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硯隻覺眼前一片空白,旋即就是自己熬夜苦讀的種種情形。
想到自己每日的筆耕不輟,想到那一罐罐燒乾的燈油,想到家裡堆滿一間屋子的文章,到了此時此刻,隻覺一切都值得。
科考上他雖始終受到各種阻礙,可他也是幸運的。
他並未被莫名黜落。
他所有的努力都有回報。
陳硯心裡對會元是抱有期待的,否則也不敢壓上身家,更不敢擺出夫子的名頭。
可在揭榜前,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能得如此殊榮。
此時聽到報喜,他隻覺渾身的血都在沸騰。
周既白對陳硯拱手,高興道:“千淘萬漉雖辛苦,吹儘狂沙始到金。恭賀阿硯喜中會元。”
陳硯緩過神,方才看向屋內三人。
楊夫子眉目舒展,除了欣慰與歡喜之餘,還有幾分慶幸。
陳老虎則是傻樂。
陳硯走到楊夫子麵前,對其深深作一揖:“仰賴夫子多年苦心教導,學生終登杏榜魁首,學生叩謝!”
屈膝,跪地,對著楊夫子叩首。
楊夫子眼眶濕潤,臉上卻是止不住的笑意,上前將其扶起,道:“既中了會元,就不負你多年苦讀。”
論刻苦程度,陳硯乃是他此生所見之最。
縱使他當年求學,也時常與同窗或出門踏青,或出門垂釣。
陳硯卻能將所有心力都放在科考一途,實在是難得。
回想這些年的辛勞,楊夫子情緒越發激蕩,隻覺掉落的三千煩惱絲值了。
鑼鼓敲打聲停在門口,陳硯親自出門給了賞銀。
報喜的隊伍並未直接離去,鑼鼓聲在門口持續了一刻鐘,那舞獅表演可謂精彩絕倫,惹得出來看熱鬨的鄰居紛紛叫好。
陳硯一整夜都沒睡,好不容易熬到天蒙蒙亮就敲開了周既白的房門。
“該去領我們的賞錢了。”
陳硯一句話就讓哈欠連天的周既白徹底醒了神。
兩人叫上陳老虎,興致勃勃去了賭坊。
一比十二的賠率,一人下五百的注,到手一人六千兩。
因陳硯爆了冷門,其他押注的人都輸了,賭坊也是大賺了,因此並不克扣陳硯和周既白的銀子。
當然,也與陳硯是會元有關。
六千兩全部換成銀子,由陳老虎搬上馬車。
陳硯一遍遍摸著銀子,恨不得將所有銀子抱在懷裡。
六千兩啊!
從來沒這麼富裕過!
待到京城富商們前來送銀子時,陳硯乾脆利落地讓他們全拿走。
他是富裕的孤臣,能瞧得上那些人送的三瓜兩棗?
鎮江考生們也是一波波前來道賀。
鎮江終於出了位會元,眾士子如何能不來恭賀?
也是在這時,陳硯方知四人中隻魯策一人落了榜。
陳硯就道:“人間四月芳菲儘,山寺桃花始盛開,不必因一時落後而頹喪,自有你盛開知時。”
魯策喉頭滾動,良久方才道:“能中舉我已知足,下一科再試也就是。”
魯策自知學問比不得陳硯等人,連中舉也是意外。
可人都有僥幸心理,總想著自己萬一中了呢。
尤其是李景明和徐彰都中了,隻他一人落榜時,那股失落險些將他吞沒。
今日得陳硯安慰,他就覺得好受了許多。
周既白也跟著安慰魯策道:“下一科我與你一同考,你也不會孤單。”
魯策便不滿道:“我乃是舉人,參加的是會試,你還是生員,要考的是鄉試。”
周既白道:“考完鄉試,正好可以趕上與你一同考會試。”
那自信模樣讓魯策恨不能敲他一腦瓜崩,可仔細想想,周既白才學尤在他之上,兩年後的鄉試應該難不住周既白。
到時周既白會試中了,他落榜了可就丟人丟到家了。
魯策瞬間渾身緊繃,腦子裡全是下科會試必要過,竟顧不得落榜的失落了。
隨著會試揭榜,鎮江陳硯的大名也隨之傳開。
十四歲的會元,本經還是《春秋》,又是鎮江人,哪一條都足以讓他聲名遠播。
與陳硯名字一同傳開的,就是“楊詔元”。
能教出會元,該是一代名師。
諸多學院都請楊夫子前去講課,更有不少考生親自登門想要拜其為師。
楊夫子在連續招待十幾波人後,終於閉門謝客。
若放在以前,或許他還會挑幾個學生教導,可自教了陳硯和周既白,一資質一般又不夠刻苦之人他就不願教了。
何況陳硯還有殿試這一大關要過,夫子不敢鬆懈。
大梁朝的殿試並不黜落考生。
因此,凡是中了會試者,隻需參加完殿試,自然就成了進士。
不過這進士與進士還是有區彆的。
殿試頭三名分彆為狀元、榜眼和探花,也被稱為一甲出身。
再往後,從第四名到第二十名乃是二甲,賜進士出身。
三甲就是二十一名到二百八十名,賜同進士出身。
名次不同,派官也是天差地彆。
譬如同進士若被派官,好的也不過去地方上任縣令。
雖為百裡侯,然分派管理的縣多是偏遠貧窮之地。
若是無錢無勢的同進士,還有可能被派為小小縣丞,任其政績如何好,多半此生都在地方上打轉。
因此,文人們多自嘲“同進士便是那如夫人”。
所謂如夫人,也就是小妾。
這同進士的地位就如小妾一般。
二甲進士就可入六部,稱為京官。
與地方上的官比起來,京官靠近中樞,自是比地方官高貴百倍千倍。
至於一甲三人,更是能直接入翰林院。
自前朝起,想入內閣,必須是翰林出身。
正因此,翰林也被稱為“儲相”。
雖說隻是有個入閣的資格,也還是讓無數人趨之若鶩。
陳硯已是會元,楊夫子自是希望他能在殿試中奪得一甲。
否則想進翰林就隻能參加朝考,若能中,可進翰林院成庶吉士,與一甲天差地彆。
不過陳硯並不能立刻專心準備殿試。
放榜之後,他需和另外二百多名貢士一同去拜訪座師。
所謂座師,就是一科主考官。
小三科乃至鄉試主考官們雖也被稱為座師,然與會試座師不可同日而語。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任會試主考官的官大,有權有勢,是考生們初入官場能攀扯關係的唯一高官,考生們自是十分敬重推崇。
在一些考生眼中,會試座師地位可與授業恩師相提並論,有的甚至還在授業恩師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