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多少錢都不要緊,你幫我去聘請相關專業的人才。
再從我們這幫員工裡挑選出300個精英。
按照這些教材舉辦一個三個月的軍訓。這三個月都按雙倍工資,但是最後考試不合格的話將會被解聘。
這件事情三天之內就要開始,今天下午就請木工打造那些訓練器材。
那些各縣的籌備小組明天就可以出發了,每個縣暫時招聘1500名安保,其中100名要保證在中學文化以上。
年齡18~30歲,月薪就按15元到25元,而且要注明一日三餐,吃白麵饅頭每隔三天頓肉。”
向北之所以給這麼高的錢,第一當然是因為她不缺錢,第二個最重要的是。向北要打造的軍隊是精英中的精英。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國人體質都普遍不好,工資你再不給高點兒,怎麼做到優中選優?
向北接著說,“安保和當兵一樣都有生命危險,都有可能上戰場。
最重要的你知道嗎?”向北笑著問。
“老板,我知道最後就是套路嘛!就像我當初經曆的一樣。”
“但是老板咱們給的薪資是不是太高了?即使當兵上戰場也不會超過10塊錢。
而且咱這兒還頓頓有白麵饅頭,偶爾還有肉吃。
就算是不給錢的話,估計門檻也被人家踩破了。”
向北搖搖頭說,“老陳,你忘記了嗎?我要的是精英中的精英。
給那些招聘的人說,我要的安保最低的底線也是負重5k奔跑。
將來如果有一個人不合格,就扣他們一個月的工資。”
老陳想了想又說,“老板,咱們一個公司就有1500人。咱們的槍支怎麼分配啊?”
“這樣你一個公司先分配100支槍,輪批做射擊訓練,
每人每天可以練習10發子彈,上午5發,下午5發。記住跟那幫安保說。
他們的最終工資和訓練成績相掛鉤的。想拿15塊大洋還是25塊大洋?自己看著辦。
告訴他們我們隻要200人,最後成績不合格的都要回家。”
“老板,咱們一共要了30萬子彈,您這不一天就打完了嗎?老板現在子彈可金貴著呢,你就叫這幫小兔崽子糟踐。”
“老陳沒事,神槍手都是子彈喂出來的。子彈沒了,我再派人采購。
還有為每個安保公司,購入一些馬匹,訓練一些騎兵,將來我大有用處。”
5天後,采購部帶回了10幾個洋行,
怡和洋行,總部位於上海,是遠東最大英資洋行,
太古洋行,壟斷長江航運,兼營糖業和航空。
沙遜洋行, 猶太資本,以房地產上海外灘沙遜大廈和鴉片貿易起家。
美國洋行旗昌洋行
慎昌洋行主營機電設備進口(如發電機、鐵路器材),代表通用電氣等美國企業。
日本洋行 三井洋行,控製東北煤炭、大豆貿易,華北的棉花收購,為日軍提供戰略物資。
三菱洋行涉足造船、航運(日清汽船會社),七七事變後成為日軍後勤支柱。
還有6個小洋行,向北打算給日本商行點訂單。以此打消他們的猜忌。
在糧油公司接待了這些洋人,並邀請韓主席到場蒞臨,向北這是想扯虎皮做大旗。
韓主席也被向北的手筆所震撼。也曾側麵打聽向北的後台,但最終也沒得到準確消息。
將需要的貨物的數量和品種以及交貨時間再次告知,
定於第二天在這裡進行現場投票,一夜無話。
第二天投標現場座無虛席,首先最重要的就是1500輛卡車。
福特bb型3噸載重投標價格為1450美元。
雪佛蘭3噸卡車,投標價格為1300美元。
道奇t214載重3噸,投標價格為1700美元。
奔馳l3000(3噸載重)因德國工業成本高且運輸遠,投標價格為3500美元。
最後由美國洋行旗昌洋行,中標了800輛福特卡車。和150輛吉普車成為最大贏家。
另外的700輛卡車由其餘的5家商行均分。
向北是用這700輛卡車投石問路,為將來跟他們買武器打好關係。
當然兩家日本商行也拿到了一小部分訂單。
向北隻是丟兩個包子,讓他們安靜一下而已。
最後糧食和肉類以及汽油的訂單,大部分被美國人拿走,
要知道那時候美國的小麥,即使加上運費和30的關稅,來到中國的價格基本上和我們國產的價格相同。
隻有大米的訂單被東南亞的幾個國家拿走。
在場的商行大大小小都拿到了一定的訂單。
這些隻是向北的開胃小菜,未來幾個月他將會和除,日本商行以外的其他商行購進大量的武器、藥品、糧食、等貨物。
並秘密地采購了20架教練機,並要求在一個月之內秘密的送往陝北。
並委托高價聘請了30名退役飛行員,為期半年的天價合同。
向北被這些老外狠狠的宰了一筆。
在美國那裡訂了一批。炮兵訓練彈足足10萬發。
最後向北又和美國人訂購了,8寬,50高的特製鋼板,而且是要300萬塊鐵板。
購買了大量的粘合劑,和塑料合成材料。
向北給了他一張紙,上麵詳細的記錄了鋼材和合成材料的製作方法。
這還多虧了向北前世喜歡看科教頻道,
美國洋行的經理約克,十分好奇,不知道這個糧油公司要這麼多特製鋼板乾什麼?也不好意思問。
向北再打算去景德鎮定做一批,高強度的瓷板。
看到這些材料,你們知道向北想做什麼嗎?要這些材料是打算自製防彈衣。
雖然不知道有多大功效,總要比沒有強,中國人的每一個士兵的生命都是寶貴的。
花再多的錢向北也不心疼。
這些物品的總價超過了600萬美元,光是20的定金,向北就花了120萬美元。
並簽完合同5月前必須到達上海。
因為這隻是第一批貨,向北要在日本人占領上海前多完成幾次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