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發財又拿著鐵鍬來到玉翠的墳前,默默地坐了很久……很久……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到了家門口,他看見小兒玉軍坐在地上,閉著眼睛耷拉著腦袋靠在牆上,他心裡咯噔一下,上前拍了拍他,玉軍才睜開眼睛看著他,這時發財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他把玉軍抱在懷裡,對玉軍說:“好兒子,喊爸爸!”玉軍很親切地喊了一聲“爸爸!”
發財高興地跟彩雲說:“這小家夥終於會說話了。”
“是啊,當時就怕他是個啞巴,現在好了,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都會喊了。”
“剛才我回來時見他閉著眼睛靠在牆上,嚇了我一跳。”
“這孩子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政府的救濟糧要是還不下來,估計他撐不了幾天。”
“現在食堂吃什麼?”
“斷糧後,一開始吃穀糠和高粱殼等做成的糊糊,後來穀糠、高梁殼、稻殼、花生殼、花生秧都吃完了,就把玉米芯、玉米稈和黃豆秸稈切碎炒乾磨成粉,做成糊糊給大家充饑。”
“我想把玉軍帶到工地去,那裡吃的基本上都是糧食。”
“你帶去放哪裡?工地食堂給吃嗎?”
“工地不可能給小孩飯吃,我可以省一點給他,至於放哪裡到了再說吧。”
彩雲沒有彆的辦法,隻好同意了。
發財背著玉軍回到工地,把玉軍放在他們駐地的一個老太太家裡,這家就老太太一個人,發財叫玉軍喊她奶奶。
這裡的食堂吃的主要都是山芋乾和花生餅做的稠稀飯,多數人能吃飽,發財飯量大,也就吃個八成飽。
玉軍過來的第一頓,發財沒敢讓他多吃,隻讓他吃了大半碗,小家夥吃得很高興,一直望著發財笑。
發財每次打飯後,自己吃一半,另一半留給玉軍和老太太。
玉軍來了沒幾天,發財突然拉肚子,他跟兒子商量:“兒子,爸爸拉肚子,吃不了花生餅稀飯,我吃裡麵的山芋乾,你吃稀飯,好嗎?”
玉軍不啃聲,他跑過來抓起發財挑出來的山芋乾使勁朝嘴裡塞,發財沒辦法,隻好把山芋乾又倒到稀飯裡一起吃。
二周後,玉軍身體逐漸恢複正常,老太太的身體也有好轉,可發財的身體越來越差,經常在工地上暈倒。
約三周後的一天上午,發財昏倒在工地上起不來了,有人發現他已出現浮腫。大隊楊書記得知後,過來看了看,摸了摸發財的腿,安慰發財:“發財啊,你病了,需要回家休養,明天吃了早飯再走。”
發財知道,這是趕他走,明天中午就不給吃的了。
第二天早上,發財跟玉軍說:“兒子,你想家嗎?”
“想,想媽媽。”玉軍這二十多天的時間身體恢複得很好,說話也利索了。
“那我們回家好嗎?”
“好!”玉軍答應得很乾脆。
發財抱著玉軍和老太太告彆時,老太太流著眼淚拉著發財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說:“你是好人!你是好人!好人長壽,你會沒事的,好了以後,你們再回來。”
離開時,玉軍衝著老太太高興地揮動著小手:“奶奶,再見!”
吃了早餐後,發財站在食堂門前望著前方的工地,久久不願離去,玉軍又在催他:“爸爸,回家。”
發財抱起玉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工地。
楊橋水庫是周邊最大的水利工程,水源充足,建成後將徹底改變這裡祖祖輩輩靠天吃飯的曆史,他多麼希望能為這個工程多出點力。
在回家的路上,發財問玉軍:“兒子,你長大後想乾什麼?”
玉軍說:“當炊事員。”
發財又問:“為什麼想當炊事員啊?”
