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朱高煦的野心(1 / 1)

推荐阅读:

九天巨幕,素白未褪。仁孝皇後崩逝的哀樂餘音似乎仍在洪武十三年的時空中低回,新的波瀾已然在天幕上洶湧而起。

畫麵聚焦於一座奢華更勝親王府邸的漢王府。

身著親王常服、身形魁梧健碩的朱高煦,憑窗而立。他麵容英武,眉宇間卻凝聚著一股揮之不去的戾氣與灼熱的渴望。

旁白音帶著洞悉野心的冰冷:“徐皇後崩逝,儲位天平微妙傾斜。漢王朱高煦,這位以勇武善戰深得永樂帝喜愛的次子,心中蟄伏的野望如遇春風,驟然瘋長!他凝視著東宮方向,那個體態臃腫、行動遲緩的太子朱高熾——一個在他看來,隨時可能被那身三百斤贅肉壓垮的儲君——眼底燃起熊熊烈焰:‘父皇與太祖何其相似!太祖太子早逝,父皇的太子……又能撐到幾時?!’”

天幕適時切換,映出東宮內景。朱高熾在兩名內侍的攙扶下,艱難地從錦榻上起身,僅僅幾步路,便已額頭見汗,喘息連連。那龐大的身軀與顯而易見的虛弱,在朱高煦野心勃勃的對照下,顯得格外刺眼。

天幕畫麵一轉,已是莊嚴肅穆的永樂朝奉天殿(此時的奉天殿已經修複一新,看不出一絲痕跡)。

數名身著緋袍、神情肅穆的文官,正手持笏板,躬身向禦座上的朱棣陳詞,言辭懇切而堅決:“陛下!漢王殿下既已封王,當循祖製,速就藩國,以安社稷,以正名分!”

鏡頭推向禦階之下站立的朱高煦。他臉色鐵青,雙拳緊握,如同一頭被激怒的困獸。

當聽到文官口中吐出“就藩”二字,特彆是“雲南”這個地名時,他如同被踩了尾巴,猛地踏前一步,聲如洪鐘,帶著毫不掩飾的憤怒與輕蔑:“雲南?!那是煙瘴之地!是沐家經營了數十年的根基!讓我去?去給沐家當個擺設嗎?!不去!我死也不去!”

“逆子!你敢抗旨?!”龍椅上的朱棣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抗旨?!”朱高煦豁出去了,梗著脖子,竟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翻起了舊賬,聲音尖銳刺耳,字字誅心:“當年在長江渡口!是誰拍著我的肩膀說‘世子多疾,汝當勉力之’?!這話,難道被狗吃了不成?!如今倒要打發我去那蠻荒之地!父皇!您金口玉言,豈能出爾反爾?!”

“你……你放肆!!!”

朱棣的臉瞬間漲成豬肝色,巨大的羞怒和被當眾揭破隱秘承諾的狼狽,讓他徹底失去了理智!

他左右一掃,猛地抄起禦座旁一根用來支撐帷幕的、足有小兒臂粗的實心竹杖,咆哮著從禦階上衝了下來!

“混賬東西!朕今日非打死你這逆子不可!”

朝堂大亂!文官驚呼,勳貴側目。

隻見身著龍袍的永樂皇帝,高舉竹杖,追著同樣身手矯健的漢王朱高煦,在奉天殿內上演了一場“全武行”!

朱高煦繞著柱子躲避,朱棣氣喘籲籲,竹杖揮舞得呼呼生風,卻一時難以打實。父子對罵之聲,響徹殿堂。

“噗嗤——哈哈哈!”

“哎喲!老四這……這……”

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廣場上,死寂之後,猛然爆發出壓抑不住的哄堂大笑!尤其是藍玉、馮勝等驕兵悍將,笑得前仰後合,眼淚都飆出來了。

“我的老天爺!老子活這麼大歲數,頭回見皇帝老子抄家夥追著親王兒子滿大殿打的!”藍玉捂著肚子,指著天幕,笑得直抽抽。

“這要是在咱洪武朝……”馮勝抹著笑出的眼淚,話沒說完,但意思不言而喻——老朱爺子管教兒子,一個眼神就夠他們尿褲子了,哪用得著抄家夥追?這朱老四家的“父慈子孝”,可真是開了眼了!

鬨劇終有收場。天幕畫麵顯示,暴怒的朱棣最終在群臣勸解下(也或許是追不動了),氣喘籲籲地扔下竹杖。

朱高煦雖免了一頓胖揍,但雲南是絕不可能再去了。最終,一道新的旨意頒下:改封漢王朱高煦於山東青州!

