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篩選(1 / 1)

推荐阅读:

楊夫子也頗為遺憾地搖搖頭。

見二人如此,陳硯便也參與其中,看著剩餘十六人的名單。

能篩選到這個份上,已是極限了。

不過也不是毫無辦法。

選派主考官的是天子,選派主考官時,除了那些避諱外,應該還會有其他考量,譬如朝堂局勢。

鎮江鄉試主考,意味著鎮江一科舉子儘是其門生。

既要入仕,鄉試座師的重要性遠非小三科可比。

鄉試便是一次壯大主考勢力的時機,各個派係會為了一個鄉試名額搶破頭。

若天子想平衡朝局,那就要綜合考慮各方勢力,再選派主考。

首輔年近八旬,把控朝堂多年,門生故吏無數,

可惜他現在看不到邸報,不知朝局,隻能通過三年前看到的邸報來推測。

以當時的局勢,天子是有意削弱相權的。

後來“倒高”風波之下,天子派人不遠千裡來平興縣訓斥高堅。

高堅當初可是高居三品,多年臣子,又是首輔得意門生,天子但凡顧忌其中一項,也不至於如此不留情麵。

至於高明遠和高修遠,那是罪有應得,如何嚴懲也不為過。

再加之東陽府此前有高家乾涉科考,以高家與首輔的師生情,天子應該會避開首輔一派的人。

不過朝局瞬息萬變,若按照老眼光來看待,很容易失之毫厘差之千裡。

好在陳硯也並不需要如何推測。

朝堂之上主要有首輔一派與清流一派,他已經把首輔一派的高家得罪個徹底,但凡是首輔一派的人前來,於他都是不利的。

即便真想迎合,也隻能迎合清流一派。

陳硯將首輔一派的名字一一劃去,也就隻剩下五人。

如此一看,清流真是勢微,也不怪高堅說他們是一群烏合之眾。

一方太過強大,必定影響皇權,若他是天子,必定幫清流對付首輔一派,否則皇帝遲早被架空。

鄉試就是壯大清流的好時機,所以如今隻剩下五人。

到了此時,是再難削減。

不過隻研讀五人的程文,已不是什麼難事。

陳硯向兩位夫子道了謝,去墨竹軒買五人的程文集。

待他離去,楊夫子感慨道:“茂之,阿硯或許真能實現你之宏願。”

周榮也是有些目瞪口呆,聽聞楊夫子的話也是苦笑搖頭:“我不過一個文人,阿硯方才是真正的仕。”

此次鄉試,李景明、魯策、徐彰等都要下場,周既白去年過了院試,楊夫子讓其此次不急著下場,待到下科再下場才穩當。

陳硯買了書後就帶回號舍。

李景明原本是在其他號舍,因一同踢球,幾人關係甚篤,恰好高修遠離開了府學,號舍留出空床,李景明就搬了進來。

魯策幾乎是竄起來衝到陳硯麵前,將書接走,還討好笑著:“我來我來,你的手是拿筆的,可不是乾這些粗活的。”

李景明出言嘲諷:“你要是把這些心思放在讀書上,你早就中舉了。”

四人中魯策的年紀最大,今年已經二十有五,連孩子都能滿地跑了。

魯策理直氣壯道:“把心思全花在讀書上不一定能中舉,若花在阿硯身上,就能確保不被府學勸退。”

李景明無力反駁。

每每到了歲試,魯策就勤快得像是老婆子,必要將號舍裡裡外外都打掃得乾乾淨淨,連號舍幾人的衣服被褥也都洗了,再圍著陳硯轉。

既受了魯策的恩惠,李景明本想指點魯策一番,哪知魯策擺擺手,道:“你自己做學問挺好,實在不適合教學生,你還是多幫我跟阿硯說說好話吧。”

李景明就懶得理會他。

“他如今已經算刻苦了,你不知他以前隻顧著看話本,根本不知課堂的門往哪邊開。”

徐彰適時往魯策胸口捅了一刀,卻也站起身接過一半書。

魯策不理會兩人,又討好地問陳硯:“過幾天就要出發去鎮江府了,你買這麼些書帶著不便利,我幫你帶一半。”

陳硯道:“這些書你們也看看,裡麵有我夫子篩選出的極有可能任此次鄉試主考的五位官員的程文。”

號舍為之一靜,剩餘三人幾乎是齊齊抬頭看向陳硯,難掩震驚。

他們聽到了什麼?

主考?

到現在連朝廷都還沒任命,陳硯的夫子就篩選出了鎮江府鄉試的主考?

怎麼可能!

陳硯將門一關,把周榮和楊夫子如何篩選,又如何留下這五人的過程一講,三人徹底懵了。

竟還能這樣?!

旋即就是一陣狂喜,恨不能仰天大笑。

他們若是將這五位主考的文章讀透,自能知曉幾人的喜好,到時就可投其所好,如此就比其他考生強了許多。

四人先將那五位可能得考官文章都圈出來,一篇篇背完,再進行一番討論。

待做完這些,魯策和徐彰就開始分彆模仿五人的文風做文章。

與兩人相反,陳硯和李景明隻學了他們的思想,並不改變自己文風。

到了此時,陳硯和李景明二人文風已成熟,貿然改變實在冒險,倒不如傾儘自己所長。

鄉試於八月在鎮江府貢院舉行。

六月底,陳硯等一行人就去了鎮江府。

果不其然,客棧均以漲價,客房更是一房難求,就連那農家小院也難找。

好在陳硯此前在鎮江府住了些日子,早早就與此前住的客棧掌櫃定下了房間。

隻是掏銀子時,陳硯狠狠肉疼了。

鄉試考完,他的錢袋子又要空了。

與他相比,李景明就要窘迫些。

陳硯好歹住的是看得過眼的房間,李景明卻要了一間柴房。

徐彰讓李景明與他一同住,被李景明推辭了。

魯策皺眉想要再勸,卻被陳硯攔住了。

李景明出身貧寒,自有一股傲氣,並不願接受施舍,他們何必強迫。

七月中的鎮江府極熱,光坐著就是一身汗。

陳硯寫一會兒文章就要去洗把臉,以防汗暈染了墨字。

房外傳來陣陣嘈雜,陳硯倒是不甚在意。

鄉試之前,士子雲集,自是要辦各種詩會,行那文雅之事。

這一個月以來,不少士子靠此揚了才名。

既要舉辦詩會等,士子們總要聚集,食肆、茶肆等,均是他們談笑風生之地,就連他們這家客棧的大堂,也時常有士子聚集,或吟詩作對,或談論朝事。

隻是今日不同,魯策和李景明一行三人激動地敲開陳硯的門,道:“主副考官們到了,一會兒就要入簾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