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分類:
第一大類:遇到生存困境時產生的情緒,其情緒好壞與有無達到生存期望有關,其情緒類型與生存處境有關。
第二大類:累,餓,渴,繁殖欲望,喜好,厭惡,感情……(這一類不探討)
第三類:生存困境長期無法解決,情緒形成神經回路。(各種心理病,以及各種軀體症狀)
我沒有寫出對情緒的完善定義,此書隻探討第一大類和第三大類的情緒。
時至今日,我才發現生存處境是個偽命題。在情緒機製中真正重要起決定作用的因素還是生存期望。
我以前一直以為生存處境變了,情緒就會變,實質上應該是生存期望變了,情緒才會變。
生存期望與生存處境的概念,都是去年差不多同期產生的,但是我把太多精力和時間都花在了驗證生存處境之上。
我想方設法在意識領域去改變生存處境,實驗一遍就崩潰一次,實驗一遍就崩潰一次,這樣的挫敗根本無法形容。
導致我心氣徹底被熬乾,身體每況愈下,絕望無以言表。
唯一的收獲就是,從生存處境來手,有顯著成效的就是,對內耗的情緒處理,確實是可以讓人平靜下來。
但是那方法也有一個顯著的缺點,就是隨時會被思想重新拉回到內耗的狀態之中去。
可能好不容易平靜下來內耗,五分鐘過後又開始內耗了。
我對這種短暫的效果,以及其局限性是非常非常不滿意,甚至是憤恨的。
我要尋找的是人間苦難的解,而不是單一針對內耗,而且那方法還會被反複拉回內耗之中。
如此雞肋的作用,讓我根本無法接受。
但是我如今心氣全無,身體差到極致,我已沒有精力再去探索新的方法,甚至對苦難的解存在與否都不再抱有希望……
在這種情況下,加之我身體的狀況,我感覺自己隨時都會嗝屁,窮儘了一切,都未曾探索到苦難的解,我已承受到了極限…
在這種悲涼和絕望之中,我否定了整個世界,我質疑這個世界存在的合理性………………
說真的,如果我手中有個停止運轉世界的按鈕,那時我絕對會按下去。
因為我根本接受不了一個不存在解的世界。
如果苦難沒有解,那麼這個世界的存在有什麼意義?人們從苦難中沒有解脫,學不到任何東西,隻會使人崩壞。那生命豈不是和苦難畫上等號了?
經過漫長的頹廢生活之後,我還是決定將我對情緒機製的探索經驗發出來,雖然那方法很是雞肋,但是聊勝於無,隻要能給世人減輕哪怕一絲的苦難,我也算沒白來這世上一遭。
我考慮良久,最後決定隻發第一節,也就是內耗篇,但是部分人不認同,我又發了後麵兩節。
後麵兩節把該講的,不該講的都說了,讓我都有些擔心。
但是要想打開世人對情緒認知的大門,有些避諱的話也不得不講。
人類苦難的解,必然藏在情緒機製裡麵,隻有弄懂了它,才能找到這個解。
我已窮儘了一切,隻得雞肋般的內耗篇,後續對情緒的探索,我想後人可以接棒前進……
但是卻偏偏就在這個時候,我卻看到了情緒機製解的可能。
我以前都是著重對生存處境的探索,從未發現它就是一個偽命題,真正在情緒機製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生存期望。
隻要降低生存期望,降低到了一個很容易達到的程度,情緒就可以改變了。
我以前也在生存期望上,做過探索,但是我的方法錯了。
我是在大方向上去實踐生存期望的效果,我將自己的物質欲望降到0,給自己暗示,隻要有飯吃,餓不死就行。
生存期望降到如此地步,理應有所改變,但我還是遭受慘敗。
對生存的期望其實不隻在物質方麵,還有對個人能力的期望,對情感的期望,對物質生活的期望,其他方麵的期望或許還有,但是此處隻探討對情緒影響比較大的期望。
對個人能力的期望有演講能力,社交能力,動手能力,運動能力等等等。
當我們對其中任何一個能力不滿意的時候,就會生出情緒。情緒的劇烈程度,和那方麵的能力其重要程度呈正比。
比如一個人社交能力很差,每次社交的時候,對自身的社交能力都不滿意,因此會產生強烈的情緒。這情緒是催使你去改變自身社交能力弱的推動力,而情緒之所以那麼強烈,就是因為這項能力對你的生存很重要。
如果那項能力對你的生存無關輕重,你就不會生出強烈的情緒。
比如,你是一個木工,靠技術吃飯,但是字寫得很差,寫字的能力明顯達不到你的生存期望,但是這方麵的能力對你的生存無關緊要,所以即便字寫得差,也不會生出強烈的情緒。
我們大部分情緒災難,其實不是來自於物質匱乏,而是來自於對某一方麵能力的不自信,而這一方麵的能力又對你的生存很重要,因此情緒非常強烈。
我的大部分情緒災難,也是源自於能力的缺乏,所以,我去降低物質期望,對情緒是產生不了一絲一毫影響的。
我應該要做的是,哪方麵能力不自信,就將那方麵能力的期望降低到最低,一直降到情緒有所轉變為止。
這才是對生存期望的正確使用方法。
也就是說,要想通過生存期望轉變情緒,必須精確到自身是哪一方麵能力不行,然後降低這方麵的期望,無下限的降低下去,直到情緒發生改變。
我以前是籠統的,從大的方麵去降低自己的期望,暗示隻要自己餓不死就行。方向錯了,努力都是白費。
所以請注意,要解決你的煩惱,要精確定位是你的哪方麵能力不行,無下限的降低下去,直到情緒發生改變。
比如,社交能力不行,你對自己的期望就可以調整到,自己隻要出現在人前就可以了,就算是達成任務了,後麵在人前每待一秒都是純賺。
如此運用生存期望之後,你的情緒就能夠改變了。
要應對神經回路型的情緒苦難,我覺得就是得用好的情緒將這條回路給衝淡,糾正過來。
隻要你願意降低自己在能力方麵的生存期望,無下限的降低下去,即便你的能力再差,也能生出好的情緒。
這便是神經回路型情緒的解。
請大家不要過於注重生存處境這個概念,那就是個偽命題,真正決定你情緒的是生存期望。
這本書還是發早了,我在生存處境上的探索,耗光了自己的精力,生存期望一途,估計還要大家親自去做驗證。
另外,在多嘴提一句,內耗時的情緒內耗,明顯也可以從生存期望入手,擔心哪方麵的事情就將那方麵的期望降到最低,具體怎樣還需大家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