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的慶元春
蘇小喬踩著繡鞋在屋裡轉磨,手裡的瓜子嗑了一把又一把。那閻王要債似的臉一直懸在腦瓜頂,急得她後脖頸都發涼。兩日裡,她把整個樓裡的人都求了個遍,就是沒人答她茬,末了就剩春荼了。可想到上回倆人撕破臉……磨蹭了好一會,眼瞅著天快擦黑,硬著頭皮,一跺腳還是掀了對門的簾子。
“春荼,再幫我回成不?”蘇小喬挨著炕沿邊,臊眉耷眼地用腳尖扣著牆根。
春荼目光複雜地瞥了她一眼,遲疑片刻終是歎了口氣,認命般道:“你且說吧。”
蘇小喬眼中閃過亮色,“去紙鋪替我尋個畫匠來。”
“就這點事?”
蘇小喬苦笑道:“你瞧我,這兩條腿似被上了鐐銬一般。”指了指窗外的馮虎,“便是往門樓外走遠兩步,都要挨鞭抽的。”
春荼知道她是背著債在這兒接客的。追問道:“那你尋畫師做什麼?”
“那瘟喪前陣子拿我描了幾畫,被我拿去兌錢了。他現在反水要討回去,我上哪兒找?隻能描幾張贗的唄!”
“敢情你上回說要死要活的,就這?”春荼長舒一口氣,“我還以為你又想讓我替你那個……”
“哪個?”蘇小喬一愣,臉瞬間紅透,“不是啦!”
春荼借著彆碎發的動作瞥了眼窗外,壓低聲音:“總這樣也不是辦法。萬一讓鳳姨知道,咱倆都活不成的。要麼讓他贖你,把你丟這兒替他守身,算哪門子事嘛?”
蘇小喬也知道春荼的話有理。每次有拉鋪的,她就把客人灌醉,花錢請春荼頂替。這麼做並非為誰守身——在這醃臢地界長大的,什麼沒看淡?隻是十二歲那年給她留下了巨大的陰影……若不是遇到那好心大夫,恐怕早被鳳嬌活埋了。
春荼見她不應聲,杵杵她:“老穆說,明年三月來接我。到時我走了,你怎麼辦?”
蘇小喬耳根子燒得慌,胡亂點頭:“曉得啦曉得啦!”說罷反手閂了門,在身上摸索了好一會,摳出十個大子兒,“勞你跑一趟,水錢都在裡頭了。”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春荼領回五六十歲的老漢。老漢身著一身粗布黑衣,手裡提著個洗得發白的麻袋,看上去就頗為寒磣。
“哎喲喂!”鳳嬌捏著鼻子啐道,“哪兒蹦出個要飯的?”
老漢第一次逛窯子,緊張得頭皮發麻,都沒聽清鳳嬌說什麼,便急搶話頭:“我…我是來…是來喝茶圍的。”
鳳嬌聞言大笑,“喝茶圍?笑死老娘了,春荼你打哪兒弄來這玩意?”
文人傲骨,哪堪這般受辱?!老漢想著這錢不掙也罷,正要和春荼告辭。
裡屋的蘇小喬聞聲竄出。那抹豔紅讓老漢瞬間看呆了眼——夫人小姐畫過不少,喘氣的仙兒,頭回見。
春荼使個眼色。蘇小喬立馬明白。生硬地扭動著水紅旗袍,聲音嬌得能滴水:“爺,要進來打個茶圍麼?”
老漢隻覺心口“撲通”亂跳。
鳳嬌猛地轉頭,瞪著蘇小喬。見天兒和那些個財神爺甩臉子!對個老乞兒倒使上熱乎勁了?她忍不住怒罵:“你他媽腦門進水啦?”
然而無人理會她。蘇小喬走上前,拉住老漢的手,“爺,進來啊。”
老漢跟中邪似的,直愣愣地跟著她走。
鳳嬌立馬從櫃台後顛了出來,“啪”的一聲打掉兩人相握的手,甩著帕子橫在老漢跟前,指甲差點戳人眼珠子裡:“往哪兒鑽呢,你這老棺材瓤子,這可是咱的頭牌,想找姑娘,先亮亮您老人家的錢袋子。”
老漢哆嗦著摸出春荼塞的仨大子兒:“這,給!”
“這點子碎銀就想聽響?”鳳嬌劈手將蘇小嬌往身後拽了個踉蹌。
“這姐兒說打茶圍不點大菜……”老漢扭頭找春荼,卻見那丫頭正往門口挪。鳳嬌嗤笑著揪住他補丁摞補丁的褂子,指著門框旁的春荼說:“那蹄子,倆大子兒都行。”
誰承想老漢真把褲腰帶裡縫的救命錢都抖落了出來,十七八個銅鈿攤在掌心上。
鳳嬌用指甲蓋就著老漢掌心劃拉著數目,突然換了副笑臉:“到底是老大哥會疼人,東廂房給您空出一會兒。可甭耽誤姑娘接晚局!”
