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沙彌哪裡敢再多言語,隻訥訥稱是,捧著藥方去集上生藥鋪抓藥去了。
須臾的功夫,就提著滿滿當當的中藥材來複命。
地藏院的灶火房裡有現成的砂鍋、瓦罐、瓷罐,直接熬了透膿散和內部黃芪湯。因這兩副藥含有解表清熱解毒的藥材,兩刻鐘為宜,最長也不能超過半個時辰,否則會造成有效成分藥性揮發,所以很快鑒空和尚就喝上了治病的湯藥。
雖是保守治療的湯藥,但湯藥下肚之後,鑒空和尚也明顯感覺到右肩上的傷患處舒服了些。
“那種火燒火燎,宛如鈍刀子拉肉的痛楚,有所減輕。”
鑒空和尚很滿意,越發確定對方是個神醫,而非官府做公的探子來拘捕自己,當即起身要拜,“貧僧一葉障目了,之前極為無禮,唐突了楚兄弟,懇請恕罪。”
楚鸞哪裡敢受他一拜,慌忙扶住:“大師萬萬使不得,草民就是個鄉野村醫,治病救人乃是職責本分。大師且把心收回肚子裡,行醫者理應保護病人隱私,您受了什麼傷得了什麼病,草民定不會告訴旁人。”
“多謝楚兄弟替貧僧周全。”
鑒空和尚聽了這話,心裡更感動了,“來人,上齋飯蔬果茶水,與楚兄弟母子吃。待茶足飯飽再下山做生意不遲。”
作為人質的小唐氏釋放了,送到這禪房中來。
火房沙彌魚貫而入,端上來數幾盤齋飯,白饅頭十個,兩大碗白米飯,木耳炒蘿卜,煎豆腐,油燜茄子,手撕包心菜,一盤山藥蓮藕湯,此外還有兩把時令水果小米蕉。
小唐氏原本還提心吊膽,但是看到這些珍貴的齋飯,眼睛都直了,條件反射咽了下口水。
白細麵兒做的饃饃啊!這隻有富戶鄉紳才吃得起!
還有那大白米飯,是舂了無數次的精米,才能煮出這樣好看的色澤!普通的糙米雜糧煮出來的都是黃不拉幾,甚至泛著黑。
至於那些素菜,也無蟲蛀,葉片厚實新鮮,湯頭勾芡,飄著薄薄一層黃澄澄誘人噴香的素油花,家裡吃飯哪裡舍得放這許多油水!
鑒空和尚是個體麵人,自也懂得給朋友體麵,微笑著雙手合十道:“二位請慢用,方丈布佛壇講法華經,貧僧需得前去聽經。如有什麼難處,隨時可遣門外小沙彌來天王殿知會一聲。”
楚兄弟家境極為貧寒,連十文錢的市金都拿不出來,母子倆也俱是麵黃肌瘦、衣衫襤褸。
一看就是長期吃不飽飯的。
餓了許久的農民吃飯,大口咀嚼狼吞虎咽的,你能站在旁邊看麼?
更何況楚兄弟是個有學問的讀書人,讀書人大多愛麵子,必須得顧忌一下人家的自尊心。
楚鸞感激地拱了個手,不曾想這和尚倒是粗中有細。
鑒空帶著兩個小沙彌離開,禪房內隻剩下楚鸞和小唐氏,空氣中彌漫著齋飯香和檀香。
“大伯母,快用飯吧,莫辜負了大師的一番心意。”
楚鸞半點不拘謹,端起一碗白米飯,持箸夾了塊表皮黃澄煎得酥脆的豆腐,大口朵頤起來,“唔,鹹香可口!這豆腐油炸之前,肯定先用鹽醃過了。”
不止油水足,還放了足夠的鹽。
老楚家燒菜,是完全舍不得放鹽的,沒法子,鹽比命貴。日子久了,家裡人多少都有點低鈉綜合征的症狀,渾身沒力氣,四肢軟塌塌,還會腹痛。
雖然這齋飯用的是粗鹽,有一股子苦澀味兒,但隻要能補充鹽分,楚鸞也顧不了那麼許多了,大口大口吃菜喝湯拌飯。原主的身體過於瘦弱,嚴重營養不良,必須得調理。
小唐氏一開始還有些不敢動筷子,但見阿鸞吃得那麼香,終於也忍不住了,舀了一勺粒粒飽滿的白米飯,剛放進嘴裡,眼睛濕潤了:“原來,白米飯是這個味道。”
小唐氏夾了一塊長長的茄子,咬了一口,舌尖傳來的素油鹹香,令她禁不住渾身戰栗起來。
這哪裡是茄子。
更像是浸潤吸飽了足夠油水的肉!
“好吃。”
小唐氏哽咽著,吃飯的速度越來越快,一口接著一口,根本停不下來。
二人把齋菜就著那兩大碗白米飯,都給吃乾淨了,山藥蓮藕湯也分喝了。至於那十個白饅頭,倒不是吃不下,而是舍不得再吃了。
“帶回去給祖母、二叔母、三叔母、三妮、大錘二錘他們吃吧。”楚鸞熟練地打包。
小唐氏抹抹嘴,有些忐忑:“會不會不太好,連吃帶拿的。讓大師看了笑話。”
“那有什麼的。”
楚鸞渾不在意,“何必為了點麵子,讓家裡人餓肚子,實在不劃算。更何況這頓齋飯和廟會街頭一間鋪子的租用權本就是給鑒空大師給的診金。”
她憑本事掙的“診金”,自然想怎麼支配就怎麼支配。
“仿佛在做夢一樣。”
小唐氏喃喃著,前一刻還因為十文錢的市金捉襟見肘,下一刻不止有了攤位,還免費升級成了最頂級的鋪位,兼送一頓白米、白饃油鹽充足的齋飯。
“對了,阿鸞,我早就想問了,你這看病的本事是師承何處?”
第一次,是用柳樹皮,治了她的發熱頭痛;
第二次,是給上門女婿謝雲鶴治療手傷;
第三次,則是給娘娘廟管一條街的大師醫治。
“我自學的。我娘留下的遺物裡頭,不是有幾本書麼?其中一本叫做《青囊濟世方》。”
楚鸞早就想好了說辭,她憨憨一笑,撓了撓頭,“唐翎教我識得幾個字,我沒事兒就自己瞎琢書上的藥草、方子,也就是個勉強入門的稀爛水平,根本上不得台麵,這次能給鑒空大師開對方子,純粹是瞎貓碰找死耗子,運氣好蒙的。”
反正楚家女人孩子都是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娘親留下的那幾本書具體寫了什麼,他們也不知道。
等日後教會了三妮大錘二錘認字,她再根據21世紀所學的中西醫理論,親編一本《青囊濟世方》,把知識傳播到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