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鋪子裡點起了油燈,何青雲在新砌的灶台上支起鐵鍋,火鍋底料,而豬筒骨和新鮮蔬菜則是在市集上購買的。
以後要合夥做生意,這些食材大可以光明正大地購買,反正麻辣燙的核心隻有火鍋底料和牛奶。
當濃鬱的骨湯香味再次彌漫開來時,李重陽坐在乾淨的木桌前,垂眸翻看需要采購的物件清單,忽然覺得這簡陋的鋪麵也有了家的溫馨。
“李公子,嘗嘗看這湯底。”
何青雲端上兩碗熱氣騰騰的麻辣燙,上麵淋著香濃的芝麻醬:“明日開業,咱們就按這個味道來。”
李重陽舀了一勺湯喝下,鮮美的滋味在口中蔓延,辣而不燥,香而不膩,比街頭擺攤時更顯醇厚。
他抬頭看向何青雲,油燈的光暈映在少女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李重陽放下筷子,認真道:“何姑娘,以你的手藝,咱們這聚香居定會名滿清河。”
何青雲笑了笑,夾起一筷子煮得入味的豆皮:“借李公子吉言,隻是這食材……”
她故意頓了頓,想看看李重陽的反應。
李重陽立刻接口:“食材一事何姑娘放心,我已與幾個信得過的菜農打過招呼,每日會按時送來新鮮蔬菜,之後若是生意好,也可以增加肉類。”
他沒有詢問湯底的事情,權當這是何青雲的秘密配方,其中分寸拿捏得很好。
兩人一邊吃一邊商量著開業的細節,從定價到促銷,從夥計招募到應對同行競爭。
窗外夜色漸深,鋪子裡的油燈卻亮得溫暖,何青雲看著對麵侃侃而談的李重陽,忽然覺得,或許在這個陌生的朝代,有這樣一個精明又懂得分寸的合作夥伴,並非壞事。
晨曦微露時,清河鎮西街的“聚香居”已被鞭炮聲驚醒。
李重陽特意請了鎮上的鑼鼓班子,咚咚鏘鏘的鼓點敲得人心發癢,路過的行人紛紛駐足。
隻見前幾日還在裝修的鋪麵今日已煥然一新,青瓦白牆下懸著塊嶄新的木匾,“聚香居”三個燙金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輝,門前兩側擺著李重陽不知從哪淘來的兩盆翠綠芭蕉,襯得門麵格外雅致。
“快看,這不是擺攤賣麻辣燙的何姑娘嗎?”
人群中有人認出了何青雲,她今日換了身半舊的水粉色衣裳,頭發用一根烏木簪鬆鬆挽起,雖無珠翠裝飾,卻因連日來夥食改善,麵色紅潤了許多,站在灶台前指揮夥計搬卸食材時,眉宇間透著一股利落的精氣神。
李重陽則是穿著一身簇新的寶藍色長衫,正站在門口迎客,他雖依舊麵色蒼白,卻因心情暢快,眼底多了幾分神采。
見人便拱手笑道:“各位街坊鄰裡,今日聚香居開業,凡進店食客,皆可免費續湯一碗!”
之前何青雲姐弟倆在鎮子上擺攤多日,已經打出了些名氣,話音剛落,早被香味勾得食指大動的食客們便蜂擁而入。
鋪子裡擺著八張榆木方桌,此刻已被擠得滿滿當當,連門口的台階上都坐了人。
何青雲站在灶台後,看著李重陽有條不紊地安排座位,介紹菜品,心中不由得暗讚,這李公子果然是做生意的料,昨日還病歪歪的模樣,今日便成了八麵玲瓏的掌櫃。
若是換成她自己來,還真有些不知該如何下手。
“何姑娘,來十碗麻辣燙,多加肉!”
“掌櫃的,這裡要一碗微辣,給孩子吃!”
吆喝聲此起彼伏。何青雲早已已經忙碌起來。
洗乾淨的白菜、豆芽、粉絲堆成小山,土豆、蘿卜、紅薯則是切片泡水,還有提前煮好的雞蛋,被從中間一刀切開成了兩半。
她將不同食材分裝進竹漏勺,沉入翻滾的骨湯中,隻消片刻便熟,淋上特製的芝麻醬、花椒油,再舀一勺紅湯,撒上翠綠的蔥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麻辣燙便遞了出去。
“哎喲!這味道比街上擺攤時更絕了!”
一個常來光顧的挑夫扒拉著碗裡的粉絲,眼睛都亮了:“這粉絲吸滿了湯汁,太入味了!再來一碗!”
“娘,這豆皮比肉還好吃!”
一個紮羊角辮的小姑娘捧著碗,吃得滿臉通紅,嘴角沾著芝麻醬,惹得同桌的婦人直笑。
何平安則在一旁幫忙收錢、端碗,他雖年紀小,卻格外機靈,見客人多了容易弄錯,便拿了塊小木板,用炭筆在上麵記下每桌點的份數和口味,分毫不差。
劉雨蘭不放心,一早便帶著何小丫趕來,見鋪子裡人山人海,先是一愣,隨即趕緊幫著擦桌子、收拾碗筷,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她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紅火的生意,心中不由得感歎,自家女兒是真的有出息。
夕陽西下時,最後一批客人滿意離去。何青雲累得腰酸背痛,卻顧不上休息,趕緊和何平安、李重陽一起清點銀錢。一錠錠碎銀和一串串銅錢堆在桌上,映得劉雨蘭和何小丫的眼睛都直了。
“姐,你看!”
何平安數錢數得手指都麻了:“今天一共賣了三百多碗,就算刨除成本,也有足足有十五貫錢!”
劉雨蘭摸著桌上的銀錢,手都在發抖:“十五貫錢,可就是一兩半銀子啊!”
李重陽笑著收起賬本:“這還隻是第一天,等明日傳開了,生意隻會更好。”
他看向何青雲,眼中滿是讚賞:“你這手藝,當真是聚寶盆啊。”
何青雲麵不改色:“過獎了。”
哪有什麼手藝啊,她不過是偷偷放火鍋底料的動作夠快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