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架冰爬犁碾過永濟渠冰麵,車底鐵刃刮起的雪渣子跟刀子似的,把兩岸看熱鬨的世家探子臉皮都刮破了。李平康蹲在領頭爬犁上啃凍梨,衝墨家小子吼:“洛陽留二十架裝粟米,剩下四十架直奔河陽倉!“冰刃在冰麵劃出三道白線——二十架拐進含嘉倉卸貨,四十架頭都不回往東蹽,遠遠看著像條銀龍分了岔。
洛陽倉的老倉管捧著賬本哆嗦:“殿、殿下,這二十車裝不滿四萬八千石啊“
“裝個屁!“李平康把凍梨核砸在倉官帽子上,“等河陽倉四十車裝完藜麥返回來,你們這兒粟米早清點完了!“他踹開倉門,黴米裡摻的砂土簌簌往下掉,“給老子把砂篩乾淨再裝車,少一粒扣你三年俸祿!“
河陽倉這邊更熱鬨。四十架冰爬犁衝進倉門時,守倉官還在被窩裡做夢。墨巨掄錘砸開倉鎖:“裝車!裝車!“冰爬犁尾巴的鐵鉤子刨進冰麵,車鬥斜成四十五度角,藜麥嘩啦啦往裡灌,比漕船漏鬥快三倍。等洛陽的二十架爬犁哼哧哼哧趕過來,河陽倉的貨早裝完了。“這叫接力運輸!“李平康踹著爬犁榫卯,“你們裝貨的時辰,夠彆人跑三十裡!“
黎陽倉的耗子算是倒了大黴。冰爬犁隊殺到時,這幫畜生正啃趙郡李氏“捐“的陳糧。李平康抓把硫磺粉撒進糧垛:“吃啊!接著吃!“黃煙騰起的瞬間,耗子群炸了窩,墨家小子拎著鐵釺追著捅,糧倉裡吱哇亂叫聲比西市還熱鬨。“給老子裝車!“李平康踩著耗子屍體吼,“一粒黴糧都不許帶,摻砂的按三倍重量扣!“
甘露殿裡炭盆燒得通紅,李世民捏著冰爬犁模型直樂:“這鐵皮裹木頭的玩意兒,比突厥馬隊還快?“將作大匠跪在地上抹汗:“康王殿下熔了武德年間的廢甲胄,鐵刃裡還摻硫磺粉防鏽“
“防個屁鏽!“皇帝突然摔了模型,“這是要熏瞎世家的眼!“他抓起狼毫在《北征圖》上畫圈,“給朕造三百架加長版,車鬥裹鐵皮,鐵刃加鋸齒——等打突厥那幫孫子,冰爬犁上架弩車!“
張阿難抱著密報進來:“康王殿下在黎陽倉篩出八百石砂土“
“記到趙郡李氏頭上!“李世民蘸著朱砂批折子,“傳旨將作監,冰爬犁的刹車鉤改成倒刺,雪地裡能當狼牙棒用!“他望著北邊冷笑,“等收拾完世家,這玩意兒就該蹽到陰山腳下了“
李平康縮在冰爬犁角落啃硬麵餅,懷裡揣的登州海圖硌得胸口生疼。墨九湊過來遞熱水:“殿下愁啥呢?咱這趟差事辦得漂亮“
“漂亮個錘子!“他撕開麵餅夾鹽粒子,“平康樓賺的錢夠製造三條新式海船,老子還窩在長安跟世家玩過家家!“寒風卷著雪片灌進領口,他想起穿越前看的渤海灣地圖——登州港的天然深水區,現在怕是還荒著長野草。
冰刃刮過冰麵的咯吱聲裡,他摸出袖袋裡的琉璃片。這是按記憶燒的望遠鏡鏡片,本打算帶到登州造千裡鏡。“再拖下去,李泰那幫龜孫子該惦記上我的生意了“他嚼著鹽粒子發狠,“等賑完災,老子就上書說要去登州養肺癆!“
車外突然傳來墨家小子的歡呼,魏州元城的輪廓在風雪裡若隱若現。李平康把海圖塞回胸口,冰爬犁鐵刃撞碎最後一道冰棱——糧車進城了,可他知道真正的硬仗才剛開始。
元城北門外的雪積得比馬背還高,風卷著雪粒子往人脖子裡灌。李平康踩著嘎吱作響的冰麵往裡走,忽然被絆了個趔趄——扒開雪堆一看,是個凍僵的老漢蜷在草席下,手裡攥著個豁口陶碗,碗底結著層冰殼,裡頭黏著三粒泡發的粟米,早凍成了冰疙瘩。
“這是人吃的?“墨九拿刀柄敲了敲陶碗,冰碴子崩到魏州刺史陽嶠臉上。
陽嶠搓著凍紅的手賠笑:“殿下明鑒,官倉實在沒糧了“
