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天幕直播靖難,朱棣你彆跑! > 第137章 一征漠北:朱棣的誌向

第137章 一征漠北:朱棣的誌向(1 / 1)

推荐阅读:

畫麵是廣袤的草原,硝煙漸散,夕陽如血。破損的蒙古包在風中嗚咽,丟棄的兵器和倒伏的旗幟訴說著敗亡。

一隊隊明軍押解著垂頭喪氣的俘虜,驅趕著成群的牛羊馬匹,如同勝利的洪流,在金色的餘暉下浩蕩南歸。

玄色龍纛迎風招展,旗下金甲的永樂皇帝朱棣,雖麵帶風霜,但眼神銳利如初,嘴角噙著一絲酣暢淋漓後的傲然。

旁白音帶著激昂與讚歎:

“永樂八年,五月飲馬臚朐河,祭奠英靈,誓師雪恥!五月十三,尋得韃靼主力,於蒼茫草原之上,雷霆一擊!神機營火器轟鳴,三千營鐵騎如牆推進!韃靼可汗本雅失裡潰不成軍,倉皇遠遁!六月初九又擊敗阿魯台。此二役,焚其輜重,俘其部眾,繳獲牛羊駝馬無算!漠北為之震怖!自五月渡河,至六月奏凱,用時不過月餘,千裡奔襲,兩戰皆捷,快如疾風,準如鷹隼,狠如雷霆!大明北疆,得數年安靖矣!”

畫麵最終定格在凱旋大軍雄壯的背影,以及北京城頭如林般招展的日月旗。

奉天殿內,短暫的寂靜後,嗡鳴頓起。

“好!打得好!” 魏國公徐達率先撫掌,這位大明軍神眼中精光閃爍,帶著純粹的軍人對出色戰法的激賞,“千裡奔襲,尋敵主力,一擊斃命!快!準!狠!三字要訣,老四……燕王殿下此役,深得用兵精髓!”

曹國公李文忠也連連點頭:“確實漂亮!避實擊虛,以快打慢,火器與騎兵配合無間!此等戰果,足慰丘福將軍等陣亡將士在天之靈!”

宋國公馮勝捋著胡須,感慨道:“二月離京,五月渡河,六月凱旋,中間連戰連捷,這效率……嘖嘖,比咱們當年追著王保保跑的時候,可強多了啊!”

就連素來與朱棣有些不對付的永昌侯藍玉,此刻看著天幕上那輝煌的戰果和繳獲如山的牛羊,也忍不住酸溜溜地哼了一聲:“哼,運氣倒是不錯!不過……這仗打得,還算有點樣子。” 語氣雖硬,但那眼底深處一閃而過的佩服,卻瞞不過老狐狸們的眼睛。

龍椅之上,朱元璋板著臉,努力維持著嚴肅。但那微微上揚的嘴角,和下意識撚著胡須、輕輕敲擊扶手的動作,卻泄露了他心底翻湧的得意與欣慰。

自家孩子(雖然是老四)在外麵考了個頭名狀元,當爹的就算嘴上不說,那心裡頭的舒坦勁兒,是藏也藏不住的。

他清了清嗓子,故作淡然:“嗯,尚可。兵貴神速,知彼知己,永樂嗯,老四此番,未墮我大明軍威。”

那微微揚起的下巴,和強壓下去的笑意,讓階下的老臣們看得心中暗笑。

燕王府,二門內。

朱棣、燕王妃、小高熾,還有乳母抱著的繈褓中的朱高煦,一家四口原本隻是在此駐足,卻不料被天幕這突如其來的捷報砸了個正著。

當看到天幕上那潰敗的韃靼騎兵、堆積如山的戰利品、以及龍纛下自己那雖顯滄桑卻意氣風發的“未來”身影時,朱棣隻覺得一股滾燙的熱流猛地從腳底板直衝天靈蓋!

接連被“靖難”、“徐皇後早逝”、“父子相疑”等沉重未來壓得幾乎喘不過氣的陰霾,在這一刻,被這來自北疆的、實打實的煌煌武功,狠狠撕開了一道口子!

“好!好!打得好!!!” 朱棣猛地攥緊拳頭,狠狠一揮,壓抑不住地低吼出聲!他胸膛劇烈起伏,連日來的憋屈、不甘、恐懼,仿佛都隨著這一聲吼叫宣泄了出來。

他猛地轉身,看向身邊的妻子,眼中燃燒著久違的、屬於戰場統帥的熾熱光芒,聲音因激動而有些發顫:

“妙雲!你看見了嗎?!快!準!狠!兩戰定乾坤!看以後誰還敢嚼舌根,說本王靖難能贏,全他娘的靠李景隆那個草包放水!靠朱允炆那道狗屁‘勿傷吾叔’的聖旨!本王的本事,在漠北!在真刀真槍的戰場上!”

巨大的喜悅和揚眉吐氣的暢快,讓朱棣一時間豪情萬丈。他目光掃過乳母懷中那個正睜著烏溜溜大眼睛、好奇望著天空的幼子朱高煦,心中父愛與豪情交織,大笑著幾步上前,小心翼翼卻又無比珍愛地將那個小小的、軟乎乎的身體從乳母手中接了過來。

“哈哈哈!高煦!吾兒!” 朱棣將小兒子高高舉起,引得小家夥發出咯咯的笑聲,然後用長滿胡茬的下巴,對著那粉嫩的小臉蛋就是一頓猛親,紮得小家夥揮舞著小手哇哇叫。

“好小子!快快長大!長得壯壯的!等你再大些,父王親自教你騎馬射箭!帶你去漠北!去草原!像父王這次一樣,把那些不聽話的韃子,打得屁滾尿流!讓他們聽到咱爺倆的名字就發抖!”

朱棣的聲音洪亮,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對幼子的期許,仿佛那漠北的風沙與榮耀,已近在眼前。

親夠了小兒子,朱棣將他輕輕交還給乳母。那激蕩的情緒稍稍平複,一個更加通透、更加釋然的念頭,如同撥雲見日般,清晰地浮現在他心中。

他看向身邊溫婉含笑、眼中帶著欣慰淚光的王妃,又看了看懵懵懂懂、正努力理解父親興奮之情的長子高熾,最後目光落在天幕上那象征至高權力的紫禁城輪廓上,眼神變得異常平靜而豁達。

“皇位……” 朱棣輕輕搖頭,嘴角勾起一抹近乎灑脫的笑意,“爭它作甚?勞心勞力,還落得個骨肉相殘的下場。” 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膛,聲音低沉卻充滿力量:

“妙雲,我現在想明白了。隻要大哥(太子朱標)能好好的,長命百歲,穩穩當當地繼承大統。我朱棣,就安安分分做我的燕王!父皇不是一直想掃清漠北嗎?我就給他老人家當這個征北大將軍!把衛青、霍去病沒打完的仗,接著打下去!開疆拓土,青史留名!讓後世提起我朱棣,不說什麼永樂皇帝,就說——大明燕王,征北大將軍!這功績,未必就比那把椅子差!活得痛快,死得其所!”

他頓了頓,眼神掠過一絲複雜,隨即又被堅定取代:“若……若天命難測,大哥真有不測……哼,至少允炆那小子,是絕對沒戲了!有這天幕警示,父皇豈能再糊塗?這擔子,十有八九還得落到我肩上。可那又如何?沒了洪武二十六年的藍玉案,沒了靖難這場傷筋動骨的內耗,我大明該有多少精兵強將?該能打下多大的疆土?”

想到此,朱棣眼中竟迸發出比之前更加灼熱的光芒!那是對一個沒有內耗、國力鼎盛、全力向外開拓的煌煌盛世的無限憧憬!

燕王妃靜靜地聽著丈夫的肺腑之言,看著他眼中那久違的、純粹而熾熱的光芒——那是屬於一個將軍、一個開拓者的光芒,而非被權力扭曲的野心。

她心中的擔憂與陰霾,在這一刻,如同被溫暖的陽光徹底驅散。

她走上前,輕輕握住朱棣因激動而有些微涼的手,柔聲道:“好,王爺。無論未來如何,妾身和孩子們,都跟著您。您做燕王,我們守著北平;您做將軍,我們等著您凱旋;您若……真有天命,我們陪著您擔著。” 她的笑容溫婉而堅定,如同寒冰解凍後最清澈的泉水。

朱棣反手緊緊握住妻子的手,感受著那份熨帖的溫度。

他抬頭,隻見天幕的光芒漸漸柔和,金輝透過王府的門廊,暖暖地灑在一家四口的身上。

小高熾似乎感受到父母間流淌的暖意,也咧開嘴笑了,露出缺了顆門牙的憨態;乳母懷中的高煦,咿咿呀呀地揮舞著小手,仿佛在應和。

靖難的陰影,皇位的重壓,在這一刻,被北疆的捷報和家門內的暖意,衝得煙消雲散。

燕王府的二門處,一家四口沐浴在金色的餘暉裡,如同經曆風雨後,終於得見絢爛彩虹,心中一片光明澄澈。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