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城隍神(1 / 1)

推荐阅读:

往後兩日,也和山匪大哥想的一樣。

陳貫晚上都在他家住著,白天則是跟他去酒樓。

完全就是‘手拿把掐’。

山匪大哥對此,是更加得意了,覺得已經拿住了陳貫的心。

‘再過段時日,就和他說一些事,看看他會不會幫我做……’

山匪大哥心裡盤算著,也準備到時候和陳貫說一些事情了。

比如,找找那個飛賊在哪,看看能不能殺了。

而又過三日。

在陳貫的繼續守株待兔中。

傍晚。

四百裡外。

陳長弘打聽了許多日,才去往了淩城外的一處城隍廟,並向廟祝捐獻了一些錢財。

捐獻完。

陳長弘從城隍的供奉處,拿出了一壺祭擺在祭台上,足有兩年的清酒。

做完這一切。

夜晚出了城,來到了一處位於山野中的城隍小廟。

借著月色,陳長弘望向它。

它隻有正常人的一半高,裡麵是一座神像。

這就是此地的‘淩城隍’。

在兩千多年前,他是當地的知府,一生救人與行善的功績之多,一本百頁的書也難詳細記完。

由此,他死後被天地冊封,為淩城地界的城隍正神。

陳長弘聽師父的師父,也就是師祖,講過這些事。

淩城隍和師祖,算是有些交情。

也是這般。

陳長弘知道一些常人所不知道的事情。

那就是,這是淩城隍曾經附身過的神像。

於此地祭拜,城隍大人會有感應。

但要是其餘的神像,城隍大人基本是不知道的。

更多是陰司的其餘人在處理。

因為城隍也是很忙的,沒時間去逐一聽祈福。

且陰陽有隔。

而此刻。

陳長弘先是把‘城隍的酒’擺上,隨後又看向這個神像。

“晚輩陳長弘,師從廣林門。

今日求拜城隍大人!”

說著,陳長弘一拜。

且運用法力,再把城隍酒取下,拿出五個杯子,伴隨著濃鬱的香火味道,逐一飲儘。

隻要飲儘香火酒,其實是屬於取巧的‘搶神仙貢品’。

此地城隍,是能知道的。

且也知道是有人在溝通陰司。

如果城隍願意,是可以接引此人來到陰司。

但真要進來以後,城隍也會取‘進陰司者’的一些陰壽。

因為本身讓陰司於陽間展現形體,又接‘活人’進陰司。

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消耗。

城隍會根據情況,取活人的三月、五月壽命,也可能是一年、五載。

當然,這也是陳長弘的境界太低,無法直接溝通陰陽,才需要這般麻煩,且又扣陰壽。

“晚輩陳長弘……今日求拜城隍大人!”

如今,眼看周圍山頂沒有變故。

陳長弘又二拜請神。

二拜之後,陳長弘忽然感受到了無比強烈的酒醉眩暈,是吃了香火的城隍酒,也是陰魂被削壽了。

並且此地的山頂,也忽然變得陰冷。

包括天上的月亮都好似被一股股陰雲遮攔。

陳長弘也不知道是醉意,還是真的此地發生變故。

之後。

陳長弘強忍著眩暈,再拜,

“晚輩……求拜城隍……”

嗒—

此言落。

陳長弘的這一拜,沒有拜下去,而是被一股清涼的風給扶著了。

此地,也不再是山頂與星夜,而是一處霧蒙蒙的大殿之上。

又在大殿之中,隻有一人。

他坐在上首,容貌是一位慈祥之色的老者。

他一頭白發,眉毛也是花白之色,且很長很長,兩側眉尾低垂到了胸前。

“廣林門的小道友,廣林門主近來可好?”

淩城隍的語氣慈祥,目光中滿是對於世人的憐愛。

同時,陳長弘眼見自己到了陰司,在愣了幾息後,就儘量穩住醉意,保持低頭的樣子,不敢亂看的恭恭敬敬道:

“回城隍大人!祖師安康!”

“嗯。”城隍露出笑容,“小道友你有何事?還是廣林道友托你尋我?”