李平康抓起把雪搓掉手上冰碴,指著城牆根支棱著的三口破陶鍋:“把這刷鍋水倒了!開倉搬二十車粟米,架鐵鍋現熬稠粥!“
災民堆裡突然竄出個蓬頭垢麵的漢子,撲通跪在雪地裡:“大人!官倉的糧摻了觀音土,煮開了沉底,浮頭照樣是清水啊!“
李平康盯著那人腳上嶄新的棉靴,突然冷笑:“墨方!帶人把糧車圍成圈,架鍋煮粥——摻一粒砂土,老子把你種雪地裡當路標!“
城門洞子上掛著凍成冰簾的“崔記糧鋪“招牌,鬥大的“粟“字底下標著紅紙價牌——五百文一鬥。幾個衙役拿木棍敲打排隊災民:“擠什麼擠!買不起滾蛋!“
“三斤黍米換二兩鹽“牆角老漢哆嗦著解開棉襖,露出半袋黍米。鹽鋪夥計隔著木柵欄嗤笑:“就這點?換一勺鹽渣!“
李平康抄起鹽勺往米袋裡一扣,黃澄澄的黍米沾了灰撲撲的鹽沫子,混著砂土更顯臟。“這鹽摻了三成觀音土,吃了不怕屙不出屎?“
“愛吃不吃!“夥計梗著脖子,“崔家鹽鋪就這規矩!“
墨九掄起鐵秤砣砸了鹽鋪木柵:“睜眼看看!這是朝廷賑災的康王殿下!“
掌櫃的從後屋晃出來,皮笑肉不笑地拱手:“殿下恕罪,小本買賣——粗鹽八百文一兩,現錢現貨,童叟無欺。“
城南崔氏大宅的地窖裡炭火正旺,三個老頭圍爐撕扯著烤全羊。
“當年隋煬帝設黜陟使誅殺豪強,血染過整條運河。”他李世民剛剛上位就想學隋煬帝不成?“趙郡的李裕道。
“哪兒有那麼容易的事,一個不受寵的皇子而已,就六十車糧?“博陵崔琰把羊脊骨摔進火盆,濺起三尺火星子,“讓他發!六個州的災民,我看他能喂飽幾張嘴!“
趙郡李裕陰笑著搓手上的羊油:“傳話各州縣——所有糧行閉市七日!老子倒要看看,等他這六十車糧耗儘,是拿平康樓的錢袋子買糧,還是跪著來求咱們開倉!“
範陽盧珩往炭盆啐了口痰:“永濟渠兩岸十二座糧倉的鑰匙都在咱手裡,他李平康想從洛陽運糧?做夢!“突然抓起把硫磺粉撒進火堆,綠火苗竄得老高,“再派人往冰爬犁的軸承澆鹽水,等鐵鏽爛了軲轆——“
管事縮在陰影裡速記:“已往災民裡安插了八十個好手,專挑放糧時起哄搶糧。“
崔琰突然扯斷羊腿筋:“告訴陽嶠那廢物,魏州鹽井這個月減產七成!老子要鹽價漲到一千文一兩!“
三人對視著嘿嘿冷笑,火光照得人臉像惡鬼。
刺史府衙冷得像冰窟,房梁上垂著冰溜子。陽嶠哈著白氣給李平康倒茶,壺嘴凍得結出冰坨。
“河北道觀察使呢?“李平康踹了腳結霜的案幾。
陽嶠縮著脖子:“張大使不,下官是說各家老爺們都在籌糧“
墨九拎著本賬冊衝進來:“殿下!官倉賬上寫著八萬石存糧,實際就剩三成黴米!“
李平康抓起把黴米拍在陽嶠臉上:“剩下五萬四千石呢?喂了崔家的看門狗?“
陽嶠撲通跪地,冰碴子紮進膝蓋:“下官願捐家產補足“
三更梆子響過,墨九拎著捆麻繩闖進廂房:“抓了六個往粥鍋撒砂土的!“
李平康裹著熊皮大氅蹲下細看,砂土裡混著硫磺粉,裝土的麻袋印著範陽盧氏的徽記。他撿起塊硫磺石冷笑:“世家手腳倒快。“
“老墨,明天我們先破了他們的鹽價,今晚你們準備幾口大鍋,這永濟渠也屬於黃河的支流沿岸有鹽堿地,冬季鹽分上泛,冰層下鹵水含鹽量比海水還充足,不過這裡的鹽鹵含有一種苦味素,極西之地稱為氯化鎂的東西,加用硫磺粉之後可以揮發這種物質,明日我們就地取材,做法也是很簡單鑿穿冰層→挖鹽堿土→淋鹵(用清水過濾鹽土得高濃度鹵水)→煮鹵成鹽。”李平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