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鹹陽宮闕三萬裡 > 136章 朝會定國策(二)

136章 朝會定國策(二)(1 / 1)

推荐阅读:

突然。方銘說道:"臣,還有本奏。"

而此時,四周的議論聲尚未平息,文武百官剛消化完"大秦學院"的驚世之策。

方銘深吸一口氣,從懷中取出幾張紙:"臣之前在鬼穀學習,在鬼穀藏書中,記載海外有三樣神物。"

”什麼神物?“

"陛下容稟。"方銘整肅衣冠,聲音清朗地穿透嘈雜的朝堂,"這三種神物各有神異。"

他先說:"第一件神物名為占城稻,生於百越以南。最妙的是從播種到收割,隻需六十日。南方溫熱之地,一年可收三季。"

少府令驚歎的問道:"三三季?!"

"正是。"方銘道。

方銘又繼續說道:"還有一物物名'土豆',極耐寒旱。畝產至少千斤!"

廷尉杜周突然冷笑:"方大人怕不是中了南蠻巫術?天下哪有"

沒等廷尉說話,方銘則是繼續說道:"還有一物,名叫紅薯,畝產三十石起步。"方銘的聲音擲地有聲,"耐旱抗蟲,沙地亦可種植。最難得的是生熟皆可食,藤蔓還能喂牲口。"

聽著方銘的話,朝堂轟然炸開。少府令撲上來抓住方銘衣袖:"方大人!此話當真?!若真能歲收三季"

"妖言惑眾!"淳於越的咆哮蓋過喧嘩,"《周禮》明載'五穀不登,國君撤膳',哪來什麼三熟稻?"

廷尉則是杜周突然大喝道:"方銘!你可知欺君之罪當誅九族?!"

殿中溫度驟降。嬴政的手指在龍案上輕輕一叩,所有聲音戛然而止。

"方銘。"帝王的聲音聽不出喜怒,"你親眼見過這三熟稻?"

"臣未曾。"方銘坦然迎上那道銳利的目光。

"陛下!"淳於越跪行出列,"此等無稽之談"

“陛下,臣”

“陛下”

方銘環視滿朝質疑的目光,嘴角反而浮起一絲從容的笑意。他緩步走到大殿中央。

"諸位大人不信,實屬常情。"他的聲音不疾不徐,"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淳於越冷哼一聲:"巧言令色!"

"那便請陛下聖裁。"方銘突然轉向龍座,深深一揖,"臣請組建船隊南下尋種。若空手而歸,甘願受罰。“

王翦突然拍案而起:"好!老夫願以項上人頭作保,若真能尋得此物"

"老將軍且慢。"李斯皺眉打斷,"南海凶險,百越蠻夷"

少府令突然插話:"造船、糧餉、賞賜,這筆開銷"

嬴政的手指在龍案上輕輕叩擊,節奏越來越慢。滿朝文武屏息以待,連淳於越都暫時閉上了嘴。

"方銘。"帝王終於開口,"你可知欺君之罪"

"臣願立軍令狀!"方銘突然跪下,從懷中取出一封早已寫好的奏疏,"若不得此三物,請斬臣首級懸於東門!"

殿中一片倒吸冷氣之聲。李斯急忙出列:"陛下,此事還需從長"

"不必。"嬴政突然起身,玄色冕服上的日月星辰紋無風自動。

"傳旨。"

帝王的聲音不大,卻震得殿梁上的灰塵簌簌落下。

"其一,命墨家與公輸家即日起合力建造跨海巨艦,賜名'蜃樓'。"玄色廣袖拂過案上竹簡,"所需工匠、物料,各郡縣需即刻調撥,違者以抗旨論處。"

方銘正要叩首領命,卻見嬴政忽然起身,"方銘。"帝王竟親自走下禦階,"朕予你'如朕親臨'金符一枚,凡造船事宜,可先斬後奏。"一枚雕刻著玄鳥紋的金牌落入方銘掌心,沉甸甸的帶著寒意。

李斯的紫袍微微晃動,丞相欲言又止。淳於越更是臉色慘白——這"便宜行事之權",自大秦開國以來還未曾賜予過臣子。

"陛下!"淳於越突然撲跪在地,"如此興師動眾,萬一"

"丞相。"嬴政直接打斷,"你親自督辦糧餉。若有官吏克扣船隊用度"帝王的聲音突然變得輕緩,卻讓滿朝文武汗毛倒豎,"就用他的腦袋補上差額。"

李斯深深俯首:"臣,領旨。"

"至於具體細則"嬴政轉身向殿後走去,"方銘、王翦、李斯,下朝後隨朕到章台宮詳議。“

治粟內史鄭國手中的算籌"啪嗒"掉在地上。這位素來精明的老臣張著嘴,目光呆滯地在方銘和李斯之間來回遊移——方才短短半個時辰裡,陛下竟把軍、政、財三權同時交托出去,這是大秦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事。

"有意思。"王翦突然打破沉默,老將軍撫著白須大笑,"方小子,你這一趟朝會,頂得上老夫打三年仗啊!"

笑聲中,淳於越的臉色由紅轉白。老儒生死死攥著腰間玉玨,指節泛青。他忽然發現一個可怕的事實:這個看似溫潤的年輕大臣,自入朝以來沒上幾次朝,可每次現身,都帶來驚天的變化。

"退朝——"

趙高的唱喝聲在麒麟殿內回蕩,卻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激不起半點漣漪。滿朝文武如同泥塑木雕般僵立原地,連最講究禮製的淳於越都忘了該行告退禮。

嬴政玄色冕服的下擺掃過玉階,十二旒玉串在額前輕晃。帝王的目光緩緩掃過呆若木雞的群臣,嘴角幾不可察地揚起一絲弧度。

"怎麼?"低沉的聲音在大殿穹頂下震蕩,"諸位愛卿還有本奏?"

這一聲終於驚醒了眾人。李斯第一個伏地叩首,紫袍玉帶在青磚上鋪展如雲:"臣等恭送陛下!"

嘩啦啦一陣衣袂聲響,文武百官如夢初醒般跪倒一片。王翦的鎧甲砸在地上發出悶響,老將軍趁機拽了拽身旁呆愣的少府令衣角。

隨著嬴政的離去,文武百官也站起了身子。

"諸公"方銘拱手環禮,金符隨著動作輕輕晃動,"下官還要去章台宮議事,先行告退。"

他轉身時,紫袍玉帶的九卿高官們竟不自覺地讓出一條路。

"諸君發現沒有?"待方銘走遠,典客卿突然壓低聲音,"這位方大人,要麼三月不見人影,要麼一出現就"

"就動搖國本!"淳於越終於爆發,花白胡須劇烈顫抖,"什麼三熟稻,什麼千斤薯,分明是"

"淳於博士慎言。"李斯不知何時已站在他身後,"陛下金口已開,這就是新的國本。"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