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鹹陽宮闕三萬裡 > 第87章 新與老的交鋒(二)

第87章 新與老的交鋒(二)(1 / 1)

推荐阅读:

方銘見扶蘇陷入沉思,便拍了拍他的肩膀,指向遠處正在田間勞作的農人。陽光灑在他們古銅色的脊背上,汗水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公子,你看那些農夫。"方銘的聲音變得格外平和,"他們不懂什麼《周禮》《尚書》,但他們知道什麼樣的犁好用,什麼樣的種子高產。"

扶蘇的目光追隨著農人的動作,看到他們熟練地操作著新式曲轅犁,泥土像波浪一樣在犁刀下翻滾。

"以後我教你的,你要聽;淳於越教你的,你也要聽。"方銘轉身正視扶蘇,眼神是從未有過的認真,"但最重要的是,你要學會自己去分辨對錯。記住,就連我說的也不一定全對。"

他彎腰從田埂邊拔起一株稻穗,遞給扶蘇:"就像這稻子,光聽人說它好不好沒用,得親手種過才知道。"

扶蘇接過稻穗,指尖摩挲著飽滿的穀粒。遠處傳來打穀的聲響,空氣中彌漫著新米的清香。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方銘一字一頓地說,"這句話你要牢記。無論是治國之道,還是民生之計,最終都要落實到百姓的飯碗裡,落實到田間地頭的收成上。"

正說著,一個滿臉皺紋的老農走過來,對方銘恭敬地行禮:"大人,新式水車果然好用,今年灌溉省力多了!"

方銘笑著點頭,轉頭對扶蘇說:"看到了嗎?這就是實踐給出的答案。"

扶蘇低頭看著手中的稻穗,又望向遠處忙碌的農人,眼中的困惑漸漸化為清明。他忽然深深一揖:"學生受教了。"

方銘推開書房的門,陽光透過窗欞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扶蘇下意識地整理了一下衣襟,在書案前挺直腰背跪坐下來,雙手規規矩矩地放在膝上,儼然一副宮中聽講的姿態。

"噗——"方銘一個沒忍住笑出聲來,見扶蘇露出困惑的表情,連忙擺手,"沒事沒事,公子這樣坐著挺好。"他心想,這些刻板的禮儀規矩還是慢慢改吧,畢竟才第一堂課。

方銘隨手拖過一個蒲團,盤腿坐下,還故意把衣襟扯鬆了些。他注意到扶蘇的視線在自己隨意的坐姿上停留了片刻,少年公子的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動了一下。

方銘清了清嗓子,豎起一根手指:"今天的第一課,叫做——學會思考。"

扶蘇聞言一怔,眼中閃過一絲詫異:"思考?"他忍不住問道,"少師,這這還需要專門教嗎?"

方銘嘴角揚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公子以為思考是什麼?是背誦經典時的理解?還是回答太傅提問時的應對?"他隨手拿起案幾上的茶壺,"比如這個茶壺,公子覺得它有什麼特彆之處?"

扶蘇仔細端詳了一會,謹慎地回答:"此壺形製古樸,釉色青灰,應是"

"停。"方銘打斷道,"我不是在考校你的鑒賞能力。"他突然把茶壺蓋拿來,"看,蓋子上有個小孔。"

扶蘇驚訝地瞪大眼睛——這個他用了無數次的茶壺,竟從未注意過這個細節。

"這就是問題所在。"方銘把茶壺放回原處,"你們從小被教導要'學而思之',但實際上,學的都是彆人思考的結果,而不是思考的方法。"

窗外的知了聲突然響亮起來,襯得書房內格外安靜。扶蘇不自覺地鬆開了原本交疊的雙手,眉頭微蹙:"那該如何學會思考?"

"問得好!"方銘眼睛一亮,"首先,要學會質疑。"他拿起一卷《論語》,"比如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覺得對嗎?"

扶蘇倒吸一口涼氣——這可是大不敬的問題。但看著方銘鼓勵的眼神,他猶豫著開口:"似乎似乎有些不妥"

"看,這就是思考的開始。"方銘笑著又拿出一卷竹簡,"其次,要學會聯係實際。比如讀《孟子》'五畝之宅'時,不妨算算五畝地到底能養活幾口人。"

扶蘇的坐姿已經完全放鬆下來,甚至不自覺地向前傾身:"那第三呢?"

"第三最重要——"方銘突然壓低聲音,"要敢於承認自己可能錯了。這才是最難的部分。"

"現在,讓我們用這個茶壺做個實驗,看看這個小孔到底有什麼用。記住,答案要你自己去找,我隻提供工具和方法。"

扶蘇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像夜空中突然被點亮的星辰。他下意識地直起腰板,又想起方銘隨意的坐姿,稍稍放鬆了些,臉上卻掩不住興奮的神色:"少師,那學生在思考時,可以請教其他人嗎?比如去問太傅,或者查閱典籍?"

方銘看著少年期待的表情,忍不住笑了。他拿起案幾上的茶壺,往兩個陶杯裡各倒了些水:"來,先喝口水。"等扶蘇接過杯子,他才慢悠悠地說:"可以問,但不是現在。"

"為什麼?"扶蘇捧著陶杯,不解地眨眨眼。窗外的陽光透過杯中的水,在他手心裡投下晃動的光斑。

"你看這水中的光。"方銘指著那些躍動的光點,"如果我現在就告訴你原理,你隻會記住一個答案。但如果你先自己觀察、琢磨"他故意拉長聲調,"說不定能發現更多有趣的東西。"

扶蘇低頭凝視著杯中水,不自覺地用手指輕輕攪動。水波蕩漾間,光斑碎成了無數金色的小點,在牆上跳起舞來。他突然抬頭:"所以少師是說,要我先自己研究?"

"沒錯!"方銘打了個響指,"思考就像挖井,自己挖出來的水最甜。等實在挖不動了,再找人幫忙不遲。"

說著,他從書架上取下一疊素絹和幾塊木炭:"給,把這些發現都記下來。三日後我們再來討論,看你能挖出多少'井水'來。"

扶蘇接過素絹,手指因興奮而微微發抖——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被鼓勵自己去探索,而不是直接背誦現成的答案。陽光照在他專注的側臉上,連睫毛都在發光。

"對了,"方銘突然想起什麼似的補充道,"記得把你的想法都寫下來,哪怕是錯的也沒關係。思考的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