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新唐傳 > 第30章 功德碑

第30章 功德碑(1 / 1)

推荐阅读:

燭火把甘露殿的銀蒜熏得發黑,李二捏著鹽袋子往《漕運圖》上撒,白花花的鹽粒沿著永濟渠鋪成銀河。張阿難捧著密報進來時,鹽粒子正滾到魏州位置:“陛下,元城的鹽鹵“

“好個豎子!“李二突然大笑,鹽袋砸在案幾上震得茶盞亂跳,“先是當著我們的麵用毒鹽礦製出雪花鹽,比少府監的貢鹽還細三分!現在又用毒鹽鹵在元城大門口熬製精鹽,哈哈“他指尖撚起鹽粒在燭火下照,鹽晶裡映出魏征鐵青的臉。

魏征抖開麻袋倒出摻砂粟米:“河北六州糧鋪閉市月餘,災民啃觀音土脹死三百人!“砂粒砸在鹽堆裡劈啪響,“臣請陛下示好世家,先開倉放糧再議“

“示好?“李二抓起把砂土混鹽塞進魏征手裡,“讓災民吃這玩意?他們不是自稱孔孟之後?孔孟之道就是這麼樣的嗎?“砂礫割破掌心,血絲滲進鹽粒染出淡粉色,“頡利圍長安時,朕啃樹皮也沒向世家低頭!“

魏征的笏板在鹽堆劃出溝壑:“總得有人低頭!李平康在元城煮鹽耗糧十萬石,再僵持下去“話沒說完被李二掐住腕子,鹽粒子順著袖口灌進脖領。

“你當朕瞎還是傻?三郎哪裡來的十萬石糧食?他到元城的時候才帶去四萬八千石栗米,後麵的還在運呢。“李二扯開漕運圖,鹽粒在六州位置堆成雪山,“範陽盧氏往黎陽倉摻砂土,博陵崔氏拿黴米換官倉新糧——“他突然掀翻鹽袋,“這鹽要是摻進砂子,能把突厥戰馬硌掉牙!“

燭火爆響驚飛殿外寒鴉。魏征退後半步踩碎鹽晶:“世家終究是大唐根基“

“狗屁根基!“李二踹翻鎏金炭盆,火星子濺到魏征袍角,“五姓七望的糧倉比朕的太極宮還高!“他抓起摻砂米往炭灰裡摔,“是不是朕兒郎也是吃這樣的摻了沙土的糧食守國門,他們的私兵倒用精米喂戰馬!“

張阿難突然捧進個琉璃罐,罐底沉著暗紅礦渣。李二抄起罐子晃得叮當響:“那豎子煉毒鹽剩的砒霜渣,說是要填黃河堤壩!“他突然貼近魏征耳邊,“你說朕要是把這玩意摻進世家的貢米裡“

“陛下慎言!“魏征的笏板“哢嚓“斷成兩截。

更鼓敲過三聲,李二突然抓起鹽袋往殿外撒:“傳旨!河北道的雪再下三天,朕要看看是世家的糧倉先塌,還是朕的麒麟兒先破局!“鹽粒子被北風卷著撲在魏征臉上,辣得他老淚縱橫。

待魏征退下,李二摩挲著鹽袋暗紋——正是李平康送來的“康“字印。他忽然掰開袋角夾層,指尖沾到些褐色粉末:“百騎司說那豎子煉鹽時,往毒煙裡摻了硫磺“

張阿難捧上元城密報:“康王殿下用硫磺熏出兩色鹽,白鹽入膳,黃鹽喂牲口。“

“果然留了後手!“李二突然把鹽袋浸入茶湯,看著“康“字在黃水裡化開,“等那豎子回京,朕要親自熬一鍋鹽——“他蘸著鹽水在案上寫“毒“字,“看看他能從砒霜裡榨出幾層油!“

窗外的雪壓斷枯枝,李二盯著鹽粒在漕運圖上融化的水痕,仿佛看見隴右的毒鹽礦正變成插向世家咽喉的利刃。而那個在冰天雪地裡煮鹽的少年,或許早把更鋒利的刀藏在了鹽袋子夾層裡。

俞掌櫃的手剛抖開信紙,平康樓後院就傳來砸缸的響動。兒子俞海頂著滿腦袋酒糟衝進來:“爹!殿下要把窖藏的貞觀醉全掏空?”

“掏你個頭!”老俞抬腳就踹,信紙拍在兒子臉上,“去庫房把壓箱底的鎏金鏡框翻出來——要刻得下三百個名字的尺寸!”信尾“西市義演“四個朱砂字刺得他眼皮直跳,抄起算盤往俞海背上砸:“再備二十套波斯舞裙!要能透出人影的那種!”

鎏金鏡框抬進前廳時,俞掌櫃已經跪在麗正殿的金磚上。長孫皇後正在修剪室內的臘梅盆景,金剪刀“哢嚓“剪斷並蒂花莖:“康兒倒是會借勢,這功德碑要立起來,怕是要把五姓七望的遮羞布都扯了。”

俞海捧著的義演章程突然滑落在地,露出“胡姬獻舞“的彩繪。長孫鳳目一挑:“西市義演本宮記得教坊司新排了《破陣樂》?”

