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那諸葛亮與龐統,臥龍鳳雛,聲名顯赫,與此人相比,竟顯遜色。
世人皆知臥龍鳳雛,卻不知這位無名高人。
更令人震驚的是,連諸葛亮也曾數次敗於此人之手。
荒謬!
“確實,此人顯然不重虛名。”
“屢次隱匿,想必為避不必要的麻煩。”陳群點頭讚同,對這位的手段記憶猶新,當年那三封錦囊,令他欽佩不已。
臨近關鍵時刻,他突然心生猶豫。
荀攸問:“我們該進去嗎?”
賈詡借故軍中有事,拱手告彆,匆匆離去,生怕卷入其中。
賈詡的離開,讓程昱等人更感為難。
顯然,主公不願他們知曉那人身份,而那人亦不願現身。
貿然行動,恐招禍端。
程昱隨即找了個理由,拱手離去。
陳群也道:“日後再議。”隨之離開。
荀攸等人無奈歎息,各自散去。
蘇晨正與郭珠下棋,渾然不覺剛才的險情。
趙陽則在彆處檢查糧食。
郭珠聰明絕頂,十三局棋中,蘇晨僅勝一局,還是郭珠故意相讓。
第十四局敗北後,蘇晨望著郭珠仍擁有的兩車、兩馬、一炮,苦笑搖頭,自認棋藝不精。
正思索改日向許褚請教,抬頭便見許褚與曹操站在眼前。
蘇晨連忙行禮,曹操卻拉住他的手笑道:“軍師所料無差,龐統獻策了。”
蘇晨佯裝不知,問:“何策?”
曹操低聲說:“鐵索連環。”
果然,龐統向曹操提出了這毒計,導致曹軍船隻相連。
後來黃蓋詐降,火船直衝曹軍艦隊,烈火熊熊。
火勢之大,難以迅速撲滅。
若船隻分散,本可避禍,卻因鐵鏈相連,隻能眼睜睜看著火勢肆虐。
那時的曹操,定是絕望萬分吧?
蘇晨笑道:“龐統欲一舉消滅丞相的數十萬大軍啊。”
“龐士元果然不凡,此計若成,其名聲必將響徹天下。”
蘇晨搖頭感慨。
“什麼?”
曹操手一頓,驚愕地盯著蘇晨:“龐統的連環計竟如此陰狠?”
“軍師快細細道來。”
知曉此計關乎大軍生死,曹操頓時焦急,神色凝重。
“丞相,請先入座,邊用餐邊聊。”
蘇晨引導曹操坐於身旁,待其坐定後緩緩開口:“丞相試想,若東吳采用火攻,江風助燃,大火豈會輕易熄滅?”
“加之戰船以鐵鏈相連,彼此牽製,撤退困難。
火勢一旦失控,戰船儘毀,數十萬將士又能存活幾何?”
“嘶……”
“真是毒計。”
“多虧先生提醒,否則我軍危矣。”
曹操倒吸一口冷氣,預見到那可怕的後果。
此役若損兵折將數十萬,江東自不必說,連荊州都難以保全。
屆時西涼馬騰定會趁火打劫,自己恐將萬劫不複。
真是太幸運了!
曹操心中暗喜,對蘇晨更加敬佩。
“先生才智遠超臥龍、鳳雛,得遇先生,乃上天庇佑。”
“那水鏡先生竟將先生逐出門戶,想來他也是平庸之輩,看不出先生大才。
還自稱識人,何其荒謬。”
曹操誇讚蘇晨幾句,又忍不住譏諷水鏡先生。
但他也清楚,若水鏡先生真識得先生能耐,劉備豈會錯過三請先生?
那樣一來,煩惱的就是自己了。
想到被先生這等人物算計,他不禁全身緊繃。
“丞相,您謬讚了。”
蘇晨苦笑回應曹操。
沒想到曹孟德如此擅長恭維。
其實在水鏡山莊時,他懶散嗜睡,並未展現什麼才能。
水鏡先生未曾察覺也是常理。
曹操一笑置之,稱讚自家軍師有何不可?
“先生,既已識破龐統之計,可有破解之策?”
曹操問道。
龐統之計甚是精妙,以鐵鏈相係,能極大增強北軍戰力。
關鍵在於那無解之鏈,丞相僅需命工匠打造鐵扣,東吳火船來襲時,解開鐵扣即可應對。
況且,丞相現已對江東火攻有所防備,豈會任其輕易逼近?蘇晨笑答。
昔日曹操赤壁敗於周瑜,緣由有二:一是驟起的東南風,二是曹軍雖眾,鐵索相連亦難容所有士卒於船上。故曹操於赤壁岸畔築營,囤糧草,與船隻相接,以援前線。
然此布局卻致火勢蔓延,不僅船隻儘毀,岸邊營帳亦損失慘重。曹操見敗局已定,隻得焚餘船及糧草,倉皇撤回許昌。
若大火未起,或僅燒數船,江東難勝。
“好,依軍師之計行事。”曹操點頭,歎道,“長江天塹,實為棘手,數十萬精兵,竟被江水所阻。”
“若無長江,攻江東豈需如此繁瑣?”
蘇晨暗想,確是如此,無長江,江東豈敢輕抗?
許褚旁問:“丞相,何不分兵渡江?”言罷,曹操望許褚一眼,轉對蘇晨道:“軍師,為仲康解惑。”
蘇晨點頭笑對許褚:“仲康,江東六郡被孫家經營得堅不可摧,江麵稍有動靜,江東必察。我軍無論上遊、中遊、下遊同攻,江東亦能預知。且江東水軍無敵,我軍分兵,豈不自取滅亡?”
即便我軍能穿越江東防線,深入其地,也難以維持供給,且恐遭速來援兵截斷歸途,此非自投羅網乎?蘇晨以為許褚之見略顯稚嫩。
若江東輕易可破,曹操又何必聚重兵於赤壁,誓與之一決高下?
此中雖有曹操之冒險,然更多是對長江天塹之無奈。
“嗯,我悟矣。”許褚撓頭,自知思考過於簡略。
“言及此,想必皆饑腸轆轆,丞相、仲康,請入座用餐。”蘇晨示意許褚同坐。
許褚急坐,目光殷切望向蘇晨,神態猶如待訓孩童。
“知你久未嘗佳釀,特為你備之。”蘇晨起身取來一壇美酒。
許褚見狀,目光炯炯,頻咽唾液。
蘇晨遞過,許褚迫不及待暢飲,大呼:“好酒!好酒!”
“大人……”趙陽從遠處奔來,喘息道:“外有甘寧求見。”
“哦?興霸歸矣?速請。”蘇晨笑道。
“吾去喚他。”趙陽轉身離去,不久領甘寧入,自行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