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會盟延安(1 / 1)

推荐阅读:

聽了李自成的造反之路,江瀚也不禁一陣搖頭。

大明真是不做人啊,這等老實巴交的順民都能逼反。

江瀚輕歎一聲,抬眼掃向堂下幾位義軍首領,詢問道:

“諸位今日齊聚延安府,想必不隻是為了換些糧草和軍械吧?”

“還有其他事嗎?”

大堂內的幾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沉默片刻,不知該如何開口。

一旁的張存孟不停地朝著身後的點燈子趙勝使眼色,讓他上前搭話。

趙勝見自家掌盤子瘋狂使眼色,於是暗自歎了口氣,從人群後站了出來,拱手道:

“不瞞將軍,我等此行確有要事相商。”

“陝北之地,義軍四起,但是卻各自為戰,難成氣候。”

“我家掌盤子欲聯合諸家勢力,結成義軍聯盟,共同進退。”

“我等商量一番後,想推舉將軍為聯盟首領,帶領咱們共同抵抗官軍。”

原來,張存孟聽到江瀚攻破延安府的消息時,就起了聯盟的心思。

他想要聯合陝北地區的一眾匪寇,組成一個橫跨半個延安府的軍事聯盟。

但他又不想直接出來麵對江瀚,於是便把自家二弟趙勝給推了出來,讓他先探一探江瀚的口風。

聽了這話,江瀚沉默了。

什麼諸家勢力?

他們這幫人充其量也就是幾個大點的賊頭子罷了,哪來的勢力?

而且他對這個盟主更是一點都不感興趣。

眼下各家義軍良莠不齊,兵不過千將不過十,結盟不過是一幫烏合之眾紮堆取暖,成不了什麼大事。

一幫人連手下兵將的武器都湊不起,還談什麼共同抵抗官軍?簡直是天方夜譚。

江瀚看了眼趙勝,搖了搖頭:

“諸位,實話實說,這延安府我壓根沒打算死守。”

“等官軍調兵來打,我就準備棄城撤走,另謀生路,要麼往關中走,要麼往山西走。”

此話一出,大堂內鴉雀無聲,眾人都一臉驚詫的盯著江瀚。

而張存孟更是急了,江瀚占據延安府,可謂是義軍中的中流砥柱。

要是他跑了,把延安府拱手還給官軍,那他們其他人該如何是好?

張存孟臉漲得通紅,十分不解:

“將軍,何出此言?”

“這延安府三麵環山,兩麵環水,更有城牆作為倚靠,可謂是易守難攻。”

“將軍麾下兵精將勇,怕是三萬官軍都啃不下來,為何要棄城而走?”

“這不是自斷一臂嗎?”

江瀚看了一眼張存孟,反問道:

“三萬打不下來,五萬呢?十萬呢?”

“要是官軍隻圍不攻,我等豈不是要餓死在城裡?”

江瀚歎了口氣,緩緩解釋道,

“諸位,以咱們現在的實力,根本不足以據守一地,和官軍硬碰硬。”

“隻有流動作戰,避實擊虛,才能搏得一線生機!”

“我曾是官軍,在場的也有官軍出身,各位不妨聽聽他的看法。”

說罷,江瀚目光一轉,落在了神一魁身上。

神一魁心領神會,站出來解釋道:

“江將軍說的沒錯!”

“說來不怕各位笑話,我等也曾為官軍效力,參與平叛,圍剿過義軍。”

“我們當時軍中常有句話,流傳很廣,大家不妨聽聽。”

“不怕賊多,不怕賊守,就怕賊少見人就跑。”

眾人聽罷,默默在心裡反複思索著這句話的含義,想了半天也搞不明白。

張存孟撓了撓頭,滿臉疑惑:

“一魁兄,你仔細講講,這是何道理?人多勢眾,不是才更好打仗嗎?”

神一魁哈哈一笑,擺手解釋道:

“張大當家有所不知,所謂不怕賊多,意思就是賊兵雖多,但多半是群烏合之眾。”

“陝北這地界,義軍大多是由饑民、逃戶、抗稅的莊稼漢湊起來的,能拿刀就不錯了,哪來的戰力?”

“雖然人多勢眾,但是打不了硬仗,官軍一衝就散。”

他頓了頓,緊接著又講道,

“至於不怕賊守,意思是賊人如果據守一地,妄圖與官軍抗衡,那就更好辦了。”

“官軍兵多將廣,隨隨便便就能調來五倍十倍的兵力,把你圍得水泄不通,等到你彈儘糧絕,遲早完蛋。”

“相反,如果賊兵人少,機動性就更強,行軍時也會更加隱蔽,官軍反倒不好圍堵。”

“同時他們也不會選擇和官軍硬碰硬,而是會四處流竄,伺機尋找破綻。”

這頓分析一針見血,大堂內的眾人聽了,恍然大悟,紛紛點頭稱是。

江瀚也微微頷首,接過話頭:

“諸位,不是我江瀚傲氣,瞧不上這盟主,在下實在是能力不足,無法勝任。”

“我還是那句話,咱們眼下就得流動作戰,在山陝兩地來回流竄,千萬不要據守一地,免得成了官軍的靶子。”

說完,江瀚還特意瞥了張存孟一眼,想借機點一點他。

畢竟曆史上,張存孟就是因為死守米脂,最後才被洪承疇一鍋端了。

他手下的八個隊長也各自逃的逃散的散,有的跟著李自成跑去了山西,有的跟著點燈子在陝西活動,最後被曹文詔宰了。

不過看樣子,張存孟壓根沒聽進去,他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江瀚先前許諾的武器。

他心裡暗忖,自己麾下兵多將廣,要是再得了延安衛的軍械,即便是官軍來剿,他也能擋上一擋。

江瀚見狀,暗歎一聲,果然聰明人自有聰明之處,而蠢人卻蠢得大同小異。

他懶得再勸,直截了當道:

“依我看,咱們幾家根本不用結什麼盟,搞什麼共進退那一套虛的。”

“各乾各的,隻要能避開官軍鋒芒就行。”

江瀚一邊說著,一邊看向一旁的神一魁:

“另外,還有有一事我想提醒諸位。”

“雖然總督楊鶴一直嚷嚷著以招撫為上,但是各位還是不要輕易投降為好。”

“那楊鶴是禦史,文官出身,喜歡動嘴皮子,手底下沒啥真章。”

“倒是新來的延綏鎮巡撫洪承疇,諸位得千萬小心。”

“這人雖然也是文官出身,但心狠手辣,最愛殺降,招安的話聽聽就好,千萬彆當真。”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