“是晚輩……”陳長弘麵對一位天地正神,感覺壓力很大,但為了自己的爺爺,還是如數將事情說清楚,

“城隍大人,晚輩不是有意進陰司……隻是我爺爺……我爺爺他……”

陳長弘言語間有些哽咽,但也很快把事情的前後都解釋清楚了。

且也言告了陳貫的生辰八字。

末尾說完。

陳長弘還又道:“晚輩願意再向淩城司內獻出十年陰壽,勞煩城隍大人,查一下我爺爺的陰魂蹤跡……

晚輩不求帶我爺爺出陰司,也不敢如此……

但隻求……見我爺爺一麵……”

“嗯,可,此不違陰司之法。”城隍略微點頭,閉目了幾息,

“陳貫,北禾村人士,待老朽為你尋陰司各處。”

言語間,城隍在用大法力尋找。

片刻,在陳長弘的焦急等待中。

城隍是略帶奇怪的睜開眼睛,向著陳長弘道:

“司內並無此人陰魂,也未接引過此人陰魂。

但有三名小劉子鎮外的山匪,如今正在司內受刑,他們見你爺爺了。

你爺爺也確實身死了。

這幾人,也無法害人陰魂。

隻是那日的拘魂吏與日遊神,卻並未見你爺爺魂魄。”

“無我爺爺陰魂?”陳長弘不解,又小心問道:“敢問城隍大人,我爺爺……是……未入陰司?於天地轉生?”

“十之八九。”城隍平靜道:“有一些生人陽壽儘時,陰魂未返陰司,而是散於天地,又於萬物之中生靈。

此乃天地之中的造化玄妙。

沒想到,小道友也知道此事。”

言到此處。

城隍又詢問道:“既然你知此事,那也應該聽你祖師與師尊講過‘覺醒宿慧’一事。

覺醒宿慧者,便是未入陰司的轉世之人。”

“晚輩知曉……”陳長弘強忍著醉意眩暈,

“我師尊曾說過,除了覺醒宿慧之人外,還有大法力者,神魂轉世,借命而生。

人死時,不是必然入陰司正殿。

又或是鬼修之身,也可不進陰司。”

“正是。”城隍點頭,“隻是這般因緣種種的轉生一事,都不歸我陰司所管。

如今,你爺爺未入陰司,應當是天地氣運所顧,生靈於萬物之間。

此乃天之道,而非老朽略懂皮毛的地之法。

此事,就無法助小道友了。”

城隍活了數千年,天地間的妙事見得太多了。

像是有的人死後未入陰司,而又轉生成人,並覺醒宿慧的事情,見得也不少。

這些都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也沒什麼必要去關注。

但確實是神奇,神奇到活了兩千多年的大法力城隍,也說不清楚。

隻是。

城隍卻知道,真要去找這些轉世之人,真要去關注他們。

那麼隻要此人轉生之後,什麼都不說,其實也找不到。

畢竟轉生以後,在任何人看來,都屬於另一個人的氣息了。

想要找,必須要尋‘前生今世的因果’。

可是因果屬於天地大道,是無人能看破的。

“找你爺爺一事難……”

城隍望著麵露失望的陳長弘,

“修煉難,求道難,尋前生今世更難。

若是有人能看到前生今世的因果,除非是他跳出了這三界五行之中。

此間最難,便是因果之事。

萬般神鬼眾生皆不想沾,卻無人可以跳脫,無人可以看清。”

城隍說到這裡,少有的長歎一口氣道:

“陳小道友,你此番前來,老朽幫你尋人未果,但你孝心可敬。

念你修煉不易,本府便不取你陰壽了。

但需你做一件事,報以此番我動用法力。

你且回陽間吧。”

城隍話落,周圍的一切都變得模糊,漸漸顯露出了地麵上的夜色。

又在眨眼間。

呼呼—

夜風吹過山原,地麵上的幾個酒杯成了黑色粉塵。

陳長弘獨自拜在星夜下,衣袖、野草,地麵粉塵隨風搖蕩,又是曾經平靜的夜晚,宛如之前的陰司一行,隻是無意間的醉夢一場。

但伴隨著風聲打旋。

這些粉塵卻逐漸組成了幾行字。

(劉鎮,沿賀樓掌櫃,是殺死你祖父的主凶,此人罄竹難書,送他入陰司,受無間之刑。

此事結落,你承陽間中的殺業之因。

陰司與你,恩果兩清)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