旁白音帶著冷冽的洞察:“青州,乃剛剛被削奪爵位、廢為庶人的齊王朱榑舊封!削藩以騰籠,轉瞬便為親子換鳥!帝王心術,冷酷如斯。然漢王朱高煦,誌在儲位,豈甘遠離中樞?其雖受封青州,本人及其核心黨羽,卻以各種借口滯留南京。更於漢王府邸深處,私蓄精兵甲士三千餘眾!”

天幕下洪武勳貴們倒吸冷氣。私蓄甲兵三千!就在天子腳下!這朱高煦的膽子,比秦王李世民當年在長安時也不遑多讓了!一場新的骨肉相殘,似乎已在所難免。

天幕之上繼續解說:朱高煦的算盤打得響,論打仗,他自認甩開大哥朱高熾十條街!治國?那是弱項,但隻要天下再起烽煙,他就有機會重掌兵權,立下不世之功,到時候……儲位還不是囊中之物?

仿佛是命運聽到了他的“呼喚”,天幕畫麵驟然轉至北疆!烽火狼煙,蔽日而起!一行刺目的血字浮現:“永樂七年,淇國公丘福率軍北征韃靼本雅失裡!”

畫麵中,須發皆張、戰意昂揚的丘福,正對著麾下將領慷慨陳詞,手指北方莽原:“探馬報知,虜酋本雅失裡就在前方!此乃天賜良機!當年藍玉大將軍,便是以精騎突進,直搗捕魚兒海,擒獲北元偽帝,立下不世奇功!今日,便是我丘福效法前賢,建此殊勳之時!輕騎隨我,追!”

說罷,竟不顧副將勸阻,親率一千精銳騎兵,脫離主力大軍,如離弦之箭般衝向看似潰逃的韃靼隊伍!

“糊塗!!”洪武朝奉天殿外,一直冷眼旁觀的藍玉猛地一拍大腿,厲聲嗤笑,“我老藍捕魚兒海那一仗,是靠著對漠北地理了如指掌,是靠著數萬大軍步步為營擠壓其空間,最後才敢以精兵突襲!他丘福算什麼?帶著千把人就敢學老子千裡奔襲?連敵情都沒摸透!這是找死!畫虎不成反類犬!”

話音未落,天幕畫麵已印證了藍玉的斷言!丘福所率精騎一頭紮進了一處看似平緩、實則四麵環坡的絕地!

刹那間,伏兵四起,箭如飛蝗!韃靼騎兵如同黑色的潮水從四麵八方湧來,將這一千明軍精銳死死圍住!喊殺聲、慘叫聲、兵刃撞擊聲震天動地!

丘福身陷重圍,左衝右突,渾身浴血,最終被亂刀砍倒!同行的數位侯爺、將領,亦無一生還!畫麵最終定格在屍橫遍野的荒原,一麵殘破的“淇國公丘”帥旗,被韃靼騎兵肆意踐踏!

++

奉天殿內,徐達一直沉浸在女兒徐皇後早逝的悲痛中,老淚縱橫。此刻,天幕上丘福慘敗的血腥畫麵,以及藍玉那聲毫不留情的嗤笑,卻如同一盆冷水,讓他激靈靈打了個寒顫。

他抬起袖子,用力抹去臉上的淚痕,深深吸了一口氣。那因未來喪女而幾乎被擊垮的脊梁,重新挺直了幾分。

是啊,永樂五年……那是將近三十年後的事情了!那時候,自己這把老骨頭,恐怕早已化為塵土。為三十年後的哀傷而肝腸寸斷,豈不可笑?眼前的現實,是這煌煌大明的未來國運!

他看著天幕上潰敗的明軍,眉頭緊鎖,轉向身旁同樣麵色凝重的朱元璋,聲音低沉卻清晰:“陛下,老臣觀此一戰……四殿下(朱棣)固然是帥才,能征善戰。可他手下這些人……”

徐達搖了搖頭,帶著一代軍神對後輩將領的審視與一絲不易察覺的失望,“丘福,勇則勇矣,卻是有勇無謀,剛愎自用。朱能、張輔……或可稱良將,然皆非能獨當一麵、運籌帷幄之帥才侍衛!較之陛下麾下……”

他沒有說下去,但目光掃過殿內李文忠、藍玉等人,意思不言而喻。洪武朝猛將如雲,帥才輩出,而永樂朝,似乎隻有皇帝本人能撐起大局。

朱元璋深陷的眼窩裡寒光閃爍,緩緩頷首,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龍椅扶手,聲音帶著一絲沉重與預見:

“天德(徐達字)所言極是。老四能打,可他手底下,缺能替他鎮住一方、統禦全局的大帥!看這架勢……”

朱皇帝望向天幕上北方那片廣袤而危機四伏的疆域,語氣斬釘截鐵,“將來對付那些殺不儘的蒙古韃子,怕是要他這個皇帝,自己提著刀,一次又一次地親征塞外了!”

一股新的、對帝國未來邊防的深深憂慮,籠罩在兩位開國君臣的心頭。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