老漢點頭哈腰,急忙跟上蘇小喬的步伐。
進了內室,鋪放好紙筆後,蘇小喬一手搭在圈椅上,一手撩在旗袍開叉位置,擺了個和瑞蚨祥月份牌一模一樣的動作。
老漢的目光一觸及她,三魂瞬間被勾走了七魄,心裡奢想著,這女子若能為自己所有,那麼這世間上的萬般苦難,興許都會變得有些甜吧。他執筆遲遲不敢落在紙張上,生怕一不留神就毀了眼前的美好畫麵。
“您老倒是動筆啊!”蘇小喬扭了扭發麻的手腕,“跟這兒描魂呢?”
老漢看著依舊空白一片的紙張,麵露羞愧之色,心中暗自責怪自己——這該死的在想些什麼?這般年紀,若不是獨身一人,怕是孩兒也有這麼大了,康子良啊,康子良,你枉讀聖賢書。
他輕皺眉頭,說道:“姑娘,且再等一會,正在畫。”說罷,他揮毫潑墨,強令自己屏蔽雜念。
可人心若生出魔障,又豈是一句阿彌陀佛就能消除的?!
他低頭作畫間,狀似不經意道:“姑娘,鄙人姓康,字:子良。若蒙不棄,可喚在下子良。”
蘇小喬隻覺這人太過絮叨,嘴上廢話沒個停,她手都快擺得抽筋了,心裡直叫苦:這要耗到何時才是個頭?!
過了片刻,康子良又道:“在下在光緒三十年間已過會試,當時隻差殿前一考,本是成竹於胸,奈何世道不與我,如今才落得潦困至此……”
蘇小喬本就不是個有耐性的主兒,最煩聽人說書似的嘮嗑,攔住他話頭:“是龍就上天撲騰,是蛇就蜷地盤道,如今皇上都叫人轟出紫禁城了,您老就彆再琢磨那些個老黃曆了,人總得往前瞅不是?”
康子良被她直白的話噎得臉紅脖子粗,訕訕點頭:牡丹姑娘這話在理。”
待第一幅畫完成的時候,蘇小喬累得癱倒在地上,一會揉揉發酸的手腕,一會捶捶僵麻了的腿肚子。
康子良瞅著自己的畫稿,一時詩興上頭,搖頭晃腦念道:“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這話音跟個炸雷似的劈下來,震得蘇小喬心肝都顫了,蹭地蹦起來揪住他前襟,抄起桌上的毛筆就戳他喉結,嗓門都喊劈了叉:“誰他媽讓你在我畫上題詩了?!”
康子良見她眼裡冒著殺氣,嚇得直打擺,哆嗦著辯解:“子良…子良就是一時嘴碎念叨兩句,並未在姑娘的畫中題詩。”
蘇小喬搶過畫紙對著天窗照了三遭,才算把心揣回肚子裡。
隨後把畫小心收好。又從箱籠裡翻出套紫色琵琶襟裙褂,丟給康子良一方帕子:“蒙嚴實,我要換衣裳。”
康子良疊了疊帕子蒙上眼,等她轉了身,終是沒忍住偷偷掀了帕子角——隻見那裸背白璧微瑕,雖說鞭痕淡得快看不見了,可那印子瞧著就讓人浮想聯翩,心裡發躁,差點就沒按住想撲上去的邪火。
等蘇小喬換好衣裳,康子良趕緊把手帕挪回原處。剛才那身紅旗袍襯得她像朵帶刺的玫瑰,這會兒換了身寬袖紫裙,眼下倒添了幾分爽利。見她又出去端了碟花生米、桂花糕,又提溜一壺酒進來。
蘇小喬示意康子良開始,便半躺在炕上,一手撐頭,一手拿酒壺,昂頭淺淺含著酒壺嘴,雙目半閉未合。
他鋪畫卷時,推開了麵前的花生米。
蘇小喬立馬皺眉坐起,重新擺放好位置——如若那丟失的畫還在,不免會讓人驚歎,所有擺設竟和畫中竟分毫不差,像拿尺子丈量過似的。
畫作到一半的時候,門外夥計來喊話了,蘇小喬隻好送走康子良,讓他明日差不多這個時候再來一趟。
見康子良遲遲不肯離去,最後馮虎凶神惡煞的走了進來,他才拎起那褪色的麻袋,一步三回頭——此刻的他哪還有半分文人的傲骨?往常他最瞧不上這黏糊勁,今個倒好,自己當了回癡漢。
倘若此刻有人問他,情為何物?
他會答:情,是初見時心底無端泛起的漣漪——自此終歲,神魂所係,再難容納其他。
若再問,便是:但願跨出這門檻,抬眼便是次日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