“湘王”二字從那冰冷旁白中吐出時,已足以讓殿內眾人聯想到不祥。

老朱這話,既是感慨朱棣的“幸運”,更是對削藩之禍的餘怒未消。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