“娘娘聖明!”俞掌櫃猛磕頭,“殿下想借義演募糧,求您賜幾件宮裡的珍寶添彩頭”

“彩頭?”長孫突然笑出聲,九鸞金釧甩在案幾上,“凡捐糧過千石者,賜與本宮同款的九鸞釵——教坊司的樂姬戴著獻藝!”她指尖劃過義演名錄,“再告訴那些胡商,捐夠三千石者,本宮許他們點支曲子刻在碑上!”

博陵崔氏祖宅的地龍燒得人發燥,十二房長老盯著燙金請柬像盯條毒蛇。崔琰用銀箸夾起帖子冷笑:“李平康要立碑辦義演?當咱們是街頭賣藝的?”

“不如捐些陳糧應付。”範陽盧氏長老捋著白須,“三百石黴米換個小名頭,教坊司的曲子還能給祖墳添點雅樂”

“放屁!”崔琰摔碎和田玉杯,碎渣濺上《氏族誌》,“今日允了三百石,明日他就能讓妓子戴著九鸞釵唱崔氏家訓!”他突然抄起燭台砸向楹柱,“傳話各房,誰敢往那破碑上刻半個字——逐出宗祠!”

平康樓後院,俞海正跟胡商掰扯:“捐八百石新米能點公孫大娘的劍舞——哎!九鸞釵可是娘娘戴過的式樣!”

波斯胡商甩出袋金沙:“再加三百石小麥!我要阿黛爾穿透影紗跳胡旋舞!”金餅砸在案幾上震得功德碑模型直晃,俞掌櫃突然陰笑著掀開紅綢——鎏金碑額上“母儀天下“四個字刺得人眼疼,底下空著三行鎏金留白。

“瞅見沒?”老俞的手指戳著空白處,“頭名是皇後娘娘,次席平康樓,這三四名”他故意壓低嗓子,“聽說隴西李家彆院要捐五百石精米搶第三行!”

崔宅祠堂裡,三房庶子偷摸踹開賬房門:“支我月例錢買二十石新米!碑文就刻‘崔三郎贈糧’”話沒說完就被嫡兄按在祖宗牌位前:“蠢材!你當那空白處是給你留的?那是釣五姓七望的香餌!”

西市口豎起三丈青石基時,教坊司送來十口鎏金衣箱。長孫身邊的掌事宮女叉腰吆喝:“娘娘賞透影紗二十匹!義演時胡姬的腰鏈要綴滿東珠——跳起來得比世家罵街聲還響!”

俞海扒著衣箱倒抽涼氣:“這紗薄得跟晨霧似的”

“你懂個屁!”俞掌櫃踹他個踉蹌,“去告訴波斯舞姬,誰募的糧超五千石——準她們把商號刻在皇後娘娘的金匾底下!”

皇城裡,長孫撫摸著義演服飾圖樣輕笑。女官捧著九鸞釵欲言又止:“娘娘,這賞賜是否過於”

“本宮巴不得她們戴著重三斤的頭麵跳舞。”金護甲劃過波斯商號的位置,“等這些胡商把五姓七望擠到碑角,世家的族譜”鳳眸突然眯成線,“就該重排了。”

碑座暗格裡,俞掌櫃偷偷塞進本空白賬冊。月光照在“自願捐糧“四個描紅字上,映出五姓七望祖宅的輪廓,像極了餓鬼爭食的囚籠。

燭火把甘露殿映照的宛若黑暗中的火光,李二捏著功德碑拓本的手指突然抖了抖:“這小畜生真用塊石頭撬動五姓七望的糧倉?“

長孫抿著茶笑:“何止是撬,臣妾添了把火——捐千石糧能點教坊司獻藝,胡姬戴九鸞釵跳透影紗舞。“她突然抖開義演名錄,“您看這波斯商號刻在崔家頭頂“

“胡鬨!“李二突然拍案,震得茶湯潑濕龍袍,“堂堂教坊樂籍,怎能“話沒說完自己先笑出聲,“妙啊!讓妓子的釵環壓世家體麵,比魏征的諫疏狠十分!“

更鼓敲響三聲時,李二赤腳踩在河北道輿圖上:“朕當年打洛陽,都沒這般痛快!“他突然拽過長孫的簪花筆,“取鬆煙墨來!“

筆鋒在灑金箋上龍飛鳳舞:

“冰封千裡炊煙絕,

萬姓銜碑暖帝闕。

莫道天公不惜物,

人間自有火融雪。“

長孫撫著“火融雪“三字輕笑:“二郎這火字,燒的可是世家糧倉?“

“燒的是千年門閥的遮羞布!“李二把詩箋拍在功德碑拓本上,墨跡未乾的“暖“字正蓋住崔家糧倉位置,“明日就令弘文館把這詩刻成碑陰——讓天下人看看,朕的麒麟兒怎麼用塊石頭煮出人間煙火!“

窗外的雪壓斷枯枝,李二盯著詩裡“萬姓銜碑“四字,仿佛看見冰天雪地裡,那塊刻滿商賈百姓名字的青石,正把五姓七望的百年基業砸出裂痕。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