玉軍說:“有飯吃。”
發財抱著玉軍走不了多久,就要坐下來歇一會,他覺得自己的體力是徹底完了,實在是走不動了。
他咬著牙,在回家的路上,一步一步艱難地向前挪動。
工地離家也就十來裡路,往日他一個小時就能到家,今天走了大約有兩個多小時,才走了一半。
不知玉軍是覺得父親走得太慢,還是覺得父親走不動了,他不讓父親抱,要下來自己走。發財看他的小腿還挺有勁,走得又穩又快,走著、走著竟然跑了起來,發財突然覺得眼前一片光明,身上也有了力量,他跟在玉軍後麵高興地喊起來:“兒子,你真棒!”
小家夥聽到父親的鼓勵,跑得更歡了,發財想,按照這個速度趕到家吃飯沒問題了,不知村裡食堂現在吃的怎麼樣。
發財把玉軍帶走後沒兩天,公社撥的救濟糧就下來了,每人每天二兩山芋乾,雖說少了點,但村民們仍然感到很高興,因為畢竟可以吃到糧食了。
食堂把山芋乾磨碎,加到秸稈粉末中煮稀飯,每人每頓一小碗,大家都說吃了沒什麼感覺,還是餓得慌。
發財和玉軍剛到家門口,玉軍就喊:“媽媽,媽媽!”,彩雲見玉軍吃胖了心裡非常高興,急忙抱起玉軍問:“想媽媽了嗎?”
“想!”
“哪裡想?”
“這裡。”玉軍拍了拍肚子。
“想不想哥哥和姐姐?”
“想!”玉強和玉蘭拉著弟弟的手,衝著父親高興地說:“爸,您把弟弟喂胖了,有精神了,我們也要跟您去。”發財看到兩個孩子瘦得走了樣,拍了拍他們沒說話。
彩雲看見發財的臉色特彆不好,心裡悲喜交加:“發財,你是不是病了?”
“沒有,就是有點累,我先睡一會。”發財這時覺得渾身無力,有點發昏。
“玉軍去了誰管他?”彩雲問。
“一個老太太,對玉軍挺好的。最近發福兩口子回來過嗎?”
“沒有,他們那個工地離家更遠,平時都很少回來。”
玉蘭端了碗熱水遞給父親:“爸,您喝點水,您怎麼了?”
“沒事,睡一會就好了。”
彩雲打飯回來,給發財看了看:“這稀飯裡麵有山芋磨的粉末,你坐起來吃一點。”
發財看了,心想這六個人的飯自己一個人也吃不飽。
彩雲給發財盛了一碗,發財吃了幾口,又遞給了彩雲:“我還不餓,先讓孩子們吃吧。”
彩雲說:“你帶玉軍走時,我忘了囑咐一句,沒想到玉軍吃胖了,你自己變成這樣。”
“小家夥每次吃飯時,總是望著我笑,我看了高興。”發財沒跟彩雲說,自己的飯還要分一點給照看玉軍的老太太吃,老太太餓得可憐,他不忍心讓老太太眼巴巴地看著玉軍一個人吃飯,更何況孩子還需要老人家照管。
“再高興也不能不顧自己的身體,畢竟你乾的是重體力活。”彩雲的話讓發財耳邊響起了工地上流行的一句話,叫做“上去三伏,下來數九。”
深冬時節,身著單衣的民工,抬著二百多斤重的泥土爬到壩上時,豆大的汗珠砸在地上,衣服全部被汗水濕透,熱如三伏;下來時,寒風刺骨,濕透的單衣貼在身上,才真正體驗到數九的寒冷。
發財一個人的飯三個人吃,加上如此大的體力勞動強度,經常因饑餓和勞累昏倒在工地上,最終導致出現了浮腫。
他不想讓彆人知道這個情況,但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最後還是被領導知道了。
發財的浮腫換來了玉軍的健康和活潑,他心裡很滿意,他深信驚蟄出生的人一定有出息,能給老陳家帶來好運,他是老陳家的未來,隻要他能安全健康的成長,自己吃再大的苦也值得。
晚上睡覺時,彩雲才發現發財的腿腫了,問發財:“你的腿是不是腫了?”
發財說:“有一點,不礙事,休息兩天就好了。”
“腫了有多長時間了?”
“我沒注意,昨天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