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和好,郭氏見客(1 / 1)

推荐阅读:

看著現在能說出一大串話的安哥哥,善若好奇了。

“你怎麼幾天時間就這麼能說話了?”

“我好了啊!”看到善若妹妹好似氣消了些,安哥兒很高興。

他告訴善若:“我記得事兒,腦袋疼的時候腦子很亂,不疼了我會想過去那些傻事兒,我把我傻的這些年的事都想了好幾遍。”

善若淚目了,“那你疼的時候為何不跟我說?”

就自己一個人忍著,那得多難受。

看到善若妹妹心疼上自己,安哥兒高興之餘又有些不知所措。

“其實也不多疼,我能忍。” 他能忍,所以無需說。

“能忍也應該說,身體不適是病,你不說要是出彆的事怎麼辦?”善若不讚同安哥兒這想法。

看到善若妹妹又生氣上,安哥兒連忙點頭:“嗯嗯,以後我一定說。”

善若馬上呸呸呸幾聲,“你都好了,還以後,難道你還想腦袋疼不成。”

“不是,我不是這意思。”安哥兒慌忙解釋,“我是說以後有什麼事我都跟你說,不瞞你。”

“這還差不多。”善若收了眼淚,心情好了起來。

“你不是要摘柿子果嗎,那乾脆都摘下來,把果子做成柿子餅好了。”

“你想吃柿子餅?”

“嗯,想吃。”

“那好,我全摘下來。”安哥兒說乾就乾。

爬樹摘果去了。

善若連忙拎了籃子跟上,一個在樹上摘,一個在樹下接。

鄭離驚從耳房出來探頭望了望,得了,不急出門了。

她乾脆又坐下來捧了本書來看。

冬葵給她倒上茶湯,又烤酥了麻糕做茶點。

柿子樹上的果一點一點吃的隻剩樹頂上那麼些,要摘也很快。

安哥兒的身手很靈活,這枝頭那枝頭的爬,挑著鳥兒吃剩的摘。

小半時辰摘下了兩大籃子柿子果,開開心心的讓下人拿來做柿子餅。

看到他們兩人和好,相處如常,鄭離驚合起書,“好了,安哥兒摘了果該回去用功了,可彆偷懶。”

“我沒偷懶,我練了功才過來的。”

安哥兒分辯,“師傅他要出府一趟,讓我自己分段安排,我等會就回去接著練。”

杜師傅因著徒弟腦子突然變好,伯夫人念他教導有功,提了月銀,又賞了他一百兩銀子。

進伯府才教導三個月,就得了一百兩賞銀。

從未有過這等橫財的杜壽,壓不住喜悅要把銀子托人帶回青州老家,好讓家人今年能過一個大肥年。

所以要了半日假匆匆出府找鏢局的人幫忙去了。

練功中間休息時間都超半時辰了,弟弟居然說還不算偷懶,鄭離驚有些無語。

“我們要出府去買藥料,你接著練功,彆人都打五六年基礎了,你才開始三個月,要加倍努力才會有所成。”

麵對嚴肅起來的二姐,安哥兒不敢再多說什麼。

“好,我這就回去練功。”說著看了眼善若才轉身跑掉。

父親被擼了職,大哥體弱多病,現在是二姐一個女子頂在前麵,做為家中健康男兒,他必須得有出息。

他知道自己不能庸碌無為。

弟弟聽話,鄭離驚欣慰,與善若繞到角門離府。

大門口圍著太多想要問道的人,武安伯府要成玄隱門分道場了,隻能讓師兄辛苦辛苦。

她還有些事沒辦完, 可不能坐堂當算命先生。

在她們前腳剛離府,後腳府裡就來了幾家讓郭氏不好回絕的帖子。

都知道她身體雖病,但並非沉屙難起,有交情無交情的現在都湊上來了。

若是還跟以前那樣關門謝客,兒媳日後出去交際都不好應付。

郭氏想了想,留下兩份帖子,其他的都不是押後就是退回。

退回去的就有孝勇侯夫人的帖子。

大女兒不願退婚,但她與孝勇侯夫人也沒什麼好說的。

過了年該怎麼準備就怎麼準備,反正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心裡沒娘家,娘家也不必記掛。

各人有各命,不聽勸的就讓她去受苦好了。

留下的帖子一份是老親戚曹家,一份是沒怎麼來往過的蘭家。

曹家是舅親,素有來往,家道落魄了些,大概是有所求。

蘭家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這已經是蘭家遞來的第三份帖子,均出自蘭家二房。

並非那個害過他們郭家人的三房。

本著一脈相承同仇敵愾,她接連拒絕了兩次蘭家二房的帖子。

沒想到他們會如此鍥而不舍。

想要求見五大師,大可以直接給五大師帖子,沒必要來打擾她這個早已深居簡出的人。

但帖子是給她這個伯夫人,到底為何要接二連三的求見於她?

想到自己娘家人有意往京都來發展,蘭家三房雖然得罪過他們,但終歸不好與一族人立仇。

郭氏考慮再三留下了蘭家帖子。

她先見了曹家人,她嫁入武安伯府,得到祖母愛護兩年,祖母就出自曹家。

這份愛護之情她記在心沒忘,對曹家這門親戚願意維護幾分。

曹老夫人上門彆無所求,就是希望能得到兩張仙尊弟子的符籙,以保佑家中兩個身體不大好的孫子孫女得福長大。

看到伯夫人進了鬼門關都能回來,世子爺聽說也有好轉,曹老夫人一腔希望已經壓了三個月。

不敢奢求太多,就隻求有兩張符籙保佑足矣。

無親無故那些外人上門還既要符籙又求丹藥,甚至還想大師上家去看風水。

自家親戚反而不生貪心,這讓郭氏愈發的心生悲憫。

“寧兒今兒又出門去了,等她回來我跟她說,若是緣到,到時我讓人給您送過去。”

她沒有貿然替女兒和五大師答應什麼,隻說緣分到才有可能如人所願。

但得這一回應,曹老夫人已經知足:“那就有勞你了。”

她起身就要告辭,郭氏挽留她用了午膳再回去。

曹老夫人卻婉言謝絕,不敢叨擾 。

郭氏沒有勉強,隻是還沒把人送到院門,就被曹老夫人按住讓她留步。

她隻能目送自己兒媳扶著這位舅婆蹣跚離開。

內心頗覺心酸。

曹家本是勳貴之家,但爵位繼承已經到頭,隨著舅公一死,曹家地位隨即一落千丈。

雖有子孫還在軍營中任職,但已今非昔比。

舅婆明明是長輩,到這伯府腰杆卻挺不起來,說話都帶卑微。

更何況家中那些年輕一輩,如今出去怕都是人是景非。

想到大女兒嫁去孝勇侯府就要麵臨類似的局麵,郭氏不免還是心堵。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