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整頓(1 / 1)

推荐阅读:

宋令儀並沒有在大林村耗費過多時間,一聲令下,村長夫婦都被綁起來送去府衙。

她將告狀的付老太和村裡幾戶交了一百文錢買糧種的百姓送到袁彥麵前。

“袁大人,咱們千辛萬苦從彆處調糧種,買牲口,想儘辦法讓百姓們能夠順利耕種,結果卻遇上如此禍害!”

宋令儀語氣冷峻,目光如刀:“邊關初定,百姓本就艱難,大林村的村長卻借機斂財,對不從者肆意恐嚇,克扣糧種,拆人院牆,甚至要逐人出村。此事若不嚴懲,如何對得起那些信任我們的百姓?”

袁彥的憤怒一點也不比宋令儀少,他臉黑如墨,沉聲道:“請公主放心,下官定嚴查此事,給大林村的百姓一個交代,同時嚴懲大林村村長,殺一儆百!”

“另外,下官從明日開始便安排衙差去周邊村鎮巡邏,杜絕此類事情發生。”

宋令儀點點頭,語氣稍緩:“袁大人,光是巡邏還不行,讓衙差將大林村之事傳開,讓其他想要發黑心財的人看看大林村村長的下場。

“告訴他們,誰敢對百姓伸手,本公主就砍了他們哪隻手。誰敢在百姓們身上扣錢,本公主讓他們有命賺錢沒命花!”

“你再讓衙差跟百姓們說,我會在府邸前後門各安排一個信箱,百姓們遇到不公之事,隨時可以給我寫信,如有需要,我會為寫信人保密,讓他們不必擔心以後被打擊報複。”

付老太原也打算進城找她求助,讓她主持公道,這事兒給了她啟發,從溪山城而來的百姓,信她多過於信官府,因此將信箱設在她門前,再合適不過。

袁彥顯然也想到這點,連忙點頭:“公主考慮周全,下官稍後讓文書擬定口號,然後立刻讓衙差練起來。”

袁彥的辦事能力是值得信任的,宋令儀將事情交代清楚便離開。

比起長平城下麵的村子,其他地方更叫人擔心。

可村子太多,哪怕將她手底下的人都派出去也無法逐一視察。

思來想去,她決定分兩步走,第一,給之前分布在各縣的監督人員寫信,讓他們儘可能多盯著些;第二,從府城招一批人手,兩到三人為一組,由公主府的侍衛帶隊,去各地暗查。

如此一明一暗,儘最大可能保證百姓們的利益不受侵犯……

宋令儀此舉是為以防萬一,沒想到還真抓到了一些害群之馬,大大保證了春耕的順利進行。

而長平城這邊,信箱之事傳出去後,宋令儀每天都有看不完的信。

不過訴冤信少,感謝信多,在這兩者之間,還有一些另類,比如自薦枕席那種。

宋令儀不小心看了一封,將自己惡心得不行,於是緊急從府裡找了兩個人出來,給她篩選信件。

就這樣忙碌到四月底,保證了春耕的同時,她也幫著百姓們除掉了大幾十個村霸。

從信箱裡越來越多的感謝信就能看出,百姓們對她的所作所為還是比較滿意的。

以至於她最近出門閒逛或是去善堂探視老幼時,喊她公主的人少了,不少人都管她叫青天娘娘。

這稱呼實在羞恥,以至於她都不愛出門。

正好之前委托她爹從四處調集的貨物逐漸送到長豐城,她手頭事情漸多,也沒什麼出門的機會。

宋令儀不欲讓人知道她跟長豐商隊之間的關係,因此殷慧正月來長平城時,她就將殷慧介紹給袁彥認識。

袁彥正愁如何盤活商貿,殷慧的到來簡直雪中送炭,因此對殷慧可稱得上是有求必應。

當然,宋令儀身兼重建北地的責任,在殷慧需要時施以援手也是正常。

她幫殷慧調配了此次販賣的貨物,包括布匹、絲綢、錦緞、茶葉、瓷器、宣紙、金銀銅器等等,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

她甚至將貼身婢女玉竹“借”了出去。

因為玉竹會武,算賬又極厲害,正好給隨隊出行的殷慧當助手。

五月初一,長豐商隊從長平城的北城門出發,宋令儀和袁彥親自相送。

殷慧一身男裝,衝二人抱拳行禮:“多謝公主與袁大人相助,殷某定不負二位所望,打通長平城至西北諸國的商路!”

宋令儀微微一笑:“此去路途遙遠,殷姑娘務必小心。待你凱旋,我與袁大人定會來此迎接。”

殷慧聞言感激道:“殷某必竭儘全力,不負所托。”

玉竹同樣是一身男裝,不知用什麼草藥汁抹在臉上,皮膚蠟黃,原本粉嫩的嘴唇因為這幾天刻意沒喝水,已經乾得起皮,根本看不出是個女子。

她站在宋令儀身邊,有些不舍道:“公主,您可還有什麼吩咐?”

“要說的之前都說了,你既想出去闖蕩一番,那就專心乾,彆惦記家裡,免得到頭來哪邊也沒顧上。”宋令儀遞出一個香囊,“這是迎風特意為你求的平安符,一定要平安回來,我等著你給我當大掌櫃。”

今天之前,玉竹的心裡都是遠大抱負,可離彆在即,她忽然覺得留在公主身邊伺候也不錯。

畢竟天底下再找不到比公主還好的主子。

“公主,要不奴婢……”

宋令儀及時抬手製止她的話:“可彆說讓自己後悔的話,我真叫你留下來,你日後想起來可能會哭瞎一雙眼。”

恰在此時,商隊開路先鋒吹響集合口哨,正與家人們告彆的夥計們戀戀不舍與家人揮手,然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玉竹也淚眼朦朧歸了隊。

隨著鞭炮聲響起,排成長龍的車隊緩緩向前,走向未知的遠方。

車隊裡仍有不少人回頭揮手,陸續傳來叮囑。

“娘,彆擔心我,回去吧。”

“照顧好爹娘孩子,等我回來。”

“虎子乖乖聽你娘的話,爹回來給你帶好吃的!”

宋令儀目送著商隊漸行漸遠,她轉過身,隻見許多人仍站在原地,目光緊緊追隨著遠去的車隊,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一位年邁的老婦人拄著拐杖,顫巍巍地向前追了幾步,揮著手喊道:“鐵牛啊,一定要平安回來……”

另一邊,一個年輕的婦人抱著年幼的孩子,眼中含淚,卻強忍著沒有哭出聲。

孩子似乎感受到了母親的悲傷,伸出小手輕輕擦去她臉上的淚水,奶聲奶氣地說道:“娘,不哭,爹說他會帶好吃的回來。”

宋令儀目睹此景,隻覺鼻頭酸澀難耐。

離彆的愁緒最是難解,語言如此蒼白,根本無法安撫。

她抬頭看著天空,待情緒緩過來後低聲吩咐:“紫鵑,一會兒你去商行走一趟,讓他們每半個月去商隊夥計的家裡看看,尤其是有老人和小孩的,能幫則幫。”

最新小说: