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十九年四月初八那個注定被曆史烙下焦痕的夜晚。 畫麵甫一展開,便是令人窒息的、純粹的黑暗。
唯有時而撕裂厚重天幕的慘白閃電,如同天神暴怒時揮舞的巨鞭,將一座嶄新、巍峨、凝聚著無數心血與野望的宮殿群——北京紫禁城——在瞬間照得慘白通透,又在下一瞬狠狠拋回更深的、吞噬一切的墨色深淵。
狂風在殿宇樓閣間尖嘯著穿行,卷起拳頭大小的雨點,狂暴地抽打在金黃色的琉璃瓦頂上,發出密集如戰鼓擂動般的“劈啪!劈啪!”巨響。整個天地,仿佛被塞進了一隻巨大的、瘋狂搖晃的墨水瓶中。
就在這混沌與狂暴的中心,那座象征著帝國至高權力巔峰的奉天殿,如同沉默的巨獸,高昂著它嶄新的頭顱。
它屋脊最高處,那對用以鎮火避災、姿態威猛、由上好琉璃燒製而成的鴟吻神獸,在電光中反射著冰冷而脆弱的光澤。它們是新都的守護者,亦是這天地間最突兀的引雷之針!
突然!
毫無征兆!
一道前所未有、粗壯如遠古巨龍軀乾的紫白色電蛇,自翻滾咆哮、仿佛要壓垮大地的墨黑雲渦中心,帶著毀滅一切的猙獰意誌,轟然撲下!其目標,精準得令人膽寒——正是奉天殿正脊中央,那隻昂首向天、吞脊鎮煞的鴟吻!
“轟哢——!!!”
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恐怖巨響猛然炸開!那不是尋常的雷鳴,而是天穹被硬生生撕裂、大地根基被撼動的末日之音!
伴隨著這道終極雷霆的降臨,一團巨大、妖異、熾烈到無法逼視的赤紅色火球,在鴟吻被擊中的位置轟然爆裂!如同地獄之門在人間洞開!
火!不是星星之火,而是源自九幽的焚天之焰!
金絲楠木!奉天殿的主體,那些需要數人合抱、采自西南深山、生長了數百甚至上千年的國之巨材!
它們木質緊密如鐵,紋理華美金貴,更因漫長的歲月積澱,木質深處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如同凝固琥珀般的天然樹脂油脂!
這些被曆代視為無上珍寶的棟梁之材,此刻,在這至陽至烈天雷之火的舔舐下,瞬間暴露出它們致命的另一麵——它們是世間最完美的燃料!
“嗤啦——!”
仿佛乾透的油氈遇到了火星,又像是沉睡的火龍被驚醒。一點妖異的火苗,首先在鴟吻基座與巨大楠木梁柱的接榫處爆燃!
那火苗初時細小,卻在富含油脂的楠木滋養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瘋狂膨脹、蔓延!
赤金色的火焰貪婪地吞噬著乾燥的木質纖維,發出“劈啪!劈啪!”的爆裂歡鳴,如同無數惡鬼在狂笑!
火舌沿著粗壯的梁柱蜿蜒攀爬,舔舐過繁複精美的鬥拱,點燃了彩繪絢爛的藻井,瞬間便燎原成一片洶湧的火海!
僅僅數息之間,象征著帝國中樞、落成僅三月的奉天殿,便化作了一支熊熊燃燒、照亮整個北京城的巨大火炬!
那衝天的烈焰是如此猛烈,竟將瓢潑而下的暴雨都映照成了漫天飛舞的血紅色珠子!
濃煙如同蘇醒的遠古魔龍,裹挾著金絲楠木燃燒時特有的、奇異而令人心悸的焦香,滾滾升騰,遮蔽了半邊天空!
災難並未止步!
天雷仿佛帶著刻骨的詛咒。肆虐於奉天殿的烈火,如同獲得了生命的瘟疫,借著狂風的推送,裹挾著燃燒的碎木與滾燙的瓦礫,如流星火雨般飛濺向毗鄰的華蓋殿、謹身殿!
“轟!轟!”
如同被點燃的火藥桶,另外兩座同樣以巨木為骨、象征皇權莊嚴的巍峨大殿,幾乎在同時爆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
更猛烈的火焰衝天而起!三座金碧輝煌、耗費無數國帑民力、剛剛落成的新宮核心,此刻在洪武十三年無數雙驚駭欲絕的目光注視下,化作三支連接天地的、焚毀一切的赤金火柱!將永樂十九年的雨夜,徹底點燃!
旁白音帶著一種近乎冷酷的平靜響起,每一個字都像冰錐砸在洪武君臣的心頭:
“永樂十九年四月初八,雷雨交作。新落成僅三月的北京紫禁城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遭天雷擊中,引燃金絲楠木巨構,焚毀殆儘。煌煌帝都,龍庭新築,帝國心臟,頃刻間……化作焦土餘燼!”
天幕上那焚天的烈焰尚未完全散去,刺鼻的焦糊味仿佛已透過時空傳來。畫麵陡然切換,從灼熱的廢墟,轉向了冰冷刺骨的政治風暴中心。
場景一:焦土前的素服帝王。
三大殿的廢墟依舊冒著縷縷青煙,如同巨大傷口蒸騰的血氣。斷壁殘垣間,焦黑的梁柱猙獰地指向鉛灰色的天空。
在這片象征著權力崩塌的狼藉之前,身著粗麻素服、未戴冕旒的永樂皇帝朱棣,如同一尊失了顏色的石像,孤峭地矗立著。
他須發淩亂,仿佛一夜之間被抽走了所有華彩,枯槁的麵容上刻滿了疲憊與一種被命運嘲弄的屈辱。
唯有那雙深陷的眼窩裡,依舊燃燒著不肯熄滅的、屬於帝王的銳利與暴怒,隻是此刻,這火焰被強行壓抑在灰燼之下,顯得格外駭人。
一名內侍太監,雙手捧著一卷明黃詔書,跪伏在地,身體因恐懼而微微顫抖。
朱棣的目光緩緩掃過詔書上墨跡淋漓的文字——“……三殿災,實朕不德,上乾天咎……夙夜兢惕,寢食弗寧……其罷不便於民及諸不急之務……中外臣僚,直言朕過,以圖修省……”
每一個字,都像燒紅的針,紮在他的帝王尊嚴之上。他伸出微微顫抖的手,接過詔書,沒有再看一眼,仿佛那是最肮臟的穢物。
他步履沉重地走到廢墟前臨時設下的香爐旁,親手將這份“罪己詔”投入爐火之中!火焰瞬間吞噬了明黃的絹帛,跳躍的火光映照著他鐵青的臉龐和緊抿的、幾乎咬出血痕的嘴唇。
旁白音冰冷陳述:“迫於洶洶輿情,疑為天譴示警,永樂皇帝下詔罪己,昭告天下,罷不急之務,求直言己過。此詔焚於廢墟,亦如帝心之煎熬。”
場景二:詔獄深處的血與火。
與廢墟前那場充滿表演與屈辱的“修省”儀式形成最殘酷反差的,是另一處人間地獄——錦衣衛北鎮撫司詔獄!
畫麵瞬間墮入無邊的黑暗與潮濕。隻有牆壁上搖曳的、昏黃如豆的火把,勉強照亮狹窄甬道和鐵欄後蜷縮的身影。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腐臭和絕望的氣息。
“啪!啪!啪!”
皮鞭撕裂空氣的脆響,伴隨著非人的慘嚎,從一個刑訊室中不斷傳出。鏡頭推入,令人頭皮發麻的景象呈現:
幾名身著被撕扯破爛的青色或綠色(低級言官品級)文官常服的官員,被剝去上衣,死死捆在冰冷的木架或刑凳上。
他們渾身皮開肉綻,鮮血淋漓,舊傷疊著新創。為首的,正是那些在遷都之初便屢次上書反對、言辭激烈,此次災變後更借“天意”直言“遷都逆天”、“營建勞民傷財”、“必有天罰”乃至隱隱影射“得位”問題的言官領袖!
錦衣衛,一身鮮紅的飛魚服在幽暗火光下如同浴血的惡鬼。他嘴角噙著殘忍的獰笑,好整以暇地欣賞著爪牙施刑。一名行刑校尉將一桶渾濁的、帶著鹽粒的冷水,狠狠潑在受刑者血肉模糊的傷口上!
“啊——!!!”慘叫聲陡然拔高,淒厲得幾乎刺破耳膜!
另一名校尉手持蘸了鹽水的粗糙皮鞭,在紀綱眼神示意下,用儘力氣狠狠抽下!皮肉翻卷,血沫飛濺!紀綱陰冷的聲音如同毒蛇吐信:“說!是誰指使你們妖言惑眾?誹謗君父?離間天家?!這雷火,是不是你們這些逆臣的怨念招來的?!”
旁邊刑架上,另一個氣息奄奄的官員,雙手被鐵刷子(一種帶倒刺的鐵刷)刮得白骨森森,發出微弱的呻吟:“……天……天意……非……非人言……”話音未落,又一聲鞭響淹沒了他的聲音。
旁白音如同來自九幽:“‘罪己’需鐵腕相伴!借‘妖言惑眾’、‘誹謗君父’、‘離間天家’之名,詔獄鎖鏈錚錚!北鎮撫司刑堂燈火徹夜不熄,鹽水鞭撻、鐵刷刮骨……昔日慷慨激昂的反對者,在酷刑下化作血肉模糊的殘軀。
一場借天災之名、針對異見者的血腥清洗,以最殘酷的方式迅速展開,試圖用詔獄的慘叫,壓過朝野的質疑!”
場景三:市井暗湧的流毒。
畫麵再次切換,從地獄般的詔獄轉向看似尋常的市井街頭。
茶樓酒肆人聲嘈雜,卻彌漫著一種詭異的、壓低了嗓門的興奮。
說書人驚堂木一拍,繪聲繪色:“列位看官!您道那雷火為何不劈彆處,偏偏劈了那新建的三大殿?嘿!此乃天心示警!新都雖好,卻壓了舊都龍氣,更兼……”
他左右看看,聲音壓得更低,用扇子半掩著嘴,“……更兼殺伐過重,戾氣衝天哪!”聽眾們或麵露驚恐,或交換著心照不宣的眼神,竊竊私語。
小巷深處,一個鬼鬼祟祟的小販,掀開蓋著破布的籮筐,露出裡麵一堆刻著粗糙雷電圖樣和“雷火焚偽殿”、“天罰”字樣的小木牌、符咒。
“避禍消災,靈驗得很呐!三錢銀子一個!”有人猶豫著摸出銅錢。流言如同無形的瘟疫,在街頭巷尾、在販夫走卒的耳語中瘋狂滋長蔓延,將天災與人事、遷都與“得位”,緊緊地、惡意地捆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